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的寶寶有這幾個表現,有經驗的寶媽這樣調理,寶寶脾虛好得快

2020-12-22 寶寶圈一新運媽媽

寶寶的健康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天大的事兒。作為家長,要更好的照顧寶寶,就要了解清楚他們經常得的一些小兒病。其中,小兒脾胃虛弱就是常見的小兒病之一。為什麼寶寶會脾胃虛弱呢?寶寶的身高、體重等各項方面都增長得比較快,所以日常需要攝入許多營養,但是寶寶的脾胃系統卻並未發育完善,消化能力並不強,有時候一不小心脾虛就產生了。小兒脾虛危害比較大,如果不儘早幹預,將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寶媽們要引起足夠重視。不過,脾胃虛弱之症狀並不善於隱匿,寶媽們可以從寶寶的日常表現中看出來。

一般而言,寶寶脾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從以前的好食慾變得不愛吃飯或者挑食厭食。脾胃,作為後天之本,一旦虛弱,則會導致腸胃吸收、消化功能變差,進而出現不吃飯、挑食厭食的症狀。寶媽一看到這樣的情況,就焦急萬分,追著孩子餵食,孩子不吃,就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寶媽們首先要保持冷靜,也要認識到只要寶寶的脾胃狀態改善,自然就會恢復以往的飯量。

寶寶一旦脾胃虛弱,消化能力大不如前,那麼,吸收營養的能力也自會減弱。長此以往,必然出現日漸消瘦、臉色暗黃,類似營養不良的情況,體質自然變差。寶媽們不能放任寶寶脾虛下去,否則寶寶的抵抗力只會越來越低,感冒、肺炎、手足口等就會不請自來!

有部分脾胃虛弱的寶寶還會出現不知饑飽、不停吃吃吃的表現。無論吃多少,還總覺得吃不飽,還不停要吃東西。這類脾胃虛弱的寶寶大多是脾胃受寒導致的。因食物無法消化,轉化不成身體所需的營養,便被排出體外,所以這類寶寶一邊嗜吃吃,還一邊日漸消瘦。久而久之,寶寶就不怎麼長個兒了。

寶媽想探究寶寶脾虛的「真相」,也可以從他的舌苔、唇色看出。一般而言,健康的寶寶都是唇紅齒白型的,舌苔是淡紅色的,並且口中沒有奇怪的味道。如果你發現自家寶寶唇色發烏,舌苔又厚又膩或者舌苔發暗、偏黃,甚至有難聞的味道,那就說明寶寶正在受脾虛之擾。

寶寶出現脾胃虛弱的表現有許多方面,寶媽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就能發現。那麼,寶寶脾虛後,寶媽應該怎樣為其調理呢?總的來說,日常的調理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是藥療。事實上,許多醫生都會選擇給小兒開一些健脾的中藥或中成藥給孩子調理脾胃。藥療的效果見效快,缺點是是藥三分毒,吃藥總會對孩子有害之處;

第二種:方式調理方式是食療。即通過給寶寶攝入一些健脾的食物,慢慢調理寶寶的脾胃。這樣的方式見效比較慢,需要寶媽花費漫長的時間和心思,且寶寶可能不怎麼愛吃某些健脾的食物,不過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無副作用。

第三種:是小兒推拿。即通過按捏穴位的方法達到健脾目的方法,目前這種方法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雖然不用吃藥,但是這樣的方式要起作用,需要找準穴位並具有專業的手法,而家長們一般很難做到。

除了以上說的這幾種方法之外,日常的餵養也需要寶媽盡力細心。尤其在睡前。寶寶的三餐應以軟爛、溫熱、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吃冷的、油膩的、硬的食物。只要寶寶的脾胃調理好,寶媽們自然就能放下心中的大石了。

