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茨威格寫過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記敘了12個歷史的瞬間。如千年帝國拜佔庭的陷落、老年歌德熱戀的悲歌、滑鐵盧的一分鐘、 南極探險的瀕死鬥爭等等。這些記錄,提醒著我們世界上確實有「英雄」般存在的。確實有這樣一群英雄,他們目光如炬,披荊斬棘,創造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事物。這樣的人群,我們叫做「創業者」,佔所有人的比例不到萬分之一。
時光飛轉至2019. 和舊的日子還沒來得及說聲再見,新世界已經猝不及防地到來。我們來看看,在最新一期的名單中,創造了「新物種」的人有哪些?
畫啦啦的李偉,就是將「畫畫」這件事,從線下搬到了線上,並獲得了好未來、真格教育基金的投資。畫畫的在線化,和英語、K12的線上化相比,有著相同的驅動因子,即成本結構的改變。在創業初期的時候,李偉坦言自己「做了20多個城市近2000名家長的調研」,之後打磨出了在線美術的產品雛形,並接受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塔長」沈文博的早期投資。在授課形式上,採用的是一對六、一對八的「小班課」模式,調優了一對一的經濟模型。在營銷手段上採用了微信群獲客,成本較低。一整套創新組合拳的打法,讓畫啦啦乘上了素質教育的紅利列車。新物種正在成長中。
「小班課」是對在線1對1模型的修正,在英語、K12領域,也大有嘗試者。第六期學員中,吳昊的「鯨魚小班」就是在英語小班課領域深耕。及至18年年底,鯨魚小班已經實現了正向現金流,在他看來,一對一的財務模型如果沒有VC的輸血,是難以為繼的。這一點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小班課」也將成為接下來在線英語的行業增長點。
同樣使用「小班課」模式的,還有這一期的塗炬,他創立的「子曰語文」,將大語文的概念帶入教學,把政史哲和語文結合起來,傳播傳統文化。前文中我們提到「大語文」的時候,還是在2016年。這也是教育這一強政策導向的市場給人們的機遇。原本發展緩慢的小班課,碰上強勁增長的課程需求,是否會出現新的火花?
此外,獨闢蹊徑的譚野,用他的「餐飲老闆內參」給全中國數以萬計的餐飲老闆上了一課。餐飲這一看起來低門檻的行業,裡面包含著大量精細化運營的知識,一旦自行試錯,勢必會多交學費。結合龐大的餐飲店基數,這裡便出現了職業教育的機會。當然除了教育之外,餐飲老闆內參還會有產業鏈的其他商業模式,而絕不僅僅是一個自媒體。
除了剛提到的這些人之外,我們還看到名單中的其他人,也各自帶著自己的產品,進入了在線教育這場現世盛會當中。如羅劍從玩多多轉型到火花思維,提高孩子們的數理思維和專注力,斬獲紅杉資本等一線基金的千萬美金級融資。曾鵬軒的核桃編程,採用「錄播+雙師」的模式與獨創的測評方法,一路成長為賽道頭部選手,獲得高瓴資本的1億美金融資。尹方鳴作為聯合創始人的ROOBO,連年獲得數億巨額融資,將AI能力平臺化,野心不止於教育機器人。諸如此類。
如果時光倒回到2014年,縱使再有想像力的天才,也不會想到若干年之後,會出現「這盛世,如你所願」的景觀。人們總是擔心,未來的創新點或許會越來越少,大的顛覆性的創新已經不存在了,科技樹似乎被三體人封鎖,蘋果的發布會也只能展示「雙卡雙待」這樣的「微創新」。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們今天目之所及,新生事物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