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怎麼給寶寶穿衣?掌握「4暖1涼」法則,寶寶換季不生病

2020-09-07 好孕媽媽大講堂

眼下已經入秋,早晚氣溫明顯偏低,很多家長擔心寶寶著涼生病,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的。

殊不知很多寶寶生病,不是被凍的,而是被捂出來的,嚴重的時候,甚至有生命危險。


01衣服穿多了,當心捂出病

每年都有不少這樣的案例:

2014年2月,廈門一剛滿百天的寶寶睡覺時被包成粽子,一睡再沒醒來。


2015年2月,襄陽一名7個月大的小孩,因感冒穿衣過多,導致病情加重,搶救一個多小時,無力回天。


2015年11月,武漢新洲一名剛滿月的男嬰因長時間捂熱致器官衰竭,宣告搶救無效。


2016年,福建福州一名6月大的女嬰,因為感冒被家人用棉被裹起。


而後發現大汗淋漓,嘴唇發紫,後被查出肝功能損害、心肌損害、感染性休克等一系列問題,最終也沒能挽回生命。

大人慣有的思維就是氣溫降低,孩子容易著涼。

於是拼命加衣服,非要捂出一身微汗才好。

其實寶寶並非遇上冷空氣就會生病。

而是因為氣溫驟然下降或升高,導致寶寶的免疫力一時降低,從而導致生病。

同時,小寶寶,特別是小於5月齡的寶寶,自身產熱量非常大,但出汗散熱卻比較緩慢。

如果因為擔心凍著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

很容易引起焐熱症候群,嚴重了甚至導致孩子死亡。

那麼,怎麼給孩子穿衣才合適呢?

02穿衣之前,先要判斷孩子的冷熱

網上有個段子說「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確實,無論是家長還是月嫂、育嬰師 ,都希望孩子穿的舒舒服服。

但前提是要根據孩子自己的感受來增減衣物。

判斷孩子冷不冷,最靠譜的方法是摸孩子的後頸部。

如果後頸或背部是溫熱的,皮膚又是滑溜溜的,那就正好。

如果有點汗或者皮膚有點黏,那就是穿多了。

如果摸上去有些涼,說明家長應該給寶寶添加衣服了。

如果後頸溫熱,手腳卻有點涼要緊不?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如果寶寶後頸溫熱,手腳偏涼可能是脾胃虛寒,陽氣不足的表現。

03正確穿衣,要遵循「四暖一涼」法則

一涼指的是頭部涼。

也就是不能過早地捂上寶寶的頭部。

因為頭部耐涼不耐熱,很容易捂出一腦門汗,如遇上冷風,就容易生病。

四暖指的是背暖、肚暖、手暖、足暖。

背暖:

即寶寶的背部溫暖沒有汗液,則說明穿衣合適。

肚暖:

小寶寶的腹部很容易受涼,要特別注意保暖,無論是日常穿衣,還是晚上睡覺,都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肚子。

手暖:

即寶寶的小手溫熱,且乾爽無汗,則說明穿衣合適。

足暖:

