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評論:蔡英文因她所宣揚的「民意」而作繭自縛

2020-12-17 環球網

蔡英文無論在競選期間還是5.20講話中,一直都聲稱要根據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來進行兩岸交流,來繼續推進臺灣的民主制度。可見蔡英文一直以來也以「民意」為自豪。但是民眾過度參與終會削弱代議制政府的功能。近日,蔡英文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意」的挾制。

前段時間因醉酒駕車的駐新代表江春男在接受罰款緩刑之後,被強大的臺灣民意反抗,不得不辭職。最近,將要遞補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郭正亮因於今年2月酒駕被抓,目前仍在緩刑期。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17日中午到民主進步黨中央抗議,協會不僅呼籲要求民進黨對酒駕零容忍,同時也警告蔡英文要遵從「民意」,聲稱「民意」不可違,亦即要求即將遞補「立法委員」的郭正亮辭職;民進黨副秘書長李俊毅不得不說蔡英文會有所處置,不會讓大家失望。面對民粹泛化的臺灣,蔡英文無疑因她所宣揚的「民意」而作繭自縛。

民眾過度政治參與,削弱代議制政府的功能。在實行民主制度的臺灣,民眾參與固然是政治發展的合法性部分,然而,過度的政治參與勢必影響代議制政府的功能。

在全球性文化擴散的情況下,網絡為擴散提供了最快、最新的綠色通道,政治人物的一絲一毫的動作瑕疵總會被大眾無限放大。江春男、郭正亮的酒駕行為固然違反了法律、違反了道德模範的作用,但是民眾的反應未免有些過度憤怒,因一時的酒駕行為而否定整個政治人物的道德品行、專業素養未免過度非理性。

另外,代議制政府本是經過合法的競爭式選舉建立起來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民意進行人事布局的決策,在考察人事專業素養的同時固然深知待考察人事的其他素養。如果任何人事布局都需在民眾的參與下實行,那麼政治人物的決策能力體現在何處?不是所有的民眾都經過理性思考來評價政治人物,不是所有的民眾都具有判別專業素養的能力,所以,過度的民眾參與勢必影響政策的決定。

民粹泛化消耗社會精力。臺灣的民主雖然在經濟上實現了後工業時代的資本主義,在政治上實現了所謂的自由民主,然而在文化上仍然不具備民主的條件,即臺灣仍然處於一種非均質的文化環境下,大多數的民粹式參與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否決而否決。但是這樣的文化只會加速消耗臺灣的社會精力,加速臺灣的經濟衰落,依然不能解決最根本的民生問題,因民粹只會加速瓦解政治人物合法存在的基礎,也會讓越來越多的政治人物不敢參與政策的制定,最終只會拖延解決問題的進度,臺灣發展的進度。

