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穿衣得三暖二涼,穿對了嗎?

2020-11-05 阿布笛時光機

現在天氣,南方城市也已經一天比一天涼了,媽媽們開始給寶寶添衣服了。

可是,寶寶穿衣服,到底怎麼判斷穿得夠不夠,怎麼穿比較好,三暖二涼是指什麼,一起來看下。

穿衣法則一:穿太多也容易生病

俗話說「要得小兒安 常帶三分飢與寒」。但不少家長似乎對孩子穿衣有強迫症,總擔心孩子凍著了,把孩子包得嚴嚴實實的,實際上,這樣反而容易讓孩子生病。

其實,孩子就是「小暖爐」,他們的新陳代謝比大人快,又比較好動,如果穿得太多,稍一活動就會熱得難受,出汗受風后就更容易著涼。

1歲以內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穿得太多,還容易發生捂熱症候群。孩子的身體被限制在厚厚的衣服裡,熱量不能散發出來,衣被裡的溫度越來越高,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孩子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

穿衣法則二:頸背溫暖無汗剛剛好

很多家長都是根據孩子的手腳冷暖來決定孩子的穿著,實際上,手腳是神經末梢,血液循環比較差,如果寶寶的手腳冰涼,不一定表示不夠暖和。

確定寶寶是冷是暖,可以摸寶寶的後頸和背心。如果感覺皮膚溫暖乾燥,就表示寶寶穿得合適;如果潮溼有汗,就說明穿多了,要減衣服;如果感覺寒涼,就要加衣服。

具體怎麼穿:

1歲以內的寶寶,可以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

1-2歲的寶寶,體溫調節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樣了,可以參照大人一樣穿衣。

3歲以上的孩子,基本能自己表達冷暖了,可以根據孩子的感覺意願來穿。

穿衣法則三:頭涼、心胸涼、腳暖、肚暖、背暖

頭涼:寶寶身上散發的熱量,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頭部散發,如果捂得過熱,容易頭暈心煩。不太冷的時候,寶寶並不需要戴帽子,這樣更有利於寶寶保持神清氣爽。如果天氣比較冷,給寶寶戴上一頂帽子就可以了,不用把頭捂得嚴嚴實實的。

心胸涼:寶寶上身穿的衣服不要過於厚重臃腫,免得胸部受壓,影響正常的呼吸和心臟功能。

腳暖:俗話說「寒從腳入」,腳底的神經末梢非常豐富,也是對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在夏天,不少寶寶都是光著腳走路,天氣冷了,就要注意足部保暖,穿上小棉襪了。

肚暖:如果寶寶腹部受寒,就容易肚子痛、腹瀉。媽媽不妨給寶寶穿個小肚兜,也可以選擇寬鬆稍長的上衣,把它束進褲子裡,護著肚臍。

背暖:可以給寶寶穿上馬甲或者小背心,時尚又保暖。

穿衣法則四:洋蔥式穿衣法,寶寶更舒適

也就是像洋蔥一樣層層穿搭。最裡面穿親膚透氣的內衣,中間衣服保暖,最外面的衣服防水防風,應付天氣變化,這樣就很方便穿脫。

秋天天氣變化大,晝夜溫差也比較大,爸爸媽媽帶孩子出門的時候,不妨多帶一件衣服,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焦點

