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家裡做饅頭、包子越來越少,會發麵項技能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雖然我不止一次寫過包子、饅頭的做法,但還是有很多人留言問為什麼自己發的面硬邦邦的?怎麼判斷面發好了呢?
今天我說詳細說下發麵的幾個小竅門,大家可以收藏了留著過年蒸饅頭用。
食材:麵粉、酵母、白糖、雞蛋
做法如下:
1、用35度左右的溫水加酵母粉,攪拌均勻和面;
2、在麵粉中加入適量白糖和雞蛋(根據麵粉的多少加,500克麵粉加入50克白糖左右),加糖不僅是饅頭的口感更香甜,還可以加快發酵的速度;
3、在和面的過程中逐次倒入水,攪拌成絮狀後再揉成麵團,這樣可以控制麵團的軟硬程度,蒸饅頭的面可以和的稍軟一些,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比較暄;
4、和好的麵團放溫度在28度左右的地方,等麵團發酵到兩倍大,非常鬆軟,手一拉有非常明顯的蜂窩狀,面就發好了;
5、把發好的面揉成長條;
6、切成大小均一的面劑子,如果會揉饅頭,就揉成圓形的饅頭狀;
7、如果不會揉,直接切成大一均一的方形,蒸出來味道也不錯。
蒸饅頭一般用中火20分鐘即好,注意關火後不要馬上揭開鍋蓋,等5分鐘後再揭鍋蓋,可以防止饅頭塌陷。
另外,冬天如果家裡沒有暖氣,可以把水燒開放晾到40度左右(能伸進去手指,但水溫燙手),然後隔水把發麵放進去,這個方法也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