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同性戀是如何找伴侶的?

2020-12-16 騰訊網

[摘要]在近代以前,我國的傳統社會對同性戀情保持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用來形容同性之愛的「龍陽之興」、「斷袖之癖」,從詞面來看都屬於中性詞而非貶義詞。

沒有手機,沒有朋友圈,沒有陌陌,沒有傑克帝,古代的同性戀是如何找伴侶的?他們會因為通訊手段匱乏而找不到伴侶嗎?他們是不是也像今日的同性戀一樣,大腦中天生一部高靈敏度GAY雷達,擁有在十米開外嗅探出前面的人是否是同性戀的技能?

在近代以前,我國的傳統社會對同性戀情保持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用來形容同性之愛的「龍陽之興」、「斷袖之癖」,從詞面來看都屬於中性詞而非貶義詞,甚至於男風最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帝王、貴族的同性之戀常常見諸史冊,詩人、劇作家們更是將其體現在文學作品中。

《越人歌》是中國文學史上較早的明確歌頌同性戀情的詩歌。據劉向《說苑?善說》記載:春秋時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遊玩,鐘鼓齊鳴。搖船者是位越人,趁樂聲剛停,便抱雙槳用越語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聽不懂,叫人翻譯成楚語:「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於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其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句告白,也伴隨著電影《夜宴》的改編而廣為人知。子皙明白歌意之後大為感動,當場深情擁抱這位年輕船夫,並且將自己的錦被披在他的身上云云。

船夫以一屆平民,甚至可能身份更為卑微的賤民,在等級森嚴的社會裡因一首歌與貴族交歡盡意,而描寫這樣一個故事的《越人歌》穿越數千年傳唱至今,可見社會對同性戀情的曖昧態度。

但越人的境遇畢竟不是每個同性戀都能遇到的。在通信技術發達的當下,同性戀可以通過各種社交軟體結交「志同道合」的伴侶;但在信息相對匱乏、同性戀依然是非主流的年代,古人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伴侶呢?現存的古代文學作品就如同被凍結在琥珀中的昆蟲,通過對這些「昆蟲」的分析和觀察,就大致可以了解,古代的同志想要找對象,跟自己的身份、地位、從事職業有極大的關係。

電影《夜宴》中引用《越人歌》

君臣知遇:貴族的另類「時尚」

歷史上有記載的同性戀最多的就是王侯貴族。他們有著不同於尋常人的權勢和財富,也更容易獲得超乎尋常的戀情。但他們陷於身份的囹圄中,只能在朝夕相處的親近臣屬中悄悄尋覓。身為黃頭郎近侍的鄧通、太子舍人董賢、漢武帝同窗的韓嫣、公主之子富平侯張放等,無一不是皇帝的身邊近人。他們年輕且顏值高,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小鮮肉」。對於這些君主、諸侯、大貴族的同性戀情,正史中的記載往往是寥寥幾筆,但卻給後人留下了無數想像的空間。

例如,明王驥德雜劇《男王后》,就是基於陳文帝與韓子高戀情的歷史記載創作的。《陳書?韓子高轉》記載:「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吳興,子高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於淮渚附部伍寄我欲還鄉。文帝見而問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許諾。子高本名蠻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謹,勤於侍奉,恆執備身刀及傳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恆會意旨。及長,稍習騎射,頗有膽決,願為將帥。及平杜龕,配以士卒。文帝甚寵愛之,未嘗離於左右。文帝嘗夢見騎馬登山,路危欲墮,子高推捧而升。」與歷史記載不同的是,雜劇《男王后》中塑造的韓子高一改陳文帝左膀右臂的青年將帥形象,而是以一身裙釵示人,並增添不少韓子高與陳文帝的同性情愛劇情,塑造出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男王后」,令人印象深刻。

陳文帝

主僕豢養: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有人身依附關係的主僕豢養是古代男同性戀尋找伴侶的一種常見方式。魏晉南北朝及明清末期文人雅士莫不以豢養孌童為時尚,梁簡文帝蕭綱的《孌童詩》大量使用描述女子美麗的詞眼,表示孌童更比女子美妙。而阮籍的《詠懷詩十七》也將帝王的同性之愛予以熱情的讚美和歌頌。