相關焦點

  • 寶寶嘴裡有酸味,可能是脾虛,為什麼這麼說?明白這3點你就懂了
    但不論怎麼注意,他們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新手寶媽育兒沒經驗應該加強學習,要了解孩子脾胃虛的症狀,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調理。說起脾虛這件事情,我就想起兒子小時候了。在孩子三歲那年上了幼兒園,因為長得比較可愛在集體裡格外受歡迎。
  • 寶寶脾虛多是「拖」出來的,娃有3個跡象,家長就要警惕是脾虛了
    寶寶脾虛多是「拖」出來的,娃有3個跡象,家長就要警惕是脾虛了 1、睡覺出一腦門汗 孩子脾虛、消化動力不足,睡覺也不安穩,翻來覆去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也容易驚醒,而且在天不熱的情況下,睡下不一會兒,也會出一腦門汗,甚至能溼透枕巾,還伴隨著睡覺的口水多,這就是脾虛的緣故,生化的氣血不足,水液不能正常輸布。
  • 寶寶脾虛積食的12個預兆,中3個以上就該注意了,趕緊調理身體吧
    那麼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出現脾虛積食呢?這是有預兆的,一旦你發現你家孩子有這幾種症狀,就可以判斷出他的脾胃出現了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治療。 寶媽苦學廚藝為了孩子愛吃,沒想到寶寶卻吃出了病,積食一定要調理 麗敏是一名新手寶媽,她看很多書上說,飲食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著關鍵的作用,想要孩子更聰明,就一定要講究科學的餵養。所以麗敏一出月子就報了一個烹飪班,專門為了給孩子做好吃的,從輔食一直做到孩子日常的飲食,連一些小零食她也會親手給寶寶做來吃。
  • 脾虛招大病,長期脾虛的人,得留心身體的3個表現,儘快調理
    還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脾虛,很多時候身體出現問題都是由於脾虛所引起的,大家平時對於一些大的臟器例如肝臟、胃部、心臟、大腦等實質性器官都比較好宗師,卻往往忽視了脾胃,殊不知脾為後天之本,具有運化津液、輸送營養物質、統血等作用,如果脾胃出現了問題,會導致體內的痰溼加重、營養不良等症狀。
  • 肝鬱脾虛的症狀 肝鬱脾虛這樣調理更健康
    比如說肝鬱脾虛,這是因為肝失疏洩,脾失健運而導致的。那麼身體肝鬱脾虛的時候會有什麼症狀呢?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來調理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肝鬱脾虛的症狀 這樣調理最好肝鬱脾虛是指肝失疏洩,脾失健運而表現以胸脅脹痛、腹脹、便溏等為主症的證候。又稱肝脾不和證。
  • 脾虛、積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哪些食物千萬不能吃?
    導讀:在我們的中醫理論中,會尤為注重身體脾胃的調養,因為這兩處是身體健康以及發育成長的關鍵,更有一句俗語叫做:「脾虛積食生百病」。而事實上也同樣如此,脾胃不好的孩子,常常身體素質也比健康的孩子要落後很多。
  • 家長鬚知:脾虛、積食孩子易出現的6種表現,這3種食物少給寶寶吃
    記得我家寶寶在2歲多的時候也出現了積食的情況,那時候她總說自己不舒服,然後一整天也沒吃什麼東西,等後面調整過後,她的胃口才慢慢得恢復過來。一,脾虛、積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3、食欲不振、厭食寶寶之所以會出現脾虛、積食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積存在腸道裡的食物無法消化,這樣寶寶消化慢,就很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甚至厭食(什麼都不想吃)的情況。
  • 脾虛則疾病擾!脾虛的人,身體會有哪些不適?該如何調理才好?
    其實還會出現食慾變差的現象,當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腸道的問題,當然這確實是是一方面,但是很多人在進行腸胃調理的時候,食慾下降的症狀依然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那麼就要注意可能是脾虛出現的問題。
  • 脾虛的寶寶身體差,吃不得這3種水果,每一種都會加重脾胃虛弱
    老家有個6歲的男孩,前不久就在醫院被診斷出了"脾虛"。這個小男孩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父母都在千裡之外的大城市打工,平時很少回來。從去年上半年起,男孩就已經有了一些症狀,經常說自己沒力氣,奶奶只以為是他在外面玩累了,也沒在意。到了今年下半年,男孩的體質明顯差了很多,身形也更消瘦了,兩隻眼睛腫得很大。
  • 寶寶脾虛有積食,通常會有4個信號,寶媽們要多留意,及時調理
    然而寶寶和我們一樣,哪裡不舒服了會通過身體的某些方面表現出來,媽媽們這時就需要學會觀察,理解寶寶的各種異常反應所代表的身體不適。比如小兒積食,這是很多寶寶都會遇到的問題。一般來說,積食多是寶寶胃虛、脾虛引來的,這時如果護理稍不到位,寶寶們就可能出現積食。
  • 鼻梁青筋出生就有,到底是皮膚薄還是脾虛了?