民主社會需要的是合理的治理,實現大多數人幸福。然而,目前蔡英文卻被自己所宣揚的「民意」所束縛。未來蔡英文若想一方面討好「民意」,一方面實現臺灣社會真正的「民主」,那就需要她在進行決策的時候既考慮「民意」的反應又考慮待選政治人物的個人素養,儘量兼顧個人專業素養和公眾形象但切不能被所謂的「民意」所主導,這樣不但削弱統治者的決策能力也會消耗臺灣的社會精力。儘管大眾參與的過程是政治發展的合法性部分,但它同時也充滿或陷於無聊感情主義或淪為墮落的煽動的危險,而這兩種危險都有可能使一個社會的精力消耗殆盡。問題無疑是向來就有的,即平衡大眾感情和公共秩序,這是民主政治的根本問題。(中國臺灣網網友:楊廣霞)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臉書祝新年快樂 網友踢館:望真正傾聽民意
    蔡英文臉書祝新年快樂 網友踢館:望真正傾聽民意 2018年01月01日 15: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晨參加元旦典禮。(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1日訊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晨在元旦典禮後,通過Facebook發出2018年第一篇貼文,稱祝民眾「新年快樂 幸福共好」。此文一出引發網友討論,不過,很快有人前來「踢館」表示,希望蔡英文能真正傾聽民意,「包括反對民進黨的人民民意!」
  • 數據被公開,蔡英文恐怕要「坐不住」了
    但近日,一份民調結果的出現,恐怕要讓蔡英文「坐不住」了。 和平是民意所向 據臺灣相關媒體報導,近日,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和臺灣國際研究學會以「兩岸關係」為主題在島內進行了民意調查,而調查最終結果,恐怕並不是蔡英文希望看見的。
  • 評論:蔡英文的「民意光環」褪得有點快
    這句話不是出自對手們的攻擊,而是來自「臺獨」大佬林濁水對蔡英文這位晚輩的擔憂。林濁水的擔憂來自TVBS最新公布的民調:上任1年零1個月,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只剩下21%,不支持她的受訪者有60%。而在她受歡迎程度最高的年輕族群裡(20-29歲),只有20%支持蔡,反對她的有61%。也許有人會說,TVBS是親藍媒體,不夠客觀。好,那麼我們來看親綠機構的民調。
  • 蔡英文臉書祝新年快樂 網友:你還是多聽聽民意吧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晨參加元旦典禮。中國臺灣網1月1日訊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晨在元旦典禮後,通過Facebook發出2018年第一篇貼文,稱祝民眾「新年快樂 幸福共好」。此文一出引發網友討論,不過,很快有人前來「踢館」表示,希望蔡英文能真正傾聽民意,「包括反對民進黨的人民民意!」網友表示,請蔡英文務必記住一件事,民進黨能有今天,不是因民進黨真的很好,而是過去國民黨做得太爛;依目前的選舉制度,我們只能選一個感覺相對不太爛的來做事……所以,希望你們能真正傾聽民意,包括反對你們民進黨的人民的民意!此留言在5小時內,即獲得最多的345個贊。
  • 挾「民意」對抗「九二共識」 蔡英文的小船說翻就翻
    他認為,主觀上蔡英文全力想讓兩岸關係安定,也不只蔡英文,臺灣當局一直想讓兩岸關係安定,國民黨講兩岸同屬一中,「但是我們的民調好像有60%是反對的」,臺灣是民主社會,臺灣多數的人民反對,蔡英文政府就很難講,因為必須根據民意。他同時強調,「主觀上我們想要和平但是很難掌握」,蔡英文應該有盡力不希望破壞和平,「所以我們只能說盡我們的力量」。
  • 蔡英文無視民意專斷孤行,民眾好感度倒數第二
    根據網路溫度計大數據最新資料顯示,蔡英文好評影響力(即好感度)排名位居199,只領先最後一名——因貪汙案入獄、目前保外就醫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臺灣「大華網絡報」11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工作者韋灝的評論文章,指出此一民眾好感度排名,與蔡英文當局宣稱「蔡英文在社群專頁儀錶板聲量穩居第一....國民黨批判議題不到位,讓蔡英文撿到槍」的說法,顯然有極大差距,難免予人「暗夜吹哨壯膽」之譏。
  • 蔡英文公布「公投法」被批自取滅亡 臺網友:罷免她!
