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方知父母恩,可憐父母心;痛苦選擇:監管式還是自我探索成長

2020-07-22 九宮玄女

暑假開始了,小孩進入了以家庭教育力為主成長暑假,在這個假期學校參與度比較低,除了暑假作業。

育兒方知父母恩,可憐父母心;痛苦選擇:監管式還是自我探索成長

暑假

對小孩群體來說,少數個別喜歡學習的能自律學習,剩下大部分都是「野蠻成長」的孩子。這部分孩子需要家長監督約束,才能勉強學習,是育兒的困難戶。

其實在中國,沒有什麼快樂教育和應試教育之分,最終都是要考試,或者競爭才能獲得一份體面的工作,除非是權貴二代。

只有「夾板式」和「任我行」方式成長。

夾板式:是在父母的監管下,被動式成長,父母推著小孩前進成長。

任我行式:由小孩自我探索,自我認識,自我成長。

採用「夾板式」,父母如兩根木板夾著小孩樹苗,直直支撐著樹苗一直長大,夾板一旦卸下來,有些小孩勉強能獨立生活,但更多是巨嬰類型,成了啃老族。

另一種類型任我行式。父母只能放任,讓小孩自己成長,因為父母根本無法管教,有些小孩比父母還「強勢」,父母根本沒有辦法教導小孩,或者心有餘而力不足,育兒史就是父母的淚史。你一說,小孩就發起脾氣來了,如果你也來狠的,要麼小孩失敗了,從此形同陌路,不再和父母說話了;要麼你「輸」了,這種情況,小孩就會得寸進尺,助長了小孩的不良發展。

無可奈何,不能出手,一出手就是一個錯誤,不管雙方誰贏。

不出手,讓小孩自己發展,自己成長?

這種做法,風險大,難以控制,萬一小孩都是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呢?

當然運氣好的話,小孩自我成長過程,自我探索,自我認識,自我修復,從而健康成長。這個結果當然最好。

因此,育兒是一個風險係數非常大的投資,不可計算的。這個問題,愛因斯坦無法計算,說:「不是每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件有意義的事都算得出來。教育,就是件算不出來的事,但卻有意義。」

育兒方知父母恩,可憐父母心;痛苦選擇:監管式還是自我探索成長

尋找

養育兒女,方知父母恩,可憐父母心!

是的,一旦你成為父母了,你才能更深刻理解父母,也才能了解自己目前的處境。每走一步都是錯誤的,如履薄冰,心驚膽戰的。

從小孩出生寄以厚望,到讀書了,降低要求,能考上大學找一份工作,自己能養活自己,就心滿意足了。可是現在每天都有小孩跳樓的消息,那個心總是在加速,總感覺呼吸困難。以前零星幾個案例,覺得離得遠,感覺沒有那麼強烈,但這種勢頭發展到了本市,現在到了朋友圈。

此時此刻的你,還能若無其事,喝著茶高談闊論嗎?

我是不能了,畢竟人命關天。現在只有小孩能健康成長這麼一點點願望了。平安是福,什麼高分數,猶如檣櫓灰飛煙滅了。多慮應怪我,早生貴子。人生如夢,一孩還累父母!

暑假已經開始了,孩子的遊戲如火如荼進行著。你們的暑假計劃做好了嗎?是選擇嚴格監管模式還是讓孩子自我探索式成長呢?

育兒方知父母恩,可憐父母心;痛苦選擇:監管式還是自我探索成長

自我玩耍


歡迎關注@九宮玄女,一起分享品嘗育兒的美味。願成為為您撐傘的朋友,為您擋風雨,為您遮烈日,為您擋住育兒歲月無情刀,永葆魅力青春!