  • 冬季寶寶穿衣法則「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但事實上,裹得太嚴實並不利於寶寶健康過冬,因為寶寶本身心火比較旺盛,很容易出汗,如果穿的太暖和,容易導致寶寶的筋骨變得柔軟,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中醫學中也有提到「忍三分寒,穿七分暖」,想要提高寶寶的抵抗力,讓寶寶不生病,並不是穿的越多越好,有時候適量少穿一點,反而會更能激發寶寶的抵抗力。
  • 秋季如何給娃穿衣?「春捂秋凍」可行嗎?注意「兩暖一涼」比較好
    天氣一天天涼下來了,再遇到下雨天,天氣會更冷,這種季節裡,只要衣服沒穿對,很容易生病,特別是孩子,更容易中招,所以秋季給孩子穿衣成了一件麻煩事。秋季如何給娃穿衣?「春捂秋凍」可行嗎?注意「兩暖一涼」比較好!
  • 立秋後寶寶容易生病,穿衣要講究「三暖二涼」
    立秋衣服穿得太多反而麻煩。但是對於身體的有些部位,與身體的健康緊密相關,所以就不能那麼隨意對待了。立秋節氣剛剛過去,空氣逐漸乾燥,氣溫忽高忽低,換季時節寶寶最容易生病,那麼在寶寶的護理上有什麼需要媽媽們注意的呢?
  • 天氣漸冷如何給寶寶穿衣?家長牢記「三暖二涼」,換季期少生病
    面對季節交替期,家長該如何給寶寶穿衣更合適呢?家長牢記「三暖二涼」,換季期少生病。家長牢記「三暖二涼」:三暖詳解雖然不要讓寶寶穿得太多是為了讓寶寶鍛鍊體質,但如果關鍵部位得不到要有效的保護,則容易引起寶寶的不適。想讓寶寶不生病,那麼家長需要對寶寶這三個關鍵部位進行保暖工作。寶寶「腹部」要「保暖」寶寶的腹部是整個身體最脆弱的地方之一,一旦受涼了就容易導致寶寶出現生病。
  • 有一種冷,叫奶奶怕你凍著,「三暖二涼」,萬能穿衣法則收藏好
    「三暖二涼」孩子穿衣法則一暖:背心暖:小孩子保證背部的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和預防感冒。三暖:足暖:腳上的神經和穴位比較多,所以對外部的溫度感知是很敏感的,所謂寒從腳下起,足部是很需要注重保暖的地方。所以這三暖是必須保證不受涼,醫生的建議說過,判斷小孩子穿衣是否合適,有「兩摸」,一摸:摸鎖骨,如果孩子的鎖骨是溫熱的,就說明孩子的穿衣正好,不多也不少。如果鎖骨很涼,那麼可以再添衣服。
  • 寶寶冬天穿衣有門道,「三暖二涼」原則要注意,孩子出門更舒適
    看到這裡,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父母實在是大題小做,怕孩子著涼,平時上學的時候多穿點不就行了嗎?但其實,這事遠沒有那麼簡單。    其實像小虎奶奶這樣的家長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小寶寶在冬天穿衣是有門道的,並不是穿得越多就越好哦。02  那麼小寶寶冬季該穿啥呢?「三暖二涼」的原則要注意  在冬天,防寒保暖是關鍵,但如何防寒,又如何保暖,家長們要記住「三暖二涼」的原則。
  • 天涼如何給孩子加衣?把握好「三暖二涼」,秋季穿衣不再難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又到了給孩子添加衣服的時候。出於對孩子的關心,不少父母寧可讓孩子多穿,也生怕穿少了受涼受凍。有的父母自以為氣溫低,孩子容易感冒,所以喜歡給孩子多穿一點。其實,孩子不能穿的太多,而且給孩子加衣也有規律,不能隨便亂加。有的部位需要保暖,而有的部位則不需要捂得過多,否則,對孩子的身體沒有好處。
  • 早晚溫差大,怎麼給寶寶穿衣合適?謹記「三暖一涼」少生病
    但無論哪一種,如果做得不適度,都是不科學的做法。其實,給娃穿衣蓋被也是有公式可循的,諸位寶媽寶爸們,快收好這份穿衣指南哦!秋季穿衣秘訣:1、謹記「三暖一涼」少生病三暖:腹暖、背暖、腳暖腹部要暖,這裡有腸胃等器官,著涼會導致肚子疼,還會腹瀉、消化不良;背部要暖,經脈集中穴位多,著涼易感冒;腳部要暖,
  • 天涼如何給孩子加衣?把握好 「三暖二涼」,秋季穿衣不再難
    其實,孩子不能穿的太多,而且給孩子加衣也有規律,不能隨便亂加。有的部位需要保暖,而有的部位則不需要捂得過多,否則,對孩子的身體沒有好處。那麼,讓孩子穿的過多有哪些害處呢?秋天應該怎樣給孩子穿衣為好呢?秋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季節,給孩子穿少會感覺寒冷,穿的太多又不利於身體的健康。只要把握好 「三暖二涼」的原則,注意身體的幾個部位,穿衣問題變得相對簡單。
  • 天氣轉涼怎麼給寶寶穿衣?掌握「4暖1涼」法則
    眼下已經入秋,早晚氣溫明顯偏低,很多家長擔心寶寶著涼生病,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的。殊不知很多寶寶生病,不是被凍的,而是被捂出來的,嚴重的時候,甚至有生命危險。如果因為擔心凍著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很容易引起焐熱症候群,嚴重了甚至導致孩子死亡。那麼,怎麼給孩子穿衣才合適呢?02、穿衣之前,先要判斷孩子的冷熱網上有個段子說「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確實,無論是家長還是月嫂、育嬰師 ,都希望孩子穿的舒舒服服,但前提是要根據孩子自己的感受來增減衣物。