    海外網1月4日電 蔡英文3日公布了臺灣「公投法」修正後的條文,周五(5日)將實施。對此,島內輿論一片譁然,不僅有臺灣學者直言蔡英文此舉是「自取滅亡」,臺灣網友要求「解散民進黨,罷免蔡英文!」蔡英文公布「公投法」遭來島內罵聲一片據臺媒報導,臺灣「中選會」表示,若以2016年臺灣「大選」選舉人總數1878萬2991人計算,提案門檻為1879人,聯署門檻為28萬1745人,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者,即為通過。經蔡英文公布,臺灣「公民投票法」將於周五實施。
  • 蔡英文稱媽媽不讓她抽菸、喝酒、搞政治 網友:你該聽媽媽的話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電視節目中自曝,她母親不喜歡自己做三件事:抽菸、喝酒、搞政治。對此,有島內網友評論稱:你母親是對的;你現在該聽話了,下臺吧。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4月25日報導稱,蔡英文在一個電視節目上她回憶自己的經歷,稱自己過去成績並不優異,以前真的是「菜英文」。除此之外,她還談及她媽媽稱,「媽媽最不喜歡我做的三件事,抽菸、喝酒、搞政治!」
  • 禁止宣揚「一國兩制」者入臺,蔡英文要拿嘴「築牆」
    【文/觀察者網 王慧】 蔡英文是要築起兩岸「新圍牆」?臺灣《聯合報》對於蔡英文下的一道新禁令,提出尖銳質問。 本月12日,大陸旅美學者李毅赴臺觀光,在蔡英文等人直接授意下被臺當局遣返。16日,蔡英文召開例行安全會議,會上她又下令:來臺宣揚「一國兩制」、「武統」者,要採取相應措施予以管制,「必要時拒絕入境」。
  • 蔡英文不要再拿"民意"當掩體
    蔡英文自520發表就職演講以來,曾在競選期間經常掛在嘴邊的「民意」,更是成為她最愛用的幾個詞彙之一。11月1日,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面,兩人重申「九二共識」和「反臺獨」。顯然,民進黨一些人不太樂見這次「習洪會」的成行,於是再把民意拿來當做向國民黨發難的工具。類似的做法,在民進黨領導人蔡英文身上更是常見。早前今年7月份,蔡英文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被問及是否會在大陸所設的期限內承認「九二共識」表示,「要求臺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承受一些對方的條件,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我也相信他們應該會有這樣的認知。」
  • 蔡英文自稱「做很多事」 網友形容「罄竹難書」
    蔡英文日前赴宜蘭廟宇參拜,當著神明的面向信眾問了這句話,並細數執政兩年多來的「政績」。對此,「大華網絡報」27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個場景再次顯示,當臺灣內政外交紛擾叢生,身為臺當局領導人卻絲毫未見反省,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而且對廣大民意完全無感。蔡當局全面執政後,的確「做了很多事」,網友用嘲諷口吻形容說是「罄竹難書」。
  • 臺媒痛罵蔡英文可惡:你無權讓想統一的人閉嘴!
    蔡英文5日召集數十家國際媒體,面對它們再次攻擊「一國兩制」,並且要島內各政黨都不要再講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種激進作為獲得了一些深綠人士的「點讚」,於是蔡英文似乎嘗到了甜頭,又不忘深夜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要臺灣民眾走出「同溫層」,創造更大的「臺灣聲量」。一步步,逐漸撕掉她所說「維持兩岸關係現狀」的偽裝。
  • 評論:蔡英文感嘆「遺憾」是何用意
    蔡英文日前接受釆訪時談到兩年多來有遺憾,稱自己花太少時間與民眾對話,花太多時間處理政務,訪問「友邦」,從而讓許多民眾覺得跟她之間有了隔閡。蔡英文的這番「遺憾」論,立即遭到臺灣民眾的批評:這是執政無能,無臉面對民眾。蔡英文根本害怕面對。
  • 蔡英文被民意喊話:你耳朵在勝選時被歡呼聲震聾了
    島內改革慘敗 蔡英文民調跌至歷史低點關於蔡英文的改革慘敗,由民意可觀之。島內民意跌至歷史最低。據臺灣民意基金會所作的最新民調,蔡英文的聲望急遽下滑,創下去年5月底上任以來的最低紀錄。另外,沸騰的民意,化作於如影隨形的島內民眾抗爭,一次次喊打「獨裁女妖、老鼠、人人誅之」,有民眾甚至哭著喊話蔡英文,「你要逼死我們嗎?」臺灣媒體人野武士諷刺說,蔡英文太「厲害」了,每次改革都是搞到沒有贏家,只有輸家。蔡英文近日屢遭炮轟「下臺」,已近乎常態。對此沸騰的民意,蔡英文幾乎都是充耳不聞又或者是「藉口」頻出。
