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小套路,框架思維不可少

2020-12-19 豆小姐說

我強忍著怒氣,看著站在我面前滿臉委屈的小麗。現在責備她已無濟於事,我只能先教她把這次闖的禍馬上處理了。由於產品的一個小細節沒有確認,導致一批貨返工。雖然已經是很多年的老客戶,但請上一頓飯來賠罪總避免不了。

小麗是應屆畢業生,進公司後就成為了我的下屬。初入職場,帶著學生氣,工作上比較稚嫩,經常會出現各種小問題。我知道她並不是故意犯錯,但她這個毛病真讓人頭疼。

其實,小麗就像就看到當年的自己。初入職場的我,為了讓領導有個好印象,工作很努力,早早到公司,下班也自願留下來再多做點事情。而努力並沒有帶來應有的回報,事情雖然做的多,但沒有帶來的多少滿意的結果。看著一同進來的同事,一個個升職。原地踏步兩年的我,陷入了自我懷疑,為什麼在大學成績優異的我會如此的挫折。

直到有一天,主管找我談話。你好像還沒有脫離學生的思維,職場上不能只用線性思維來工作,工作不是應對考試,只要努力學習就會有一個對應的分數。一項工作存在著很多變數,它和周圍的很多條件息息相關。很多工作,並不是你直接去做就好了,而是要從大局著眼,通盤考慮所有的細節,要將所有的事處在你能控制的範圍,這樣你才能掌握主動權。其實你工作很努力,一直突破不了的只是你的思維瓶頸。

主管的話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回顧工作至今,好像一直忙於儘快完成,而不會去思考整件工作的前後關係,不考慮有哪些額外的細節。

小麗和當年的我一模一樣,一直在用線性思維在處理工作。而不會用框架思維,更形成不了自己處理工作的思維框架。

所有工作都是有套路的,高手都在創造框架思維,然後刻意練習框架,找到工作當中的模型,總結成自己的體系,形成一套標準。變成自己的方法論,進行輸出。把一項一項工作都變成一個個的標準,這樣就能事半功倍。

職場裡的小套路,框架思維不可少。

如果覺得這些內容有用,請點讚、評論、轉發、關注我哦:)

