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房評網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並沒有如往年一樣,對房地產幾乎一筆帶過,很少濃宣重染,而是作為其中的一項基本任務,並且真正在供應端結構上進行調整,我們認為,2020年末的經濟工作會議起始,房地產將真正進入「下半場」,一場不動聲色的軟著陸開始了!
房評網認為,讓房地產進入下半場一個重要標誌,並不是房價降了,或者開發商利潤降了,而是住房結構變了,在居住方面,人們有更多選擇,從而讓當前的房地產供應和需求結構發生質的變化。
首先,我們來看今年經濟工作會議中關於房地產的任務信息: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從以上任務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
「房住不炒」是為了保障系統性風險不會發生。
「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是關鍵性的一個政策,是為了大力促進長期租住,而不是買房,這將顛覆大城市居住供應結構,必將長遠影響中國的居住供應結構和消費觀念。
後面的篇幅全部用來從土地和稅費等政策上對租賃住房進行支持。
這充分說明國務院對租房市場的重視遠遠大於賣房市場。
眾所周知,歐洲很多國家有完善的長租房政策,在房租,社會福利,公民權利等方面著重保障租房者利益,使得租房成本遠遠低於購房成本,因此很多人終生都不會買房,而是選擇長租房。
在這樣完善的長租政策下,歐洲的新商品住宅房地產開發商少,新商品住宅市場小,加上人口增長慢,大部分房地產產權交易只發生在二手房市場,從而抑制房價上漲造成的風險。
我們從今年這麼大篇幅闡述租房及長租市場的信息中,可以明確看到長期被房地產捆綁的地方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和實操性。
也就是說,長租房機制的完善將可能解決三個問題:房地產系統性風險,地方房地產經濟軟著陸,樓市供應結構和居住觀念改變。
從另一個角度看,長租房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和低收入者能夠住得起房,住得安穩,住得放心,住得有保障,甚至終生都可以住在長租房裡,安居樂業。
這裡就不再贅述歐洲長租房的政策,各位可以從網上自行百度。
從房企角度來看,隨著長租房的發展和居住關鍵的改變,中國房地產的未來肯定和現在歐洲、美國相似,新房市場萎縮,二手房市場活躍,租房盛行。
可以預見,中國龐大的房地產企業群,將會逐漸萎縮,當前TOP10的巨無霸房企,都將成為歷史。
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將不是經濟主流,下一代的生活也將不會再被房子壓得喘不過氣來。
中國經濟的未來,將是科技和生態的未來,年輕人的未來,將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