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老師講養生:家長不要慌,試試這些小妙方
孩子體質不好,經常感冒、發燒、咳嗽,其實這些孩子中大部分並不是因為體質弱,而是因為脾胃弱出現食積內熱導致的。
食積內熱的孩子通常表現是舌苔厚、大便幹、肚子脹、食慾不好、經常嗓子紅腫發炎,或感冒發燒,家長可在家中備三樣消積導滯中成藥丸----保和丸、山楂丸、肥兒丸進行調理。
保和丸消食積:對於食積有內熱,大便偏幹,容易嗓子發炎的孩子,主張吃保和丸調理。
保和丸中除山楂、神曲、麥芽,還有清熱的連翹,通便治腹脹的萊菔子。中醫認為,「胃以通為和」,大便通暢了,消化道疏通了,人就太平了,3歲以上的孩子都可服用。
肥兒丸解便秘:有的孩子大便乾燥如羊屎,兩三天沒一次,肚皮熱、手心熱、易上火,屬內火偏大,這時用保和丸很難見效,建議選擇肥兒丸。肥兒丸裡有麥芽、神曲,還有清熱的胡黃連,消積導滯的檳榔、使君子,通便效果較強。但肥兒丸不可連續用,服用後見到大便變稀就要停藥,常吃易形成依賴性。
給孩子清內熱通便,日常要注意飲食調理,冬天可用白蘿蔔,梨煮水吃;夏天用蘆根煎水當茶飲。
寶寶內熱的飲食療法
1、給孩子喝些綠豆稀飯,綠豆性寒味甘,能清涼解毒,清熱解煩,對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寶寶最為適宜。
2、多給孩子吃些水果,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熱外,其特點是能清潤肺系,對於肺熱咳嗽吐黃痰,咽幹而痛的寶寶極適宜。
3、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性微寒,有清熱除煩,利二便的作用。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解肺胃鬱熱,容易「上火」的寶寶常食有益。萵筍:性微寒質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點為清熱、順氣、化痰。適合肺胃有熱的寶寶食用。茭白:性寒涼適合心經有熱、心煩口渴、便幹尿黃症狀的寶寶食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4、適當服用中藥小兒化食丸:適用於平日食慾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熱、煩躁易怒,夜間睡眠不安的小兒。
小兒積食到底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吃的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損。
寶寶脾虛食積一般多數是由於餵養方式不當,餵的太飽,寶寶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又或者是飲食物熱量含量較高比較油膩,難以消化,從而導致脾虛食積,寶寶脾虛食積最好的方法就是可以選擇小兒推拿,小兒推拿針對脾虛食積效果是非常好的,有些時候在推拿完一次以後,就會立竿見影。
另外針對寶寶脾虛食積在後期的調養過程當中,儘量少吃多餐,以流質飲食為主,少吃熱量較高的食物,零食,碳酸飲料等。平時父母可以給寶寶按摩推拿一些穴位,促進脾胃消化的作用。
積食的小兒推拿方法:
基本原則|只推左手
小兒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剛開始手法以輕柔為主,不要追求效果,用太重的手法,讓孩子疼痛或害怕,一開始要讓孩子能適應推拿。
推拿頻率
基礎保健:可每天推拿一次
系統調理:每周一至二次
疾病狀態:每天2-3次都可以
1、清胃經
位置:大拇指橈側面,腕橫紋到指尖,脾和胃連起來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熱、瀉胃火、導積滯、降逆止嘔。
次數:約100 - 300次。
2、清大腸經
位置:食指橈側邊緣,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線(從虎口到指尖向外為清)。
作用:清利腸腑,除溼熱,導積滯。
次數:約100 - 500次。
3、揉板門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調節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次數:約100 - 500次。
4、順運內八卦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作用: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
次數:100 - 300次。
5、推小橫紋
位置: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關節橫紋處。
作用:退熱、消脹、散結。
次數:100~500次。
6、掐揉四橫縫(四橫紋是常用的消積穴位之一,也是民間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
甲逐個掐揉寶寶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手指第一指關節處的四橫紋。
作用:消食導滯,消除積食。
次數:來回10次。
7、下推七節骨
位置:七節骨位於背部正中線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線。
作用:洩熱通便,多用於便秘、脫肛等症。
次數:100 - 300次。
8、分腹陰陽
位置:腹陰陽即兩肋弓下緣(也可以說是自中脘到臍)。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於調節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煩躁不安、夜啼等症。
次數:100 - 300次。
9、摩腹
位置:肚臍周圍,順時針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氣,通腸道。
次數:100 - 200次。
10、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從下向上捏脊。
作用:強身健體,健脾益氣。
次數:5次。
11、揉足三裡【健脾】
位置: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調節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次數:30 - 50次。
孩子生病,通過小兒推拿,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調整經絡氣血、陰陽平衡的作用。使孩子自身免疫力提高和恢復,讓孩子有自身抗病能力,可以幫助身體能順利度過病邪的再侵襲。
未病先防: 通過按摩,小兒氣血調和,經絡通暢、陰陽平衡、正氣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關注我們關注健康
西安坤元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