————————————

歡迎關注@豆小姐說 ,提升你的職場力。

豆小姐說 一個在職場摸爬滾打10年的女子。

在世界500強公司工作過,創業過,永遠不忘初心的提高自我。

相關焦點

  • 衝破的職場「閉環思維」與不可替代性
    《幸福觸手可及》中,宋凜好不容易通過霍辰東找到了海外資本和能夠接受他手中萬楓股權的,有實力的認購方。 但是,從大金主認購方的角度來說: 於私於情,不解釋清楚事情原委,貿然離場,不尊重人; 於公於人,從專業的職場角度來說,宋凜是沒有「閉環思維」。
  • ​精英必備125套思維框架,值得每一個職場人士收藏學習
    讀不完的文章收藏,看不完的書籍資料,學不完的付費課程,時刻縈繞著腦海中,不停地催逼著我去學習。然而我漸漸地發現,大部分文章、書籍和課程都在講述相同的方法。他們稱之為思想框架,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思想。我之所以感覺到新鮮,只是因為不知道而已。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我陷入了瘋狂的收集之中。從文章、書籍到付費課程,把所有實用的思維框架和方法全部進行了整理和歸納。
  • 職場成功人士必備思維。(上篇)1. 雙贏...
    職場成功人士必備思維。(上篇)1. 雙贏思維。只想著自己贏的人,最後往往輸得最慘。以共同利益為出發點,相互成就才能乘風破浪。2. 做局思維。弱者被動等待好事壞事的裁決,強者主動破局、做局,讓一切朝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3. 對談思維。
  • 職場中的「入職登記表」,究竟是什麼套路?
    為什麼在職場中入職時都要填寫入職登記表,這裡面包含了什麼套路?2. 職場中的「入職登記表」該如何去填寫?【分析】1.一入候門深似海職場面試環節,要麼面試者自帶簡歷,要麼人事專員會備有空白簡歷供面試者填寫,但為什么正式入職時還要特意再填寫一個「入職登記表」呢,這裡面包含著什麼套路?或許大家都沒有怎麼深想過這個問題,以為無非是公司對新進員工個人信息的備檔,殊不知真正的套路剛剛開始,正如一入候門深似海,從此職場全是套兒(套路)!
  • 從《我,機器人》AI的崛起,解析職場中不可替代的三大核心競爭力
    除此之外,職場中的我們還要面對其他人的競爭,隨時有可能被人替代。所以,提升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每個人刻不容緩的任務。我們平時一定要鍛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增強自己在職場上的不可替代性。03、溝通能力——避免「確認偏誤」,三種方式提升溝通能力越是懂得面對面溝通的人,機器越是無法取代。——傑瑞·卡普蘭。
  • 用框架式思維學會寫作、打造個人品牌
    如果我們想通過寫作打造個人品牌,就必須用到框架式思維:小到完成一篇文章,大到梳理自己的寫作目的,確定寫作領域,從而實現目標。2.為什麼要運用框架式思維寫作運用框架式思維寫作有三個好處,一是確定寫作方向,選擇相應方向的框架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六個寫作方向:打造個人品牌、提升流量、賺稿費、推廣文案、提升結構化能力、自我療愈。雖然都叫寫作,但每個方向的標準,對人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 備忘錄Vol.3 | 享受來自框架的快感
    又去看了高琳老師職場定位課對技能的學習的理解:懂得關鍵套路+刻意練習。的確,技能的學習看再多書,聽再多課,見再多牛人也沒用。技能學習最重要的方式是實踐+反饋。2、去找到與自己精神共鳴的人,這種愉悅無法用言語來形容!3、人群中那些優秀的人,他們有能力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他們能理解你,那是他們成為優秀的人的原因,原來如此!
  • 美國《K-12計算機科學框架》帶給我們的思維模式
    之前,美國並沒有明確的計算機科學的定義,更不用提K12了,建立K12框架也正是填補了這個空缺。K-12計算機科學框架計算機科學框架定義了概念和實踐,首先讓孩子們從理論和概念上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然後教育機構才能圍繞理論來指導實踐,讓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真的起到幫助孩子們學習
  • 系統思維:以寬維的框架進行全面的思考
    一個人想要在職場上脫穎而出,就必須打破認知偏見帶來的思維定勢,以更高的視角、更系統的思維來分析解決問題。 比如,我在寫作《職業抉擇--產品和運營求職實戰攻略》一書時,做過一些線下分享,有一次我向在場的 100 多名大四學生調查了一個問題:你們都想選擇什麼職位。
  • 在職場最大的套路,其實就是兩個字——真誠
    簡單來說,套路就是用小心機達成小確幸。生活中處處躲不開套路,酒場聚會,菜場買菜,職場晉升,商務談判都是套路的馬戲場,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雜糅其中,每個人帶著一把算盤在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結果,互相撕扯碰撞嘴上卻十分客氣。有人志得意滿,也有人黯然傷神,市面上甚至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套路養成班。
  • 如何在寫文章前搭建框架?發散思維、收斂思維,一個都不能少
    選題想好了,想列個框架出來,但是不知道從何處著手。明明心裡有很多想法,但卻不能有效地組織起來,問我怎麼辦。 然後我和他分享了我的方法:綜合使用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進行思考。 美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朱光潛老先生曾在《作文與運思》中提到他的構思方法。
  • 職場中,這種思維認知是你能力的超級放大器
    職場中,這種簡單的思維方式讓你受益無窮!為什麼,職場中有人短時間內就可以升職加薪?為什麼,你多年辛辛苦苦勤勤懇懇,加班加點努力工作,卻總也得不到老闆的重視?就是因為你缺少了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有人說一部西遊記,就是看出在職場中幾類形形色色的人物。
  • 什麼是系統思維與框架思維
    什麼是系統思維,系統思維就是選擇,改善,和構建框架。用於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的系統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我們將這個概念簡化下,系統思維就是框架來系統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毫無疑問肯定是第二種,不運用框架來思考,就如同不查地圖就出門找路得辦法,運用框架思考,就是照著地圖去目的地的做法,相信現在的你已經理解框架的價值了。那麼框架從何而來呢,框架可有三個來源從已有框架中選擇,人類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針對萬事萬物的系統。
  • 學生到職場人的 4 個思維轉變
    每一年畢業季,幾百萬大學生奔赴各個工作崗位,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與擔憂,帶著校園裡未散去的稚嫩氣息進入了各個企業中。小編相信,每一位大學生都有不可取代的閃光點,但並不代表所有的大學生都能快速地適應職場。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經驗之談,讓大學生能夠快速適應職場呢?
  • 「套路」一詞究竟蘊含什麼感情?套路時代,真誠何在
    「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你的套路」在社會學家眼中,套路是一種傳統沿襲中產生的思維方法、技巧手段和表現形式。心理學家說,套路是一種以經驗為基礎,低風險的實用主義。而到了文化批評家眼裡,套路成了那個你可能剛開始不太喜歡,卻不得不接受,最後自己也玩得挺盡興的東西。比如職場套路。
  • 開課吧「山頂Talk」第二期,「職場溝通課」火熱上線
    本次活動以"AI你在心口難開——職場老大教你如何進行有效溝通"為主題,開課吧新商業人才事業部總經理高瑋,攜手AI領域行業大咖-開課吧進階課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高民權、以及LMI領導發展教練-愛立信HR高管潘躍,分享職場溝通技巧,助力職場人專業進階、有效溝通、少走彎路。
  • 思維模式,暴露了你的職場能力
    職場新人莫須有的自尊心誤以為那是世界的殘酷。再細一問,是領導安排做一個市場調研,妹紙接過任務轉身向鄰座的小姐姐請教要調研什麼,小姐姐頭也沒抬的回了她一句:你先上網查查有什麼英語培訓機構,看看他們都做什麼。
  • 想在職場混得開,學會這幾套職場套路,一生受益
    幾乎每一個職場都會有這樣的現象:都是拿薪水做事情,為什麼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會很大。有的人,和公司上下都能融洽相處;有的人,卻在同一個辦公室都被橫眉冷對。為什麼有人會這麼"混得開",原因就藏在這些職場套路中。
  • 100個實用的思維框架模型,聰明人的高效工作方法,值得你擁有!
    歡迎來到《100個思維框架模型》專欄當你點開這個專欄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意識到「效率」這件事,你也想,掌握這些聰明的工作方法,也想,像那些精英們一樣,高效地工作,快樂自在地生活。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已經零零散散地分享了很多的思維模型、工作方法、工具模板。借著這個專欄,我將重新整理這些思維模型,把實踐經驗、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專欄的素材內容,如,PPT、思維導圖、工具模板等,也會一併分享給大家。
  • 書籍推薦|職場人不可缺少的思維方式,如何提高你的溝通能力?
    大家好,今天又嶄新的一天,小叔說書,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本書,非常受用於職場人的溝通能力和表達方式的提高。用一句比較通俗易懂的話來講,金字塔的底端和頂端,他們中間就像是有一個框架思路結構來掌握這個金字塔的形成。很多人就會問了了,金字塔原理到底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呢?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快、準、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