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2021)--邁向雙循環新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隆重舉行。國內多家平臺線上直播,同時在線觀看人數達數超過兩百萬人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提出,儘管中國經濟目前是全球最先走出疫情陰影,今年有望實現正增長,但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依然面臨兩大風險,需要我們格外防範。
首先就是美國大選對於中國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拜登的當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性和挑戰性,但是我們仍要警惕拜登政府在磨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對於中國宏觀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的問題和挑戰,尤其是在若干行業對中國制定非常精準的限制性政策。也就是說,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其次,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數字表現」可能會非常亮眼,這種情況下,我國「十四五」規劃布置的一些新發展理念能不能夠順利地貫徹下去可能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由於宏觀形勢很好,工作重點可能會轉向一些短期經濟問題上來,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國長期經濟方針的貫徹。具體而言,城市化問題、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槓桿率問題以及房地產調控措施的精確性問題,都是值得關注的。我們必須統籌兼顧。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肖歡歡實習生洪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肖歡歡實習生洪豆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肖歡歡實習生洪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凌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