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男朋友分手了,因為他要求我畢業一年之內就要跟他結婚,但我不想結婚」。
和劉夢有相似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10年來新低。
從2015年人口小普查數據可以看出,20-24歲的「90後」女性的未婚比例為75%;25-29歲的「85後」女性的未婚比例仍高達27%,而她們的母親輩們「60後」在她們25-29歲時的未婚比例還不到5%。
在對不同年齡、性別,不同工作、不同受教育背景的未婚年輕人採訪後意識到,有關「結婚」這件事情,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想法。
「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傳宗接代的傳統婚育觀念已經成為歷史。個人主義的婚育觀正在取代舊有的家族主義婚育觀。」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建新說。
我最初寫的時候,是想寫有關二胎媽媽的故事《二胎,你做好這些準備了嗎?那些生二胎的媽媽,後來都怎麼了?》,因為我身邊有許多正在猶豫是不是要生二胎,以及已經生了二胎的媽媽,他們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原因許多,我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多問問身邊的人,不管是什麼理由,他們總會給你許多答案。
當一些人還在認可「養兒防老」的時候,為什麼又有一群年輕人卻開始不願意結婚了呢?一、養兒防老,真的靠譜嗎?做為沒有任何工作與經濟來源的爺爺、奶奶們,他們至少有五六個兒女,當他們老了的時候,就需要依託兒女生活。
有一些五世同堂的,還有太爺爺、太奶奶,在這個年齡階層,養兒防老特徵明顯。
你問,年輕人你為什麼不結婚不生娃?因為現在得年輕人不光不想結婚了,連戀愛都不想戀愛了,單身生活痛並快樂著,偶爾逢年過節看看別人發的狗糧哀嚎兩聲,完事兒又打開昨天沒看完的劇繼續沒心沒肺傻樂,繼續一個人踏踏實實工作學習賺錢,一個人照顧自己,無聊了,叫上狐朋狗友出去嗨一圈。這是很瀟灑的單身生活。
現在瘋狂飈漲的房價,沉重的房貸,車貸,不夠還花唄的工資,瘋漲的物價,五花八門的稅收,職場上崗位的競爭,生存壓力……哪一個詞拎出來,都令人透不過氣。這個時代對年輕人太不友好了,無論是農村地區的天價彩禮,還是一線城市的巨額房價,都在無情曝光著年輕人「沒錢結婚」的現實。媽媽卑微隱忍的形象始終影響著現代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女性的婚姻觀,她們接受不了一段這樣的婚姻生活,也不想成為母親悲劇的延續者。她們更有自己的想法和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