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退出「十大堵城」之列 這6個路口的居民說感受最明顯

2020-12-25 新華網上海頻道

    編者按

    這一年你的口頭禪是什麼?在諸多2019年流行語榜單中,幾乎都能找到「我太難/南了」。在這句調侃中,我們看到的了當代人渴望抒發生活壓力的情緒,但更讓我們動容的是,這種情緒背後隱藏著的無數個體面對困難時的堅韌與拼搏。時值歲末,我們盤點一年中這座城市發生的點滴變化,希望通過這些「小確幸」,讓你在迎難而上的生活中多一些溫暖與樂趣,讓你更多一個「喜歡上海的理由」。

    人多、車多、路網密……作為一座超大型城市,上海一直面臨著車輛出行與道路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難題,並用多種手段尋求「治堵之術」。 2019年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中就專門提到,要推進50處道路交通擁堵點改善,努力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成果顯見。今年間,一份權威的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將上海「剔出」全國「十大堵城」之列。詳盡的數據分析固然可以科學計量排名,但堵不堵,老百姓最有發言權。一年來,究竟哪些路口的擁堵有了明顯改善?記者走訪申城6個路口,傾聽市民們對交通擁堵改善的切身體會。

    淮海中路/襄陽南路優化信號燈配時方案

    擁堵原因及狀況:淮海中路襄陽南路口地處市中心,旁邊有環貿、淮海國際這樣的大型商場,還有襄陽公園、徐匯區中心醫院這些民生場所,行人通行量大。轉彎的機動車因為要禮讓行人,長時間滯留在路口,造成路口通行效率大大下降。

    實施效果:徐匯交警部門在這一路口試點優化信號燈配時方案,通過壓縮南北向非機動車、行人信號燈時間來為轉彎機動車騰出獨立的通行空間。

    同樣是晚上6點半左右的監控畫面,可以看到新方案實施前後對比。

    襄陽南路是南向北單向道,當襄陽南路綠燈時,車輛分別可以左轉、直行和右轉,但左右轉彎的車輛大多是時候都要讓行人先通過。「襄陽南路綠燈亮起時,總有大批量的行人過馬路。路口轉彎車輛需要等待非常久的時間。」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在尖峰時間過街的行人,有時候多到一個信號燈一輛車都過不去,尤其是早晚高峰,積壓的車輛能排到南昌路。

    是否可以通過壓縮南北向非機動車、行人信號燈時間來為轉彎機動車騰出獨立的通行空間呢?經過多輪實地勘查和數據論證,一套新的優化配時方案迅速落地。

    根據新的配時方案:南北向綠燈時,非機動車、行人的信號燈提早19秒結束,並給出倒數18秒的提示,在此前的信號時間內,已足夠行人過街,隨後,左轉、右轉的機動車會有剩下的21秒「真空」時間,也就是不受禮讓行人影響,可以直接通過的時間。在一個21秒的周期裡面,能走12輛到15輛車,使得路口的通行效率提高了大概45%。

    環貿商場的安保經理章志德說,新方案確實有效,「商場地下車庫在襄陽南路上有個出口,高峰時候一直堵到地下停車庫,車子出不出來。現在地面道路暢通了,地下車庫的出口擁堵狀況大為改觀。」

    民星路設立潮汐式可變車道

    擁堵原因及狀況:民星路(白城路-軍工路)是楊浦區中原地區車輛出行流量較高的路段之一,加上該路段機動車道較少,日常潮汐式現象較為明顯,經常出現擁堵的情況。

    實施效果:實施潮汐式可變車道後,該路段110事故類警情數較同期降低20.9%,早晚尖峰時段流量與車道數更為匹配,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走民星路在軍工路右轉就可以上中環了,很方便。」家住中原的市民出行往往會選擇中環。然而龐大的車流量,加上機動車道數量較少和過去車道設置的局限性,每當工作日的早高峰,周邊都會「堵成一鍋粥」,白城路上想要轉到民星路的車輛甚至要排到嫩江路以北。

    「路口有個鐵軌,只有三車道,再往軍工路的方向車道又多起來了。」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就這麼一個堵點,經常搞得路口「水洩不通」,幾個紅燈都過不去。

    事實上,民星路(白城路-軍工路)這段的車道比較特殊,原本雙向四車道的大路在鐵軌處只能容納三車通過。自從實施潮汐式可變車道後,這一路段的擁堵有了明顯的改善。

    目前早高峰(6時15分至8時15分),民星路軍工路渠化為西向東三車道通行,其中一條直行左轉車道,兩條右轉車道。另外,最窄的鐵軌處在早高峰也渠化西向東雙車道,保障了道路的通行速度。而非早尖峰時間,道路則回歸成原先的設置。

