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社會不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呢?

2020-12-17 獵頭女王

很多應屆生在求職上四處碰壁,吐槽「剛跟社會說了一句Hi,就遭到了社會的毒打」!幾乎所有的公司在招聘要求上都寫著招有工作經驗的人,為什麼不能給剛出校門的年輕人一個機會呢?

下面我們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企業為什麼只願意招有經驗的人

應該如何擺脫學校思維

年輕人遇到兩難問題應該如何破解

1. 企業的立場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並不是以培養人為目的。企業只想招能為自己創造價值、能跟自己進行等價交換的人。因此,企業通常給什麼樣的人機會呢?答案是,學歷好且有經驗的人。學歷好的人通常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刻苦自律的習慣,能夠在工作中學習,可以持續成長,進而解決更多的問題;有經驗的人到崗之後能快速上手,可以經驗復用,試錯成本低,能為企業創造和薪資匹配甚至是遠超薪資的價值。所以,學歷好且有經驗的人,成了企業爭奪的目標。

為什麼企業不給剛出校門的年輕人機會呢?這是因為,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大都是新手小白,沒有實操經驗,不能創造穩定價值。如,應聘銷售崗的不懂如何賣東西,應聘人事崗的不懂如何面試候選人,應聘助理崗的不會做商務PPT……企業招聘新人進來第一件事情,是每個月給新人發著工資,然後給新人培訓、找師傅帶新人、讓新人學習。對於企業來說,短時間內是得不償失的。

2. 應該如何擺脫學校思維

學校思維和社會思維的區別:

學校思維:我需要工作,企業可以提供工作機會,所以企業應該給我一個工作機會。

社會思維:你能夠創造價值、你的條件符合需求,所以企業願意選擇你;企業付出的薪資符合你的要求、提供的崗位契合你的職業規劃,所以你願意選擇企業。你工作創造價值,企業付出工資,這是合法交易。

年輕人從學校出來,要儘快做出思維的轉換,才能適應不同於學校的社會遊戲規則。

3. 年輕人遇到兩難問題應該如何破解

從招聘的途徑來講,年輕人有3個找到工作機會的常規途徑。

(1)實習留任

很多公司每年都會開放一定數量的實習生和管培生的崗位。為了在大三/大四實習的時候找到好的實習單位,你提前一年就要做準備,看看哪些公司有實習崗位,對實習生和管培生有什麼具體要求。尤其要跟學長學姐們積極聯絡搞好關係,因為他們先你一年實習,等你實習的時候他們通常已經正式工作了,他們可以幫你引薦到自己單位實習。 很多公司招實習生就是在為公司儲備新員工,實習生工資低意味著可以花更小成本培養出一個熟手。如果這個實習生畢業了願意留在公司任職,對企業來說等於是低價招了一個有經驗的人,所以大多數企業都願意這麼做!

(2)校招

校招通常是針對大三/大四即將畢業的學生,同樣地你提前一年就應當積極關注學長學姐們的校招,看看哪些公司來學校開宣講會了,什麼樣的應屆生是他們所青睞的,哪些公司不錯值得重點爭取,然後花一年左右的時間來準備。等到你自己參與校招的時候,你就比其他的同學準備得更充分也更有優勢了!

(3)社招

有些人沒趕上校招,有些人不重視校招,也有些人在校招中沒找到自己喜歡的企業,那麼後面就只能進入社招的領域和那些有經驗的人去競爭了。你覺得不公平,那是因為你進入了不屬於你的領域! 校招沒找到好去處是一個偽命題,怎麼說呢,你見過那種在外地實習沒法兒回學校校招期間讓同學在宣講會上幫自己全程錄播的人嗎?你見過因為自己學校太差好公司來得太少而頻繁跑去其他學校參與校招的人嗎?你見過動用自己所有的人脈關係和渠道找校招機會求推薦的人嗎?沒有做過這一切,你憑什麼說自己努力了?

講一些我身邊發生的事例,我做獵頭專門負責網際網路公司的招聘,之前為了招前端開發工程師加入了不同區域的前端QQ群,每當我發招聘信息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應屆生或者大三學生發簡歷給我問能不能推薦他們試試或者發私信問我招不招實習生,有的時候我會被他們的積極和執著所感動,即使沒有崗位也會找各家公司的HR去幫忙賣個面子試試看,或者把簡歷發到HR的群裡問問有沒有哪家需要實習生的,就這樣已經推薦出去好多人了。

講這個例子只是告訴大家有更多的途徑為自己尋求機會,關鍵是你自己要開動腦筋、拉下面子!有些人連我這種QQ群裡接觸到的陌生獵頭都會主動搭訕爭取機會,你們身邊那些哥哥姐姐、同學親戚難道不可以問問嗎?大三大四就業的問題就在眼前,自己不積極,難道讓社會幫你操心嗎?你在實習階段和校招中欠下的努力,在社招中總是要還的!因為在社招領域,應屆生幾乎沒什麼競爭力,只能多投遞、多碰壁、多面試、多等待!

