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2020-12-16 騰訊網

1. 美國PMI再創新低,當周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仍居高位 負面

受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經濟大面積「停擺」影響,美國4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為27,創下歷史新低,預估為31.5,前值為39.8。美國4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為36.9,創11年多新低,預估為35,前值為48.5。截至4月18日的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到442.7萬,雖然連續三周回落,但仍居高位。此外,截至4月11日美國全國持續領取失業救濟人數達到1597.6萬,再創歷史新高。

2. 歐元區PMI指數全面惡化 負面

周四公布的調查顯示,4月份新冠疫情對歐洲經濟的衝擊比最悲觀的預期還要嚴重,各國政府實施的封鎖措施迫使商店和工廠停業,經濟活動近乎徹底停滯,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上月跌至金融危機以來低點後又遭腰斬。

根據IHS Markit公布的數據,歐元區4月綜合PMI初值降至13.5,創下這項調查開始(1998年)以來的最低值,並大幅低於25.7的市場預期值。歐元區4月服務業PMI初值從26.4降至11.7的歷史新低,隨著餐館、酒吧和其他休閒活動的關閉,假日被取消,旅遊受到限制,歐元區佔主導地位的服務業的形勢十分嚴峻。新業務指數從24.0跌至歷史低位11.6。製造業PMI初值從3月份的44.5降至33.6,創下這項調查開始以來的最低水準。

3. 日本3月出口下滑幅度超預期 負面

日本3月出口同比降11.7%,預期降9.4%,前值降1%;進口降5%,預期降8.7%,前值降13.9%;3月經調整貿易逆差1900.3億日元,預期逆差885億日元,前值順差4982.6億日元。

4. 日本4月服務業PMI創歷史最低水平 負面

日本4月製造業PMI初值為43.7,前值為44.8;Markit服務業PMI為22.8,錄得2007年9月調查開始以來最低水平,前值33.8;Markit綜合PMI為27.8,前值36.2。

5. 疫情衝擊中國服務外包產業,但新興領域仍然保持較快增長 待觀察

1季度,中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2373億元人民幣(幣種下同),執行額1610.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8%和10.6%。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478.9億元,執行額991.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7.9%和6.7%。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面臨較大挑戰,但數字服務等新興領域增長較快。1季度,中國企業承接離岸業務流程外包執行額同比增長5.5%,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外包離岸執行額同比增長28%,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雲計算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服務等數字服務離岸執行額同比分別增長213.6%、16.2%和14.5%。

6. 3月中國對外投資同比增速較1-2月繼續下降 負面

1季度,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的2538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折合242.2億美元,同比下降3.9%(1-2月同比下降1%)。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79.9億美元,同比下降15.3%,新籤合同額553.8億美元,同比增長9.4%。對「一帶一路」投資同比增長11.7%。1季度,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採礦業領域,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採礦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9.7%、59.6%、4.2%,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38.5%。

7. 全球19個港口聯合發表「抗疫」聲明:保障貨物全球順利流通 正面

4月24日,港口管理機構圓桌會議(PAR)召開局長級別視頻會議。PAR發表聲明,呼籲全球各大港口儘可能保持港口開放,幫助維持世界穩定並對抗新冠肺炎,包括:各大港口要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促進更密切的協作,以便各港口和海事當局能夠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的經驗並交流信息,同時保障海上貿易的暢通無阻;繼續根據各國國情採取最佳做法,包括對航運界的防範措施、對岸上人員和船員的建議和協助、貨物的安全處理以及對新冠肺炎案例的處理措施;保持全球供應鏈和貿易、貨物流通,商船可以繼續停靠在碼頭進行貨物作業。

8. 交通運輸部多舉措穩定外貿運輸基本盤,階段性降費七十億元以上 正面

據4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披露,受疫情影響,今年1季度,中國境內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分別下降4.6%和8.5%,國際貿易損失達到3200億美元。為了穩定外貿運輸的基本盤,交通運輸部會同相關部委重點採取了以下幾方面措施:一是加強對幹線港口和班輪公司的運行監測。二是減免部分企業的費用,包括:1)研究落實階段性免徵和降低進出口貨物的港口建設費、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約在70億元以上;2)引導大型港口企業、航運企業通過適當延長免費堆存期、減免租箱費等措施,為企業降低費用約4億元。三是協調解決冷藏箱的港口滯留問題。四是加強國際合作,維護正常航運生產秩序。