    「通行效率大概比之前快了兩成。」車主楊先生表示。

    共和新路/共江路增加機動車道

    擁堵原因及狀況:南北高架東側共江路下匝道車流量較高,特別是早晚尖峰時段,極易造成高架下匝道下行不暢。

    實施效果:經過壓縮車道,在共和新路/共江路南進口增闢一根直行車道,一根掉頭車道。不僅解決了南北高架共江路下匝道下行車輛無法掉頭的情況,緩解了長江路/共和新路掉頭的壓力,也解決了下匝道下行不暢的問題,通行效率提高了2-3成。

    「新開闢的調頭車道特別方便。」市民汪先生住在不遠處的共康路上,以往回家要在長江西路調頭,或者就要提早一個匝道在臨汾路下高架,「現在至少可以節約5分鐘以上。」

    此外,增設的直行車道也解決了匝道下來車輛排隊擁堵的問題。汪先生說,因為匝道離路口距離較近,以往車輛從高架上下來後,遇上紅燈常會排隊擁堵,增加一根車道後排隊擁堵現象大為改觀。

    陝西路/延安路設置可變導向車道

    擁堵原因及狀況:陝西路(威海路-延安中路)段早晚高峰時,北向東左轉車流量大,且陝西北路延安中路南向北方向非機動車與左轉機動車存在衝突點,造成該路口左轉車輛延誤,日常排隊長度超過200米。車輛排隊等候時間過長,又導致陝西北路/威海路路口堵塞,大大影響了威海路機動車的通行效率。

    實施效果:陝西北路(威海路-延安中路)在早晚尖峰時段將北向東的2號車道調整為左轉車道,確保早晚尖峰時段有兩根北向東的左轉車道。

    在威海路上班的劉先生告訴記者,陝西北路(威海路-延安中路)2號車道尖峰時段調整後,左轉車道不再那麼擁堵了,最多2個周期以內,排隊等候的左轉車輛都能通過路口。

    陝西北路/延安中路路口擁堵狀況得到緩解後,陝西北路/威海路路口的擁堵狀況也有所好轉,這樣一來,威海路上的車流也可不受影響,快速通行。

    場中路/康寧路西向北可變導向車道

    擁堵原因及狀況:康寧路拓寬改建後,貫通靜安、寶山兩區,道路流量急劇增加。場中路/康寧路西側同時設置有中國商飛有限責任公司及多個居民小區,尖峰時段該路口的車流量較高,加上經少年村路、滬太路等道路駛入的機動車快速聚集,致使場中路/康寧路口左轉西向北方向車輛快速積壓,左轉車輛排隊長度較長。甚至影響鄰近小區、相交道路的正常通行。

    實施效果:鑑於場中路/康寧路口潮汐式流量特點明顯,交警路設部門結合路口實際,在晚尖峰時段將西向東的一根直行車道時段性調整為西向北左轉車道。

    晚高峰期間,東方網記者在這一路口看到,這條可變車道實際上使得該路口尖峰時段增加了1根左轉車道,提高了西向北方向左轉的蓄車能力。縮短了車輛排隊長度,大大提高了左轉通行效能,有效緩解了場中路/康寧路的交通擁堵狀況。

    張江路/張衡路口設置單獨左轉相位

    擁堵原因及狀況:張江路南北向交通流量大,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左轉彎需求大,在一個信號燈相位內左轉和直行車輛相互幹擾,導致該路口交通秩序混亂,事故隱患大,通行效率低,且經常出現「拖尾吧」的情況。

    實施效果:通過增設張江路南北方向單獨左轉相位,增劃左轉彎待行區,路口交通秩序和效率明顯改觀。

    路口,是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的匯聚點,各類交通參與者各行其「道」、有序通行,能有效降低路口的交通事故發生率。如何讓不斷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提升各類交通參與者的獲得感?是擺在交通管理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我們堅持信號燈一秒一秒調整、交通組織一個一個路口改進,通過小改小革提升道路的通行效能。」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副總隊長王亮曾這樣表示。

    2019年間,上海市公安交警部門針對全市50個群眾反映突出的交通擁堵路口,開展實地勘察調研,通過路口重新設計、優化信號控制方案,減少交通衝突點,實時跟蹤市政工程沿線流量變化,動態調整交通組織方案,因地制宜應用潮汐車道、可變車道、單行道、直行待行區等手段,實現路網資源最大化利用。

    交警部門表示,上海作為超大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效,與市民的共同參與和理解支持密不可分。今後還將繼續廣泛聽取民意,大力開拓新舉措,改善出行環境,切實提升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記者李歡、汪偉秋)

