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重回清華大學全職任教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重回清華大學全職任教

李稻葵 視覺中國 資料圖

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重回清華大學。

據中國網消息,11月27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理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會上表示,我建議應該成立相對獨立的科技金融,或者是數字金融監管機構,為什麼要相對獨立呢?你的人必須要和這些搞數字金融,跑第一線那幫人的能力匹配,不能落後太多。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李稻葵在演講開始階段透露:「我已經不是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了,我已經回到清華大學,全職作為一名老師工作,今天我的身份應該是清華大學經濟學的教授,是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11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方面確認,李稻葵教授目前的確已在清華全職任教,目前主要擔任研究院院長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李稻葵,男,漢族,1963年12月生,安徽鳳陽人。李稻葵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首屆本科畢業生,1992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系,曾任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顧問,曾任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委員會委員。

李稻葵長期從事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經濟發展模式及制度變遷的跨國比較,致力於從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中研究相關的現代經濟學理論。他曾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在《美國經濟評論》《比較經濟學》《經濟研究》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他的著作包括《大國發展戰略》《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中國經濟的未來之路 德國模式的中國借鑑》《重啟》等。他曾獲2010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2016年北京市京華獎等榮譽。

此前,上海媒體上觀新聞曾於去年7月發布消息:2019年7月1日,總部位於上海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新開發銀行(NDB)在官網發布消息顯示,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於當日被任命為該行總幹事兼首席經濟學家。自任命之日起,李稻葵在任期內將全職為NDB工作。

