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超級食物,其實在一般人眼中,尤其是對食物感興趣的人中,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一類人注重健康,自律至極,飲食少油戒糖,生吃或水煮,拒絕煎炸,對於超級食物,他們通常會更加接受。然而也會有一類人,奉行人生得意需盡歡,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原則,認為吃飯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吃藥,覺得吃得不快樂才對長壽有害。這種人,往往對超級食物,會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
你會是哪一種人呢?不妨問問自己。在美食行業工作的人,多數都是第一類人。然而,隨著年齡漸長,眼見年紀比自己更大的人一個個面臨病痛和衰老,也會漸漸心動向第一類人靠近。然而,好吃不好吃,仍然是第一條件,處於騎牆的狀態。
出於這一考慮,尋找超級食物的美味吃法,就成為了選擇的標準。
薑黃粉是近年來國外健康達人所喜愛的超級食物,它的好處讓人很難忽視。薑黃粉是薑黃乾燥根莖打磨成的粉,一種多年生有香味的草本植物,既有藥用價值,又可以作食品調料。辛香輕淡,略帶胡椒、麝香味及甜橙與姜之混合味道,略有辣味、苦味。它也是咖喱的重要成分。
每100克薑黃裡含有5克薑黃素。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薑黃粉,1)是天然的抗炎藥,能夠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2)對某些癌細胞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3)能夠抵禦肥胖症和二型糖尿病;4)能緩解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炎症。
這就讓人聯想到,在氣候炎熱的印度、東南亞,咖喱在飲食中會那麼的普遍,和薑黃粉的抗炎功效怕是脫不了干係。
夏季來臨,但是我們也多了更多出汗和身處空調房的機會,薑黃粉的存在,除了消炎以外,還能夠幫助我們暖身。
很多國外的健康達人會把薑黃粉加入奶裡面,或者是果昔當中。
薑黃粉椰奶
薑黃粉椰奶,甜甜的椰奶中,除了薑黃粉還有肉桂和姜,香料的暖意,無論是早晨讓腸胃妥帖,還是晚上一杯睡前安眠都不錯。黑胡椒粉的加入,能夠使薑黃素效果更好。
食材
椰奶 1罐
肉桂粉 1/8茶匙
薑黃粉 1/4
姜粉 1/8茶匙
蜂蜜 1湯匙
黑胡椒粉 少許
做法
將椰奶、肉桂粉、薑黃粉、姜粉和黑胡椒粉放入奶鍋中,小火煮15分鐘。稍微涼一點了,加入蜂蜜調味即可。
印式黃飯
在印度餐廳很受歡迎的一個飯,味道很香。
食材
食用油 45毫升
薑末 1茶匙
洋蔥1個切碎
辣椒粉 1/4茶匙
咖喱粉 2茶匙(或薑黃粉1/4茶匙、咖喱粉1/2茶匙)
白胡椒粉 1/2茶匙
香米 2杯
素高湯 1升
豌豆 1杯
葡萄乾 20克
鹽 適量
黑胡椒粉 適量
做法
1、鍋中放油燒熱,加入洋蔥、姜、辣椒粉、白胡椒粉略微炒香。
2、把香米倒入炒勻,加入素高湯,大火燒開後轉為小火,煮到大米基本變軟,軟硬程度根據自己來定。
3、加入豌豆、葡萄乾,再煮幾分鐘,加鹽調味。
(以上菜譜編譯自網絡)
咖喱時蔬
薑黃粉最好在日常使用。這樣儘管每次吸收少,但是聚沙成塔,長期下來對身體還是很有益的。由於薑黃素是脂溶性的,在食用的時候加入油脂,可以提高吸收率。所以啊,綜合考慮,對於兼顧健康又放不下美食的吾輩騎牆派來說,一鍋美味的咖喱,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啦。
用料
土豆1 個
白蘿蔔150 克
西藍花100 克
菜花100 克
胡蘿蔔50 克
口蘑5 個
平菇50 克
紅尖椒1 個
黃咖喱粉10 克
鹽適量
素高湯(或水)500 毫升
濃縮咖喱塊3 塊
椰漿50 毫升。
做法
1、口蘑洗淨切掉蒂,切成4 瓣;平菇洗淨,撕成小瓣;紅尖椒去蒂、切片;白蘿蔔、胡蘿蔔和土豆削皮後,切成滾刀塊;西藍花、菜花洗淨,分小朵。
2、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熱,下紅尖椒片和黃咖喱粉炒香,然後放入胡蘿蔔塊、口蘑、白蘿蔔塊、西藍花和菜花翻炒,直到食材開始變軟。
3、加入素高湯(或水),煮開後轉為小火,燉煮30 分鐘。
4、將咖喱掰成小塊放入,並加入椰漿,一邊煮一邊攪拌,防止煳鍋,煮到湯汁濃稠就可以了。由於咖喱塊已有鹹味,盛出來之前嘗一嘗味道,如果不夠鹹可以加一
點鹽。
咖喱時蔬這一菜譜來自我們的新書《吃點素挺好的》,作者任芸麗是多年美食行業的資深創作者,也是美食的體會者,如果你也有點像是放不下美味、又想兼顧健康的「騎牆派」,這本書定不會讓失望的。
京東、噹噹各平臺均可購買,點擊『閱讀全文』可進入購買連結。
除個別註明以外,
「素味樂生活」的所有圖片和文章皆為原創
(微博@素味樂生活),
轉載請徵得許可且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