相較之下,明清時期文學作品對主僕豢養這種方式則缺乏好感。《紅樓夢》借薛蟠的契弟金榮之口將男同性戀性行為形容做「貼燒餅」,而在第二十一回中賈璉因離開鳳姐十分難熬,於是在小廝之中「找了清秀的來出火」,把孌童作為洩慾的工具。

空閨密友:妻妾關係掩蓋下的女同性戀

不同於男人的社交活動頻繁,可以通過主動尋找男寵、豢養孌童、認契兄弟等方式來找到伴侶,古代女子社交活動較少,鮮有機會拋頭露面,所以女同性戀們尋找伴侶則更為低調和隱蔽,罕見於史冊。

記錄了「金屋藏嬌」的志怪小說《漢武故事》中曾描述漢武帝的陳阿嬌皇后與巫女楚服「女而男淫」,「寢居」、「相愛」,是罕見的蛛絲馬跡。倒是鄰國朝鮮,史官將文宗大王的世子嬪奉氏因與宮人同性戀被廢為庶人記入了史冊。可見在古代,深宮之中的寂寞宮人與失寵妃嬪之間相互溫暖的同性戀情不足為奇。

女同性戀情不像男女通姦那樣足以動搖男權社會,文學作品中的相關描述往往悽美而含蓄,相較於男同性戀更容易得到同情和包容。

古代文學作品中最知名的女同性戀形象,莫過於明末清初劇作家李漁創作的《憐香伴》中的崔箋雲和曹語花。崔箋雲隨丈夫進廟燒香偶遇鄉紳小姐曹語花。曹語花美貌與體香異於常人,是標準的「小鮮花」,而崔箋雲詩才與謀略並重,二人以詩會友漸生情愫。為圖長相廝守,崔箋雲設局讓曹語花嫁給自己的丈夫。當然,作為戲劇的要求,這種符合封建士大夫娥皇、女英理想型的劇情也一定要經歷風雨坎坷和撒狗血,所以曹父的強烈反對和從中作梗是為對二女戀情最嚴峻的考驗,最終在皇帝的賜婚下以二女侍一夫的形式使她們的戀情得以成全。

與崔箋雲和曹語花的相遇幾乎相同,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之《封三娘》篇中,封三娘在盂蘭盆會上結識了範十一娘,「把臂歡笑,詞致溫婉,於是大相愛悅,依戀不舍。」後封三娘攀牆來窺,隨後二人「偕歸同榻,快與傾懷」。此後封三娘因故離開十一娘,十一娘伏床悲惋,如失伉儷,可謂情深意切。封三娘因為身份差距加上人妖殊途等原因不能陪伴十一娘,選擇給十一娘安排合適夫婿的方式,來表達對十一娘的一片深情。而十一娘為留住封三娘居然使出讓丈夫姦污三娘的損招,意欲以類似崔箋雲的方式達到相愛相守的目的。

關錦鵬導演的崑曲《憐香伴》(劇照),系2010年為紀念李漁誕辰400周年紀念而創作。

環境導向:傳說中的性別比例失調

古代相當一部分同性戀尋找伴侶的方式,受制於環境和職業的封閉性,只能吃「窩邊草」。

明人沈德符為當時社會為何會出現男色之靡總結了幾個原因。他在《敝帚齋餘談》中寫道:「按院之身辭閨閣,黎之律禁奸通,塾師之客羈館舍,皆系託物比興,見景生情,理勢所不免。又如罪囚久擊狴犴,稍給朝夕者,必求一人作耦。」「至西北戍卒,貧無夜合之資,每於隊伍中自相配合。其老而無匹者,往往以兩足凹代之,孤苦無聊,計遂出此。」官員被禁止狎妓,又未有家眷隨行,外出坐館的塾師、牢獄之中的囚犯、西北戍卒,皆因環境之中缺乏異性而求諸同性。在《紅樓夢》中很容易被忽略的戲子藕官與菂官亦是如此,因戲生愛的戀情受制於環境並與職業有關。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痴理。賈家買來十二個唱戲的優伶,扮小生的藕官和扮小旦的菂官因戲生情。菂官死後,藕官每逢清明節在大觀園為她燒紙,有一次被夏婆子抓住,幸虧寶玉救了她。圖片出自《戴敦邦新繪全本紅樓夢》。

