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東京大審判上的戰犯們

2021-01-08 網易新聞

2009-04-24 17:08:28 來源: 網易歷史

舉報

鳴謝網易網友愛歷史供稿

東京審判法庭一角

東京大審判上的法官們

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甲級戰犯正式起訴。5月3日,法庭召開第一次公開會議,開始審理東條英機等戰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檢察官基南宣讀長達42頁的起訴書,歷數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

被告最初是28人,但前外交大臣松岡洋右和前海軍大將永野修身病死,為日本侵略炮製法西斯理論根據的大川周明因發狂被診斷為精神病而中止受審。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後只對25人進行了審判和判決。其中,對7人處以絞刑(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對16人處以無期徒刑(荒木貞夫、橋本欣五郎、(田加火旁)俊六、平沼騏一郎、星野直樹、賀屋興宣、木戶幸一、小磯國昭、南次郎、岡敬純、大島浩、佐藤賢了、(鳥加山旁)田繁太郎、白鳥敏夫、梅津美治郎、鈴木貞一);對2人處以有期徒刑(東鄉茂德20年,重光葵7年)。1948年12月23日凌晨,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被絞死在東京巢鴨監獄的死刑架上。

本文來源:網易歷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成都上映東京審判 有獎絞死戰犯引觀眾質疑(圖)
    ,推出了有獎「向戰犯頭像扔臭雞蛋」、「有獎絞死戰犯」等活動,雖然頗費心思,卻引發了觀眾的質疑。《東京審判》海報  《東京審判》震撼蓉城觀眾   昨日,《東京審判》,一部耗資2000萬、反映61年前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艱難審判日本戰犯的史詩巨片在成都上映,這是中國人在國際舞臺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尊嚴的故事
  • 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在滬「告別」,是他找到日本戰犯...
    9月13日下午,我國著名國際法學者,東京審判中方代表團全程親歷者,上海海事大學資深教授高文彬先生追思會在滬舉行。9月7日高老因病逝世的消息傳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復旦大學法學院等紛紛發來唁電,對高文彬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家屬表示慰問。  高文彬生前曾這樣概括自己的人生:「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
  • 東京審判時,溥儀讓7戰犯被判處死刑,還直接和日本天皇對罵
    在日本宣布投降之際,得知風聲的溥儀很快想逃,但隨即又被蘇聯人控制,隨後還參加了1946年東京審判。在東京的審判中溥儀都做了些什麼?與日本天皇對峙,還讓7個戰犯被處死!因為東京審判採用的是對抗性的訴說方式,國際法官對雙方的相互攻擊保持中立,並最終得出他們自己的結論。
  • 中國首度對外展示如何改造日本戰犯:學包餃子 每周泡澡(組圖)
    原標題:中國首度對外展示如何改造日本戰犯:學包餃子 每周泡澡(組圖)  原標題:不凡的救贖:中國首度對外展示如何改造日本戰犯   中國軍網聖彼得堡6月25日電 杜春雷報導: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感知中國」俄羅斯行活動「中國改造日本戰犯紀實展」23日在俄羅斯中央衛國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
  • 東京審判:「九一八事變」策劃者石原莞爾,自認戰犯卻沒有被審判
    抗戰勝利後,對日本戰犯的審判相繼展開。有部電影叫《東京審判》,講的就是這一段歷史。不過,電影畢竟是電影,有限的時間裡沒有辦法全景展現當時的實際情況。比如今天話題中的這個人——石原莞爾,就遺憾的沒有出現在劇情中。而更加遺憾的是,這個「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居然在東京審判中沒有被定為戰犯,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 東京審判時,溥儀和天皇對罵,將七名日本戰犯送上了絞刑架
    1946年,為了審判日本的侵略行為,由美國、中國、英國等11個國家指派法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決定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這次的審判被稱為東京審判,在此次審判中,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參加審判。
  • 【文史】東京審判時,印度法官說戰犯無罪,中國梅汝璈堅不讓步、言...
    1946年3月19日,梅汝璈從復旦大學附近的江灣軍用機場出發,乘坐美國軍用飛機飛往日本東京。當天,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上海的《申報》,《大公報》,《新聞報》紛紛在顯著位置以醒目標題刊登這條重要新聞,「清算血債: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官梅汝璈今飛東京」。
  • 東京審判時,溥儀撒了一個小謊,最後讓日本7名甲級戰犯被判絞刑
    ——中國法官梅汝璈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國組成,決定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中國法官梅汝璈則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東京審判時間長達13個月。
