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率應該怎麼計算

2020-12-13 百家號

1.常用的四種計算離職率的方法

算法一:離職率=期間內離職人數/[(期初人數+期末人數)/2]*100%

算法二:離職率=期間內離職人數/預算員工人數*100%

算法三:離職率=期間內離職人數/期初員工人數*100%

算法四:離職率=當期離職總人數/(期初人數+當期新進總人數)*100%

2.四種方法究竟誰對誰錯,應該如何應用?

相信很多HR都至少用過至少2種方法來計算離職率,下面我們用一個案例來看看幾種算法得出的數據究竟有多大差異,我們又應該該如何應用這四種方法。如圖所示,這是某企業2017年的員工異動數據。

我們分別用這四種方法計算出月度和年度的離職率,結果如下圖:

通過計算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年度離職率計算

首先需要否定的是用每個月的平均數來計算年度離職率。從計算結果看,用前三種方法計算的離職率都約為60%,第四種方法計算的離職率約為37.27,我們應該取哪個數據呢?

筆者認為計算年度離職率應該選擇第四種方法,因為前三種方法的分子都是期間離職總人數,是每個月數據的小計,而它們的分母卻沒有考慮每個月的累進關係,因此從邏輯上來說,用方法4計算年度離職率的信度會高於前三種方法。同理,季度、半年度的計算方法也應該選擇方法4。

3.離職率可以超過100%嗎?

離職率是反應員工流動性的重要指標,有資料說離職率無論如何不能高於100%,但筆者持相反意見,認為離職率是可以超過100%的。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場景,某初成立的部門,因為沒有之前可參照的職責,市場上也沒有有經驗的人才,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三個月後,我們發現該部門從部門經理到員工,所有的人都換了2批次,這個時候離職率顯然是可以大於100%的,如果計算出離職率是200%的話,那麼這個數據就可以反映出該部門人員置換了兩次,因此離職率是可以超過100%的。

4.關於離職率計算方法的一點心得

方法一使用的是期初人數和期末人數的平均值作為離職率計算分母,可用於短期離職率分析,或者用於人力資源相對穩定企業中短期(月度、季度、半年)離職率的衡量。

方法二使用的是預算員工人員作為離職率的計算分母,適用於年度離職率的計算,由於方法二無法考慮分母的累加,故其信度須和其它方法對比後評估。

方法三使用的是期初人數作為離職率計算的分母,故多用於短期(月度)離職率的分析。

方法四由於同時考慮到了分子和分母的累加關係,其信度相對較高,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需要與用其它方法計算的數據進行對比,以防特殊情況造成的數據欺騙。

5.離職數據也需要二次加工

我們的案例中採用計算的是總的離職率,是未經過加工的數據。如果要達到更好的分析效果,還需要對離職數據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方法四為例,我們還可以衍生出新員工離職率、老員工離職率、核心員工離職率等。

