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灣主流民意認同兩岸和解 蔡英文還能狂幾天?

2020-12-1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英文與韓國瑜(圖源:臺媒)

固然蔡英文靠著向大陸嗆聲,提高了自己的支持度和網路聲量,但是她一直未能在各項民意調查中搶佔第一位。反而主張兩岸和解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民調中穩居第一,同樣主張兩岸和解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則與蔡英文互有輸贏。

臺灣《大華網絡報》評論指出,由此可見,臺灣主流民意是認同兩岸和解的。也就是說,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所走的對抗路線,只是使她重新回到綠營的首席,壓制了一度企圖挑戰她的賴清德,卻無法憑此路線爭取到多數民眾支持。畢竟若謂民眾樂意生活在兩岸對抗、臺海緊張的生活中,那是不可想像的。然而,蔡與民進黨顯然仍欲靠著向大陸嗆聲、限制兩岸民間交流,作為他們走向「大選」的兩岸政策。

柯文哲(圖源:臺媒)

蔡的潛在競選對手柯文哲提醒說,「無論撿到槍、撿到炮,還是撿到原子彈,都要小心自爆」,這是不要玩火自焚的意思。易言之,作為臺灣地區的領導人,在兩岸關係上走偏激作風,就不能視為只是個人問題,而會拖累整個臺灣。這就有賴各界群起積極維護兩岸交流,以防兩岸雙方的敵意螺旋上升,以致最終以悲劇收場,而這當然是不會有人樂見的,所以需要各界展現理性力量。

柯文哲將於下個月率領市府團隊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日前,他也委派副市長鄧家基出席了在福建舉行的海峽論壇。在蔡英文們打壓兩岸交流、首度抵制海峽論壇下,柯文哲的舉動無疑是為了表現他有維繫兩岸關係的本事。國民黨也就不能落於其後,所以委派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出席海峽論壇。這些都是基於對臺灣民意亟待兩岸和解的判斷,而此一判斷無疑是正確的,否則代表兩岸和解的韓國瑜、柯文哲兩人支持度的總和,就不會如此遙遙領先蔡英文了。

(圖源:臺媒)

柯以呼應兩岸一家親,為其兩岸政策的知名品牌,近又跟進國民黨依據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而主張的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他的動向相當正面。而在國民黨內呼聲最高的韓國瑜,則明確守住「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立場,這是2008至2016年兩岸關係八年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有史可證,應該有利於他進一步凝聚期望改善兩岸關係的多數選票。