9. 因疫情封鎖,WTI期貨一度跌入負值 負面

4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價跌幅達到了305.97%,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4月21日,6月原油期貨合約一度爆跌逾67%,刷新該合約盤中歷史低點至6.57美元/桶,美國原油基金向下觸及熔斷。抗疫封鎖措施導致石油需求銳減、世界產油大國之間掀起價格戰、儲油設施的存儲能力將盡、期貨市場的月度律動助推事態發展。

10. 世行:疫情將導致今年能源和金屬價格大幅下跌 待觀察

4月23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衝擊已導致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預計今年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能源和金屬價格將大幅下降。報告預測,包括原油、天然氣和煤炭在內的能源平均價格2020年將比2019年下跌約40%。其中,2020年原油平均價格預計為每桶35美元,比2019年下跌約43%。由於經濟停擺、需求放緩,報告預計今年金屬平均價格將下降約13%。報告預計全年食品價格整體上保持穩定,並提醒供應鏈中斷以及政府限制出口或囤積商品的措施,可能讓一些地方的糧食安全面臨風險。

11. 一周人民幣走勢

在過去一周時間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價維持在7.0755-7.0876,總體保持穩定。CNY低於CNH,CNY開盤價與中間價交錯發展。

(信息來源: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路透社、道瓊通訊社、彭博社、華爾街見聞、新華社、中國證券報、經濟觀察報、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等)