老員工離職率=當期老員工離職總人數/(期初老員工人數+當期新進總人數)*100%

1 該員工的工作積極主動性突然下降,變得消極被動,對什麼事情都無所謂。

2)該員工在各種場合都表現得比過去低調,開會不發言、討論不講話、有任務不再主動申請、有矛盾不再捲入。

4)儘管公司工作很忙,該員工還是要申請休息一兩個星期以上的長假。

6)該員工突然到人事部詢問有關年終獎金和帶薪休假的政策。

8)該員工不再關注自己的工作目標是否完成,業績明顯下降。

10)該員工從總能按時完成工作,變得工作經常拖沓、推委。

12)該員工不再關心領導對自己的評價,仍一再發生同樣的錯誤或問題。

14)該員工處在三個離職高峰階段:試用期間;在職2年多;在職5年多。

相關焦點

  • 離職率的計算方法
    我們來討論用不同的計算方法來求離職率。因為如果有新加入公司的員工當月入職,並當月辭職的情況,在用以上前三種方法計算的辭職率中無法表示出來,而新員工的流動往往對企業分析員工流動原因有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計算半年或一年的離職率呢?半年或一年的離職率是否等於各個月的離職率的平均呢?還是以上述提供的數據來討論。
  • 正確的離職率計算方法,聽說很多HR都算錯了!(附三維離職率計算)
    如以上所示的這家公司,若將該公司一月份的離職人數和二月份的離職人數互換,即一月份為20人,二月份為35人,每月入職的人數不變,按以上方法計算可以得到一月份的離職率為38%,二月份為51%,上半年離職率平均為19%,比 22%還低3個百分點。我們知道離職率反映的某一時間企業的人員流動情況,它應該是人員流動的靜態的反映,它應和員工是否離職有關,而與離職的時間無關。
  • 傷不起的各種「離職率」,你真得了解它的計算口徑嗎
    常用的離職率公式,就是離職率=離職員工數÷在職人數×100%。然而,「在職人數」就像是個小妖怪,其計算口徑可以千變萬化。期初人數和期末人數存在三種情況,當期初人數大於期末人數時,我們可以看出在職人數為A或B時,離職率會大於等於100%。離職率大於100%,通常會被認為計算有錯誤,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認為離職率為離職人數佔總人數的比值。然而,「屋漏偏逢夜雨」,日常工作中計算離職率的常用公式,就是公式一和公式二。
  • 如何快速進行員工全年離職率的統計與分析?
    「小琪,既然你已經提到了離職率,那麼你知道為什麼要統計離職率以及離職率的計算方式嗎?」「這個嘛……顧總,你也知道我不是人力資源專業出身,只是常聽大家提起『離職率』而已,所以還是麻煩顧總幫我科普一下關於離職率的知識吧!」知識擴充:聽顧城講講離職率——那些HR必須知道的事兒!
  • 員工離職率,影響家具企業營收和利潤的核心因素!
    員工離職率的確是很難被追蹤的,但是它確是影響公司收益的一個關鍵指標。實際上,離職率會對公司營收、淨利潤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如果你想要提高營收、利潤和現金流,那麼從現在開始測算自己公司的員工離職率吧。1如何計算員工離職率?
  • 分析了15000份數據後發現,對離職率影響最大的因素竟然是......
    工作時長介於163~200 h/month 的員工離職率低。以每月22個工作日計算,每日上班時長在7.4~9.1小時的員工離職率相對較低(不知道那些「996」的老闆們是否看過這個數據)。或許是因為做過這麼多項目了,應該是老員工,很多企業中,老員工能力增長的比薪資快很多,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5. 五年內有沒有提升
  • 陽臺面積應該怎麼計算?應該怎麼選擇陽臺?
    購房者也希望自己所購買的房屋在各方面都是比較完美的,對於房屋的陽臺也會非常注重,那麼陽臺面積應該怎麼計算?買房時應該怎麼選擇陽臺?陽臺面積應該怎麼計算?由於現在房屋在修建的時候陽臺有很多種類型,如果是全封閉陽臺的話,應該按照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來進行計算,對於未封閉陽臺的建築面積,需要按照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來計算,陽臺的封閉方式應該以商品房規劃設計圖為準,開發商不得擅自變更。但是由於不同的城市對於房屋陽臺面積的算法要求不同,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還是要注重本市的房屋面積算法。
  • 為何平均企業離職率達15%?從心理學上來分析零離職率的可能性
    據大數據表明,目前在國內企業的平均離職率大約達到了15%,跟很多年的數據相比,這個數據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提高,當然也並不是90後做出了這個貢獻,因為其實當時那個笑話流傳的時候是10多年前,那會90後還都是剛從學校裡出來的毛頭小子,而現在90後同樣已經慢慢的開始有了家庭,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家庭是港灣同樣也是束縛,所以當然也飄不起來了,不過或許00後已經可以開始飄了?
  • 2019年全國10大行業薪酬增長率、離職率發布!離職率第一的行業是它……
    2019年製造行業的實際薪酬增長率只有5.8%,這個數值相比近10年來,應該是最低的一個數據。⑤物流、醫藥、教育行業:三個行業的薪酬增長率相比於2018年來說是持平的。其中,教育投資創業是近期的熱點熱點,處於封口器,在未來的投資盈利空間很大。