原標題:《臺媒:臺灣主流民意認同兩岸和解》

相關焦點

  • 港媒:和平相處 臺灣主流民意
    一、什麼才是臺灣的主流民意? 先來看臺灣的「主流民意」是什麼?依照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2020年10月24日所公布的民意調查可知,認為兩岸應該「和平相處」者高達90.4%,而選擇繼續跟大陸「對抗衝撞」者,只有2.6%,這個高達9成願意與大陸和平相處者,難道不是「主流民意」,怎麼會是民進黨選擇「對抗衝撞」者才是「主流民意」呢?
  • 蔡英文兩岸政策滿意率創新高 全面辯證看待臺灣民意
    二是,48%的臺灣民眾滿意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的處理表現,這個數據是五年來最高的,而且好評首度超過差評。  《聯合報》政治傾向比較中性,此項調查具有一定的參考性。針對這次調查體現出的意涵,臺灣知名專家趙春山分析認為,這說明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已獲得民意高度肯定,主要原因有六項,其中第一條是她的兩岸政策,符合目前臺灣多數「民之所欲」;第二條是民眾相信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和意願「保護臺灣」。  個人認為,這次調查也基本上反映了當下的臺灣民意取向和臺灣民意的政治底色。
  • 臺灣民意新變化與兩岸關係走向
    2018年底,臺灣舉行的「九合一」選舉,執政的民進黨慘敗,國民黨大勝。這一結果,顯示了民進黨當局快速失去民心的現實,反映出島內民意的新變化,也對島內藍綠內部生態、島內政治及兩岸關係產生深遠影響。臺灣的各種民意調查也進一步印證了臺灣民意的積極變化,表明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積極因素在增加。
  • 近九成臺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主流民意臺當局懂嗎
    2018臺灣民眾國族認同下半年調查結果顯示,87.3%的臺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有超過60%的臺灣民眾認為未來兩岸統一的機會遠大於「臺灣獨立」;近62%的民眾認為兩岸和平統一對臺灣最為有利。和島內某些政客信口雌黃相比,數據無疑更有說服力。曾幾何時,在綠營的操作下,「中國人」和「臺灣人」成了一個二選一的選擇題。
  • 臺灣學者:陳水扁倡兩岸和解向蔡英文叫牌
    陳水扁日前與趙少康「破冰對談」,並倡議兩岸和解,臺灣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向中評社分析表示,以談判策略的角度來看,陳、趙兩人是在彼此運用,達到某種目的,研判陳水扁是想藉此向蔡英文某些做法表達不滿
  • 臺"白色恐怖"受難者邀蔡英文參加秋祭 高喊兩岸和解
    臺"白色恐怖"受難者邀蔡英文參加秋祭 高喊兩岸和解 2016-1010月2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昨天(20日)赴蔡英文辦公室,邀請蔡英文參加22日在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辦的「50年代白色恐怖犧牲受難人秋祭追思慰靈大會」。
  • 大公報: 蔡英文兩岸政見與民意背道而馳
    圖: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8月26日電 香港《大公報》26日刊文說,「臺獨」分子陳水扁執政八年,兩岸關係停滯八年,島內經濟空轉8年。試問,臺灣還有多少個8年可以空耗?當下島內主流民意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蔡英文的兩岸主張與民意相距十萬八千裡,難怪民眾棄蔡英文而去。  文章摘編如下:  島內最新民調顯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信任指數下降。在民望方面,其支持率也呈下滑趨勢。這並非偶然現象。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是龍還是蟲,經過時間的檢驗後,便會原形畢露。
  • 蔡英文上臺650天 臺灣支持「統一」民意創10年新高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2月13日電 蔡英文上臺近650天前夕,臺灣一民調顯示,支持「大陸統一」的比率創10年新高。據臺媒報導,農曆春節前夕,臺灣《遠見雜誌》發表最新「2018臺灣民心動向大調查」,在蔡英文執政即將屆滿650天前夕,「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率攀上10年新高。此外,有將近一半、高達47.5%的受訪者贊成「九二共識」。
  • 專家:蔡英文以「民意」拒絕「九二共識」十分荒謬
    華廣網7月30日刊載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蔡英文所謂的不支持「九二共識」的民意是受到民進黨、綠營長年操弄、裹脅的結果。沒有民進黨、綠營的刻意操弄,島內不會有如此的「民意」。民進黨對少數反對「九二共識」的「民意」應負主要責任。蔡英文依這種「民意」對待、處理兩岸關係,無疑是兩岸關係、臺灣前途的悲哀。
  • 臺海研究機構民調揭示:臺灣主流民意並未改變!
    但在如此形勢下,在民進黨當局瘋狂鼓譟「反中」「仇中」之時,臺海研究機構的一項最新民調,揭示了此時此刻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  這項調查由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共同發布,綜合民意調查等數據得出結論,不管兩岸多麼敵對,民進黨多麼操作「抗中」策略,但臺灣主流民意還是希望兩岸能「和平相處」。
  •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