相關焦點

  •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7月13日-7月19日...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6月15日-6月21日,總第412期)【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6月8日-6月14日,總第411期)【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6月1日-
  • 「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 · 總覽」2020年第2季度中國外部經濟環境...
    延伸閱讀:【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 · 總覽】 2020年第1季度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總覽 — 2020年春季全球宏觀經濟運行與分析【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 2019年第4季度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總覽——2019年冬季全球宏觀經濟運行與分析
  • 李稻葵: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依然有不確定性
    、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2021)--邁向雙循環新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隆重舉行。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提出,儘管中國經濟目前是全球最先走出疫情陰影,今年有望實現正增長,但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依然面臨兩大風險,需要我們格外防範。
  • 生態環境部一周要聞(1.3-1.9)
    生態環境部一周要聞  (1.3-1.9)    1月8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  3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接受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記者專訪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一周要聞|瑞幸將停牌退市 迪士尼英語全面閉店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   商業地產熱點掃描,贏商網為您整理10條本周最熱的行業資訊,其中全國要聞3條,重慶要聞1條,四川要聞2條,貴州要聞2條,雲南要聞2條。      叄   華為全球最大旗艦店落戶上海   據了解,華為全球旗艦店上海南京東路於6月24日開業。這是華為繼深圳萬象天地店後的第二家直營店,也是迄今為止華為全球最大的旗艦店。據悉,旗艦店擁有5000㎡超大空間,官方宣稱可以提供全場景沉浸式互動體驗。作為華為全球最大旗艦店,華為南京東路店內配備了200多名體驗顧問,可提供近10門語言服務。
  • 充分準備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挑戰之多、困難之大超乎平常、前所未有。 另一方面,從疫情的次生影響來看,外部環境出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外部經濟環境之變。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前景堪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中旬下調經濟預測,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
  • ...確診病例超7000萬,美國經濟活動放緩丨全球疫情與經濟觀察(12月...
    截至北京時間12月14日16點,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72270693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上周(12月7日-12月13日)全球新增確診病例5178879例,新增死亡病例76259例,二者連續兩周刷新紀錄。
  • IMF:中國經濟外部再平衡取得進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7日表示,2018年中國外部頭寸基本符合中期經濟基本面,中國經濟外部再平衡繼續取得進展。  IMF當天發布《2019外部風險報告》說,中國經常帳戶順差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已從2007年的約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中國外部頭寸已基本符合中期經濟基本面,表明中國經濟增長不再依賴出口拉動,而轉向內需驅動。
  • ...經濟恢復還將持續數月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外部環境仍有諸多不...
    2020-11-02 09:49:11來源:FX168 【中國10月財新製造業PMI數據點評】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隨著國內疫情形勢趨穩,經濟修復依然是目前宏觀經濟的主線,經濟恢復還將持續數月是大概率事件。
  • 「區塊鏈+環境監測」:重新定義環境監測產業鏈
    世界經濟論壇 (WEF) 基金會也曾發布過一份題為《Building Block(chain)s for a Better Planet 》的報告,概述了大量區塊鏈用例,並認為這些應用可以幫助處理世界上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
  • 餘永定:外部環境持續惡化,中國如何調整才能保持經濟高速增長?
    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只要以國內市場為依託,進一步深化改革,通過正確的經濟政策組合改善加強國內循環,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中國就一定能夠在困難的外部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7. 即便面對持續惡化的外部環境,中國經濟仍然可以在相當時間內維持較高經濟增長速度,最終逼近和趕上美國,實現中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百年夢想。
  • 大國關係「新常態」及良好外部環境營造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十四五」規劃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第一,世界經濟普遍下滑,對我國經濟貿易環境產生重要影響。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各國內顧傾向明顯上升,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可能出現重大變化。
  • 能源與環境問題掣肘中國經濟
    聚焦中國的能源與環境問題 中國石油進口量大幅增加,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仍在持續擴大;而包括環境汙染與生態失衡在內的諸多問題正在經濟發展體系的建立成為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 一周要聞|2020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出爐 成都千盛百貨宣布停業
    商業地產熱點掃描,贏商網為您整理10條本周最熱的行業資訊,其中全國要聞2條,重慶要聞5條,四川要聞2條,貴州要聞1條。樂高今年的目標是將中國門店數量增加近60%,達到220家。    重慶要聞   2020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出爐   日前,重慶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做好2020年市級重大項目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這標誌著今年的市級重大項目正式出爐。
  • 中國海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國內現有產品智能化程度較低,在通過對原始信息的數字處理排除外部幹擾對信息的影響,提高產品的環境適應性和測量真實性上存在差距。據統計,國內中檔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60%以上的市場份額被國外公司佔有,而大型和高精度海洋儀器則依靠進口。
  • 每經對話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王芳:高壓外部環境是對人民...
    2020年是艱難又複雜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疊加近期的中美關係,讓人民幣國際化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王芳教授認為,目前高壓的外部環境,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來講其實是一個壓力測試。她表示,當外部衝擊來臨之時,如果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更高,不僅可以降低對外幣的依賴程度,還能提高負面的衝擊防禦能力,這其實是人民幣國際化最關鍵的戰略意義。
  • 全球財經新聞頭條:全球重磅經濟數據將在本周出爐
    2018年5月22日,全球財經媒體昨夜今晨共同關注的頭條新聞主要有:華爾街日報經濟版頭條:全球重磅經濟數據將在本周出爐金融時報世界經濟頻道頭條:日本四月份出口增長 但仍低於預期彭博社經濟版頭條:美國短期企業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跌CNBC
  • 【財經翻譯官】祝賀中國經濟,「你轉正了」!
    雖然0.7%數值不大,但放眼全球橫向來看,據IMF此前預測,發達經濟體今年將衰退5.8%,其中美國經濟將衰退4.3%,歐元區經濟衰退8.3%,英國經濟衰退9.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衰退3.3%,其中印度經濟將萎縮10.3%。IMF認為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全球主要經濟體。三季度數據的轉正正是對這一預測的有力支撐。
  • 一周「雙打」要聞速覽(2020年9月12日-9月18日)
    編者按「一周雙打要聞」速覽,聚焦智慧財產權保護及打擊侵權假冒領域要聞,匯集各有關部門出臺的打擊侵權假冒政策措施、查處的侵權假冒典型案件等,一文帶您了解本周「雙打」要聞。司法解釋的頒布實施,對於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體系,統一法律適用標準,規範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辦理,營造良好創新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 【一周要聞】來噠!夷陵一周要聞(12月7日-12月13日)
    【一周要聞】來噠!夷陵一周要聞(12月7日-12月13日)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