即寶寶的腳丫溫熱,且乾爽無汗則說明穿衣合適。

帶娃時,我們常常不經意間會用自認為對的方法去照顧寶寶。

可有時候卻好心辦壞了事兒,所以在照顧孩子上,還是要堅持科學養育,讓寶寶茁壯成長。

註:本文來源於《月嫂了不起》。月嫂了不起 是一個百萬月嫂都關注的乾貨分享平臺,這裡有母嬰護理、催乳產康、月嫂上戶等相關內容,幫助百萬月嫂,漲知識,拿高薪。


相關焦點

  • 天氣轉涼怎麼給寶寶穿衣?掌握「4暖1涼」法則
    眼下已經入秋,早晚氣溫明顯偏低,很多家長擔心寶寶著涼生病,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的。殊不知很多寶寶生病,不是被凍的,而是被捂出來的,嚴重的時候,甚至有生命危險。其實寶寶並非遇上冷空氣就會生病,而是因為氣溫驟然下降或升高,導致寶寶的免疫力一時降低,從而導致生病。同時,小寶寶,特別是小於5月齡的寶寶,自身產熱量非常大,但出汗散熱卻比較緩慢。如果因為擔心凍著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很容易引起焐熱症候群,嚴重了甚至導致孩子死亡。那麼,怎麼給孩子穿衣才合適呢?
  • 天氣漸冷如何給寶寶穿衣?家長牢記「三暖二涼」,換季期少生病
    由於最近天氣忽冷忽熱,莉莉(化名)的兒子最近又感冒了。今年自從入秋以來,這已經是第二次感冒了,每次寶寶一感冒全家都跟著受累,一晚上總是哭哭鬧鬧的,家長擔心睡不好,寶寶也受苦。今年已經開啟了慢慢進入深秋的模式,天氣忽冷忽熱陰晴不定,早晚溫差大,增減衣服稍不注意寶寶就容易生病。面對季節交替期,家長該如何給寶寶穿衣更合適呢?家長牢記「三暖二涼」,換季期少生病。
  • 寶寶換季不生病,「三暖兩涼」很重要!
    每到換季的時候,當媽的人是最揪心的。對於寶寶來說,換季等於患病,況且秋季又是腹瀉、感冒等疾病多發的季節,稍稍不注意,寶寶就光榮「中招」了。秋季早晚溫差比較大,給寶寶穿衣成了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經風一吹容易感冒,而穿少了寶寶又在寒風裡凍得瑟瑟發抖,真是尷尬的事情。
  • 冬季寶寶穿衣法則「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中醫學中也有提到「忍三分寒,穿七分暖」,想要提高寶寶的抵抗力,讓寶寶不生病,並不是穿的越多越好,有時候適量少穿一點,反而會更能激發寶寶的抵抗力。冬季並不是胡亂給寶寶穿衣服的,是有講究的,「三暖二涼」就是寶寶冬季穿衣的黃金法則,具體哪三暖,哪二涼,不知道的寶媽,趕快看看吧。
  • 寶寶一到換季就生病?家長需注重「三暖二涼」的原則,寶寶才健康
    文 | 昕茹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確實,今年的天氣實在是不問題,天氣忽冷忽熱,而且早晚的溫差也是特別的大!可能白天還豔陽高照,但到了晚上就寒冷無比!這樣的季節,稍微不操點心的話,寶寶可能就會生病!「三暖二涼」,這樣寶寶再面對今後這樣的天氣,就不會那麼容易生病了!
  • 換季時,孩子愛生病怎麼辦?黃金法則:做好「三暖兩涼」很管用
    導語:換季時,孩子愛生病怎麼辦?經驗:做好「三暖兩涼」很管用馬上快到秋分了,秋意更濃,夏天的尾巴已經消失不見了,到了換季的時候,早晚溫差比較大,家長就會發現,孩子每年到這個時候就老愛生病,這可怎麼辦?其實,一到換季時孩子就生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及時正確的給寶寶添衣服或者減衣服。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穿少了寶寶又容易受涼感冒。可是,你知道嗎,在換季時候,尤其是秋季,給寶寶穿衣服是有訣竅的,就是把怕冷的地方穿厚點,怕熱的地方不要捂著,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寶寶生病的概率。
  • 換季不生病,黃金穿衣法則:三暖兩涼
    每到換季的時候,當媽的人是最揪心的。對於寶寶來說,換季等於患病,況且秋季又是腹瀉、感冒等疾病多發的季節,稍稍不注意,寶寶就光榮「中招」了。秋季早晚溫差比較大,給寶寶穿衣成了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經風一吹容易感冒,而穿少了寶寶又在寒風裡凍得瑟瑟發抖,真是尷尬的事情。
  • 立秋後給不給孩子添衣?學會「三暖一涼」穿衣法則,寶寶身體壯
    老話說「春捂秋凍」,立秋過後天氣轉涼這時寶媽們就要在孩子穿衣上多下功夫了,學會秋季穿衣法則「三暖一涼」,寶寶才能遠離生病。1)手足暖首先要保證寶寶的手腳是暖的,正常情況下,年紀較小的孩子他們的末梢循環差,所以手腳往往摸起來都是偏涼的。
  • 天氣轉涼萬事大吉了?給寶寶穿衣,要提前準備