相關焦點

  • 「養兒方知父母恩」老一輩育兒對戰新時代育兒,代溝在新代寶媽
    打罵教育還是慈母教育,一直是家長爭論的問題,那到底哪個好呢? 表妹天玫今年剛好30歲,膝下有一個4歲的女兒,叫小樹。有一天晚上,我被爭吵聲驚醒;「你要是再敢罵我的女兒小樹,你就給我滾!」表妹衝進廁所,一把推開母親,心疼地護住女兒。
  • 「養兒方知父母恩」有了孩子才懂,父母恩情難報,心裡無比惆悵!
    「養兒方知父母恩」,婚後遠嫁的姑娘該如何兩全?心裡無比惆悵! 「當家才感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說的是自己成家立業後,才知道生活艱辛的滋味,自己有了兒女後才明白父母養育子女們的不容易,從而感知、回報父母的恩情!以前常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年輕的時候並未仔細想過,直到自己結婚有了孩子才真正感同身受。
  • 遊戲雖小寓意深 養「蛙」方知父母恩
    聽上去只是一隻默默無聞地忙著自己的事情,給自己安排好各種行程的小蛙,雖然被不同「父母」賦予不同名字,但並不會和你交流,也不會有任何回應。他們大概會回答:不佔時間啊,一天只用花幾分鐘去看看它正在幹啥了,收個草草,買買東西。但其實細想起來,這個遊戲真是做得非常溫情而治癒了。
  • 報父母恩咒
    持誦報父母恩咒,心要誠、意要真,無時無刻持誦都可報父母恩重。(六方禮經)  4、佛問諸沙門,親之生子,懷之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既生之後,推幹臥溼,精誠之至,血化為乳,摩飾澡浴,衣食教詔,禮賂師友,重貢君長,子顏和悅,親亦欣豫,子設慘戚,親心焦枯。出門愛念,入則存之。心懷惕惕,懼其不善。親恩如此,當何以報。
  • 做優秀父母,從自我成長開始
    《心理育兒》《城市商報》《 幼教365》 撰稿人。小溫馨是13年10月10日出生,當媽以後,我可以辛苦可以奉獻,但絕不失去自我。我的育兒理念:孩子,我會和你一起成長。   愛,首先是陪伴,然後是教育。入駐寶寶知道也是一場意外的邂逅,16年3月份入駐至今,已經創立原創文章八十餘篇。  俗話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七歲定終生。
  • 報父母恩咒全文,念報父母恩咒怎麼回向?
    持誦報父母恩咒,心要誠、意要真,無時無刻持誦都可報父母恩重。  父母的十大恩情:  第一恩:懷胎守護恩 第二恩:臨產受苦恩  第三恩:生子忘憂恩 第四恩:咽苦吐甘恩  第五恩:迴乾就溼恩 第六恩:哺乳養育恩  第七恩:洗濯不淨恩 第八恩:遠行憶念恩  第九恩:身加體恤恩 第十恩:究竟憐憫恩
  • 今日故事:養孩方知父母苦與恩
    人都說,不養孩子,不知父母恩。因為附加在我們身上,那種自發的責任和付出,是從有孩子的那一天開始的。這是我拍的哪裡的一座橋,我早已不記得。後來,我終於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們靠辛苦換來的血汗錢,滋養了我們這一代人,他們就是偉大的父母。
  •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許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34;,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34;,看上去悠然自在,輕鬆灑脫,生活穩定,令人羨慕。其實,很多人生議題並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裡。
  • 養兒方知父母恩,多關照父母
    文/可馨育兒導讀:地震往往是突發性的,地球上每一分鐘都有孩子出生,發生地震期間孩子出生也是大概率的事情,由於時間的特殊性,「地震寶寶」雖然很努力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但是對於他們的父親和醫護人員想起了自己的父母,養育之恩一輩子都難以回報,作為讀者的您,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呢?地震寶寶降生,經歷大難必有後福!養兒方知父母恩,多關照父母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我們的孩子現在是否知道自己的父母不容易?在節日的時候是否會給自己的父親母親送上一些小小的禮物呢?
  • 看到父母離異後的可憐孩子,讓我明白能保護孩子的是什麼
    父母離異大都是沒有感情了,但最可憐的是年齡尚小的孩子。他們也許幸運,父母分開了還能遇到溫暖的家長;也許不幸,遇到了狠心的家長,被折磨得遍體鱗傷。每次看到小孩受折磨的故事,尤其父母離異後,被自己的親爸或親媽夥同另一半實施虐待,我的眼淚就會忍不住,因為自己也是個媽媽。看到孩子受到如此傷害,忍不住地心疼這個年幼的孩子。
  • 「養兒方知父母恩」,陳意涵產後感慨,一張圖片引發孕媽共鳴
    因為當你的肚子裡多了一個寶寶的時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十個月裡,你要承受各種各樣的痛苦。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女生都比較在乎自己的形象,可懷孕的時候,誰都顧不上形象了。身材會走樣,皮膚會變差,煙臺會加深,就連肚子上也可能會出現扭曲的妊娠紋。
