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屬於農民的節日!拼多多辦農貨節,農民賣貨不用趕山路了

2020-12-18 惠農解讀

夏末秋初向來是我國農作物成熟的時節,這個時候全國各地都會有很多農貨湧向市場。拼多多作為「農貨上行第一平臺」,自然不會缺席這場大秀!

8月14日,拼多多推出「農貨節」,聯合全國約500個農貨產區、超過20000名商家,共同奉獻了20萬款頂尖農貨,堪稱吃貨盛宴。

在這次「農貨節」當中,華東、華南、東北、西南、華北等全國各區域的尖貨產品都會出現,從水果生鮮到堅果小吃,再到茶葉酒水各種品類,可以說只要是能吃的東西都在這了。

美食一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網購的崛起對於吃貨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輕鬆吃到各地美食。

據悉,拼多多將在這次「農貨節」中,根據全國消費者的購買數據,繪製「全國吃貨地圖」。各區域的頂尖商品都會顯示出來,並且進行品類和地區間的對比。

這張地圖簡直就是「舌尖上的中國」電商版,哪的東西好吃、地區之間的風味差異都會被記錄下來,消費者能藉此享受到更為精準的商品推送,再也不用為尋找美食而費心!

為了實現這種成熟農產品和城市消費者的匹配,拼多多的創始團隊幾乎跑遍了全國所有的農產區,長期在田間、地裡採集數據,是真正「身上有土,腿上有泥」的新電商。

這種深入農產區的做法,讓他們真正了解到農產品的現狀,而不是紙上談兵、空喊口號。此前的廣西豐收節、雲南豐收節等各種活動中,拼多多都取得了驕人戰績,幫助當地農民解決了農貨的銷路問題。

同時,這也讓城市消費者一飽口福,吃上了便宜農貨。今年618期間,農貨銷售額高達67億元,其中有七成訂單是自於一二線城市。

受到城市消費者如此歡迎的農貨,便宜是它們最大的利器。拼多多建立的產地直發模式,極大地減少了中間渠道的費用,農貨從地裡出來是什麼價,到了消費者手上還是什麼價。

低價的另一個關鍵是拼多多的社交裂變模式,降低了平臺的運營成本,才能將農貨以極低的價格帶給消費者。而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和溝通,始終是拼多多最重視的的環節。

實際上,消費者作為消費終端,始終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拼多多和農民們在「農貨節」上呈現的各種商品,也是讓城裡人遠眺到祖國各地河山風光的望遠鏡。