總體而言,先秦直至明朝前期文學作品中的同性戀形象,大多來自社會上層的詩詞。詩詞作者往往以自身感受抒發情懷,也大都會使用較為隱晦或含蓄的手法來刻畫同性戀,或表達對同性戀人的欣賞,並且對衝破身份樊籠的同性戀情持中立或歌頌的態度。

而從明朝中後期到清朝晚期,小說、話本、戲劇等市民文化的繁榮,讓同性戀形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底層文學作品中。其中不但出現了傳誦至今的經典人物形象,也將當時社會上存在的同性戀之間的交往方式在文學作品中予以展現。這期間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中,人物性格更為鮮明張揚,敢於反抗權威,並且對於欲望的描寫也更為原始直白。所以,在這股浪潮的波濤下,同性戀題材的文學作品也是市民階層發出聲音的方式之一。

所以,古人尋找同性伴侶也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不可思議,有實力的可以做「光源氏計劃」把少年養成自己的戀人,偶遇喜歡的人可以直接問「能事我乎」,雅致點的寫首詩來告白,最不濟可以在同事裡發展——你怎麼知道他或者她不是也正在偷偷地喜歡你呢?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目光流轉之時,君已知。(文/焯様)

相關焦點

  • 泰國再提同性戀」人生伴侶」草案,但還是備受爭議
    這項草案可以視為泰國政府對當地性多元性別群體們,長久呼籲保障同性戀權益的法律的回應。2017 年5 月知名請願網站 Change.org 上,一個有關泰國同性戀婚姻的連署活動超過 6 萬人支持,當時 RLPD 的部長 Pierikan Sithidej 就公開回應表示將積極制定相關法律。
  • 中國古代寬容同性戀行為,但並無同性婚姻
    而同時期的中國先秦時代,也誕生了「龍陽之好」、「分桃之愛」等膾炙人口的同性戀故事。古代秘戲圖中的男同性戀者。       唐宋時同性戀風氣略有收斂,但晚明以降男風又復熾,據晚明學者謝肇淛的記述,「宋人道學,此風亦少衰止,今復稍雄張矣,大率東南人較西北為甚也。」自武宗朝之後,明代士大夫對男色趨之若鶩,以狎優伶、養孌童、玩男妓為時髦生活,群起效尤。
  • 同性戀可以結婚,臺灣這次牛B了!
    早在民國時期,丹麥:第一個承認同性伴侶同居法律地位的歐洲國家。1989年,發起了一項關於建立同性伴侶註冊的議案。並於1989年10月1日起生效。隨後挪威,比利時;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相繼頒布同性可結婚的法律。
  • 滬上「同性戀」維權律師:同性伴侶「鬧掰」需逾越兩座法律「大山」
    ,大陸地區的制定法中均沒有涉及到同性戀的字眼,可以說,我國法律對同性戀的權利保障處於空白狀態。「同性戀如何締結婚姻,目前大陸地區沒有法律規定,我們暫且拋開不談。」至於其他問題,比如財產分割,雙方同居多年,財產已經發生了混同。如果按照婚姻法,夫妻雙方離婚,適用共同財產制,只要劃清共同財產,就可以平均分割。
  • 同性戀丈夫結婚後,和同性伴侶一起生活,是否構成重婚罪?
    回到正題,在我國,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依然是比較保守的。更多的人是選擇低調地生活在「柜子」裡,公開出櫃的人是少數。同性戀者,存在於各行各業,據我們了解,有的單位對個人的婚姻問題比較重視,甚至會影響升職、加薪等。這部分人迫於各種壓力,最終選擇了向現實妥協,即選擇進入婚姻。
  • 同性戀同居期間領養或生育的子女,解除同居關係後歸誰撫養?