相關焦點

  • 李稻葵任金磚銀行第一任首席經濟學家(簡歷)
    李稻葵 視覺中國 資料圖據新開發銀行(NDB)官網顯示,中國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於2019年7月1日被任命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稻葵簡歷李稻葵,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Mansfield Freeman Chair Professor)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
  • 李稻葵的宏觀經濟預測模型
    在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看來,顯然不能僅僅依靠研究政府的行政行為來預測宏觀經濟走勢,必須尋找一種更加準確的方法  本報記者 侯利紅 發自北京  比起眾說不一的「李約瑟難題」(中國近代科學為何落伍),2005年中國經濟的後續走    勢或許更讓學者們抓撓頭皮。
  • 李稻葵:我的「個人觀點」
    他們有時也會因此而受益,比如,「收入翻番論」所起的爭論和李稻葵隨之的「打假」,讓關於他的新聞檢索量迅速上升,躋身「2011年度十大經濟學家」三甲。當然,真正為他博得好評的是他的學識,以及身兼學者和智囊身份所帶來的獨特視野和觀點。
  • 清華教授李稻葵:三個經濟學原理中的選擇智慧
    在這篇文章中,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用三個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和三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為我們指明了做出明智人生選擇的方法。 李稻葵認為,今天年輕人面臨的問題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年輕人應該「消滅選擇,義無反顧,認準長遠,認定自己,然後想方設法找到要奮鬥的那個圈子。
  • 李稻葵:應從經濟學層面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白嘉懿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國情講壇」做題為「改革開放40年經濟學總結」的報告 王慶凱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18日電 (王慶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日前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舉辦的國情講壇上表示,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應從經濟學層面總結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
  •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大學,遠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顏寧是現任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的得意門生,她在海外完成了學業以後,便回到了中國,回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了清華大學的一名老師,顏寧的加入讓清華大學如虎添翼,加入清華大學以後,顏寧教授十分用心地在高科研,做學術研究,她帶領著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取得了許多顯著的研究成果,為清華大學爭光,
  • 計劃今夏全職來華任教的美國教授,突然離世
    這位去世的學者就是美國著名行星大氣科學家、亞利桑那大學行星科學系教授Adam P. Showman,他原本「期望著全職來北大工作」,接受了北京大學(下稱「北大」)的邀請,計劃2020年夏季全職來北大任教。然而,這個計劃在3月16日晚戛然而止了。
  • NEF全球著名經濟學家訪談錄(系列一中文版)
    近幾年經濟領域持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增加了很多,但是多數最為著名的經濟學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數量本質上還是與過去持平。另外,知名經濟學期刊上發表的很多文章如今都結合理論與實證的方法,因此,現在合著的現象比過去頻繁。我們很難精確地界定與中國學者相關的某一類創新,但是我覺得中國學者在計量經濟學領域做出了極具開創性的貢獻。
  •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2020年網絡夏令營舉辦通知
    經濟學研究所成立於1993年12月,其前身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系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經濟學研究所主要從事理論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目前有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及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招收理論經濟學各方向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與本科生。
  • 李稻葵:匯率改革窗口已經關閉
    上圖為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6年年會」於2月19日在北京召開。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出席並演講。   李稻葵直言,匯率改革的窗口已經關閉。其分析稱,要進行匯率改革,首先需要外部對本國的匯率觀點比較一致,由此,在沒有大幅度貶值的情況下,將資本帳戶逐步打開。
  • 線上舉行 |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網絡夏令營重磅發布!
    經濟學研究所成立於1993年12月,其前身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系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經濟學研究所主要從事理論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目前有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及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招收理論經濟學各方向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與本科生。
  • 【特別策劃·暗戰 廟堂經濟學家的權力江湖】頂級經濟學家權力榜
    王岐山、陳錫文和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都師承杜潤生,直接參與了上世紀80年代連續五個中央一號文件的起草。卓炯 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所著的《論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成為新中國經濟理論發展的十面旗幟之一。提出兩個不等式,即「商品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
  • 李稻葵:釋放巨大潛在消費需求 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稻葵在11日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就未來經濟結構調整方向提出上述建議。李稻葵表示,具體來看,第一個思路是從過去特別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轉向既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抓長期需求的培育。
  • 顏寧走得真乾脆,10年在清華大學的任教生涯,說停就停了
    說真的,顏寧教授就這樣離開清華大學,真是有點不舍…… 10年在清華大學的任教生涯,說停就停了,顏寧教授終究還是選擇離開了自己熟悉的清華園。
  •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逝世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逝世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2-22 10:46 來源:澎湃新聞
  • 李稻葵:中國經濟將呈U型增長 不用擔心大規模失業
    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在接受論壇官方微信「博鰲15年:系列訪談時表示,大規模的失業問題應該重視,但是不用擔心。 談到中國宏觀經濟,李稻葵說,未來中國應該是一個U型的增長,目前正往U型的底部走。這意味著,中國未來的增長速度也許還會略有下降,但如果通過改革和調整,相信在穩住增速下行之後會逐步再加速。
  • 李稻葵: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人理財觀念應順勢調整
    李稻葵: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人理財觀念應順勢調整 2015-10-31 22:41:3231日,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經濟新常態,財富新格局」廣發財富論壇中表示,在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個人理財者除了應該對中國經濟堅定信心,還應順應新變化調整理財觀念。  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繼續下行,全球市場劇烈波動,投資市場極端現象頻繁出現。這些變化增加了個人理財者投資選擇的不確定性,也讓一部分理財者的信心受到打擊。
  • 【島讀】李稻葵:理論上不去、講不圓,中國在國際上就會永遠吃虧
    【俠客島按】今天俠客島推薦一篇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
  • 清華大學錢穎一:在最「功利」學院做最不「功利」的改革
    經濟學家錢穎一回國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十多年了。在此期間,他沒有帶過一個博士生,沒有申請過一項科研經費,而清華經管學院的教育改革成為他最重要的課題,集中體現在他的兩卷本新書《大學的改革》中。40年前的1977年,在北京密雲縣一個公社中學裡參加高考的他考入清華大學,成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1981年他提前從清華畢業,赴美留學,無意中成為1949年以後到西方國家學習「現代經濟學」的第一批中國大陸學生。從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以後,錢穎一相繼在史丹福大學、馬裡蘭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三所名校任教,他的研究聚焦於中國等國家的經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