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被提拔的易學習,如何取得心理平衡?

2022-01-09 人民日報


  有人問,《人民的名義》裡,易學習這樣的「理想」形象,在現實官場裡真的存在嗎?

  講真,有,而且不少!

  長期在基層工作,筆者就深交到幾個「易學習」,他們有信仰有擔當,對老百姓有情有義。


  但是……升不上去。

  筆者眼中的「理想」官員,在政界同行眼中或許是另一番模樣。在《人民的名義》火爆螢屏的時候,筆者很想說說沒有成為網紅的易學習。

  這位易學習,年紀輕輕就成了金山縣委書記,此後二十多年,經歷了不少崗位輪換,無論他怎麼踏實能幹,一直在縣處級「轉圈」。

  原因是,沒有「政治資源」,傻幹活,不跑不送(漢東省委常委會是這樣總結的)。

  升不上去,卻從不抱怨。

  李達康縣長大刀闊斧幹事闖了禍,作為縣委書記的他,主動去「頂雷」, 他不抱怨;人家李達康後來噌噌噌升成了省委常委,自己卻從縣委書記變成了縣長,他不抱怨;老婆一直是農村戶口,在家種地、炒茶,他不抱怨。

  在別的官員眼裡,易學習成了填坑專業戶、「倒黴官員」,是憨驢,是loser。

  可是,他有他的成就感。

  去全國最窮的縣任書記,創建了全國有名的建築縣,帶領大家奔了小康;赴被貪汙腐爛掉了的市交通局任局長,整改貪腐之風,再無豆腐渣公路;出任呂州的高新區區委書記,前省委書記趙立春家的公子建美食城汙染月牙湖,他直接給已是副國級的趙立春打電話,請求其支持他拆掉違章建築。

  幹一事,成一事。這份魄力,價值幾何?

  筆者認為,無價。

  我也在想:很多幹部幾年不提拔,就會很焦慮,長期不被提拔的易學習,一次次被機會放鴿子,他定然有過希望,但又回歸失望。幾十年下來,究竟是如何取得心理平衡的?他恆久的工作動力從哪裡來?

  易學習每到一縣,就把一縣的規劃圖掛在眼前,將一張張「目標圖」「計劃圖」變成現實。權貴警告,不改初衷;級別不升,事業常新,那股「啃硬骨頭」的勁兒不隨年紀而減。

  話說這天,省委書記沙瑞金來到易學習家中,被他家牆上的建設規劃圖所震撼,感慨道:「這十張圖充分說明你二十幾年的辛勤工作,不容易呀!」易學習答道:「大家都一樣,我們不能讓老百姓白養活吧。」


  吃百姓的飯,做百姓的事,易學習就是從這樣的初心出發的吧。

  所以,不廢話,就是幹!十張規劃圖,沙瑞金看到的是「不容易」,李達康看到的是「辛酸淚」,筆者看到的則是「價值感」。

  有時候,升不上去是會受打擊,但是能做成事的價值感會彌補他。

  所以,專心做事,才能實現人的價值;而掌握一定權力的官員,更加容易在為社會為百姓做好事的過程中,體會到有魅力的價值感。

  人的很多焦慮和痛苦,歸結起來,都是因為不能在現實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因心理失衡而疾患叢生,自身與環境的關係就會變得緊張。輕則隨波逐流,重則丟掉了信仰、突破了底線、違背了初心。

  由此,不得不說孫連城。

  與易學習一樣仕途不順的孫連城,失意中迷上了「看星星」:宇宙浩渺、時空無限,上級李達康、高育良、沙瑞金算什麼,人類又算什麼,不過都是螞蟻塵埃罷了。我孫連城,還胸懷宇宙呢。升不升官,都無所謂了,不幹事,不惹事,就等著正點下課了。

  明明俗人,卻要「超凡脫俗」,他可憐的心理平衡又怎麼可能實現呢?當官卻不作為,群眾最痛恨,要唾棄你;組織也不容許,怎任由你浪擲一個國家偉大復興的大好時機跟時間?聰明能幹如孫連城,居然作為「殘次品」,被召回懶政幹部學習班「回爐」改造,甚至要被組織勸退,這滋味能好嗎?

  而易學習呢,因為心有堅守,所以腳踏實地;因為腳踏實地,所以能仰望星空。他,才是真正仰望星空的人

  生活裡,他與妻子一起詮釋了「其實幸福真的很簡單,就是兩個人健康平安的相伴終老」,在筆者看來,他是幸福的。

  劇中,易學習是個官員,但是我在想,不管在哪個行當,易學習都能找到自己的平衡,因為他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明白工作的意義所在。

  做一個縣委書記,和做一個鉗工沒什麼區別,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在哪個崗位就做哪個崗位的專家。精心耕耘、充實工作中,他收穫了信任,守護了親情,更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而當他埋下身來,卻平凡得幾乎看不見。


  這是一種大智慧,也是一種大胸懷

  這一切,孫連城為什麼比不了?因為他在自我放逐中,看到了一個假宇宙,他的尸位素餐,首先是對他的工作對象,即光明區群眾的傷害,而於他而言最本質的傷害,其實是對自我價值的損害。他的工作,本是他的立身之本,卻在一肚子惱火中親手摧毀。

  「不失其所,如如不動」,一個人守不住自己的立足點,也就再無前景可言。這個樸素的道理,在易學習和孫連城一正一反的對比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這就是我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當一個人拿自己的職責和別人賭氣的時候,最終失去的,是自己

  職責為重,失職者為輕,輕重不一,哪來的心理平衡?

