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職場上常會把歡樂融洽的氣氛與團體合作精神混為一談。如果同事之間能彼此傾訴,大夥的感情也不錯,而將這種現象視為工作崗位上的團體精神也很好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種現象只不過是表示大家志同道合而已。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誤解呢?這是我們並未掌握到團體精神的重要性。
團體是指為達成目標(數量、品質、服務、交貨期、成本等)的最適當的人員構成單位,達到效果的最恰當人員。
團隊精神是指由於經理人發揮了卓越的領導能力,促使所屬員工發揮本身最大限度的能力,團結一致以完成目標;
公司方面則獲得卓越的績效,成員之間有堅定的信賴關係等的最高狀態。從兩項定義來看,就會明白光是歡樂融洽的氣氛,並不能示團體精神很好。歡樂融洽只是必要的條件之一,不能視為充分的條件。一個團體如果沒有表現出一項成果,即使彼此歡樂融洽,他們還是沒有團隊合作精神的。團體精神最佳的狀態,就是每們成員都具有向前邁進的意識和共同分享成果上的喜悅。這樣,就會產生堅強的相互信賴關係,而這樣的公司也必定大放異彩。團隊合作精神包含了以下要素。
制度是團隊成員統一遵循的規矩,它既能促進團隊的一致性,還能確保工作有序開展;工作標準既是業務開展的依據,也是工作的指導書,避免出現隨意和偏差;戰鬥力可能是無形的,但又至關重要,它體現在勇於進取、樂觀自信、不怕困難、敢於擔當等方面。
明白了以上要素經理人就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了,《資治通鑑》作者北宋名臣司馬光「大匠無棄材、尺寸各有施」與清嘉靖名將楊玉春「用人所長,天下無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都是要求經理人要因材施教、用人所長,激發潛能,瞄準目標,分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