人這一生總會經歷很多難捱的階段,初入社會想找份靠譜的工作就是職業生涯第一個難捱的階段。萬事開頭難,但總會過去,接受現實、面對現實、反省自己、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經驗復用,才是人生的長久之計!

加油吧,祝所有剛出校門的年輕人都能儘快度過難捱的時光、未來一切順利!

相關焦點

  • 人們為什麼接受社會不平等?為什麼厭惡不公平?什麼是機會平等?
    《人們為什麼接受社會不平等》,原載《黑龍江社會科學》2013年第5期,有刪減。在一個每個人的社會角色都被血統、出身、階級、宗教、種族等牢牢綁死的社會,機會平等的重要性將十分有限。只有在平等公民權得到充份保障的社會,機會平等才有可能被視為規範社會競爭的根本原則。有人或會馬上問,為什麼要將機會平等作為根本原則?它的重要性在哪?
  • 父母在,不遠行,當今社會不去大城市年輕人還有機會嗎
    年輕人,一定要去大城市,那裡才有出路和機會,不知何時,在大城市生活,擁有車子,房子成了人們對成功的定義。但,我並不這樣認為,我覺得無論在哪生活,你只要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就算幸福,就算成功。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流通也越來越發達,國家政策的傾斜,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在慢慢變小。小城市發展和建設越來越好,翻身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例如,現在的西瓜視頻對三農的扶持,就刺激了許多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也帶動了當地的就業,提高了大家的收入,讓更多的人願意回到小城市去發展。父母在,不遠行,鄉愁永遠是我們放不下的根。現在家鄉日子越過越好,精神越來越富足,帶動鄉風也越來越文明。
  • 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意加班?如何創造一個好的團隊氛圍?
    先需要強調的是,年輕人不願意加班,和不上進或者墮落沒有邏輯關係。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後不願意加班呢?1.90後為什麼不想加班? 社會環境:從宏觀來說,年輕人不願意加班其實是社會環境和輿論作用的結果。現在我們都提倡要過有品質的生活,提倡生活與工作的科學平衡,提倡積極地在工作外的時間進行自我的充電和升值。
  • 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該不該買保險?該如何配備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現在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和老一輩是不一樣的,錢很難存下來,所以也就有了「月光族」這一稱號。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年輕人身體素質是非常高的,患病的機率是比較低的,所以很多人覺得剛入社會的年輕人是不需要購買保險的(身體健康外加沒錢)。
  • 現在年輕人:不結婚不生育不買房為什麼呢?
    和劉夢有相似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10年來新低。從2015年人口小普查數據可以看出,20-24歲的「90後」女性的未婚比例為75%;25-29歲的「85後」女性的未婚比例仍高達27%,而她們的母親輩們「60後」在她們25-29歲時的未婚比例還不到5%。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買車了?
    我們都知道85後和90後已經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中間力量,雖然已經接近或者邁入30大關,但妥妥的還屬於「年輕人」,這個群體對於大多數車企而言都是最大的受眾體。接近兩年的汽車市場下滑,究其原因就是年輕人對於買車的熱情極速下滑,究竟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呢?
  • 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據日本媒體報導,2002年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高倉健憑電影《螢火蟲》獲得最佳男主角稱號,他拒絕了,願望就一個:把機會讓給年輕人。2013年,又獲得電影學院獎,他再次拒絕。我敢說,這個老人會一直活著,像富士山,也像泰山。  日本電影學院獎,不值錢嗎?不是。這個獎又稱日本電影奧斯卡,1978年創立,由日本奧斯卡獎協會主辦,是日本各大電影獎中唯一通過電視直播頒獎典禮的獎。
  • 給新人升職機會,卻被當面拒絕,現在年輕人都不求進步了?
    可當說到,他的表現不錯,公司年底考慮,把他的崗位動一動,升一個小主管之類時,新人卻直接說,「我不想升職,為什麼要把我提上去?」這新人的回覆,讓他感到特別的意外,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有人說不想升職的。於是朋友就問他,別人都巴不得有這樣一個機會,為什麼機會給了你,你卻不想要呢?新人很簡單的說了一句話,我就是想做一個普通的員工不行嗎?
  • 大時局-世界給年輕人的機會文字實錄
    以下為大時局-世界給年輕人的機會主題對話文字實錄。  徐慨:非常高興能參加這樣一個活動,這個單元的主題我一直很困惑,世界給年輕人的機會。這個世界給年輕人機會了嗎?沒有;如果有的話,機會在哪裡?每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僅僅靠夢想能夠走多遠?除了夢想,我們還要做一些什麼樣的準備?