  • 盤點百餘家員工幾千人、離職率又低的日企,這個類型的企業最多!
    不僅是那些努力尋找工作的大四畢業生,即將迎來就職活動的大三學生,也應該開始考慮「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樣的職場」這一重要問題了判斷在一家企業工作是否舒適的重要的依據之一,就是員工離職率。離職率最低的是佔據活塞環製造業50%份額的大手日企——リケン(RIKEN),2017年離職的僅有八人,員工平均工齡16.8年。如果按照2016財年1429的在職員工數計算,則離職率僅為0.6%!可以說,這幾乎是沒有員工辭職的職場。
  • 當護士離職率逐年攀升 管理者如何應對
    護士離職與患者護理結局密切相關,離職率過高特別是護理骨幹人才的流失會對護理質量造成直接影響,進而影響患者健康結局。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怎樣看待離職率,離職率低就一定好麼?如何有效控制護士離職率?究竟需不需要控制所有人的離職?
  • 公司離職率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離職率非常高的網際網路公司,平均員工在職時間只有 3 個月甚至更短。「這些公司,你進去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幹不長。」談起自己曾經兩份短暫的工作經歷,Jacky 這樣總結道。Jacky 有 4 年的網際網路工作經驗,但是簡歷上卻已經有 5 個「老東家」。縱觀他的職場經歷,折射出典型的網際網路公司高離職率下的「慌亂」與「無奈」。
  • 部分中小型公募基金經理離職率超20%
    今年以來,多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離職率超過20%。在行業頭部效應愈發明顯的趨勢下,中小型基金公司受離職潮的衝擊更為嚴重。7家公募基金經理離職率超20%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以年初的基金經理總數為基數計算,今年共有華潤元大基金、金信基金等7家公司的基金經理離職比例超過20%,多為中小型基金公司。7家公司中,離職基金經理數最多的為7人。
  • 9家公司近兩年離職率低於10% 平均離職率為17.93%
    截至9月15日,近兩年基金經理平均離職率為17.93%,現任的基金經理中,超過八成為內部培養。上半年基金利潤超10億元的基金公司中,《證券日報》觀察發現,近兩年離職率低於10%的有9家基金管理人,東方紅資管旗下基金經理,在今年上半年人均為投資者盈利最高。東方紅資管旗下現任12位基金經理,上半年合計為投資者賺取74.54億元,人均為投資者盈利6.21億元。
  • 在許多公司要求員工提前退休時,來看看今年離職率極低的百家日企
    據此推算,即使今年上半年提前退休人數是去年的2倍,也不過是2萬2702人,離職率不過1.4%。可見,如今日本企業仍有許多公司儘可能地維持長期僱傭模式。離職率低的100家日企不過,現在許多人依然把「離職者少」作為找工作的條件之一。
  • 公司某部門離職率太高說明什麼?四點原因,看清離職率背後的問題
    就這樣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次,王老漢的心裡有點打怵了,這是什麼毛病,怎麼治都治不好,於是心一橫,去了市裡的大醫院。到醫院一查,結果出來了,弄了半天,原來是頸椎的毛病,因為頸椎病的緣故,壓迫神經導致手臂發麻。
  • 日本動畫師離職率令人吃驚
    根據日本媒體的介紹,儘管日本動畫產業的產值非常高,但是動畫師始終生存在低薪、離職率高的環境當中。該宿舍的一名成員表示動畫師往往需要2、3年的沉澱才能升格為原畫師,但是因為這屬於兩種不同的職業,為此理論來說只要有空的話,就應該為了成為原畫師而做準備才對。但是只靠動畫師的薪水沒辦法生存,為此必須去打工,可打工的話就會導致沒有精力來提升自己了。
  • 海底撈員工離職率超過30%,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其實很恐怖!
    這恐怖的是,根據國外某一知名諮詢機構的計算,一個餐飲店員工的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如果是店長領班離職會引起4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 部門離職率太高,入職半年的我竟成為了老員工
    離職率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代表的是管理不善的信號,當某個部門離職率很高時,公司老闆、人力資源及企業負責人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否則當這樣的現象如蝴蝶效應般蔓延到其他部門,後果不堪設想!
  • 為何公司整體離職率正常,唯獨單個部門離職率太高?從這3點進透
    但是,如果一個公司整體離職率處於可接受的正常水平,而唯獨某個部門離職率太高,這就往往是綜合因素造成的結果,不能只歸因於某個人或某個原因。離職率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代表的是管理不善的信號,當某個部門離職率很高時,公司老闆、人力資源及部門負責人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視,作為其它部門的員工也要有應對策略,否則當這樣的現象如蝴蝶效應般蔓延到其他部門,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