  • 第13期 蘇州站【心覺醒•父母課堂】——回歸家庭,回歸自我
    未來需要的是具有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人才,孩子有身體的成長,更需要心靈的成長!作為父母,你是否知道父母的高度和見識決定了孩子生命的走向?為幫助更多家庭樹立良好的家風家教,讓教育的道理如理如實的展現於天地間,協助父母提升心能,走出迷思,引領孩子建立志向——第10期【心覺醒 父母課堂】黃迎霞老師分享:之前,我以為自己是個合格的母親.第11期【心覺醒 父母課堂】楊紅霞老師分享:不同於其他父母課程,方老師讓我知道了如何由心出發做真正的自己。
  • 父母要學習,養成育兒好習慣
    媽媽抱起了孩子,輕輕的親親她的臉,嘗試鼓勵她讓她走兩步,看到孩子能走,媽媽懸著的心有些放下,旁邊的志願者聯繫了附近民警,媽媽帶著孩子去學校醫務室包紮了傷口,隨後去了派出所,民警問這位媽媽有什麼訴求,這位媽媽說:沒有經濟的補償訴求,因為經濟補償會讓自己的孩子覺得原來經濟補充的金錢可以換來零食帶來的愉悅,會讓她很快忘記這次痛苦的經歷。
  • 「養兒方知父母恩」,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當媽後都這樣做!
    於是——老話常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很多時候我們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父母曾經的艱辛。尤其對於女性來講,做媽媽幾乎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之一。生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做媽媽的意義又是什麼?也許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但重要的是如何成為媽媽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 孝道電影《天下父母》,道盡天下父母心
    由著名導演崔守傑執導的孝道電影《天下父母》,2018年5月13日母親節在全國百家影城免費上映。他曾獨立拍攝的孝道三部曲電影《我和父母》《爸爸媽媽我愛你》《再喊一聲爹娘》獲得業內好評,也因此被譽為中國孝道片導演。
  •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那麼,為什麼許多父母沒有確信與篤定呢?許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輕鬆灑脫,生活穩定,令人羨慕。其實,很多人生議題並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裡。打個比方,這很像「成長的斷崖」。
  • 【報父母恩咒】簡介以及注音
    報父母恩咒的經典出處一般認為出自《佛說盂蘭盆經》,然而報父母恩咒實則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是佛教報父母恩咒。佛教報父母恩咒乃每逢農曆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報父母恩咒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持誦報父母恩咒,心要誠、意要真,無時無刻持誦都可報父母恩重。
  • 「最難做的親子節目」《星星知我心》 明星做臨時父母
    ;而《星星知我心》從下周三晚10點檔開始播出,走的是「明星臨時父母+帶陌生小孩」的全新模式,目前頭幾期邀請瞿穎、平安、明道、吳映潔、王櫟鑫等毫無做父母經驗的明星加盟。  縱觀眾多節目模式,《星星知我心》的設計模塊幾乎全新,不少專家認為,《星星知我心》是「目前最難做的一檔真兒秀節目」  臨時父母帶孩子  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親子類節目不外乎外景真人秀+演播室內秀兩種環節,但在兩種環節上,《星星知我心》都有新的突破,但對嘉賓而言,則是最大的考驗
  • 為人父母最錯誤的概念之一:養孩子就是犧牲自我
    這些父母似乎把自己的每一筆付出都記在了心裡。按照這種模式下去,這些父母所犧牲的流水帳很可能就像銀行的帳單一樣長,隨著孩子的成長,沒有窮盡的一天。每當孩子做出選擇或表達自己的見解,與父母期望不相符的時候,孩子的父母就會試圖勸阻他們,阻止孩子的選擇,這些父母擅長採取的策略是:你知不知道養你這麼大,我付出了多少?你真是忘恩負義!
  • 「生娃方知父母恩,我媽當年太不容易!」新晉寶爸發朋友圈反遭懟
    真是生娃方知父母恩,我媽當年也太不容易了!兒以後一定好好孝順您!」話鋒轉變之突然,讓人措手不及。底下評論裡雖有「恭喜做爸爸」之類的論調,但更多人留的言是「我嫂子現在咋樣了?」「先顧下老婆吧哥!」「哥你還真是個大孝子啊,老婆生孩子還不忘惦記媽媽。」就是不知道這位寶爸能不能咂摸出來留言裡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