    轉眼八月已過,炎熱的夏天逐漸轉涼,秋天的腳步正要來臨,有二胎寶寶的家庭可要注意了,這時候可不能只顧小寶的防涼措施,兩個寶寶的健康都要好好呵護。早上給孩子穿的厚厚的,一到涼下午孩子就熱的滿頭大汗了,因此如何注意孩子的穿衣搭配是比較重要的。
  • 立秋後寶寶容易生病,穿衣要講究「三暖二涼」
    立秋節氣剛剛過去,空氣逐漸乾燥,氣溫忽高忽低,換季時節寶寶最容易生病,那麼在寶寶的護理上有什麼需要媽媽們注意的呢?立秋後寶寶容易生病,是因為溫差穿衣要講究「三暖二涼」三暖指的是:1.背暖保持孩子背部暖可以有效預防疾病,減少寶寶受涼的機會,預防感冒。
  • 立秋後,給寶寶穿衣遵循「三暖一涼」法則,秋冬少生病
    該如何在溫差比較大的情況下保證寶寶不感冒?如何在「秋老虎」的魔爪下讓孩子穿得舒服?類似的問題湧入了媽媽們的心頭。別著急,秋季給寶寶添衣服是有技巧地,記住「三暖一涼」的評價標準,保證能幫助寶寶們健康度過秋季!
  • 立秋後,給寶寶穿衣遵循「三暖一涼」法則,秋冬少生病!
    該如何在溫差比較大的情況下保證寶寶不感冒?如何在「秋老虎」的魔爪下讓孩子穿得舒服?類似的問題湧入了媽媽們的心頭。別著急,秋季給寶寶添衣服是有技巧地,記住「三暖一涼」的評價標準,保證能幫助寶寶們健康度過秋季!其實關於春秋過渡季節的穿衣法則,民間早就有了穿衣指南,即「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 早晚溫差大,怎麼給寶寶穿衣合適?謹記「三暖一涼」少生病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每到秋季,都是寶寶最脆弱的時候,早晚溫差大,讓家長們操碎了心,這樣的情況下怎麼給寶寶穿衣服才合適啊?有的家長剛入秋,就給孩子套上了厚厚的毛衣,也有的家長認為秋天凍一凍,才能增強抵抗力。但無論哪一種,如果做得不適度,都是不科學的做法。
  • 天氣轉涼,想讓寶寶少生病,穿衣時堅持「三不要」原則很重要
    文|秘籍君嫂子家小侄子出生的時候因為早產,體質本就弱一些,今年9月份上了幼兒園之後,生病的機率也更高了。天氣轉涼後,小侄子更是各種不適,最近十幾天已經住院兩次了,幼兒園那邊嫂子更是連著給老師請了半個月假,這中間一家老少也都跟著各種操心。
  • 天氣轉涼,寶寶到底該怎麼穿衣服不容易生病?
    炙熱的夏天終於要結束了,天氣微涼,真是令人心情舒暢,小朋友也時刻想出去玩耍了。但每每到了季節轉換的時候,寶寶也容易感冒,這個時候也是考驗家長給寶寶穿衣的技術了。怎麼判斷寶寶冷不冷?當然是摸摸小手涼不涼呀!No!
  • 寶寶不生病,穿衣法則,收藏
    又怕寶寶冷著,又怕寶寶熱著。操心到這個份兒上,和傳說中的奶奶有的一拼了。問題來了:天氣漸涼,怎樣給寶寶穿衣,才能又舒服又不生病,還鍛鍊免疫力呢?01別亂加衣服,小心生病著涼!天氣變化快,穿少了怕寶寶冷,穿多了又怕熱,真的很煩惱。所以,不少媽媽得出了這麼一個共識:寧願熱點兒,也比著涼生病好!
  • 給娃穿衣得三暖二涼,穿對了嗎?
    現在天氣,南方城市也已經一天比一天涼了,媽媽們開始給寶寶添衣服了。可是,寶寶穿衣服,到底怎麼判斷穿得夠不夠,怎麼穿比較好,三暖二涼是指什麼,一起來看下。穿衣法則一:穿太多也容易生病但不少家長似乎對孩子穿衣有強迫症,總擔心孩子凍著了,把孩子包得嚴嚴實實的,實際上,這樣反而容易讓孩子生病。其實,孩子就是「小暖爐」,他們的新陳代謝比大人快,又比較好動,如果穿得太多,稍一活動就會熱得難受,出汗受風后就更容易著涼。
  • 「溫馨小提示」秋季穿衣大作戰,天氣轉涼就給孩子這樣穿
    秋季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每當這個時期便是人們亂穿衣的時候,給寶貝們穿衣可是難壞了我們的家長朋友們。 秋季,如何判斷寶貝冷暖,怎樣正確給寶貝穿衣呢?後頸發涼:說明應該給寶寶加衣服了。後頸出汗:說明穿多了,可以根據情況減少一件。02如何正確給寶貝穿衣✨增減衣服要及時 秋季給孩子加衣要及時,可以先摸摸孩子的小手,如果小手冰涼就要及時給孩子加衣了。
  • 天氣寒冷,如何讓孩子穿衣適當少生病?家長謹記「三暖一涼」原則
    有些家長從剛入秋開始,就給寶寶準備了厚毛衣,生怕寶寶凍著;另一些家長則覺得「凍一凍」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因此無需添加太多衣物。但是穿多了,孩子容易捂著,穿少了孩子又容易凍著。穿衣的度,讓不少新手爸媽難以掌握。
  • 秋季寶寶「三暖、兩不要」做對不生病
    一到換季的季節是非常重要的,寶寶們要從適應過的季節過渡到一個陌生的季節。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有很多家長在夏天讓寶寶吃很多的凉食,在秋季的時候一定要更加注意。秋季到來之後,一到換季的時候,寶寶是非常容易感冒的,也是會受涼的。進入忽冷忽熱的秋季,媽媽們都在為寶寶穿什麼而發愁——穿多了,怕捂熱出汗; 穿少了,又怕生病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