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PMI再創新低,當周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仍居高位 負面
受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經濟大面積「停擺」影響,美國4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為27,創下歷史新低,預估為31.5,前值為39.8。美國4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為36.9,創11年多新低,預估為35,前值為48.5。截至4月18日的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到442.7萬,雖然連續三周回落,但仍居高位。此外,截至4月11日美國全國持續領取失業救濟人數達到1597.6萬,再創歷史新高。
2. 歐元區PMI指數全面惡化 負面
周四公布的調查顯示,4月份新冠疫情對歐洲經濟的衝擊比最悲觀的預期還要嚴重,各國政府實施的封鎖措施迫使商店和工廠停業,經濟活動近乎徹底停滯,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上月跌至金融危機以來低點後又遭腰斬。
根據IHS Markit公布的數據,歐元區4月綜合PMI初值降至13.5,創下這項調查開始(1998年)以來的最低值,並大幅低於25.7的市場預期值。歐元區4月服務業PMI初值從26.4降至11.7的歷史新低,隨著餐館、酒吧和其他休閒活動的關閉,假日被取消,旅遊受到限制,歐元區佔主導地位的服務業的形勢十分嚴峻。新業務指數從24.0跌至歷史低位11.6。製造業PMI初值從3月份的44.5降至33.6,創下這項調查開始以來的最低水準。
3. 日本3月出口下滑幅度超預期 負面
日本3月出口同比降11.7%,預期降9.4%,前值降1%;進口降5%,預期降8.7%,前值降13.9%;3月經調整貿易逆差1900.3億日元,預期逆差885億日元,前值順差4982.6億日元。
4. 日本4月服務業PMI創歷史最低水平 負面
日本4月製造業PMI初值為43.7,前值為44.8;Markit服務業PMI為22.8,錄得2007年9月調查開始以來最低水平,前值33.8;Markit綜合PMI為27.8,前值36.2。
5. 疫情衝擊中國服務外包產業,但新興領域仍然保持較快增長 待觀察
1季度,中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2373億元人民幣(幣種下同),執行額1610.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8%和10.6%。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478.9億元,執行額991.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7.9%和6.7%。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面臨較大挑戰,但數字服務等新興領域增長較快。1季度,中國企業承接離岸業務流程外包執行額同比增長5.5%,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外包離岸執行額同比增長28%,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雲計算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服務等數字服務離岸執行額同比分別增長213.6%、16.2%和14.5%。
6. 3月中國對外投資同比增速較1-2月繼續下降 負面
1季度,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的2538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折合242.2億美元,同比下降3.9%(1-2月同比下降1%)。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79.9億美元,同比下降15.3%,新籤合同額553.8億美元,同比增長9.4%。對「一帶一路」投資同比增長11.7%。1季度,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採礦業領域,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採礦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9.7%、59.6%、4.2%,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38.5%。
7. 全球19個港口聯合發表「抗疫」聲明:保障貨物全球順利流通 正面
4月24日,港口管理機構圓桌會議(PAR)召開局長級別視頻會議。PAR發表聲明,呼籲全球各大港口儘可能保持港口開放,幫助維持世界穩定並對抗新冠肺炎,包括:各大港口要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促進更密切的協作,以便各港口和海事當局能夠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的經驗並交流信息,同時保障海上貿易的暢通無阻;繼續根據各國國情採取最佳做法,包括對航運界的防範措施、對岸上人員和船員的建議和協助、貨物的安全處理以及對新冠肺炎案例的處理措施;保持全球供應鏈和貿易、貨物流通,商船可以繼續停靠在碼頭進行貨物作業。
8. 交通運輸部多舉措穩定外貿運輸基本盤,階段性降費七十億元以上 正面
據4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披露,受疫情影響,今年1季度,中國境內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分別下降4.6%和8.5%,國際貿易損失達到3200億美元。為了穩定外貿運輸的基本盤,交通運輸部會同相關部委重點採取了以下幾方面措施:一是加強對幹線港口和班輪公司的運行監測。二是減免部分企業的費用,包括:1)研究落實階段性免徵和降低進出口貨物的港口建設費、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約在70億元以上;2)引導大型港口企業、航運企業通過適當延長免費堆存期、減免租箱費等措施,為企業降低費用約4億元。三是協調解決冷藏箱的港口滯留問題。四是加強國際合作,維護正常航運生產秩序。
9. 因疫情封鎖,WTI期貨一度跌入負值 負面
4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價跌幅達到了305.97%,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4月21日,6月原油期貨合約一度爆跌逾67%,刷新該合約盤中歷史低點至6.57美元/桶,美國原油基金向下觸及熔斷。抗疫封鎖措施導致石油需求銳減、世界產油大國之間掀起價格戰、儲油設施的存儲能力將盡、期貨市場的月度律動助推事態發展。
10. 世行:疫情將導致今年能源和金屬價格大幅下跌 待觀察
4月23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衝擊已導致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預計今年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能源和金屬價格將大幅下降。報告預測,包括原油、天然氣和煤炭在內的能源平均價格2020年將比2019年下跌約40%。其中,2020年原油平均價格預計為每桶35美元,比2019年下跌約43%。由於經濟停擺、需求放緩,報告預計今年金屬平均價格將下降約13%。報告預計全年食品價格整體上保持穩定,並提醒供應鏈中斷以及政府限制出口或囤積商品的措施,可能讓一些地方的糧食安全面臨風險。
11. 一周人民幣走勢
在過去一周時間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價維持在7.0755-7.0876,總體保持穩定。CNY低於CNH,CNY開盤價與中間價交錯發展。
(信息來源: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路透社、道瓊通訊社、彭博社、華爾街見聞、新華社、中國證券報、經濟觀察報、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