相關焦點

  • 【年終盤點】上海退出「十大堵城」之列 這6個路口的居民說感受最...
    今年間,一份權威的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將上海「剔出」全國「十大堵城」之列。詳盡的數據分析固然可以科學計量排名,但堵不堵,老百姓最有發言權。一年來,究竟哪些路口的擁堵有了明顯改善?東方網記者走訪申城6個路口,傾聽市民們對交通擁堵改善的切身體會。
  • 上海退出「十大堵城」之列,用了什麼法寶?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3000餘個住宅小區已完成智能安防感知端建設,共布設各類前端感知設備27萬餘個。已建成智能安防系統的住宅小區,基本實現了入室盜竊「零發案」;已建成智能消防感知系統的3500餘棟樓宇全部實現「零火災」,群租、高空拋物等基層治理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 上海「智慧治堵」:升級電子警察 一秒秒調整信號燈
    從2014年的全國最堵城市到如今跌出「十大堵城」之列,上海市用智能手段精細化治理城市交通  【新聞廣角】上海「智慧治堵」啟示錄  編者按  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3.78萬人,包括外地長期在滬車輛,實有小客車511萬輛,同比增加42萬輛,電動自行車則超過900萬輛,
  • 2019年中國十大擁堵城市名單 重慶排名十大堵城之首
    中國「堵城」排行榜來了!這座城市今年排第一名→  近日,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新鮮出爐,哪個城市最擁堵?哪個城市幸福指數最高?  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十大擁堵城市分別是重慶市、哈爾濱市、北京市、長春市、呼和浩特市、大連市、濟南市、瀋陽市、蘭州市、西寧市。其中,重慶市高峰行程延時指數為1.964,排名十大堵城之首。
  • 全國十大最堵三甲醫院:北方醫院佔6成,高峰期排隊至少14分鐘
    其中,東莞市紅綠燈(信控)路口早晚高峰平均停車延誤時長最長,超過40秒/車,是特大城市中早晚高峰等燈路口延誤時間最久的城市。在超大城市中,深圳延誤時間最長,超39秒/車。大中型城市中,佛山延誤時間最長,超35秒/車。
  • 今年,溫州要整治這十大堵點亂點!治理方案公布
    小布從市治堵辦獲悉,經過為期9天的票選,2019年溫州市十大民生實事治理的堵點亂點已經確定。接下來,按照「一點一策」精準施治原則,我市將對十大堵點亂點開展「清單式」整治提升。今年,市委市政府繼續將道路交通堵點亂點整治列入民生實事,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
  • 上海莘松路擁堵難題十年無解,高架通車後被投訴「反而更堵」
    2016年1月6日,上海,交警站在莘松路莘福路交叉口指揮交通。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圖 黎明,沉寂了一夜的莘松路又開始熙熙攘攘。近場東路口的地方,兩名交警握著指揮棒,嘴裡含著口哨,走到路中間開始工作。為了保證莘松路早高峰秩序,這一站可能就是半天。
  • 看江陰大橋如何退出中國高速十大堵點
    事故佔一股車道,每起事故減少放行車輛約270輛,事故車50%需清障,單起清障作業時間25分鐘,平均每日因事故影響交通時間達到3.4小時,佔全天交通時間14%,意味著將有近7000輛車被堵在路上,這對本身脆弱的交通更是雪上加霜,堵上加堵,連環事故頻發。
  • 高德地圖2016年度中國交通報告:2016年度十大「堵城」排行榜!
    該報告披露:2016年度十大堵城分別是:濟南、哈爾濱、北京、重慶、貴陽、深圳、昆明、杭州、大連和廣州,其中貴陽和昆明是首度進入年度前十。此外,該報告根據高德大數據得出了加班最多的城市及加班最晚的科技公司。其中,從城市維度看,北上廣深位居前四,其餘6座城市分別是:成都市、杭州市、重慶市、蘇州市、武漢市和東莞市。其中,北京、深圳、上海在加班城市第一梯隊,佔比超過60%。
  • [解放日報]「全上海最繁忙路口」怎麼治 武寧路中山北路路口,高峰...
    ■本報見習記者黃尖尖  這裡有全上海最繁忙的路口,高峰期的機動車流量達到每小時6000多輛;中環百聯、月星環球港等商圈附近,每天迎接大量客流,商場停車位超負荷,違章停車和人流密集,除了帶來擁堵,還造成安全隱患。針對不同的交通難題,普陀區如何給出多元之策?