相關焦點

  • 「復工在行動」不一樣的春「播」:農民網上直播賣貨忙
    為了不讓蔬菜水果爛在地裡,穩定農民收入,近日,政企聯合出招,各大電商平臺推出愛心助農活動,以網上直播賣貨等形式帶動農產品銷售。拼多多也於2月10日上線「抗疫開拼,愛心助農」活動,覆蓋全國近400個農產區,23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除了充足的流量支撐外,還設置每單2元的快遞補貼,鼓勵物流企業履約。京東、蘇寧易購、每日優鮮等平臺也加入到愛心助農活動中。
  • 市縣長們的網上賣貨之路:直播助農 打造農業新生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直播助農:市縣長們的網上「賣貨」之路「《本草綱目》說過,梨為上品,生吃清六腑之熱,熟吃滋五臟之陰。」這不是中醫院的老師在給學生上課,這是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縣長陶廣宏在拼多多助農直播間進行直播。
  • 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啟動 聚焦直播帶貨
    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啟動 聚焦直播帶貨 2020-09-08 02:34:48   「金秋消費季」是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落實農產品產銷的主要活動。該項活動的啟動,代表著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大幕正式拉開。  據介紹,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三屆豐收節,也是資金資源投入最多、覆蓋產區面積最大、動員社會力量最廣的一屆豐收節。
  • 拼多多的另一面:用直播讓千萬農民走出困境
    4月15日,新疆喀什地區工委副主任、嶽普湖縣縣長克衣色爾·克尤木把當地貧困戶的紅棗搬進直接間,親自上陣代言帶貨,當天賣出38噸。4月17日,山西靜樂縣長王昕在拼多多直播間賣靜樂雜糧,9萬斤糯玉米、小米、藜麥等雜糧被93萬觀眾全部"拼光"。
  • 「拼一單」,豐收節裡帶貨忙
    2020年的豐收時節,中國農民最忙的事情之一,就是直播帶貨。今天,越來越多的農民在下地幹活時拿起了手機這個「新農具」,把豐收的成果,搬進了電商直播間,與全國網友一起分享春華秋實的喜悅。第一書記、網紅主播、電商達人……「頂流」匯集,各顯神通。
  • 通江縣長拼多多直播賣農貨,15分鐘賣光銀耳,新電商助力「西貨東進」
    這位帶貨能力強的「主播」正是通江縣縣長。4月12日晚間,四川省通江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軍做客拼多多直播間,為通江縣銀耳、巴山土雞等農副產品代言。最終,在縣長的助陣下,當天有約20萬拼多多網友觀看了這一直播,包括通江銀耳、巴山土雞等在內的農產品銷售約1萬件,銷售金額達到了40萬元。
  • 信息化助農行動|湘陰:縣長化身拼多多直播「賣油郎」 萬人團買爆...
    湘陰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鎮江首次網上「吆喝」賣油,贏得網友點讚。長康實業系列產品展示。工作人員直播銷售長康產品。湘陰縣連片「油菜花海」,不久後就到收割的季節。4月3日下午,「開工復工愛心助農湘陰縣長直播帶貨活動」剛一啟動,湘陰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鎮江首次網上「吆喝」就贏得網友點讚。春天本是賞油菜花的季節,但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人們出行遊玩安排,鄉村遊、農家樂等文旅、餐飲行業均受到一定影響。為了讓更多網友和消費者了解湘陰的好景好油,湘陰縣聯合拼多多開啟「開春復工愛心助農」縣長直播賣貨活動。
  • 江西:農民「試水」網上直播賣貨
    掐著中午的時間點,39歲的江西農民葉軍生又開始直播了。位於江西上饒市萬年縣深山,大源鎮大源村村民葉軍生家有一百多畝竹林。受疫情影響,線下銷售渠道受阻,多地農產品出現滯銷,但葉軍生家的筍卻一直不愁銷。「我不愁筍賣不掉,反而擔心訂單太多,來不及挖。」
  • 多多農園、縣長直播、明星帶貨,拼多多多維度發力支持助農
    很多人通過線上購買生鮮,足不出戶,就能嘗到中國天南地北的農特產,例如陝西獼猴桃、蒙自冷泉黃姜、海南金煌芒果、廣東金鑽鳳梨、雲南建水紫皮洋蔥等等。根據拼多多今年4月份發布的《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超過10億筆,同比大增184%。
  • 拼多多「市縣長助農直播」引領消費...
    今年2月起,拼多多率先上線「抗疫助農」專區,並在全國率先探索「市縣長當主播、農民多賣貨拼多多「市縣長助農直播」的成績也非常可觀。截至今年9月30日,拼多多「市縣長助農直播」累計舉辦超220場,帶動助農專區訂單量累計達4.9億單。
