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個性面對迴避型人格

2020-12-20 心意說情感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好人」,這個是加了引號的好人。

這種所謂的好人是屬於害怕製造矛盾的人,他會讓自己充當一個和事佬的身份,哪怕對方已經傷害到自己的利益,這種人也會害怕因為爭論而傷了和氣。這種人在一段戀愛關係中,如果對象是一個比較作的人,就會手足無措。為什麼呢?

比如對象作,製造了矛盾,明明不是自己的錯,老好人卻還是會主動去認錯。久而久之,對象知道老好人永遠不會生氣,自己愛怎麼樣都行,但是對象作歸作,懂事就行,可是如果老好人的對象是一個迴避型的人格。怎麼辦呢?

在感情裡面,相似的人適合玩鬧,互補的人才能相伴一生。

迴避型的對象會因為你犯的一個小錯,就開始試圖否定你的一切,你做什麼TA也不會改觀。

有時候,真的很想要和TA心平氣和的溝通,但是TA卻總是不願意面對問題。

雖然有時候自己也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點,但是為什麼TA就一點也不明白我的好咧!

鬧矛盾了,一點也不願意和我交流,就放任老好人自己難過。

看著他無所謂的樣子,老好人就更是內心苦悶了。這樣的生活很是艱難。

很顯然,這種對象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們總是喜歡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表達自己的心情,在大的變化也不會說出來。

迴避型人格的人是怎麼樣形成的吶?我們又該怎樣和迴避型人格的人相處吶?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迴避型人格的人:

迴避型人格的人給你的感覺就是他們是憑實力單身的。而且這種一般脾氣很爆炸,在外很強勢,因為他們需要這種強勢來掩蓋內心的脆弱。

他不會把喜怒哀樂變現出來。

他們一般不喜歡去和人溝通,也不喜歡談及自己身上的事情。

形成迴避型人格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原生家庭。

面對迴避型對象我們又該怎麼辦吶?

1、不要企圖改變TA,你要學會尊重TA。但是記住,不是你什麼都不說就是尊重,老好人有的時候真的要發點小脾氣,讓對方知道你也是有原則和底線的,這樣對方才會換位思考。當然,你再換位思考你的對象,要是有人強迫你改變,你也會很難受,尤其他是迴避型人格,這個問題上他會變現的更加的難以接受。

2、引導TA做出改變。怎麼引導,不要太多說教,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去感染他。不要大發雷霆,這樣會嚇到迴避型人格。你要學會引導而不是主動求和,你要是主動TA反而會退縮,你就選擇不作為,以退為進。

想要和迴避型愛人相處,你就要了解他們的心理,他們不喜歡別人對他們過於主動,越主動,他們就越是害怕,所以你要對TA們冷漠一點,TA們就會表現出自己主動的一面。

不要把自己大量的情感傾注到TA身上,迴避型人格的人是不會達到你所期望的那樣的。

老好人和迴避型對象在一起,是最容易積累矛盾的,因為老好人不愛挑撥,迴避的習慣冷戰。時間久了,都以為對方懂自己,其實矛盾永遠沒解決。

如果你恰巧也是老好人性格,希望你勇敢一點,別放棄,要試著去引導你的對象,語氣溫柔的和對方交心,找個合適的機會,兩個人獨處,相信你的溫柔,會讓對方慢慢打開心扉。當然過程會比較困難。

還有一點,很多人的老好人屬性其實是被動形成的。因為你害怕失去,所以一再隱忍。不管你天生是個老好人性格還是被動老好人。你都要自信起來,因為一個自卑沒主見,處處是弱的風格,多半難以善終。