  • 蔡英文飄了,獲817萬票後開始叫囂:大陸應看到這是「臺灣民意」
    反觀蔡英文飄了,獲817萬票後開始叫囂:大陸應看到這是「臺灣民意」,自欺欺人地認為她能夠連任是民眾共同擁護的結果。於是不再克制,反而是變本加厲地針對大陸進行各種挑釁。面對質疑,臺當局仍堅持是「臺灣民意」只能說蔡當局太過於天真,自從她上任以來,一系列破壞兩岸友好關係的惡劣行徑已經遭到臺灣民眾一致抵抗了,這樣說來又何談民心所向,眾望所歸?面對諸多質疑,只能說蔡當局也是毫不在意,仍然在媒體面前公開稱是「臺灣民意」。
  • 蔡英文當局背離臺灣民意誤入歧途
    蔡英文2日下午強硬表態稱,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她還聲稱,臺灣絕大多數民意也不會接受,這是「臺灣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當天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蔡英文是回應這一講話時做出上述表態的。
  • 當臺灣主流民意認同兩岸和解 蔡英文還能狂幾天?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與韓國瑜(圖源:臺媒)固然蔡英文靠著向大陸嗆聲,提高了自己的支持度和網路聲量,但是她一直未能在各項民意調查中搶佔第一位。反而主張兩岸和解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民調中穩居第一,同樣主張兩岸和解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則與蔡英文互有輸贏。臺灣《大華網絡報》評論指出,由此可見,臺灣主流民意是認同兩岸和解的。也就是說,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所走的對抗路線,只是使她重新回到綠營的首席,壓制了一度企圖挑戰她的賴清德,卻無法憑此路線爭取到多數民眾支持。
  • 淺析蔡英文當局狡猾的「民意修補術」
    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30日發表資深媒體人王尚智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在民進黨初選後的民調數字持續上升,「民意修補術「是此刻蔡英文陣營的操盤核心。事實上從去年臺灣縣市選舉各地湧起對蔡英文個人的惡感,包括「東廠操控的批判、農漁基層的漠視、派系人事的分贓」等各種負面匯集,至今輾轉將近1整年。然而多數大眾集體對於負面、惡劣、負面、失衡的感受,往往會從內心排除或擱置,而不是讓自己一味懸心難受。蔡英文被狠狠罵了1年多,賞味期限已過,如今時間彷佛讓她鍍了一層「保護膜」。蔡英文究竟做了些什麼恢復聲望?
  • 人民日報海外版:蔡英文公然宣揚「臺獨」是玩火之舉
    (原標題:挑釁大陸,蔡英文太不自量力)剛在島內選舉中勝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就急不可耐地挑釁大陸。她近日接受英國媒體BBC採訪時聲稱,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中國侵略臺灣的代價將十分巨大」。但是,選舉都結束了,沒了選舉壓力的蔡英文卻還要如此挑釁生事,大概只能解釋為:子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蔡英文這是自我膨脹了,「飄」了,什麼狂言浪語都敢說了。她大概認為,既然「仇中」「恐中」牌可以幫她贏得選舉,就應該繼續大打特打,打得越多越用力,民進黨的執政地位就越穩當。這是非常危險的思維,也是嚴重的誤判形勢。
  • 蔡英文實踐柯文哲「鯊魚理論」不斷挑戰民意底線
    黨團書記長江啟臣痛批,各方民調顯示高達七成五民眾反對,已是全民共識,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根本視若無睹、罔顧民意。為配合日本讓核災食品進口臺灣,蔡英文執政當局此前拿出罕見高效,在3天內舉行10場公聽會,繼而引發島內民眾拼死抗爭,爆發打架流血等嚴重肢體衝突。日本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在29日開幕的臺灣地區與日本經貿會議上強硬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