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的人格

2020-12-20 騰訊網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倒黴的事情總是一連串的到來。

明知道被騙卻還是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應付。明知道自己平平淡淡,卻還是幻想住在城堡裡的王子和公主。就像《好想愛這個世界啊》裡唱的「抱著沙發,睡眼昏花,凌亂頭髮,卻幻想像電影主角一樣瀟灑。」

每次想要改變自己都無從下手,就這樣生活著,內心矛盾而又糾結。我看到過一句話說:渴望被救贖,又害怕被救贖。我感覺就好像再說我自己。

朋友說,太倒黴了要去踩一個井蓋,好運才會到來。我在漸冷的晚上去踩了一個井蓋。有時候要去自己一個人走路,心裡的情感才能釋放,有時候晚上偷偷的哭一場,這件事才會作罷。

一個人要有底氣才能走的越來越遠,但是我的底氣在迴避型的人格中逐漸消失,我不在像小學的時候受人表揚,就像飄著的塵土要落回大地,開始收斂張揚。我每一刻都在想,我的底氣要從哪裡來,什麼東西才會給我足夠的安全感。後來我才想明白底氣要自己給予。其實我們每個人有時候都在逃避一些人和事,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沒有各種底氣,自己默默承受一切。

加油,每一個迴避型人格的人,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人格障礙和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一個方面的特徵是:在他們眼裡,生活就是一團團的麻煩構成的,而這些麻煩之所以被稱之為麻煩,是因為它們需要耗費精力,並且跟責任有關,涉及到責任,就需要承擔,承擔就有可能讓自己失敗、受傷、不受控,然而又沒嚴重到讓自己走投無路要去死的地步,於是就迴避。
  • 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等。成年以後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社交和職業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類患者總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因而顯得過分敏感和自卑。
  • 什麼是迴避型人格障礙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那些遁跡荒野、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居者們則很可能屬於迴避型人格的人。在現代社會中,隱居者已很難找到一塊清淨的樂土,於是,他們往往關閉自己的心靈,不與他人作親密的接觸,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種有意義的孤獨與暫時的迴避人世並非一種病態,相反,真正具有迴避型人格的人並不敢深入到自己心靈的內部去;他們的迴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點。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非常自信的,而有些人則是出現了自卑的心理,時間長了引起了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情況,當然引起迴避型人格障礙發生的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那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呢?
  • 老好人個性面對迴避型人格
    久而久之,對象知道老好人永遠不會生氣,自己愛怎麼樣都行,但是對象作歸作,懂事就行,可是如果老好人的對象是一個迴避型的人格。怎麼辦呢?在感情裡面,相似的人適合玩鬧,互補的人才能相伴一生。迴避型的對象會因為你犯的一個小錯,就開始試圖否定你的一切,你做什麼TA也不會改觀。
  • 迴避型人格應該如何挽回?
    戀愛中迴避型人格通常表現為:不夠關心對方,不能明白對方的訴求,從來不溝通,一旦有問題、矛盾都是沉默再沉默,無論怎麼去溝通都是沉默,讓人很有挫敗感。焦慮型人格的人碰到迴避型人格的人,因為無法理解對方的想法通常更容易生出很多不安,而迴避型也因為不會相處而表現出一種逃避。大家應該都知道《小王子》這本書吧,在第三個星球上小王子遇見了一個酒鬼:小王子問他:「你為什么喝酒?」「為了忘卻。」
  • 或為迴避型人格障礙
    或為迴避型人格障礙●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因害怕被拒絕而迴避人際交往,其實內心孤獨●過於強調「不和陌生人講話」導致孩子迴避社會接觸,不利於人格完善害羞的背後是害怕別人的批評和拒絕,嚴重到「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程度,患者連上學、上班都不敢去,內心卻很苦悶,覺得受到大家的孤立。廣州有精神心理專家指出,發展到人格障礙再治療已經很難改變,提醒為人父母者不要一味教孩子迴避社會交往,那不利於塑造完善的人格。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渣嗎
    最近網上興起一個熱門詞彙,叫迴避型依戀人格。通俗解釋一下,有這種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通常對一個人產生好感後,一旦發現ta回饋給自己相同的感情,就會開始冷淡,逃避甚至是討厭這種感情。發現ta知難而退後又開始陷入後悔和自責中。他們往往渴望著溫暖,卻又不自覺抗拒。
  • 迴避型人格戀人,該如何挽回?
    很顯然,這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們總是喜歡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表達自己的心情,在大的變化也不會說出來。迴避型人格的人是怎麼樣形成的吶?我們又該怎樣和迴避型人格的人相處吶?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迴避型人格的人:迴避型人格的人給你的感覺就是他們是憑實力單身的。