  • 畸形無恥的東京審判:一共28名甲級戰犯,最後竟逃掉了21人,都是因為這個國家!
    那時正在開庭的紐倫堡國際法庭,其受審的被告德國首要戰犯也不過二十二人;而紐倫堡所審理的案情比東京法庭將審理的卻簡單得多,犯罪的年代也短一些。因此,國際檢察處遂決定首批受審的人數應以紐倫堡受審的人數為標準,即使稍微有所增加,亦不應超過三十名。另外一個先決問題便是:在控訴被告們的犯罪行為時,其犯罪年代應從什麼時候算起?到什麼時候為止?
  • 日本東京"寶寶哭"大賽 大相撲嚇哭小孩子/組圖
    t3167853 日本東京"寶寶哭"大賽 大相撲嚇哭小孩子/組圖 發稿時間:2013-04-30 08   當地時間4月29日,日本東京淺草寺附近,相撲學員抱著哭泣的嬰兒參加傳統的「寶寶哭」大賽。日本人相信如果相撲手能使自己的寶寶嚎啕大哭,那麼孩子便能健康成長。
  • 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
    最後一位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者高文彬去世△高文彬參與東京審判攜帶幾大箱有關南京大屠殺的中文資料東京審判是歷史上一次規模最大1946 年 5 月 3 日至 1948 年 11 月 12 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甲級戰犯進行了國際大審判。當時審判地點設在東京原陸軍士官學校、戰時日本參謀本部大廈,所以,簡稱 " 東京審判 "。
  • 「民族脊梁」梅汝璈:東京審判將7名戰犯判處死刑,晚年受辱而死
    梅汝璈在東京法庭(右二) 東京帝國飯店是梅汝璈落地之後的第一站,中國同胞以及反法西斯戰爭的同盟軍在這裡為他接風洗塵。體重大的人居中,反之則在側。這樣即使我坐在最邊角,也對本國政府有了交代,也好再另派體重者來參與審判。」
  • 劉統:民國法庭如何審判日本戰犯
    在南京、北平、廣州、上海等10個城市設立了專門審判戰犯的軍事法庭。從1945年12月至1947年12月共審判日本戰犯2435人,其中判處死刑149人,實際執行145人(4人在執行前病死或減刑)。其餘的判處無期或有期不等的徒刑,少部分無罪釋放。 1946年1月19日,同盟國統帥部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甲級戰犯(又稱東京審判)。
  • 短史記丨日本甲、乙、丙級戰犯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東京審判現場 二戰結束後,為懲治德、日戰爭罪犯,盟國先後公布《關於控訴和懲處歐洲軸心國主要戰犯的協定》、《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組織紐倫堡審判與東京審判
  • 日本靖國神社為啥供奉甲級戰犯(秘聞錄)
    當時在中國國內審判的多屬乙、丙級戰犯。特別罪大惡極的送交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甲級戰犯共有14名,其中特別罪大惡極的原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等7人於1948年12月在東京被處以絞刑。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的撫順和太原的管理所共關押過    1062名戰犯,其中的1017名戰犯因認罪態度較好,我國政府於1956年夏天分3次對這些人宣布免於起訴,釋放回國。
  • 犯下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戰犯,最後結果怎麼樣了?
    這些戰犯,有在中國就地抓獲的,也有中國駐日代表團引渡的。日寇慘無人道,作惡多端,仗還打敗了,這TM還用審?直接抓起來,有一個斃一個!合理又解恨,何樂而不為?其實不然。倘若如此,盟國的正義性將大打折扣,日本人也會認為這是勝利者依仗威勢對失敗者的隨意處置,不會心服口服。
  • 中國最後一位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者高文彬去世
    東京審判的審訊共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總的,即日本如何開始侵略中國,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以總的方式對日本戰犯提起公訴;另一部分是個人的,即對每個戰犯的具體罪行提起公訴。據高文彬回憶:「我們控訴的主要對象是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東條英機,還有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武藤章等人。
  • 二戰後這七名日本甲級戰犯被處以絞刑,真是大快人心
    二戰後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甲級戰犯進行國際大審判。圖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外景。
  • 日本戰犯如何看待投降?說了一句中國俗語,真夠裝的
    重光葵畢業於日本名牌院校,東京帝國大學,學德國法律,之後就進入外務省。他的一生工作只有一個,外交。曾有日本大臣評價他為:「能讓沸水冷卻的人」。重光葵他進入中國是在1925年,任駐華公使參贊。彼時的中國,正是軍閥割據,北伐革命開始前夕。北伐革命統一中國,讓日本惶恐不安。
  • 徐志民:新中國審判與改造日本戰犯研究綜述
    「反人道罪」的罪名,在紐倫堡、東京、南京、伯力等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犯審判,伸張國際正義。[15] 在學術探討方面,學者們主要是通過瀋陽審判與紐倫堡審判、東京審判、南京審判、伯力審判的比較,指出瀋陽審判的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