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師院研究生獲亞洲核物理聯合會青年科學家獎
2018-06-13 16:5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孟琳6月13日,亞洲核物理聯合會青年科學家獎在湖州舉行頒獎儀式,湖州師範學院研究生李鵬程等3位中國青年核物理學者獲獎。該獎項對於促進亞洲地區青年核物理工作者的成長、推動亞洲及我國核物理事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湖師院研究生李鵬程(左三)獲亞洲核物理聯合會青年科學家獎。據悉,亞洲核物理聯合會青年科學家獎是由亞洲核物理聯合會設立,目的是為亞洲核物理界的年青學者提供展示自己學術能力和學術水平的平臺,把更多的年青人推向國際核物理的舞臺。
-
她從蘭大保研北大讀博,10年科研,不懈奮鬥,獲2019青年科學家獎
最近,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公布了2019年度青年科學家獎,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楊曉菲老師獲得核物理領域青年科學家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在中國工作的核物理學者。這距離楊曉菲來到北大攻讀博士學位,剛好過去十年。
-
物理學院教授入選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符號、單位、名詞...
近日,中國物理學會代表團赴新加坡參加第28屆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
-
...退役,江門接棒開啟中、美、日新一輪競爭|專訪中科院高能所溫良劍
圖片來源:中科院高能所直播截圖 撰文 戚譯引 今天,在深圳大亞灣核電站北部的山地深處 大亞灣實驗使我國的中微子研究從無到有,跨入國際先進行列。2012 年 3 月,大亞灣實驗發現了中微子振蕩的新模式,被《科學》(Science)評選為 2012 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獲得 2016 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016 年度基礎物理學突破獎、2019 年度未來科學大獎等多個獎項。
-
南海海洋所特聘研究員林間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南海海洋所特聘研究員林間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2020-11-19 南海海洋研究所 AGU會士是國際地球與空間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地球與空間科學家聯盟,其6萬多名會員來自全球148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地球、海洋、大氣與空間科學等領域。自1962年起,AGU每年在地球和空間科學研究領域遴選出最有遠見卓識、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學家授予「AGU會士」稱號,以表彰其在研究領域做出的開創性工作與傑出貢獻。
-
3位科學家因引力波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90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科學家參與LIGO的日常探測和研究。中國在貴州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英文縮寫為FAST)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利用脈衝星探測引力波。這是美國華盛頓州漢福德市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資料照片。
-
中國化學會2017傑出科學家獎與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揭曉
目前已有兩類first-in-class的抗腫瘤、抗生素候選藥物正在開展臨床前研究;榮獲了國家傑出青年、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973首席科學家等多項國內學術榮譽;並且獲得了國際四面體青年科學家獎、瑞士化學會傑出講座教授獎、國際化學生物學會首屆青年化學生物學家獎等多項國際學術獎勵;目前擔任藥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
德國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默克爾表示祝賀
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與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獲獎。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通過其發言人對根策爾獲獎表示祝賀。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1952年生於德國黑森州巴特洪堡,現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
-
唐山籍科學家楊超獲國際超算應用最高獎
唐山籍科學家楊超獲國際超算應用最高獎寄語家鄉學子:「堅持理想,耐住寂寞,既有自信,又要合作」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王蓉輝)前不久,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2016年全球超級計算大會上,由中科院軟體所研究員、唐山籍科學家楊超等人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
-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去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昨天早晨8點12分,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謝家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 謝家麟1920年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4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51年在史丹福大學獲博士學位。1955年,他在美國芝加哥醫學中心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開拓了高能電子束治癌的全新領域。1955年,他衝破重重阻力回國。
-
美德三位科學家分享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首頁 » 人物 » 美德三位科學家分享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德三位科學家分享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新華網 2005-
-
華人學者莊曉瑩博士獲德國萊布尼茨青年科學家獎
據德國研究聯合會消息,由德國研究聯合會和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共同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從140位申請者中遴選出10位優秀青年科學家,授予2018年度海因茨·邁耶-萊布尼茨獎(Heinz Maier-Leibnitz-Preise
-
林鴻獲亞太計量規劃組織青年計量科學家獎
林鴻獲亞太計量規劃組織 青年計量科學家獎 本報訊(劉旭紅記者楊 蕾)從日前舉行的第28屆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全體大會傳來消息,中國計量院林鴻博士與日本計量院一位博士,共同獲得2012年度APMP-Iizuka青年計量科學家獎。
-
55年後,女性科學家第三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章咪佳 通訊員 朱心宇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2日中午11時54分(北京時間17時54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ArthurAshkin) 、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共同獲得該獎,為表彰他們在電子雷射領域做出的突出性貢獻。
-
「石青雲女科學家科技沙龍」圓滿結束,第一屆石青雲女科學家青年獎...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3 月 8 日,由中國圖象圖形學會主辦的「石青雲女科學家科技沙龍」暨第一屆石青雲女科學家獎-青年獎頒獎儀式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舉行。由於當天是「三八女神節」,主辦方貼心的為現場的「女神」們提供了化妝服務。當天,很多來自職場和還在校園的女神們參與了活動。同時,喬紅、王青、王蘊紅等三位特邀嘉賓也來到了現場。
-
王貽芳等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首位女性獲獎者出現【中國科訊】
1996年獲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學士學位,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分子生物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博士學位。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從事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在病原菌毒力機制和抗細菌天然免疫領域取得系列重要原創性發現。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為女性科學家
2008年,美國科學家南部陽一郎和兩位日本科學家小林誠、利川敏英。南部陽一郎因為發現次原子物理的對稱性自發破缺機制而獲獎,日本科學家小林誠、利川敏英因發現對稱性破缺的來源而獲此殊榮。2007年,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獲獎。這兩名科學家獲獎的原因是先後獨立發現了「巨磁電阻」效應。
-
諾貝爾物理學獎即將揭曉 今年可能會是光學或是電磁學
諾貝爾物理學獎即將揭曉 今年可能會是光學或是電磁學時間:2018-10-02 12:48 來源:上觀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貝爾物理學獎即將揭曉今年可能會是光學或是電磁學 摘要:去年是高能領域的引力波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可能會是光學或是電磁學吧。
-
這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2020年「科學探索獎」 14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中 三位福建籍科學家 徐集賢、史大林、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