  易學習的心理平衡,本質上在於守住了職責重量,所以他不會飄飛,也不會墜落,平衡即是最大的幸福。

  在與李達康的對飲中,易學習一抒胸臆,「我們還將繼續創造歷史」,筆者從中看到了一種改革者的「萬丈豪情」,這種豪情,貫穿古今,閃耀著理想的光芒,是為大丈夫之嘆!

  行文至此,筆者想說,易學習不是聖賢,他只是一個「敬業者」,這樣的「敬業者」,對所有從業者都有啟示意義。當然,我們也有理由擔憂,社會上有太多易學習被時間、現實和挫敗感埋沒了。

  像易學習這樣踏實能幹的幹部為什麼總是提不上去?

  劇中,「沙瑞金之問」振聾發聵,讓易學習這塊埋得太深的金子,終於發了亮。用好一個「易學習」,就能激勵一片「易學習」。

  不能讓易學習們寒了心!

來源:觀點流(ID:guandianliu),作者:湘君

本期編輯:崔鵬、蔣波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像易學習一樣長期不被提拔的幹部,如何取得心理平衡?
    有人問,《人民的名義》裡,易學習這樣的「理想」形象,在現實官場裡真的存在嗎?講真,有,而且不少!長期在基層工作,筆者就深交到幾個「易學習」,他們有信仰有擔當,對老百姓有情有義。但是……升不上去。筆者眼中的「理想」官員,在政界同行眼中或許是另一番模樣。在《人民的名義》火爆螢屏的時候,筆者很想說說沒有成為網紅的易學習。
  • 人民的名義:沙瑞金提拔易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樹立選拔的標準
    人民的名義:沙瑞金提拔易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樹立選拔的標準《人民的名義》熱播時,贏得了很多觀眾的好評,對這部劇的劇情和演員演技都是有很高的評價的。這部官場劇,符合現在社會的走向,向人們介紹一些官場之事。說到了這裡,自然也少不了講一些為官道理。
  • 專家: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的人易得病 尤其是癌症
    今天是第16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提倡心理諮詢,促進精神健康」。北京安定醫院的專家指出,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的人最容易得各種疾病,尤其是癌症。  新聞關注  關心普通人精神健康  重點提醒  長期心情壓抑易得癌症  北京安定醫院心理科的秦士珺醫師對記者表示,心情壓抑和癌症疾病存在著直接的聯繫,因為長期心情壓抑,而得癌症的患者不在少數。秦醫師指出,曾經有一項回顧性的調查研究顯示,60%至70%的心情壓抑者與患上癌症有著很大的關係。
  • 領導為什麼會提拔本不該被提拔的人?若身陷局中,又該如何破局?
    如有創業、企業管理、企業升級、市場營銷、職場困惑方面的問題,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詳細描述問題~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個人本該被提拔,但結果卻是不如人意的,不僅當事人不服,很多員工也都不服。於是,很多職場人便會由此覺得不公平,為什麼非要勾心鬥角,你爭我奪的呢。
  • 人生,在心理平衡與不平衡的鬥爭中前進
    這一行為實現的結果正好滿足了動機的需求,動機和需求實現了,這一特定的驅力和誘因就在心理上消失了,心理處於平衡滿足狀態。這些東西如果不能及時給予,那就自然形成心理上的欠缺感,形成心理落差,出現了不平衡現象。人的動機一旦形成,不是很容易就消失掉的,而是會停留一段時間或轉化成其它動機得以實現,就會以種種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形式去滿足它,達到消除心理欠缺,填平心理落差的作用。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不但為不平衡心理能量提供動力,而且也為心理平衡提供了動力和勢能。
  • 如何才能取得合法心理諮詢資格?
    最近許多人在問:想從事心理諮詢有關行業,但是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取消了,如何才能取得合法心理諮詢資格呢?兩個方向 一是選擇現階段心理諮詢師培訓相對專業權威的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推出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項目》繼續學習,做好從業的知識、技能儲備,靜待機會。
  • 如何才能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
    如何能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通常需要有這樣幾步: 1.了解心理治療師資格考試心理治療師屬於衛生專業,人事部、衛生部的《關於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人發〔2000〕114號)下發後,自2001年起全國衛生專業初、中級技術資格以考代評工作正式實施。
  • 心理平衡十要訣,遠離疾病
    醫學專家研究發現,人類 65-90 %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緊張憤怒和敵意等不良情緒使人易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而且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加速人體衰老過程。聯合國國際勞動組織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也認為, &34;.
  • 如何解決機器學習中數據不平衡問題
    如何解決機器學習中數據不平衡問題來源:36大數據
  • 如何平衡電腦遊戲和孩子的學習
  • 《心理平衡引論16》心理平衡後記及文獻