    《紅樓夢》裡提到賈寶玉與秦鐘的二三事,同性戀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實。古代文章中難道只記載了男同性戀?沈復秀恩愛的自傳體隨筆《浮生六記》,沈復的妻子陳芸與妓女憨園的互動,惹人浮想聯翩。同性伴侶若想結婚,可以去國外登記。但是同性伴侶若想擁有雙方的孩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憑藉外界的精子或卵子,才能成功受孕。若男同性伴侶利用其中一方的精子與卵子庫提供的卵子結合,或者女同性伴侶,利用一方的卵子與精子庫提供的精子結合,生育出來的子女,離婚時撫養權如何確定?例如女同性戀,是給提供了卵子的一方?還是給將受精胚胎成功生育的一方?
  • 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婚姻?
    圖畫:焯焯案例——我是同性戀,和異性結婚10年了,沒有幸福感,我的婚姻還要繼續麼?既然認定自己是同性戀,與異性結婚可能是為了完成某個人或者某個世俗的要求而結合,雖然是形式的結合,但也要履行相關的責任和義務,因為是法律保護下的行為。而另一個情況就涉及到內心的掙扎,一邊是世俗的眼光,一邊是家人的接受,一邊卻是自己的本心,往往很多同性戀都是摒棄世俗的人,算是內心強大,唯我獨尊的境界。
  • 英媒:約會App和交友網站幫助同性戀找形婚伴侶
    英國《每日郵報》11月28日文章,原題:只是作秀罷了:中國同性戀借約會App尋找異性假結婚在中國這樣的保守社會,同性戀依然不被大眾接受。對他們來說,使用約會App和交友網站並不是為了尋找真愛,而是為了找到願意假結婚的異性。
  • 同性戀同居期間生育的子女,分居後歸誰撫養?
    《紅樓夢》裡提到賈寶玉與秦鐘的二三事,同性戀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實。古代文章中難道只記載了男同性戀?沈復秀恩愛的自傳體隨筆《浮生六記》,沈復的妻子陳芸與妓女憨園的互動,惹人浮想聯翩。同性伴侶在中國依然是不合法的。
  • 同性戀屬於心理障礙嗎?
    但在某大學的心理學課本上,同性戀被解釋為畸形的心理障礙,是需要遭到歧視的,就是這個話題,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網友都參與之中,討論同性戀是不是真的讓人無法接受的存在。  而從狹義上來講:是男女雙方之間基於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的、專一的感情。
  • 資料:中國同性戀調查
    他說:那就是我們的生存方式,因為生活有壓力,心理有壓力,必須找一種緩解方式。  據悉,同性戀人群中也有「層次高低」之分,這與學識、職業及社會地位有一定關係。較高層次的同性戀者傾向追求相對穩定的感情和性愛關係,對家庭、社會責任感較強,對同性戀人群中存在的不良傾向深感憂慮,有人還積極投身於性病防治的教育工作。
  • 為了這1%的同性戀,英國決定從法律上「腐」個徹底
    如果以同性戀比例來評定「腐國」的話,英國其實並沒有優勢。英國國家數據辦公室(ONS) 2015年調查報告顯示,同性戀僅佔總人口的1%,這一數據雖有爭議,但最為樂觀的估計也在5-7%左右。這是官方洗白~也許是假的官方數據...如果以男同文化來評定的話,咱們源遠流長的東方文化才是真正的老司機。
  • 同性戀——如何才能調整好自我心理
    對於同性戀來說,真正意義上能做到完全接受自己是同性戀身份的人還是很少。作為同性戀者在中國社會中還是有所顧忌的,很多人都無法真正的做到灑脫的去面對這一切,因為每個人他必須生活在一個大眾化的社會群體裡,脫離了這樣的群體,你就顯得與眾不同。
