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MB | 錢書兵組揭示5'UTR在mRNA翻譯和穩定性中的作用

2021-02-15 BioArt

責編 | 兮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信使RNA (mRNA) 翻譯與降解存在著緊密的聯繫。但是,mRNA究竟何時被當做模板被翻譯以及何時被認為不再需要被降解因子分解,還有哪些mRNA容易或者難以被翻譯,哪些mRNA容易被降解,潛在的機制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儘管3'UTR在mRNA降解中的作用已經被廣泛研究了,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核糖體介導的mRNA監測途徑主要作用於編碼區,核糖體在mRNA上的負載過高可能會觸發mRNA的降解,例如核糖體翻譯停滯。但是也有證據表明,有效的翻譯可以保護mRNA免受降解。這種看似矛盾的概念,表明了核糖體動力學在mRNA監測中的重要性。翻譯中的核糖體在mRNA究竟是起到保護還是降解的作用,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2020年7月27日,長期致力於mRNA翻譯過程研究的康奈爾大學錢書兵課題組(共同一作為賈龍飛毛圓輝)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Decoding mRNA translatability and stability from the 5′UTR,建立了mRNA uORF(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翻譯起始位點報告系統,並且系統研究了mRNA翻譯性和穩定性之間的功能相關性。結果表明了mRNA在和核糖體接觸之前,5'前導序列已經啟動了多方面的mRNA監測系統。

通過在5'非翻譯區(5'UTR)中系統改變序列元件來精確控制蛋白質合成仍然是一個難題。為了加快我們對5'UTR中順式調控代碼的理解,該團隊設計合成了以mRNA文庫為基礎的大規模報告基因檢測。該文庫由超過一百萬個5'UTR變體組成,由10個隨機核苷酸序列嵌入的上遊開放閱讀框(uORF)和下遊主要開放閱讀框GFP組成。5'UTR中隨機序列產生了範圍極廣的翻譯產出和mRNA穩定性。即,有效的翻譯可以保護mRNA免受降解,而uORF翻譯則以依賴UPF1的方式觸發mRNA的降解。同時還確定了RNA G-四鏈體 (RG4) 的翻譯抑制元件,並可以介導mRNA至P小體中降解。出乎意料的是,5'UTR中富含A的元件(poly A)在翻譯抑制的情況下會破壞mRNA的穩定,儘管它能夠促進不依賴帽子結構的翻譯。該結果不僅鑑定出了可控制mRNA翻譯的5'UTR中多種序列特徵,而且還揭示了核糖體依賴性和核糖體非依賴性的mRNA監測途徑。

5'UTR在mRNA翻譯過程中至關重要,包括核糖體募集,掃描和起始密碼子選擇。雖然在5'UTR中只有10個核苷酸的隨機序列,大規模報導基因分析卻鑑定出了能控制起始密碼子和掃描的序列特徵,以及類似內部核糖體進入位點(IRES)。該團隊通過流式細胞術以及核糖體蔗糖密度梯度技術揭示了形成最佳和非最佳TIS位點的序列特徵。結果表明,即使在AUG起始密碼子的上下遊有最佳序列,遺漏掃描(leaky scanning)仍很普遍。另外,在控制洩漏掃描中,起始密碼子的特異性比上下遊序列更重要。同時還發現了能形成RG4(RNA G-Quadruplex)結構並有效阻止核糖體掃描的序列特徵。有趣的是,從mRNA報告中觀察到很強的RG4形成,來自於10個核苷酸的序列變異,猜測可能是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最後還鑑定出了5'UTR序列元素中可以促使非帽依賴性翻譯-A富集序列poly(A)。重要的是,5'UTR中的poly(A)片段的作用類似於IRES,招募核糖體進行掃描以識別下遊起始密碼子。


