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研究機構民調揭示:臺灣主流民意並未改變!

2020-12-27 廈門網

  【兩岸快評第1118期】

  近幾年來,提到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總離不開「複雜嚴峻」的定位。造成這一緊張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民進黨當局單方面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並不斷勾結外部勢力,致使臺海區域陷入兵兇戰危氛圍之中。

  但在如此形勢下,在民進黨當局瘋狂鼓譟「反中」「仇中」之時,臺海研究機構的一項最新民調,揭示了此時此刻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

  這項調查由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共同發布,綜合民意調查等數據得出結論,不管兩岸多麼敵對,民進黨多麼操作「抗中」策略,但臺灣主流民意還是希望兩岸能「和平相處」。

  在調查過程中,認為兩岸應該「和平相處」者高達90.4%,而選擇繼續跟大陸「對抗衝撞」者,只有2.6%;對於「是否贊成兩岸人民多交流往來」,贊成者高達81.4%,不贊成者只有13.2%。兩個相關的題目問臺灣人民所得到的答案,主張和平共處者都超過8成。所以「和平」才是主流民意,也是兩岸關係的主旋律。

  但反觀民進黨當局所作所為,完全與臺灣主流民意背道而馳。一方面,他們聲稱期待「兩岸建設性的對話」,但另一方面卻繼續拿香港、南海、新疆等議題攻擊大陸。民進黨當局嘴上講著兩岸「和解」「對話",實際上卻加緊勾連外部勢力挑釁大陸,針對香港、新疆等議題罔顧事實、大放厥詞,惡意攻擊大陸,製造兩岸對立。這樣的行徑與所謂「和解」「對話」完全是背道而馳,與「和平共處」更隔著十萬八千裡。

  香港中評社評論指出,對於臺灣的這種主流民意,大陸也相當清楚,因此一再強調要以兩岸同胞的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強調臺灣問題但凡有一線和平解決可能,都不願開戰,展現出高度的定力和自信。

  但尊重和順應臺灣主流民意,持續為兩岸和平發展賦能,並不意味著對民進黨及「臺獨」勢力姑息、妥協。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曾強調,「臺獨」分裂勢力及其行徑公然挑戰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嚴重損害了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嚴重危害臺海和平穩定。我們絕不為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始終堅持做好應對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活動的充分準備,目的是從根本上維護祖國和平統一前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如果「臺獨」分裂勢力一意孤行甚至鋌而走險,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粉碎「臺獨」分裂圖謀,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文/關其行)