  • 美國媒體如何報導同性戀議題
    同性戀議題如何報導 態度、宗教及倫理民眾態度美國部分州的同性戀政策制定是依據選民投票而定的,因此美國民眾的態度對於推動同性戀社會認可來說至關重要。,甚至認為同性戀就是死罪一條。和大多數非洲國家一樣,尼日尼亞對同性戀的排斥主要來自於宗教信仰,尤其是北部的穆斯林。2014年尼日尼亞總統籤署反同性戀法案時。舉國同歡。因同性戀犯罪者將被施以鞭刑,支持同性戀的異性戀也歸入犯罪行列,如公開支持同性戀將面臨14年的牢獄之災。
  • 婚姻心理諮詢:結婚後發現老公是同性戀,我該怎麼辦?
    隨著同性戀越來越多的被暴露,同性戀的妻子也逐漸浮出,婚姻的不幸、痛苦也慢慢被人所知,「同妻」成為她們的稱呼。同妻現象在各國都有,由於傳統觀念和性意識缺乏,很多女性在婚前沒有察覺丈夫的性取向,婚後發現時往往難以接受、痛苦不堪。
  • 校園裡的隱形人:美國同性戀教師的身份管理
    一些同性戀教師會在談及伴侶的時候改變代詞,例如男同性戀教師會用 「她」 來指稱自己的愛人。一些教師有意對自己的同性伴侶關係輕描淡寫,例如把愛人說成 「室友」。一位女同性戀教師有意和她弟弟的男性朋友進城,學校裡的人會看到她和一個男性在一起,從而認定她在約會。「被動冒充」(passive passing)指的是任由人們默認自己是異性戀,不去糾正。
  • 美國加州通過禁止同性戀結婚提案
    美國加州通過禁止同性戀結婚提案  本報訊 據中新社報導,美國加州5日通過了禁止同性戀結婚的8號提案。52.5%的選民投票支持,支持者與反對者的票數相差50萬張。  11月4日舉行美國總統大選,加州選民同時也對12項州提案進行表決,對禁止同性戀伴侶結婚的8號提案的表決比總統選情還激烈。支持和反對團體花費超過6000萬美元較量,堪稱是有史以來美國花費最高的地方提案。  加州選務局5日下午公布的結果顯示,全州58個郡中,投票支持8號提案的高達43個。
  • 「心理學」:破解同性戀的5大流言
    看見同性戀,心裡會想到什麼?心理學告訴你答案: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痴於肉體,迷於聲音,醉於深情……談起同性戀,從同志們的性癖好、性生活到同性戀關係的本質,民間存在著各種說法和刻板印象。小編挑出了其中最廣為流傳的5大流言。一起來看看心理學研究是怎麼說的吧!
  • 「同志」的「艾」 :探秘同性戀愛滋病戒毒者心路歷程
    阿偉說,雙方都沒有想過將這種感覺深入發展,也不懂得如何發展,但內心已是幸福滿滿的。「怎麼會找與小姐接觸的工作呢?」阿偉說,其母親對他的工作有疑慮;但自己熱愛此項工作,沒有停下腳步,沒有心思找男朋友,因自己是女性裝束打扮,與小姐們相處融洽。  同性戀的啟蒙老師  2009年,阿偉覺得自己不能再女性裝束,開始換回男性服飾。  在一個日本婚紗品牌的推介活動現場,眾多化妝師出現,阿偉與化妝師郭某分到一個組。
  • 同性戀是病?濟南這場300多人參與的同性戀親友懇談會上發生了什麼
    她時不時會想起廈門分享會上一個母親的發言:「我理解並支持你們,但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我也許會殺了他。」一共八個問題擺在面前。同志小煒可能要想其中三四個,而對他的父母而言,這八個問題各個都是天塌下來一樣的大事:要不要出櫃,什麼時候出櫃,怎麼出櫃?父母如何面對子女的出櫃?出櫃後,如何面對外界的眼光?同志可以有自己的孩子嗎?養老怎麼辦?工作遭到歧視怎麼辦?因為同志身份被勒索傷害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