    你肯定看過很多中醫科普聊過,鼻梁青筋是脾虛的表現,而有媽媽說,這是皮膚薄,所以才看見的,真的如此嗎?首先,說下鼻梁青筋真不是筋!是血管,血管會因為外傷,體質變化而出現外表的變化,這就好像是百度地圖的路線導航一樣,車多了就變成紅色,不堵車就是綠色,血管及周圍皮膚也是同理,如果被磕傷就會腫,就會出現一片青紫,血管裡面變化呢?就會出現所謂「青筋」了,中醫是經驗醫學,根據很多孩子的相似症狀來診斷的,同時經過上千年的驗證,而青筋也是很多脾虛的孩子都出現了,才成為診斷標準之一。
  • 孩子脾虛不長個,用這3招來調理,簡單實用!
    寶寶生下來,身體器官都比較脆弱,容易受到風、寒、暑、溼、燥的影響。常見的小兒消化不良、小兒便秘、小兒拉肚都可能是小兒脾虛的原因。但是大家對小兒脾虛的症狀了解的不是很全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小孩脾虛的症狀及調理。
  • 立秋過後,管好孩子的嘴巴,2種水果多吃,寶寶脾虛、消化差​
    當媽媽帶孩子去看醫生時,想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醫生說孩子脾虛。正如我們了解到的,兒童在身高和體重上生長得更快,因為他們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很強的食慾。但由於兒童的脾胃還處於不成熟狀態,遠未完全發育,所以很容易虛弱,功能不全,這就是脾虛。
  • 飲食不當容易脾虛,6種「食積脾虛」,調理各不相同
    當然,想要更好地理解、並更好地調理它,就得從兩方面來理解:食積、脾虛。食積,顧名思義,有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飲食停滯,二是飲食傷脾。而且,兩者又可以互為先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可以先有飲食停滯而後傷及脾胃,也可以是脾胃受損而無力運化飲食。
  • 孩子脾虛流口水?醫生:它是死對頭,每天喝一喝,脾虛不攻自破
    5、給寶寶餵飯的不要貪多,因為吃得太多對寶寶腸胃消化也是不好的,容易產生積食,進而影響到脾胃健康。6、平時不要給孩子吃太多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蛋糕、糖果、果汁等,因為高糖分的食物,需要脾胃花費更多精力去運化,但是孩子脾胃並未發育完善,高糖食物吃多了只會增加脾胃負擔,引起積食,進而再損傷到脾胃。
  • 孩子經常積食、脾虛,日常做好3件事,調理脾胃不是難事
    後來有段時間,婷婷突然變得不愛吃東西了,經常有氣無力的,眼底也有些發黑,不管家人怎麼哄都不想吃飯。婷婷爸媽看孩子這樣突然都有些緊張,就抽時間帶孩子去看了下中醫,醫生看了孩子的舌苔,摸了摸孩子的小肚子,又問婷婷爸媽近期孩子的大便情況,檢查了一圈,最後說孩子是脾胃受損,積食已久,得儘快調理了,一直不管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發育落後。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脾虛?脾虛會有這些表現,如果你沒有,恭喜你
    每一個季節,人總會感覺有很多的不適,吃飯沒胃口,並且容易打盹,還有一些人經常大便乾燥,容易發火,這種情況也可能與脾胃虛弱有關係,脾虛主要的症狀有:身體疲乏,手腳沉重,頭感覺昏沉沉的,吃完飯後容易腹脹,睡眠質量不好容易驚醒等,對於這樣的情況在飲食上需要調理調理,可以吃些祛溼健脾的食物,其實脾虛有溼並不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 多半是脾虛,調理孩子的脾胃,這3件事做少了!
    孩子脾胃虛弱會有表現?1、厭食飯吃到嘴裡後,一直不往下咽,吃一頓飯需要很長的時間。胃口不佳甚至厭食,食欲不振,有的寶寶還會伴隨著精神不振。部分孩子的大便會有腐敗的臭雞蛋的味道。判斷:摸一摸寶寶的肚子,看看寶寶是不是有特別脹氣的感覺。3、免疫力低孩子長期脾胃虛弱,就會影響到自身的免疫能力,出現反覆感冒、咳嗽的現象。
  • 孩子脾虛的表現,個個直戳家長心窩!
    小孩脾虛的三種表現小孩脾胃虛的表現一:口水不斷有時候我們睡覺會有流口水的現象,而小孩流口水更是常見。大多父母都不會太在意小孩流口水,以為小孩長大後,流口水的現象就會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如果小孩的牙齒都長出來了,流口水還是很嚴重,那麼有可能是小孩脾胃虛的緣故。此時,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山楂可以調理脾胃,很多調理脾胃的藥物中就含有山楂。同時,麥芽也可以起到調理脾胃的作用,即將來臨的春季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山藥,山藥有潤肺健脾胃的功效,春季小孩容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吃山藥可以提前預防,再有紅棗、青魚、薏米都有健脾胃的功效,家長可以適當的做給小孩吃。
  • 中醫講堂:孩子脾虛積食內熱怎麼調理?
    食積內熱的孩子通常表現是舌苔厚、大便幹、肚子脹、食慾不好、經常嗓子紅腫發炎,或感冒發燒,家長可在家中備三樣消積導滯中成藥丸----保和丸、山楂丸、肥兒丸進行調理。肥兒丸裡有麥芽、神曲,還有清熱的胡黃連,消積導滯的檳榔、使君子,通便效果較強。但肥兒丸不可連續用,服用後見到大便變稀就要停藥,常吃易形成依賴性。給孩子清內熱通便,日常要注意飲食調理,冬天可用白蘿蔔,梨煮水吃;夏天用蘆根煎水當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