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作家起跑線
現在,在廣闊的知識產業和市場海洋裡,什麼最熱門,最引人注目?
自然是各式各樣花樣繁多的教育類產品了。專門輔導語數外的課外輔導班,各類作文培訓班,各類智商情商腦開發,各類舞蹈唱歌音樂繪畫書法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琵琶古箏相聲主持人口才特長班,線下班網絡班學習群打卡圈,有熱門教育產品的地方,就少不了孩子,尤其是中小學生的忙碌身影。
其實,大多數教育產品,並不是孩子內心需要的,而是家長覺得有用,給予孩子的。高考競爭的激烈人盡皆知,除了極少數家庭條件特優越的孩子,人家可以不參加高考甚至中考,直接出國留學,像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誰敢不重視高考,不重視孩子的成績呢?孩子在學校裡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或者是已經掌握了,但是家長覺得還不夠,還要繼續提升的,成績差的進了補習班,成績好的進了培優班,總之,都有輔導班可上。
希望孩子多才多藝的家長,主動或被動地給自家孩子報了各種才藝班,這些班佔據了孩子的周末、假期,甚至是周一到周五的放學後時間。有北京、廣州的孩子,足足報了十幾個課外班,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像我們這三線城市,孩子也都或多或少的報了課外班,據我的調查了解,報班最少的小學生,也都有兩個以上的才藝班或輔導班。
我家孩子報有四個才藝班,書法、繪畫、琵琶和舞蹈,還有一個線上英語班。明年我準備給她停一到兩個班,最多保持3個就可以了。上的課太多了,哪一樣也學不細緻,在家也不練習,而且也減少了讀書的時間。
現在誰的錢最好賺?自然是孩子的了。焦慮的家長,靠不停地報班來緩解緊張;有計劃有目標的家長,有條不紊地讓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前進;不知所措的家長,只好有樣學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跟在別的家長後面追,看人家報什麼,自己也去給孩子報一個。
家長或淡定或焦慮或彷徨,總之,孩子的學習是一定要抓的。
除了孩子,除了教育,在已經進入老齡化的中國,還有大批大批的老年人。這些老年人一點也不顯老,精神抖擻,腰杆挺直,耳不聾眼不花,清早鍛鍊晚上夜跑,再快樂地跳跳廣場舞,樣樣不落後於青年人,不,他們甚至比年輕人活得更瀟灑,更自在。
尤其是兒女不需要靠自己,退休金又較充足的老年人,那日子過得叫一個自由自在!
如果說,孩子的痛點是學習,那麼,老年人的痛點就是身體。人老了,會格外在意自己的身體,即使你不在乎,自有保健品市場替你操心,替你在乎。各種治療儀、保健儀、磁療儀,還有什麼電場儀、玉石枕、磁療墊、淨化機,免費講座、免費體驗、免費查體,想的就是讓你用錢來換健康。
而且,據我爸媽說(他們今年也迷上了保健,經常去聽講座),人家那些保健人員對老人態度可好了呢,大傢伙都說,就是自己的兒女都沒有他們那麼熱情溫和有耐心,願意和老人這樣耐心地說話聊天的。慚愧,這是說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對父母沒有耐心啊。
在孩子奔向教育的廣闊天地,老年人撲向保健的海洋時,我們這些孩子爸媽,中年男女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女人需要漂亮衣服、化妝品?男人需要名牌手錶、新潮手機和拉風的新車?
不。拉風、新潮,這是青年人的元素與追求。中年人不需要這個。中年男人需要多掙錢多賺外快,早早回家做飯洗衣,輔助妻子輔導孩子作業,以防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出錯率高聽不懂講題,把媽媽氣出心梗,更要在老婆失去理智找尺子揍孩子的時候,挺身而出,替孩子挨下這雷霆之擊。
中年男人還要在周末的時候負責開車,帶孩子老婆出遊,還要負責充當挑夫、問路人、美食搜羅器與保護傘。更多的時候是帶孩子去輔導班才藝班,在孩子上課的間隙,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拿出手機,開心地刷刷刷。
那麼,中年女人呢?中年女人比男人更忙更累。這是因為,一般的家庭,都是媽媽在管孩子,爸爸隱身,所以,上面說的男人在忙的事情,很多家庭全都是女人的事兒。做飯,洗衣,收拾衛生,收拾家裡孩子扔的到處都是的玩具,收拾桌上花花綠綠的零食袋子、碎紙片、各種紙筆,晚上輔導監督孩子作業,給孩子提供各種學校老師要求的列印資料、瓶瓶罐罐、畫紙、小勺、紙箱子等等東西。媽媽們還要在網上廣泛尋尋覓覓,尋找一些高質量的好課,自己先去試聽,再決定給不給孩子買。孩子練琴的時候,畫畫的時候,媽媽最好是能聽懂看懂,給孩子指出錯誤,說出對的方法。
周末?不,中年媽媽沒有周末。周末只會比一二三四五更忙,不是奔波在送孩子去課外班的路上,就是奔波在和孩子去參加某某活動的路上,還要陪孩子鍛鍊身體、玩耍、讀書,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盯著ta是不是又趴在書上了,是不是又偷懶了,是不是又在偷偷看手機了。還要到處試課、聽課、學習充電,以求可以更好地為孩子選擇學習資源,提供學習幫助。
只有等深夜時分,孩子已經睡下了,媽媽們這才可以悄悄打開手機刷一會兒劇或文章,找回自己的一點時間,撫慰一下自己的疲憊心靈。
所以,中年人,尤其是家有學生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媽媽,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屬於自己的時間。
中年媽媽能不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就看家中那位中年爸爸的了。
人生有許多次考試,如何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的爸媽,讓孩子喜歡的爸媽,也是一種考試。考得好不好,就要看孩子的評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