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又到了給孩子添加衣服的時候。出於對孩子的關心,不少父母寧可讓孩子多穿,也生怕穿少了受涼受凍。
還有的把孩子給捂的嚴嚴實實,反而讓他身體發熱睡不好覺,甚至出現發燒的情況。
其實,給孩子注意保暖本沒有錯,但一旦做過了頭就會由好事變成壞事,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影響。
芳芳剛剛升級為媽媽不久,對養育孩子缺乏經驗。
前些天一直下雨,氣溫一下降低很多。芳芳怕孩子感冒,就給加了一件衣服,晚上睡覺的時候,又蓋了一床較厚的被子,這才放心的入睡。
到了半夜,孩子突然哭鬧起來,無論怎麼哄睡也不行。無奈之下,只好打電話向婆婆請教。
婆婆問了孩子今天的情況後,懷疑是不是給穿多了鬧的,就讓芳芳給減掉一件衣服。
這樣做以後,孩子感到舒服多了,很快就進入夢鄉。
其實,孩子不能穿的太多,而且給孩子加衣也有規律,不能隨便亂加。有的部位需要保暖,而有的部位則不需要捂得過多,否則,對孩子的身體沒有好處。
那麼,讓孩子穿的過多有哪些害處呢?
有人說,孩子是天生的取暖器,這雖是一個形象的比喻,但卻說明孩子由於天性活潑,運動量比較大,因而身體的新陳代謝快,身體非常容易出汗。
一旦穿的過多,就會引起更多的汗液分泌,稍不注意就會出現感冒。如果有皮膚溼疹的情況,還會加重溼疹的反應。
有研究表明,孩子衣服穿得過多,會因為出汗太多感到口乾舌燥。一旦得不到水分的及時補充,會導致呼吸道黏膜乾燥,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並且反覆發作。
一旦穿的過多,讓孩子感受不到外界氣溫的變化,可能降低身體的適應能力,從而讓自我調節能力變弱,最後影響到抗病能力。
因此,一旦天氣發生變化,不能突然給孩子穿的太多。很多時候是父母自己的感覺,孩子並不覺得寒冷。
秋天應該怎樣給孩子穿衣為好呢?
秋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季節,給孩子穿少會感覺寒冷,穿的太多又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只要把握好 「三暖二涼」的原則,注意身體的幾個部位,穿衣問題變得相對簡單。
1、腹部要暖
腹部是孩子的脾胃所在。有些好動的孩子,在感到身體熱的時候喜歡露出小腹,這樣容易讓腹部受涼。
一旦腹部受涼,讓脾胃受到刺激,就會造成腹瀉、腹部疼痛等疾病,還會影響腸道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
所以,父母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問題。對年齡稍大的孩子,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件馬甲,對年幼的孩子可以給他圍上肚兜,為避免晚上打被子可以在睡袋中睡覺。
2、背部要暖
判斷孩子穿衣是否合適,可以撫摸其背部的皮膚部位,孩子身體的冷熱程度,能夠從這裡的溫度上得到全面的反應。
如果背部溫熱沒有出汗,表明孩子穿的合適,如果背部發熱而且出汗明顯,那就說明衣服穿得過多體溫增高,需要適當的減掉一些衣服。
按照中醫的觀點,背部一般比較喜歡溫暖。父母要注意孩子的背部,讓孩子的體溫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3、手腳要暖
常言道,寒從腳下生。由於腳部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對外界氣溫的變化極為敏感,只有讓腳部保持溫暖,全身才會有溫暖的感覺。
同時,由於手腳的血液循環能力不強,即使身體比較暖和,四肢也可能冰涼。
所以,一旦天氣變了,需要及時給孩子戴手套、換上不通風的鞋子,這樣才能讓手腳不被凍傷。此外,讓孩子多搓手、跑步和運動,也可以加快血液循環。
①頭部要涼
有的父母在天冷的時候,喜歡讓孩子戴帽子,結果發現孩子的頭部經常出汗,頭髮也會被打溼。
其實,孩子的頭部喜涼厭熱,必須保持涼爽。
因為頭部是易於散熱的地方,身體內1/3的熱量會通過頭部散發,一旦捂的太嚴會引起身體發熱,導致孩子的內心產生煩躁的感覺。
在天冷的時候外出,可以給孩子帶上透氣、輕薄的帽子,既能感覺舒適又不影響保暖。
②口鼻要涼
在孩子出門時,有的父母會讓孩子戴上口罩把口鼻捂嚴。
這樣做不但影響呼吸換氣,讓身體感到不適,還會削弱孩子對外界的適應力,一旦接觸到冷空氣,更容易引起感冒。
所以,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建議讓孩子戴口罩。
夏去秋來,自然界進行正常的更替,孩子的衣服也需要隨著季節的變化增加,但並不是加的越多越好。
為了孩子的健康,掌握好「三暖二涼」 這個原則,就能控制好孩子的穿衣數量,讓孩子穿的合適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