純屬個人見解~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號」:心意情感挽回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等。成年以後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社交和職業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類患者總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因而顯得過分敏感和自卑。
  • 或為迴避型人格障礙
    或為迴避型人格障礙最後,她被確診為「迴避型人格障礙」。她接受了心理諮詢,但表示無法參加團體心理治療。表現:不敢與人交往 埋怨受到孤立在生活中,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儘量迴避社交活動,不敢冒險或嘗試新鮮事情,害怕出洋相被人嘲笑,嚴重者甚至不敢去上學、上班。
  • 迴避型人格障礙和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一個方面的特徵是:在他們眼裡,生活就是一團團的麻煩構成的,而這些麻煩之所以被稱之為麻煩,是因為它們需要耗費精力,並且跟責任有關,涉及到責任,就需要承擔,承擔就有可能讓自己失敗、受傷、不受控,然而又沒嚴重到讓自己走投無路要去死的地步,於是就迴避。
  • 什麼是迴避型人格障礙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那些遁跡荒野、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居者們則很可能屬於迴避型人格的人。在現代社會中,隱居者已很難找到一塊清淨的樂土,於是,他們往往關閉自己的心靈,不與他人作親密的接觸,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種有意義的孤獨與暫時的迴避人世並非一種病態,相反,真正具有迴避型人格的人並不敢深入到自己心靈的內部去;他們的迴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點。
  • 心理學家:老好人屬於壓抑型人格!
    心理學家:老好人屬於壓抑型人格!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個老好人呢?考慮的角度不同,大家的答案不盡相同。壓抑型從性格角度分析來講,好人這一角色在生活中需要為他人考慮更多承受更多,自身負載著更多壓力,屬於定義中的壓抑型性格。心理學創始人佛洛伊德認為,在人的體內存在著正向性力以及負面的攻擊力兩種驅動力,當兩種力量處於平衡時會保證正常狀態,而在好人的世界裡維護自我的攻擊防禦技能卻相對較弱。
  • 迴避型人格應該如何挽回?
    戀愛中迴避型人格通常表現為:不夠關心對方,不能明白對方的訴求,從來不溝通,一旦有問題、矛盾都是沉默再沉默,無論怎麼去溝通都是沉默,讓人很有挫敗感。焦慮型人格的人碰到迴避型人格的人,因為無法理解對方的想法通常更容易生出很多不安,而迴避型也因為不會相處而表現出一種逃避。大家應該都知道《小王子》這本書吧,在第三個星球上小王子遇見了一個酒鬼:小王子問他:「你為什么喝酒?」「為了忘卻。」
  • 小時光提醒:什麼是依戀型人格?痴戀型、迴避型、你是哪種類型?
    小時光提醒:你想知道依戀人格是什麼嗎?每種依戀方式又是如何影響人的戀愛關係、友誼、育兒甚至世界觀的呢?你又是哪種類型呢?一起來看看吧!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關係是如何影響你的?又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依戀理論是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在1968年提出的,是積極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 迴避型人格戀人,該如何挽回?
    很顯然,這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們總是喜歡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表達自己的心情,在大的變化也不會說出來。迴避型人格的人是怎麼樣形成的吶?我們又該怎樣和迴避型人格的人相處吶?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迴避型人格的人:迴避型人格的人給你的感覺就是他們是憑實力單身的。
  • 你有迴避型人格障礙嗎?具有哪些特徵呢?
    甚至下意識迴避別人的眼神,避免過激的討論,往往帶著不愉快去工作,接受別人的意見,迴避自己的想法,由於害怕被拒絕,被反對而常常想要逃避當時的情況,長時間如此會導致人們具有迴避人格障礙。然而迴避型人格障礙有哪些特徵呢?
  • 迴避型人格障礙特徵及治療方法
    迴避型人格障礙又稱迴避型人格或逃避型人格,是病態人格的一種其特徵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付,總希望被他人所承認和接納,但又害怕做錯事而遭譴責,內心衝突不安,適應困難。 一、表現特徵 迴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付。
  • 孩子膽小內向並不可怕,怕的是形成「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因而,孩子的個性培養,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小孩性格比較靦腆、內向,父母採取了很多方式都沒有什麼效果,反而還加重了孩子的這種個性,其實就是因為孩子形成了「迴避型人格」。但是有些內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的形成一種迴避型人格,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這種孩子在面對自己不擅長或者不能解決的問題時,直接選擇了退回原點,回到舒適圈,長此以往,孩子的生活圈會逐漸縮小,內心也會越來越封閉。
  • 迴避型人格障礙怎麼調適?
    迴避型人格障礙有明顯的行為退縮、自卑心理,面對挑戰通常採取迴避態度,沒有能力應付,他們的迴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的特點,如果長期得不到重視和幫助,這類人的生活、工作、人際交往都會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那麼對這類人格障礙應該如何調適呢?
  • 迴避型的人格
    一個人要有底氣才能走的越來越遠,但是我的底氣在迴避型的人格中逐漸消失,我不在像小學的時候受人表揚,就像飄著的塵土要落回大地,開始收斂張揚。 加油,每一個迴避型人格的人,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非常自信的,而有些人則是出現了自卑的心理,時間長了引起了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情況,當然引起迴避型人格障礙發生的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那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呢?
  • 案例:青少年迴避型人格的心理諮詢
    2.分析和診斷   這位男孩是一名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迴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的特點是行為畏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對付,主要表現特徵是: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②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③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迴避;④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避不回答問題;⑤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⑥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
  • 青少年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諮詢
    2.分析和診斷這位男孩是一名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迴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的特點是行為畏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對付,主要表現特徵是: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②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③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迴避;④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避不回答問題;⑤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⑥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迴避型依戀如何挽回有很多諮詢者上來就會問我,自己的伴侶是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並不是你們吵個架,他不回覆你的信息,或者是愛說分手就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它並不體現於某一個表現,而是貫穿於親密關係中的方方面面,這影響的是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 迴避型依戀人格特徵篇
    迴避型依戀特徵一、自卑之痛「迴避型依戀者」一定是「迴避型人格」,這類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源自童年或原生家庭的「自卑感」。二、缺愛之痛「迴避型人格」還有一個顯著的心理特點:他們對「愛」感受得太少,也了解的太少,「缺愛」的情緒始終與他們共生。
  • 後退後退再後退---迴避型人格
    迴避型人格大多如此,這些行為來自病人心理上的自卑、交往時的焦慮,內心處在自卑和矛盾的狀態,嚴重妨礙了正常的社會生活。幾年前有個熟人介紹的案例,是個三十多歲的小夥子,名叫支和{化名},支和的老爸生意失敗後每天都在小酒館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家,家裡的開支完全依靠老媽在工廠做工的收入,支和從心裡看不起老爸。那時候,支和很自卑也很愛哭。
  • 迴避型依戀人格:在戀愛中,你是否因此而煩惱?
    常常自己為此感到煩惱,其實,這是一種迴避型人格障礙。迴避型依戀人格狀態的提出:依戀理論是由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根據嬰兒和養育人之間的依戀模式提出的,將依戀模式分成了三種關係,分別為安全型關係,焦慮—矛盾型關係,迴避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