  • 天氣降溫,牢記寶寶穿衣法,「三暖二涼」,防止孩子感冒
    後來詢問了專業的育嬰師,首要原因就是給寶寶穿得太多。她說小孩天生純陽體,保護好小肚子就行,一般家裡這個溫度就給孩子穿個小上衣就可以,不用太厚。如果沒法判斷就用手摸摸孩子的後頸部感受下溫度,如果不涼孩子就不會冷。
  • 秋天怎麼給孩子穿衣,可不是越多越好,家長要記住「三暖二涼」
    導讀:秋天怎麼給孩子穿衣,可不是越多越好,家長要記住「三暖二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秋天怎麼給孩子穿衣,可不是越多越好,家長要記住「三暖二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入秋怎麼給娃添衣?「春捂秋凍」靠譜嗎?要注意娃的「兩暖一涼」
    入秋降溫後,給娃穿衣很有學問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隨著中秋的臨近,天氣也越來越涼,娃的出行穿戴也成了家長們的關注重點,一般來說,有以下兩大主流派系,「捂汗派」和「春捂秋凍派」。不過穿多了怕孩子熱著,相信「春捂秋凍」又怕把孩子凍著。秋季怎麼給娃穿衣,成了大多數父母最頭疼的問題。
  • 入秋後該怎樣給孩子穿衣?不是越多越好,家長要做到「三暖二涼」
    導讀:入秋後該怎樣給孩子穿衣?不是越多越好,家長要做到「三暖二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入秋後該怎樣給孩子穿衣?不是越多越好,家長要做到「三暖二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立秋後,給寶寶穿衣遵循「三暖一涼」法則,秋冬少生病
    如何在「秋老虎」的魔爪下讓孩子穿得舒服?類似的問題湧入了媽媽們的心頭。別著急,秋季給寶寶添衣服是有技巧地,記住「三暖一涼」的評價標準,保證能幫助寶寶們健康度過秋季!「三暖」又是指什麼呢?回想一下,如果現在置身冬季,一陣寒風吹來,在穿的衣服不足以抗寒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一定是弓著背,把頭縮向前半部,是吧?我們的本能反應已經幫助我們保護了相對不抗寒的胸腔和腹部,而選擇用後背來抵抗寒冷。所以,用背部來衡量寶寶穿衣多少是很合適的。
  • 立秋後,給寶寶穿衣遵循「三暖一涼」法則,秋冬少生病!
    如何在「秋老虎」的魔爪下讓孩子穿得舒服?類似的問題湧入了媽媽們的心頭。別著急,秋季給寶寶添衣服是有技巧地,記住「三暖一涼」的評價標準,保證能幫助寶寶們健康度過秋季!其實關於春秋過渡季節的穿衣法則,民間早就有了穿衣指南,即「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 「春捂秋凍」不靠譜,入秋給娃穿衣記住三原則,寶寶舒適不愛生病
    其實這件事沒有一個準確的定律,穿的太多或者太少,都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不利,想要娃舒適不生病,要穿的剛剛好。「春捂秋凍」不靠譜,入秋給娃穿衣記住三原則前幾天在寶媽群裡,有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秋天想給孩子少穿一點,鍛鍊娃體抗力,結果抵抗力沒鍛鍊上來,孩子先進醫院了。
  • 天氣寒冷,如何讓孩子穿衣適當少生病?家長謹記「三暖一涼」原則
    但是穿多了,孩子容易捂著,穿少了孩子又容易凍著。穿衣的度,讓不少新手爸媽難以掌握。穿得太多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作為恆溫動物,人可以自行調節體溫來適應環境,穿衣過多會導致孩子的身體調節能力變差,導致免疫力降低。
  • 降溫了,孩子保暖注意「三暖二涼」原則
    三暖二涼原則「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 「二涼」指的是「頭涼」、「心胸涼」。在穿多少這個問題上,我們平常認為「孩子要比大人穿得多」的想法,其實是個誤區。三歲以上的幼兒已經可以自我表達冷暖,只要孩子不覺得冷,家長就不必給孩子多穿。
  • 天氣轉涼怎麼給寶寶穿衣?掌握「4暖1涼」法則,寶寶換季不生病
    那麼,怎麼給孩子穿衣才合適呢?02穿衣之前,先要判斷孩子的冷熱網上有個段子說「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確實,無論是家長還是月嫂、育嬰師 ,都希望孩子穿的舒舒服服。但前提是要根據孩子自己的感受來增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