    《心理平衡引論》後記這裡,提出了心理平衡是人的心理的一種自然的必然傾向。並認為這種必然傾向是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的結果。在這一論題下,我們又建立了心理數軸、心理坐標和心理波動曲線。還論述了良性心理能量和惡性心理能量、心理語言和心理語言邏輯方式、心理控制、需要與動機、精神勝利、心理平衡方式等幾個核心問題。心理平衡是人的心理上的自然趨勢,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是對人的心理、生理、機體都很有益的。但是不恰當的心理平衡方式,或者是比較低級的心理平衡,會讓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失去發展的動力,失去鬥志,甚至會亡國。
  • 心理健康科普:學習平衡情緒的能力,讓身心少一點傷害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不如意的生活帶給人的情緒體驗,因每個人的個性特質傾向、對事件的認知、以及個人的處境、環境不同,而對情緒的體驗也會有所不同。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是唇齒相依,密不可分的,「病由心生」源於此。許多科學研究表明每一種生理疾病的產生或多或少都受到情緒的左右,人的情緒與人免疫系統關係密切。在西方社會的十大死因中,心臟病位居第一,在諸多危險因子中,沮喪、壓抑、不滿意、不快樂、憤怒、壓力等情緒產生的負性能量,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致命的。
  • 影響長壽的因素「心理平衡」究竟怎麼理解,又該如何做到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莉莎白等總結出的長壽之道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佔25%,其它佔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佔到了50%。這影響長壽因素佔一半原因的「心理平衡」究竟怎麼理解?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
  • 心裡不平衡怎麼辦,要如何改變心理失衡狀態
    心理不平衡如果不能調節過來,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使生活健康水平急劇下降,之所以感到不平衡,是因為:個體認為付出與收穫不成線性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感到失望、不痛快、無法接受以及否定自己。但生活中,很多時候造成心理不平衡的原因是,在與個體認為不如自己的人對比中發現:(個體認為的)對方不付出或者少付出所得到的東西,比自己全力付出獲得的還要多。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我本來是比你優秀的,為什麼現在你卻混的比我好。由此可見,一定要學會正確估量自己,對事情的期望值不能過分高於現實值。
  • 心理諮詢師國家考試停了 如何才能取得合法心理諮詢資格?
    據筆者所知,許多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的老諮詢師,甚至是取得一級心理諮詢師的,也有參加心理治療師考試並取得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的。目前我們國家的心理治療師不足萬人,而國家要求二級以上醫院都要開設心理門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開設心理諮詢室,需要大量的心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為熱門崗位需求。
  • 淺談如何引導初中生走出焦慮的心理誤區
    在這一階段,他們的生理與心理發展不平衡。一方面,他們的生理正處於第二個發展高峰,身高體重明顯增長,精力旺盛且性意識覺醒,出現了成人感和獨立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他們的心理雖有較大發展,但畢竟還很不成熟。其自我意識性強,但實際能力有限;接受信息廣泛,但缺乏認識深度;活動範圍擴大,但生活經驗不足。
  • 如何平衡設計與客戶心理?
    2、為了更好呈現品牌的內涵,平衡設計與客戶心理兩者的關係,應該怎麼思考?品牌的內涵主要體現有幾個層面,一是品牌本身的核心精神,也可以理解為它的歷史,或者創辦人的初心這些層面。比如說通過一些線上或者是線下的搜索,也通過客戶自己提供的材料,從客戶方、高層或者是不同工作管理以及前線的一些員工,甚至是消費者去獲得更多長期的資料。也要通過這些資料的獲取去分析,找到對我們發展一個項目相對有用的元素,為我們設計方向提供足夠有力的支撐。我們在專業上的做法,其實是去理解客戶企業的內涵,也是為了我們的設計提供一些更有利的支持與解釋。
  • 職場中如何才能獲取更多晉升機會?如何讓領導主動提拔你?
    如何提高自己的形象?如何讓主觀因素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小龍蝦】認為要從忠誠、價值、優秀三個方面著手。 忠誠。要讓領導看到自己的忠誠所在,這也是領導提拔人員第一個要考慮的事情。 正職提拔個副職是為了協助自己,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給自己提拔個攔路石,提拔個時刻準備取代自己的小人。
  • 怎麼面對心理不平衡
    人心,最複雜最抽象的事物,它本來應該生機勃勃,燦爛明媚,然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不平衡或不公正的事讓它籠罩著沉重的陰影,陰雨綿綿......這種狀況叫心理失衡,它對人們的生活是有害的。出現不平衡心理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這時人會出現消沉頹廢、鬱悶不樂、焦慮煩燥等不良心理狀態。
  • 不逼孩子學習反被孩子怪罪,興趣和堅持如何把握平衡?
    怎麼把握興趣和堅持的平衡?其實他們本身就是互補。興趣與練習之間似乎天然存在矛盾,孩子沒有習得技能,難以產生興趣;越難產生興趣,就越不願意練習,越無法產生成就感。怎麼讓孩子堅持一些練習呢?,總呆在同一個狀態,人的心理舒適區會停留在一定範圍,逐漸對現有狀態感到無聊,從而失去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