  •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這一個原因就夠了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這一個原因就夠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是不可能打工的。這句話說出了出少人的心聲,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很多人如果不選擇打工的話,那麼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沒有收入來源又怎麼能在社會上生活、生存下去呢?而社會上那麼多的工種又做什麼好呢?小編相信很多小夥伴們會選擇進廠當工人吧。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著急結婚,父母卻著急呢?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了30多歲還不著急結婚,父母卻天天打電話催啊催啊,這是為什麼?我想從兩個角度回答這一問題:年輕人角度:當今社會離婚率很高,很多年輕人不敢盲目結婚。1.不少父母眼中的「剩男剩女」放在一二線城市,連平均初婚年齡都沒到,所以很多人不著急結婚。2.工作壓力大,經濟壓力大,感覺自己還沒有承擔一個家庭的能力。3.對配偶要求高,很難有中意的,或者有中意的對方或許看不上自己。
  • 「快手」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給95%的年輕人以實踐的機會
    「快手」則是降低了表達的門檻,給了每一個年輕人表達的窗口,讓他們表達自己,讓他們互相看見,讓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生活浮現出來。為什麼要降低表達的門檻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儘可能多的人參與。以前的社交媒體,從微博到朋友圈,其實還是為有寫作能力的人創立的,只有能寫,寫得好,才能參與,才能被人看見,所以,大量沒有寫作能力的人,只有沉默地轉發別人的文章,通過別人的文章來表達自己。
  •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愛生孩子了?
    而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據說是因為成本太高,相關補貼必須提高,來鼓勵他們生育。雖然小編我已經不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是認識的年輕人和疑似中年人還是有一些的,為什麼他們中絕大多數不願意在三十以前生孩子,甚至一直都不想生孩子呢?真的只是因為補貼拿得太少了麼?或許我們可以一起看看他們的,可能沒那麼有普遍性的例子,是否說明了一些「補貼」之外的問題。
  •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寧願去創業,也不願意再進大廠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寧願去創業,也不願意再進大廠了1.這一屆的年輕人想法多網友小曾說:工廠太封閉了吧,感覺和社會都要快脫節了,做的工作都是沒有一點技術含量的操作,流水線的飯菜都充斥著一個工業的味道,每天宿舍大廠兩點一線的生活,整個人都要自閉了好嗎
  • 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會活的如此的累?
    某個貼吧上面熱議一個話題,為什麼如今的年輕人,會這麼的累,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也不愁吃穿了,但是感覺比起以前更累了,生活更疲憊了,甚至自己根本不敢停下來,因為房貸,車貸還有生活壓力壓的自己根本就不敢停下來,有時候甚至睜開眼睛就是各種開支,每天只能拼命的瘋狂賺錢,要不真的怕自己活不下去。
  • 新農合新規,為什麼年輕人能不交新農合呢?
    導語:新農合新規,為什麼年輕人能不交新農合呢?我們國家從2003年就開始推行新農合的這一個惠農政策了,那麼自從農村開始實施這個新農合之後,每年的報銷比例以及報銷金額也都是在增長的,新農合更是為我們的農民減輕了不少看病的壓力。
  • 社會的捶打與年輕人的免疫力
    而年輕人初入社會,也要面臨社會的捶打。前些年呢,可能很多人會有意無意的黑化職場,年輕人總覺得自己會被職場的上司,老闆壓榨。當然,我不能說這種現象不存在,但最近這兩年,社會的毒打來源可就更多了。1. 求職坑傳銷坑是一種,故事太多,我就不講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猝死?熬夜似乎成了一個社會現象了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新聞,柳州一位25歲的外賣小哥猝死在出租屋內,房東說他工作勤快,他說其實自己很累,他的電動車幾天沒有動,房租到期未交房東生疑趕來時,他躺床上已經無意識了,看到這個新聞時我是真的難受了很久,現在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
  • 年輕人為什麼覺得活得累?
    光明時評【年輕人為什麼覺得活得累?】儘管當代年輕人不會再經歷吃不飽穿不暖的苦,也很少會有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卻有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累。其中原因少不了社會結構的變化。中國已經從急劇的社會轉型期過渡到了相對平緩的社會穩定期,社會結構中存在的空白地帶和社會流動中的超越機會越來越少,畢竟,在中國社會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剛剛走上領導崗位和進入中上社會階層的人們還都比較「年輕」。 85後和90後,本該是中國高校擴招惠及的主要人群,但高校擴招帶給他們的不只是進入大學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機會,也帶給了他們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
  • 為什麼現在的公司留不住年輕人?都怪年輕人自己?
    這段時間刷到好多關於「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頻繁跳槽?」「公司為什麼留不住現在的年輕人?」之類的話題和文章,其實本來我是不想說什麼的,但是由於今年的一些經歷,讓我不得不站出來為我們「年輕人」說兩句!先說說我上半年的經歷吧今年疫情稍微控制住後的四月,我從家裡出來,一直在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