  • 山東禹城:農民唱主角 笑臉慶豐收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9月23日電(記者 賈雲鵬)太平鼓的鼓點敲起來,慶豐收的歌曲唱起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秋分」如約而至。9月22日,2020年德州禹城市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電商雲購節在禹城市禹王亭博物館前舉行。
  • 多多農研、縣長直播、電商助力,拼多多帶貨助農打頭陣
    談到農業強國,大家通常會想到美國,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全機械化的大農場,僅佔美國人口2%的農民卻養活了3億美國人,糧食、水果等農產品還大量出口,是世界第一大農業出口國。不過美國農業也並非沒有對手,比如同樣地廣人稀的俄羅斯。
  • 縣委書記、總編輯拼多多聯袂直播帶貨 百萬網友圍觀拼單
    咱們今天直播間賣的德安金絲皇菊,跟田園詩祖陶淵明採摘的是同款哦!」7月13日晚,德安縣委書記熊晉喜、江南都市報總編輯何寶慶聯袂直播,在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為德安的農戶和企業帶貨。▲德安縣委書記熊晉喜、江南都市報總編輯何寶慶走進拼多多直播間,推薦淵明皇菊等德安名優產品,為企業農戶助力。
  • 副州長率「助農天團」走進直播間,60萬拼多多網友熱捧臨夏扶貧尖貨
    州縣幹部輪番現身,推薦超40款扶貧尖貨「8月16日我將在拼多多直播間為大家推薦臨夏特色農產品,歡迎大家多多下單,助力臨夏消費扶貧。」這裡海拔在2500米左右,氣候屬於高溼冷,靠天然降水和土壤肥力基本就可以滿足赤松茸生長需要的養分,沒有蟲害不需要施用農藥因此不存在農藥殘留問題。臨夏州和政縣松鳴鎮狼土泉村貧困戶宋生文是和政縣赤松茸種植基地的第一批打工農民。宋生文一家七口人,原本生活還過得去,3年前父母生病舉債治病後,全家都成了建檔立卡戶。
  • 直播成了新農活 農民變成「新農人」
    山裡的「土貨」,搖身變為生態產品;農民變成「新農人」,主動學、創新賣;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近年來,除了傳統扶貧渠道,中國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以數位技術賦能、引領貧困地區各項事業發展。
  • 從澳大利亞回到中國新疆 90後姑娘拼多多賣棗年銷3000萬
    疫情期間,傳統線下銷售渠道受阻,線上的銷售優勢立馬凸顯,趙閆的拼多多店鋪銷量如火箭般一飛沖天,紅棗、核桃在短期內就成了爆款產品。鮮果店「疆南姑娘」開店第一個月銷量達到100多萬,只用了6個月銷量就突破1000萬;乾果店「北漠果業」銷量在3個月內突破100萬,到今年年底銷量已突破1000萬。
  • 湘陰明天拼多多直播帶貨賣菜籽油
    4月3日下午兩點,嶽陽市湘陰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鎮江、副縣長方臘初將在拼多多直播間,為「油美油香」的湖南菜籽油代言賣貨,為「湘字號」糧油產品助力打Call。春天本是賞油菜花的季節,但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出行遊玩的安排,鄉村遊、農家樂等文旅、餐飲行業均受到一定影響。
  • 90萬網友圍觀拼多多「科技助農」直播團 「長壽鄉」蕉嶺賣出百萬農貨
    ,蕉城鎮鎮長徐曉威等嘉賓走進直播間,化身「科技助農」直播團,用接地氣的語言向廣大網友推介蕉嶺縣,為蕉嶺縣特色農產品代言帶貨。全天的拼多多直播間累計近90萬網友圍觀,直播間主推的產品蕉嶺黑木耳售出近萬單,帶動線上線下銷售富硒農產品430多萬。「這次活動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直播平臺,讓我們的長壽鄉富硒產品真正走出大山,很多訂單都是發到省外。」蕉嶺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湯超宏表示,受此次活動的啟發,將會把直播帶貨的形式常態化。
  • 這麼多電商平臺,誰能幫中國農民賣好農貨?
    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凝聚著農民非常多的社會勞動時間,但市場價卻往往讓農民虧本。並且在很多的時候,由於天氣和市場的原因,時常會導致農產品滯銷。那麼,在我國這麼多的網際網路平臺中,有誰是願意幫中國農民去賣好弄貨的呢?
  • 擁抱咱自己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原標題:擁抱咱自己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五穀豐登秋分始,家家戶戶慶豐年。  9月23日,農曆秋分,我們迎來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