  • 杭州最擁堵路口樣本分析:慶春路中河路口
    見習記者黃丹  路口:慶春路與中河路交叉口(即聯橋一帶)堵車高峰:17:30-18:30擁堵史:1年半的哥評價:每天要經過七八次,好在交警管得好,不算太難開。  交警評價:這個路口最脆弱,出點小問題,就有大麻煩。  交警統計:最常見景象  按喇叭———中河路口由南向北,直行車道依次由四個變為兩個。
  • 記者實地調查上海「最堵10條路」 市民為治堵獻策
    最近,一篇題為「上海最堵的10條路,有你每天上班的路麼?」的帖子「走紅」朋友圈,其中列出的10條路據稱在早晚高峰時,車速不足10公裡/小時。按擁堵程度從高到低,它們的排名依次為:濱江大道、梅嶺北路、陸家嘴東路、浦東南路、大境路、遼源西路、東昌路、武夷路、天寶路和驪山路。這些道路到底堵不堵?究竟為啥堵?
  • 濟南一小區天降菜刀|濟南「最堵路口」將迎大改造|黑虎泉...
    晨讀本地濟南「最堵路口」杆石橋路口將迎大改造作為濟南市最堵的路口之一,杆石橋一直在大數據擁堵分析中常年「霸榜」。不過,這個路口馬上將迎來建成以來最大規模交通改造。昨日,記者從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為了更好的治理路口擁堵,交警將藉助下橋口限時禁右、民生大街限時禁左、信號燈改造、增設監控抓拍等一些列措施進行交通優化,提高通行效率。
  • 中國十大堵城排行榜,2019中國最堵的城市排行!
    近日,中國主要城市的交通分析報告新鮮出爐了,那麼你知道中國最堵的城市是哪個嗎?報告中顯示,2019年中國最堵的十座城市依次是重慶、哈爾濱、北京、長春、呼和浩特、大連、濟南、瀋陽、蘭州、西寧。其中,重慶市在高峰時期的行程延時指數高達1.964,乃當之無愧的中國堵城之首。在報告中,除了列出了中國堵城排排行榜,在二季度城市公交出行方面,石家莊、寧波、紹興等城市的地面公交出行的幸福指數較高,這也表明了這些城市的公交運行效率高,城市的交通水平綜合而言比較好。
  • 大山子路口改後路怎麼更堵了?回應:熟悉新路況需要一個過程
    尤其遇到擁堵情況,一個方向的車流排到路口中央,另一個方向的綠燈又亮了起來,就容易把路口鎖死,導致交通擁堵的情況向區域外蔓延。改造後,大山子路口僅剩下酒仙橋北路、酒仙橋路及望京街三個方向的車流,「這次疏堵改造的思路是,儘量減少進入路口的車流量,讓每個方向的信號燈周期更短,減少等待時間,雖然部分方向的車流會增加一點,但通行秩序不會像以前那麼亂。」葉凱豐說。
  • 百子灣這處交叉路口成了免費停車場!居民:該管管了
    朝陽區百子灣南一路與石門西路交匯的丁字路口,由於沒有安裝監控探頭,時常有社會車輛在路口亂停亂放,阻礙機動車和行人的正常通行,讓附近居民不堪其擾。「這些車在斑馬線上一停就是一天,行人無路可走,轉彎車輛也只能在夾縫中行走,該管管了!」
  • 十大最堵三甲醫院 省醫居首
    國內三甲醫院哪家最堵?在近日公布的「全國十大最堵三甲醫院」榜單中,河南省人民醫院(簡稱「省醫」)這次C位出道了。然而榜單一出,鄭州網友、市民坐不住了:關於醫院周邊堵車這事兒,大家都有話說。
  • 長春「這有山」爆火之後的新煩惱,同德路紅旗街路口被封,居民...
    「欄杆是國慶期間設置的,『這有山』商場開業,路口車輛增多,十分擁堵,當天有很多交警在現場輪流執勤疏導,給交警都累壞了。」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表示,欄杆是國慶期間晚間設置的,目的估計是防止道路擁堵。給超市送貨的車輛目前只能繞行過來。
  • 城市道路規劃石家莊最優哈爾濱最不合理 你覺得高德地圖說的有道理...
    一線城市擁堵下降 二線城市擁堵加劇2016年,濟南和哈爾濱超越北京,成為全國最堵的兩個城市。其中,濟南是2016年年度晚高峰最堵的城市,擁堵延時指數高達2.28,可以說是「下班最艱難之城」;哈爾濱則是2016年度早高峰最堵的城市,峰擁堵指數高達2.10,可以說是「上班最苦逼之城」。
  • 濟南「堵」情洶湧如何突圍 軌道交通破題「舒」泉
    其中,這「一橫」(R2線)最值得說道。這條輕軌線路,充分利用廢棄的五七鐵路專用線和既有膠濟鐵路走廊。  6月,站在濟南五七鐵路線上,鐵軌鏽跡斑斑,周邊雜草叢生。這條5公裡長的鐵路,曾是濟南向西郊機場運輸油料的專線。廢棄落寞了多年,如今它將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