雖然該mRNA報告系統具有相同的編碼序列和3'UTR,但5'UTR中的10個核苷酸序列變異還是顯著控制了mRNA穩定性。獨特的uORF報告基因系統揭示了5'UTR在mRNA穩定性中的潛在作用,這一點在之前是沒有被研究的。同時,該團隊還揭示了翻譯起始和mRNA降解之間的多種機制。儘管翻譯中的核糖體通常可保護mRNA免受降解,但uORF翻譯可通過UPF1觸發mRNA降解。5'UTR中的RG4阻止了核糖體掃描並將mRNA重新定位到P小體(P-bodies),形成了一個不依賴於核糖體的mRNA降解機制。由於並非所有mRNA都同時與細胞內部的核糖體結合,因此不同的mRNA分子可能會有不同的穩定性。另外,poly(A)前導序列可通過募集PABP1來實現不依賴於帽子結構的mRNA翻譯,從而增強其穩定性。然而,當翻譯被抑制時時,它可能又會通過募集其他降解因子加速同樣mRNA的降解。5'前導序列啟動的mRNA監測途徑表明,mRNA質量控制網絡可監測mRNA的結構以及核糖體結合狀態。解密嵌入在5'UTR中的調控代碼將使翻譯輸出的預測更加準確,並有望改進序列元件的設計以優化合成生物學中的蛋白質表達。

