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顏英 實習生 謝秋如、黃馨儀
人物
隨性自由之外的堅持
從浙江師範大學工藝美術系畢業,2006年就開始很順利地被一雜誌受邀去畫插畫,到現在成了國內知名的插畫家,她就是非墨,至今已有200多幅作品受到大眾的廣泛喜愛。主要作品為CG畫,是很多暢銷小說的封面以及插畫師,還為《天涯》、《月影傳說》等多款遊戲畫過海報和人設。
「從小就喜歡畫畫,想著有一天能夠成為漫畫家,但沒想到卻成了插畫家。」非墨從小就喜歡看《灌籃高手》這些漫畫,後來她的作品主角,大都是古風系列的美男,更講究古典文學插畫的意境,「我還是喜歡畫這些『安靜的美男子』,這種唯美的風格讓我感覺生活還是挺美好的。」
熟悉非墨的人都會覺得她很宅,喜歡打遊戲,宅在家裡安靜地畫畫。她也喜歡旅遊、逛街,甚至釣魚。她認為自己有種職業病,創作靈感無處不在:旅途中的風景,或者生活中打動她的事情,她很有衝動把這些「遇見」用畫筆表現出來。
她認為自己具有摩羯座典型的「悶騷」性格,早期作品大部分色彩偏濃烈或清新,但現在在創作上越來越向「黑暗系」、「哥特風」靠攏,「我自己比較喜歡色彩灰暗,偏寫實的風格,就像從電影定格的映畫。」她的最新作品《墨染天下》中「安靜的美男子」不同於之前白衣飄飄的清秀書生和俠客的形象,在其中融入了更多灰暗憂鬱的嘗試。
像非墨這種職業在外人眼中看起來是那樣隨性自由,偶爾靈感來了隨即安靜作畫一星期,時而給自己放個假去旅遊、釣魚。「這行業單純出於愛好,是不賺錢的,但其中能堅持下去做好的人不多,萬事開頭難,堅持自己的特色並盡力追求更高的標準,才能做好。」非墨筆下的「安靜的美男子」,正給她以坦蕩安然的氣質,走好她的每一步。
對話
廣州真開放,大爺大媽都會來看漫展
羊城晚報:相對於日本漫畫、法國漫畫,國產漫畫現在還處於一個起步的階段。你覺得從這些國家的漫畫發展,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
非墨:中國動漫行業本身已經發展算成熟了,但問題主要有三點吧:一個就是在大眾推廣力度上還有所不夠。如果像其他國家,從小受到漫畫薰染,氛圍就會好很多;還有一個就是動漫產業鏈的問題,日本是按雜誌——連載單行本——動畫——電影這條路走,我們這裡卻是反著來的;最後一點應該是中國動漫市場不夠成熟,包容性不夠,動漫發展受限於題材,漫畫家缺乏足夠的發展空間。
羊城晚報:這次來廣州參加中國國際漫畫節,有什麼最深的感受嗎?
非墨:我覺得廣州的動漫產業推廣比較好,在杭州那邊,更多普通民眾以為這是小學生看的,不了解動漫。而在廣州,大爺大媽也會來看,會來支持,大家相對比較了解,氛圍比較開放自由。我的期待是希望動漫產業發展能夠更加引起重視,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政策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