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到了9月份,進入了秋天,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孩子們的衣服也該「更新換代」了。
都說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每當換季的時候,父母出於對寶寶的關愛之情,寧願將孩子捂得嚴嚴實實也不願意讓他們凍到,可事實上孩子並非穿的越多就越好。
由於寶寶的新陳代謝較之於大人旺盛,他們自身的溫度也會比成年人略高,穿太多反而不利於他們運動和散熱。
小朋友活潑好動是天性,他們每天不是在跑跳的,就是在跑跳的路上,似乎除了睡覺以外,沒有一刻是閒著的。
如果家長給孩子捂得太嚴實,不僅會讓孩子的行動力受阻、活動起來不方便,還會讓他們更容易出汗,反而幫了倒忙。
孩子的睡眠質量是影響他們自身發育的關鍵性因素,室內溫度過高或者自身穿著過厚,都會在一定上造成孩子睡眠質量不高。
被子厚了還可以踢,但衣服穿多了寶寶就只能滿床打滾,從床頭骨碌到床尾,最後還熱的直冒汗。所以天氣轉涼就加衣加被?家長可別犯傻了。
孩子就像一個「小火爐」,由於自身新陳代謝旺盛,他們的身體本就比成年人更容易出汗。
家長如果給娃捂得太厚實,那麼他們在跑跳的過程中汗液會加速分泌,如果此時給寶寶脫掉外套或者是更換睡衣,在冷熱交替的情況下,孩子稍有不注意就會生病。
孩子對於溫度的調節能力是逐漸提高的,家長一換季就給寶寶捂得太厚實,反而容易降低他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父母這種「關愛」在本質上並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換季添衣是每個家長「必修課」,給寶寶「捂」也要講求方法。
☆肚肚要捂
護住寶寶的小肚子主要是為了保證他們的脾胃,畢竟如果腹部受涼,寶寶容易出現腹瀉、肚子疼等情況。
已經上幼兒園的寶寶在秋季可以多加一件馬甲,月齡較小的寶寶可以採用睡袋或者是小肚兜來保護身體。
☆後背要捂
家長在判斷孩子冷熱與否的時候,會下意識的撫摸寶寶的手部,但事實上,背部才能反映出孩子真實的冷熱狀況。
如果寶寶的後背比較涼,那就證明孩子需要增加衣物,相反,孩子後背如果頻繁出汗,說明家長的「愛」過於熱情,需要適當減少。
☆腳丫要捂
寶寶的小腳丫上神經比較多,對於溫度的感知也更加敏感。在換季的時候,家長要提前給寶寶換上長襪子和厚襪子,這樣才能讓娃輕鬆換季。
☆口鼻要涼
用圍巾捂住口鼻、戴口罩是大多數父母在換季時的「基本操作」,可這樣的做法並不利於寶寶對環境適應能力的發展,還容易引起呼吸不暢,所以非感冒生病、霧霾等情況下,家長還是不要給寶寶捂得太嚴實。
☆頭部要涼
人體中三分之一的熱量都是通過頭部散去的,家長過早給寶寶帶上帽子,反而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甚至出現情緒暴躁的情況。
【育兒小貼士】:換季對每個家長來說都是考驗,在給寶寶添加衣物的過程中也要講求分寸哦!
今日話題:你在秋天會給寶寶穿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