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2日,團體心理諮詢學院成立籤約儀式在第二屆團體心理諮詢論壇隆重舉行。
團體心理諮詢學院由京師博仁與臺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共同成立,臺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理事長吳秀碧與京師博仁李井傑經理共同出席了團體心理諮詢學院成立籤約儀式並發表致辭。
臺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理事長吳秀碧與京師博仁經理李井傑出席
團體心理諮詢學院成立籤約儀式
吳秀碧理事長指出,團體心理諮詢學院成立的初衷源於雙方對內地心理服務發展的熱誠和理想的一致性,京師博仁是心理機構中的佼佼者,擁有非常優秀的工作團隊,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兩個機構的合作值得期待。團體心理諮詢學院的成立旨在推動內地團體諮詢人才培養,滿足社會對心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李井傑經理表示,首先對吳秀碧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孜孜不倦的在大陸普及團體心理技術的精神表示欽佩,同時,感謝吳秀碧教授多年來對京師博仁工作的支持。其次,團體心理諮詢學院的人才培養體系,由吳秀碧教授領銜的臺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專家團隊,結合臺灣40多年的科研、教學、實踐經驗構建,採取階梯式培養方式,集「知識、實踐、成長、督導、執業」於一體,經考核合格,獲得京師博仁與學會頒發的能力鑑定證書。學院以學員成功執業為目標,從技能提高、就業、發展、收入四個方面進行幫助扶持,提高業務能力、社會信賴度、個人成就、收入等方面,旨在起到行業榜樣的示範效應,從而帶動行業健康發展。
專家學者代表共同見證團體心理諮詢學院成立
出席團體心理諮詢學院成立籤約儀式的有臺灣諮商心理學報主編、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王麗斐,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孫時進教授,臺灣輔導與諮商學理事、彰化師範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研究所趙淑珠,北京友誼醫院副主任醫師柏曉利,延邊大學教授劉惠善,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梁淑娟,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趙蓬奇,北京大學回龍觀臨床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劉華清,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心理學教授童秀英等來自全國各地200餘位專家學者、心理工作者嘉賓代表。
據了解,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心理服務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宣部等22個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2018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我國心理健康大數據,我國包括精神科醫生和心理治療師在內,提供專業服務的諮詢師不足3萬人。據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1億以上,其中大多數是焦慮障礙患者和以抑鬱症為主的心境障礙患者。心理健康服務成為社會剛需,團體心理諮詢以其一對多、效率高、阻抗小等特點,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團體心理諮詢人才發展迎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