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強忍著怒氣,看著站在我面前滿臉委屈的小麗。現在責備她已無濟於事,我只能先教她把這次闖的禍馬上處理了。由於產品的一個小細節沒有確認,導致一批貨返工。雖然已經是很多年的老客戶,但請上一頓飯來賠罪總避免不了。
小麗是應屆畢業生,進公司後就成為了我的下屬。初入職場,帶著學生氣,工作上比較稚嫩,經常會出現各種小問題。我知道她並不是故意犯錯,但她這個毛病真讓人頭疼。
其實,小麗就像就看到當年的自己。初入職場的我,為了讓領導有個好印象,工作很努力,早早到公司,下班也自願留下來再多做點事情。而努力並沒有帶來應有的回報,事情雖然做的多,但沒有帶來的多少滿意的結果。看著一同進來的同事,一個個升職。原地踏步兩年的我,陷入了自我懷疑,為什麼在大學成績優異的我會如此的挫折。
直到有一天,主管找我談話。你好像還沒有脫離學生的思維,職場上不能只用線性思維來工作,工作不是應對考試,只要努力學習就會有一個對應的分數。一項工作存在著很多變數,它和周圍的很多條件息息相關。很多工作,並不是你直接去做就好了,而是要從大局著眼,通盤考慮所有的細節,要將所有的事處在你能控制的範圍,這樣你才能掌握主動權。其實你工作很努力,一直突破不了的只是你的思維瓶頸。
主管的話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回顧工作至今,好像一直忙於儘快完成,而不會去思考整件工作的前後關係,不考慮有哪些額外的細節。
小麗和當年的我一模一樣,一直在用線性思維在處理工作。而不會用框架思維,更形成不了自己處理工作的思維框架。
所有工作都是有套路的,高手都在創造框架思維,然後刻意練習框架,找到工作當中的模型,總結成自己的體系,形成一套標準。變成自己的方法論,進行輸出。把一項一項工作都變成一個個的標準,這樣就能事半功倍。
職場裡的小套路,框架思維不可少。
如果覺得這些內容有用,請點讚、評論、轉發、關注我哦:)
————————————
歡迎關注@豆小姐說 ,提升你的職場力。
豆小姐說 一個在職場摸爬滾打10年的女子。
在世界500強公司工作過,創業過,永遠不忘初心的提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