    民進黨7月20日召開第16屆第一次「全黨代表大會」,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前表示,「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已變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如何凍結、廢除?」讓黨內「凍獨派」鎩羽而歸。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此舉可謂是向「獨派」交心,民進黨再度吹響「臺獨」號角,臺灣持續「統獨對立」,經濟面則將因朝野對立,加速臺灣的邊緣化與弱化。
  • 嚴峻:蔡英文惡化兩岸關係 背離民意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李娜)3月11日,蔡英文召開「臺灣安全」高層會議提出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就兩岸、外事、經濟、民主法制等各層面聽取相關部門報告,並進行討論。會後提出因應及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作為安全團隊與行政部門的行動準則。
  • 蔡英文反制「一國兩制」?陳桂清:背離民意
    1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蔡英文意在通過打兩岸牌來撈取政治利益,與臺灣主流民意背道而馳,蔡英文當局將迎來更大的民意海嘯。  陳桂清指出,蔡英文公然提出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一方面,臺灣當局感受到了大陸推進統一的決心,看到「維持現狀」這個口號難以繼續欺騙臺灣民眾。另一方面,蔡英文把所謂「反制」大陸措施公之於眾,目的就是為了選舉,打兩岸牌,挑釁大陸,極力掩蓋其內部施政捉襟見肘的現狀。
  • 臺海局勢不佳,港媒:兩岸和平仍是臺灣主流民意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的評論文章,引用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不久前發布的民意調查等數據,得出結論稱,不管兩岸多麼敵對,民進黨多麼操作「抗中」策略,但臺灣主流民意還是希望兩岸能「和平相處」,這也是兩岸從1980年代以後一直和平相處的主因。
  • 蔡英文「520」演說能打開兩岸和解大門嗎?
    如此巧合的時間表,究竟這是歷史給蔡英文兩岸政策的「補考」機會、還是臺灣終將難逃兩岸對撞的宿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引發的新一波兩岸緊張態勢,又為了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大會屢遭阻撓而加深猜忌,在雙方主政者都退無可退的僵局下,沒有人會對未來4年的兩岸前景感到樂觀。
  • 蔡英文飲鴆止渴 加劇兩岸緊張情勢\朱穗怡
    新春還沒過完,黨內已基本認同由蔡英文角逐連任。上月四名「獨派」大老還發表聯合公開信,批評蔡英文民望極低,導致民進黨在「九合一」地方選舉大敗,要求她放棄競選連任,還說「若她一意孤行,綠營必定會分裂,屆時他們將支持別組候選人」。然而,最近蔡英文明確表示將參加明年「大選」,「獨派」卻是「銷聲匿跡」。據說,元宵節那晚蔡英文出席「獨派」活動時還獲「臺獨」大老「祝福」。
  • 近9成臺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 臺媒呼籲蔡英文說出「兩岸一家親」
    中國臺灣網4月23日訊 從2013年開始進行臺灣民眾國族認同調查的臺灣競爭力論壇,23日公布2018年上半年調查結果,顯示近9成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臺灣《旺報》23日評論說,大陸應該重視這份民調,這顯示惠臺措施有效,無須對臺灣絕望;蔡當局如果想髮夾彎,民調也告訴你,快彎吧!民調說,其一,超過86%的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調查顯示,有過半的臺灣民眾認同是「中國人」,若考慮「法理」與現實後,「泛中國人認同度」更持續攀升至近66%。
  • 大公報:蔡英文若無切實兩岸政策 舌燦蓮花也沒用
    香港《大公報》7日評論稱,回顧四年前「大選」,蔡英文敗給爭取連任的馬英九,很大程度上是未能獲得「經濟選民」的信任和支持,而歸根到底是其空洞無物的兩岸主張「臺灣共識」不獲島內主流民意認同。  文章摘編如下:  雖然2016年「大選」選戰還未正式開打,但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已是四處走,展開拉票行程。不料,全臺「工業總會」連珠炮式的提問,讓蔡英文受到「震撼教育」。
  • 兩岸關係「划龍舟」 蔡英文你卻在岸上走
    兩岸龍舟賽(資料圖)在蔡英文大搞「文化臺獨」,試圖割裂兩岸民眾情感。而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兩岸民眾卻通過一系列慶祝活動來表達彼此的文化認同。海外網(m.haiwainet,cn)網友賈永輝投稿分析,兩岸文化聯結割不斷,兩岸情感認同擋不住,蔡英文「去中國化」終會失敗。-------------------------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兩岸數萬民眾齊聚福建省石獅市蚶江鎮,參與海上潑水這一中國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感受「閩臺對渡」的文化風採。
  • 蔡英文或將關閉兩岸交流的大門?
    6月15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申請應邀赴香港出席「亞洲出版業協會」2016年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擔任演講嘉賓,但蔡英文辦公室對之宣布以四項理由裁定不同意,導致馬英九無法成行。此舉無異釋出阻止兩岸民間交流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