  • 認識你的戀愛人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之後,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依戀行為的影響會延續到人們成年,主要凸顯在親密關係上,由此衍生出三種不同的戀愛人格:安全型依戀人格(secure attachment),焦慮型依戀人格(anxious preoccupied)和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 迴避型人格:過於羞澀的「老實人」
    迴避型人格的人不同於普通的冷淡、避世,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心都在迴避。因此,迴避型人格的人,總是帶有盲目性、強迫性和非理智性的特點。在生活中,迴避型人格的人雖然怕失敗,沒有自信,不願結交新朋友,顯得很怕生,但是真正交往下來,我們卻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其他人格類型的人那樣可怕。與迴避型人格的人交往時,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緩慢而小心,儘量表達出自己對他們的喜愛,如果貿然急匆匆地衝過去,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把他們嚇跑了。
  • 迴避型人格障礙特徵及治療方法
    迴避型人格障礙又稱迴避型人格或逃避型人格,是病態人格的一種其特徵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付,總希望被他人所承認和接納,但又害怕做錯事而遭譴責,內心衝突不安,適應困難。 一、表現特徵 迴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付。
  • 迴避型人格障礙怎麼調適?
    迴避型人格障礙有明顯的行為退縮、自卑心理,面對挑戰通常採取迴避態度,沒有能力應付,他們的迴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的特點,如果長期得不到重視和幫助,這類人的生活、工作、人際交往都會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那麼對這類人格障礙應該如何調適呢?
  • 焦慮型依戀人格愛上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
    這種關係介於心理學家稱之為:焦慮型依戀人格與迴避型依戀人格之間。在這類夫妻關係中,存在著持續不斷的推拉遊戲。焦慮型依戀人格很典型地或多或少會抱怨他們的伴侶反應不足,指控他們感情上的疏離、隱瞞、冷酷、身體上也冷落。迴避型戀人對他們的伴侶保持著相對安靜,但在他們厭煩時,他們會抱怨。
  • 迴避型依戀人格特徵篇
    迴避型依戀特徵一、自卑之痛「迴避型依戀者」一定是「迴避型人格」,這類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源自童年或原生家庭的「自卑感」。二、缺愛之痛「迴避型人格」還有一個顯著的心理特點:他們對「愛」感受得太少,也了解的太少,「缺愛」的情緒始終與他們共生。
  • 職業選擇,迴避型人格適合什麼職業?
    迴避型人格,這種人格本來是一種集眾多優點於一身的人格,並不是當事人所想像的那種狀態。但就是由於自己評價過低,對優點和缺點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所以導致自身的優勢無法完全展現出來。迴避型人格,需要適度掌握,切不可任其發展,滑入迴避型人格障礙.....如果已經屬於人格障礙,那麼所有的職業討論可能毫無意義,而是應該去討論如何治療和改變自己。
  • 與迴避型人格相處的障礙
    迴避型人格表現:(1)因為害怕批評、否定或排斥而迴避涉及人際接觸;(2) 因為會失望而不敢跟別人交往,而且很怕與新事物接觸,這可以說是社交恐怖症的升級或變異。不要施壓/增加自信不要施壓 迴避型大多是家庭或者後天環境所影響導致,要改變有很大難度,而且他自身不會認識到,旁人的話也聽不進去,自我包圍。降低自己的需求,不要用抱怨指責去告知不滿,接受他的性格,而不是去改變對方,當他們迴避的時候,千萬不要逼他們走出來,尊重他們的感受。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病理因素
    核心提示: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感起源於人的幼年時期,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記憶力、性格等)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 實用心理學丨迴避型依戀人格到底是什麼?
    想要真正了解迴避型依戀人格你需要看這裡!迴避型依戀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性單戀(avoidant attachment)」。這個群體還有一個悲傷的稱呼——「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造成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一個人的自卑感大部分來源於他童年的經歷。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改變?
    心理學將其稱之為:「迴避型依戀人格」。 在生命以及感情的旅途中,迴避型依戀人格就是「獨行俠,」他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自由。 迴避型依戀人格屬於情感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會產生這種人格,多部分是在人生中受到過嚴重的情感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