https://doi.org/10.1038/s41594-020-0465-x

製版人:十一

相關焦點

  • 晚期核內體作為mRNA的翻譯平臺,維持著軸突中的線粒體
    在神經元中,膜的運輸依賴於核內體,核內體攜帶一系列蛋白質和脂質進行靶向傳遞。內體途徑內化細胞表面的貨物,調節其儲存和循環,或將其送到溶酶體降解。除了在轉運中發揮作用外,核內體還可作為多種細胞內信號級聯被激活或維持的平臺。
  • 研究揭示SG定位的mRNA翻譯
    研究揭示SG定位的mRNA翻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5:28:50 瑞士弗裡德裡希·米歇爾生物醫學研究所Jeffrey A. Chao研究團隊取得最新進展。
  • 3'UTR是做什麼的?|mRNA|UTR|異構體|蛋白質|元件|序列|基因|-健康界
    多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從DNA到蛋白質的信息轉移完全是通過將mRNA的編碼區翻譯成蛋白質的胺基酸來實現的。雖然眾所周知,mRNA的5『和3』端也含有非翻譯區(UTR),普遍的看法是,這些區域通過調節mRNA的翻譯或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調節了mRNA的定位或蛋白質的表達。
  • 大規模研究揭示基因組結構與穩定性
    大規模研究揭示基因組結構與穩定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2 15:54:33 英國劍橋大學Stephen P.
  • 研究揭示YTHDF蛋白調節m6A修飾mRNA的統一功能
    研究揭示YTHDF蛋白調節m6A修飾mRNA的統一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 22:12:58 美國康奈爾大學Samie R.
  • 清華學者在《自然》發文揭示新的non-stop mRNA翻譯終止機制—新聞...
    清華學者在《自然》發文揭示新的non-stop mRNA翻譯終止機制
  • 清華學者在《自然》發文揭示新的non-stop mRNA翻譯終止機制
    該論文報導了大腸桿菌中non-stop mRNA在核糖體上的翻譯終止狀態複合物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並揭示了ArfA在non-stop mRNA翻譯終止過程中的作用機制。核糖體上的蛋白翻譯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包括翻譯起始、延伸和終止等多步嚴密調控的步驟。
  • 研究揭示腫瘤進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染色體不穩定性和核型順序
    研究揭示腫瘤進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染色體不穩定性和核型順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 16:20:07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Charles Swanton研究小組,揭示了腫瘤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染色體不穩定性和核型順序
  • 丁一倞團隊首次揭示體內RNA二級結構對調控前體mRNA加工的作用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RNA高級結構在基因表達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調控作用。但由於研究技術的限制,目前對mRNA結構的調控作用了解並不深入。近年來,隨著RNA結構組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在全基因組水平上解析RNA結構的生物學功能成為可能【1】。
  • 繼兩篇Nature後,董欣年組揭示了翻譯調控在ETI免疫反應中的作用!
    2017年5月18日,Nature雜誌同一期在線發表了兩篇來自美國杜克大學董欣年課題組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提出了全基因組範圍的翻譯重編程調控是植物免疫應答中的一種新分子機制,是PTI免疫反應的早期激活事件。作用模型(nature,2017)然而,我們現在尚不清楚在隨後的免疫應答(例如效應子觸發的免疫(ETI)反應)中是否也發生翻譯調控?
  • 遺傳發育所揭示同義密碼子對mRNA水平的調控
    基因組中同義密碼子的使用頻率存在差異,這一現象被稱為密碼子使用偏好。基因表達水平與密碼子使用偏好之間的正相關關係已被廣泛報導。傳統觀點認為,對翻譯速率和翻譯準確性的自然選擇導致了這一相關關係。然而,另一種可能的機制——密碼子使用偏好對mRNA水平的調控作用卻被長期忽略。
  • 三種常見的mRNA修飾
    N6 - 甲基腺苷(m6A)圖丨 mRNA 修飾途徑方法(來源:Cell)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科學家們就在 RNA 中發現了 m6A 修飾,但一直由於技術制約其功能未能被很好的揭示。直到 2012 年,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m6A 修飾和 mRNA 的穩定性、剪接加工、翻譯以及 microRNA 的加工有關。此外,m6A 還和幹細胞命運、生物節律相關,可以促使幹細胞從自我更新狀態轉向細胞分化,研究人員發現,甲基化會縮短 mRNA 的半衰期,減少其豐度。可以說,m6A 修飾幾乎影響 RNA 代謝的每個步驟。
  • 北京基因組所等揭示O-GlcNAc糖基化修飾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分子機制
    如果不能夠及時有效修復DNA損傷,將導致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誘發多種人類疾病,如腫瘤、神經退行和出生缺陷。為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生物體進化出一套保護機制來監控DNA損傷並及時修復,這一機制即為DNA損傷應答。
  • Nucleic Acids Research|黃病毒基因組RNA的環化抑制了從頭翻譯起始
    本實驗使用體外重建的方法,證明黃病毒ZIKV和DENV基因組RNA的環化抑制其從頭翻譯起始,而線性構象是翻譯能力的。本實驗的結果表明,清除病毒的核糖體可以促進有效地複製,並驗證了黃病毒基因組的線性和環狀構象的相反作用。
  • 植物中一個新的eIF4E 結合蛋白,揭示非典型翻譯起始複合物的作用機制
    而大多的RNA 需要被翻譯成蛋白質才能進一步的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其作用形式要表現在蛋白質水平上。因此,由RNA 到蛋白質的這一過程就顯得十分重要。在真核生物中,RNA 翻譯成蛋白質包括3 個步驟:起始,延伸和終止,其中起始這一步在翻譯調控中相當重要。
  • 研究揭示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發生中的作用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基因組中的分布特徵和臨床相關性,強調了在癌症生物學研究中考慮影響轉錄後調控的同義突變的重要性。 體細胞同義突變是癌症基因組編碼區中最常見的變異之一。孫中生研究團隊最近發現,同義突變可以通過改變RNA剪接、RNA穩定性和蛋白質翻譯來驅動癌症發生,提示這些「沉默」突變存在未被發現的調控作用。
  • 中澳科學家合作揭示靶向NS1的黃病毒廣譜保護性抗體作用機制
    Young及Daniel Watterson研究組合作,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A broadly protective antibody that targets the flavivirus NS1 protein的研究論文,發現了一株對多種黃病毒都有保護效果的單克隆抗體1G5.3,並首次揭示了NS1廣譜保護性抗體的作用機制,指出黃病毒非結構蛋白NS1可以作為通用疫苗設計的新靶點,有效避免ADE
  • 研究揭示LARP7介導U6修飾及其在生精細胞mRNA精準剪接和精子發生中...
    該研究報導了LARP7蛋白通過促進U6 snRNA與具有RNA甲基化催化活性的box C/D snoRNP相互作用,介導了U6的2′-O-甲基化修飾,並進一步證明此過程為小鼠生精細胞中mRNA剪接保真性及精子發生必需。
  • 3'UTR是做什麼的?
    多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從DNA到蛋白質的信息轉移完全是通過將mRNA的編碼區翻譯成蛋白質的胺基酸來實現的。雖然眾所周知,mRNA的5『和3』端也含有非翻譯區(UTR),普遍的看法是,這些區域通過調節mRNA的翻譯或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調節了mRNA的定位或蛋白質的表達。
  • 研究揭示RNA與分子伴侶協同作用新模式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大腸桿菌Hfq六聚體在與小RNA DsrA結合過程中協同作用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