相關焦點

  • 港媒:和平相處 臺灣主流民意
    文章內容如下: 臺灣行政主管機構負責人蘇貞昌11月10日在受訪時說出:「面對中國(大陸)加速促統,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只有人民與『政府』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有效防止,而有些人執迷不悟與中國(大陸)唱和,想要漸統,這會被主流民意唾棄。」蘇貞昌所說的「主流民意」到底是什麼?是客觀的事實,還是他主觀的意志,實踐恐怕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 港媒:臺海形勢惡化 和平的主流民意未變
    [新聞頁-臺海網] 資料圖 香港中評社13日快評說,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的評論文章,引用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不久前發布的民意調查等數據
  • 「反中」是一時民氣,和平才是臺灣主流民意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說,剛結束的兩岸智庫學術論壇,臺灣媒體聚焦朱立倫嶽父高育仁批評民進黨當局「親美抗中」,其實模糊了焦點。這場研討會最重要的觀察點,是大陸對臺官員、權威學者的發言,應能代表北京決策層對一年來臺海情勢的判斷,及未來的政策方向。
  • 臺海局勢不佳,港媒:兩岸和平仍是臺灣主流民意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的評論文章,引用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不久前發布的民意調查等數據,得出結論稱,不管兩岸多麼敵對,民進黨多麼操作「抗中」策略,但臺灣主流民意還是希望兩岸能「和平相處」,這也是兩岸從1980年代以後一直和平相處的主因。
  • 民調上漲,臺灣人變了
    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披露,約48%的臺灣民眾認為,如果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真的發生衝突,美國並不會派兵協助防守臺灣地區。認為美國不會協助防守臺灣的人數上升根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最新發布的民意調查表明,如果將來臺海產生戰爭,解放軍真的通過「武力統一」臺灣地區的話,約48%的臺灣民眾認為,拜登不會派遣軍隊協助防臺灣地區。
  • 當臺灣主流民意認同兩岸和解 蔡英文還能狂幾天?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與韓國瑜(圖源:臺媒)固然蔡英文靠著向大陸嗆聲,提高了自己的支持度和網路聲量,但是她一直未能在各項民意調查中搶佔第一位。反而主張兩岸和解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民調中穩居第一,同樣主張兩岸和解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則與蔡英文互有輸贏。臺灣《大華網絡報》評論指出,由此可見,臺灣主流民意是認同兩岸和解的。也就是說,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所走的對抗路線,只是使她重新回到綠營的首席,壓制了一度企圖挑戰她的賴清德,卻無法憑此路線爭取到多數民眾支持。
  • 臺灣一份數據公開,蔡英文這下笑不出來了
    然而在「臺獨」分子上躥下跳的同時,臺灣發布的一份民調數據,讓蔡英文當局笑不出來了。據中國臺灣網12月25日消息,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近期聯合發布了一項關於兩岸關係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兩岸應該「和平相處」者高達90.4%,而選擇繼續跟大陸「對抗衝撞」者,只有2.6%;對於「是否贊成兩岸人民多交流往來」,贊成者高達81.4%,不贊成者只有13.2%。
  • ...蔡英文提出臺灣3大國際優勢 重申臺灣已是美國主流民意與全球趨勢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今天(11月25日)出席民進黨會議,列舉臺灣目前有3大良好基礎,首先是臺灣總體經濟與增長率維持穩定正成長,再者是臺灣以民主機制防疫成功獲得國際信任,最後則重申支持臺灣已經成為美國的民意主流,甚至已經成為國際趨勢。
  • 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在上述氛圍下,無論是傳統民調數據,還是社交媒體政治光譜,都不約而同反映出近一年來臺灣民意出現加速背離蔡當局、反感民進黨的轉折性變化。可以說,綠營裹挾網絡民粹所塑造出的所謂「高民望」,已經走到頭了!從歷次大型全島性選舉結果中,外界往往得出臺灣政治生態、民眾政治認同「藍消綠長」態勢不可逆的論斷。
  • 「臺獨」是臺灣主流民意?國民黨議員舉證痛批臺南市府製造假新聞
    臺南市政府宣稱「臺獨」是主流民意,臺南市議員王家貞痛批製造市府假新聞。中國臺灣網9月2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臺南市議員王家貞譴責臺南市政府花費3500萬元(新臺幣,下同)公費設置「臺獨」立場鮮明的「黃昭堂紀念公園」(島內首座以「紀念臺獨分子」為主題的公園),愧對臺南鄉親,臺南市府卻回應稱「『臺獨』是主流民意」。
  • 民意如流水!臺灣學者:疫情過後蔡英文民調會下來
    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李天申接受訪問時表示,民進黨蔡當局民意支持度維持高檔,主要還是處於蜜月期,有共同的敵人。但是民意如流水,疫情也會消失,遇到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民眾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跟自己的觀察。
  • 近九成臺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主流民意臺當局懂嗎
    何者是島內民意主流?嘈嘈雜雜的謊言說多了,頗有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之態。但烏雲終難遮日,上述調查結果就是一次正本清源。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後,以代表臺灣「主流民意」自居。只披著所謂「維持現狀」的遮羞布,絕口不提「九二共識」。每當大陸善意提醒要築牢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時,臺當局就顧左右而言它,拿出「主流民意」來做擋箭牌。且不說沙上築塔是否可行,單單這個擋箭牌,就有紙糊之嫌。
  • 臺灣最新民調,這次,陳其邁位居榜首
    導語:日前,根據綠營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結果,對臺灣最不受欣賞的市長做了排名統計,上任不足三月的高雄市市長陳其邁位居榜首。高雄市在基金會民調公布前夕,搶先發布了自己的另外一份民調。在民調中顯示,高雄市市民對高雄市的工作質量相當滿意,更是強調自陳其邁上任之後,市民的光榮感比韓國瑜前市長時代上升了一個百分點。據臺灣相關媒體報導,在陳其邁上任的三個月時間中,高雄的旅遊業慘澹,市政基礎設施頻繁發生故障。
  • 臺海觀潮|臺灣民眾渴望和平 認為應避免戰爭
    [新聞頁-臺海網] 儘管民進黨當局形成「聯美抗陸」戰略思維及路線,但根據陸委會民調結果顯示,臺灣民意高度期待兩岸合作處理問題,高達75.2%支持度。換言之,大部分臺灣民眾心理傾向支持兩岸合作,藉此緩解兩岸敵意,建立和平穩定關係架構。 其次,中美博弈衝突,導致部分臺灣民眾附和美國反中派所掀起「中國威脅論」,但絕大多數臺灣民眾反對軍購。
  • 臺灣民調凸顯兩岸關係的微妙變化
    ,蔡英文提出「維持兩岸現狀」之初的兩岸原狀,主要展現在兩岸當局機制化、制度化地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迄今局面已大為改變,原狀並未維持住,以致各項民意調查反映出她的兩岸政策日益引起不滿,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民眾的中國人認同與統「獨」傾向對比,出現和民進黨立場相反的變化。
  • 民進黨開除吳子嘉 改變不了蔡英文民調低迷事實
    作者 富權  民進黨開除創黨黨員、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的黨籍,其籍口除了是「污衊蔡英文」之外,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罪」,就是《美麗島電子報》每次公布的民調,都是說民進黨和蔡英文的民調低迷,可能會敗選。
  • 深層民意將在2022算總帳
    從這個數據來看,將蔡英文817萬票解釋為「民意希望兩岸走向衝突」,事實上是錯誤的。這也是「蔡賴配」雖然獲得到57%得票率,但臺灣政治大學選研中心調查數據,統「獨」立場裡偏向「臺獨」的比例,僅有1/3左右,與蔡的得票率有多達3成的落差。因為臺灣的主流民意是追求和平,「臺獨」的戰爭風險太大,民眾非常謹慎。
  • 民調預言綠營潰敗 偏綠民調機構負責人:與蔡英文無恩怨
    民調預言綠營潰敗 偏綠民調機構負責人:與蔡英文無恩怨 2018年12月13日 09:0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稱跟蔡英文沒有恩怨。(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12日宣布參選民進黨主席補選時表示,「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出真實民意的心聲,也預測到民進黨在2018選舉的重大挫敗。他還解釋道,雖然民調中顯示蔡英文聲望下滑,但是民調沒有針對性,兩人也沒有恩怨。
  • 「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蔡英文聲望急劇下降再探底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今日(24日)發布最新民調,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聲望在選後到達歷史新低,僅24.3%贊同她處理島內事務的方式,而不贊同的人高達60.3%。
  • 蔡英文無視民意專斷孤行,民眾好感度倒數第二
    臺灣「大華網絡報」11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工作者韋灝的評論文章,指出此一民眾好感度排名,與蔡英文當局宣稱「蔡英文在社群專頁儀錶板聲量穩居第一....國民黨批判議題不到位,讓蔡英文撿到槍」的說法,顯然有極大差距,難免予人「暗夜吹哨壯膽」之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