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0日-11日,第三屆團體輔導與諮詢論壇在京成功召開。
第三屆團體輔導與諮詢論壇會場
本次論壇是由京師博仁(北京)教育科技中心主辦,臺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協辦。論壇圍繞「關注團體心理人才成長,提升社會心理服務品質」的主題,邀請大陸、臺灣、美國多位團體心理輔導、諮詢與治療領域專家,介紹團體模式在學校、社區、企業、醫療等不同領域的應用,分享團體人才訓練、督導支持方案,研討團體心理服務與專業人才匹配問題,推動團體人才為大眾提供專業優質、方便可及的心理服務,促進社會心理服務落地,為個人成長提供機會和平臺。
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有臺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理事長、教授吳秀碧,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育心理學系教授、美國團體心理工作專家協會主席Christopher J.McCarthy,臺灣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許育光,北京交通大學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田寶偉,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研究所教授、輔導與諮商學報主編趙淑珠,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副主任丁新華,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邱南英,信安醫療社團法人、醫院院長林伯彥,臺灣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副教授、諮商暨潛能發展中心主任許瑛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詢學系副教授、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羅家玲,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中山醫學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雙碩士卓翠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臺灣遊戲治療學會第六屆副秘書長謝政廷,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教授童秀英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心理學工作者代表500餘人。
本屆論壇主席、臺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理事長吳秀碧致開幕詞
吳秀碧教授代表主辦方作開幕致辭。她表示,非常感謝各位尊敬的貴賓、學者、專家、友人、輔導與諮詢行業的朋友們。由於各位的蒞臨與支持,才讓我們第三屆論壇可以順利舉行,因為在第一屆、第二屆舉辦完之後有很多參與的學者、專家,還有好朋友們一直跟我們呼籲希望我們繼續辦下去,這給予了我們非常大的安慰。嘉賓們的期待和支持是論壇舉辦下去的動力,我們有責任為大家提供喜歡且具有意義的論壇項目和內容。根據今年論壇的主題,論壇安排了有壓力管理、戒菸、健康家庭、親職教育、遊戲治療、職場能力發展以及失落與哀傷等相關主題的報告與工作坊,以便更好地培養心理專業人才,助力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同時,吳秀碧教授作了「促進團體帶領能力的系統化訓練模式」主題演講。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育心理學系教授Christopher J. McCarthy發表演講
Christopher J. McCarthy教授就「如何運用『創傷知情』團體幹預技術有效預防教師壓力?」發表主題報告。他介紹了對教師壓力的調查,提出了理論模型來說明為什麼教師容易受到壓力。研究表明,通過將需求與資源相比較來評估壓力的風險與工作滿意度降低、倦怠症狀水平增加以及教師職業承諾降低有著可靠的聯繫。而老師的資源和要求中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學生們經歷的創傷,這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就要用團體的方式來幫助教師去理解創傷,學習如何去辨識哪些孩子們經歷過創傷,用一種更有幫助性的方式來解決孩子們的這些問題,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緩解自身的壓力。
信安醫療社團法人、醫院院長林伯彥發表演講
林伯彥發表了「『無惱療法』的正念治療新模式的實務」主題演講。他指出,無惱模式包括「無常特性」和「無我特性」兩方面。一般認為,沒有「自我恆常」的人容易有邊緣性人格激化,容易形成人格特徵的問題,進而發展成為精神疾病。無惱療法先從身來調。先放鬆身體,以身體為工作對象,肌肉放鬆下來,呼吸平順下來,情緒緩解下來。放鬆以後,調整錯誤的觀念,建立正確的見解,以心調心,所以專心、正念、正知就是無惱療法最重要的三個功能。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邱南英發表演講
邱南英就「菸草製品的危害和戒菸幹預」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菸品的危害很大,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狀況還會造成心理疾病。健康中國2030也提到,希望在2030年15歲以上人群的吸菸率下降到20%。目前做戒菸的基本原則有五點。第一,詢問,即有沒有使用菸品;第二,忠告戒菸,即對菸品使用者進行勸告;第三,評估戒菸的意願,即評估戒菸者有沒有動機;第四,協助戒菸,即提供相關的協作;第五,安排追蹤,即協助處理有關戒斷症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研究所教授、美國喬治亞學兒童與家庭發展學系博士、輔導與諮商學報主編趙淑珠發表演講
趙淑珠就「婚姻關係與子女適應」發表主題報告。她指出,影響孩子成長可能包含三個關鍵因素:一是子女自身氣質;二是父母的教養方式;三是親子間互動。其中父母教養方式從兩個維度進行劃分:一是要求與控制,二是是溫暖與接納。具體分為四種類型:(1)開明權威型——高溫暖,高要求;(2)寬鬆溺愛型——高溫暖,低要求;(3)疏離忽視——低溫暖,低要求;(4)專制權威——低溫暖,高要求。除此之外,父母間的關係也會影響子女的發展。研究結果表明,高衝突未離婚的婚姻家庭中孩子的負向行為最高,低衝突未離婚的婚姻家庭中的孩子負向行為最低。
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教授童秀英發表演講
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教授童秀英作了「新時代團體心理人才服務+培養模式的構建」主題報告。她強調,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正式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國家的頂層設計,日益凸顯新形勢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價值。在這樣的構架下,一支龐大的服務隊伍必不可少。團體工作中大量生動、深刻的體驗有助於保障心理服務「入腦、入心、入行」的效果,並且通過一對多的帶領形式服務於更多群眾,因此團體勢必成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
中社心關愛基金副秘書長董倩發表演講
董倩作了「社會心理服務對團體人才的設想與迫切需求」主題報告。她表示,中社心關愛基金是中社發展基金會就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需求大背景下成立的一項專項基金,主要目的是助力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扶持心理行業發展。對於我們來說,社會心理服務的推動需要全社會貢獻力量。基金會逐步完善對於不同層面的支持,對於人才培養模式、激勵模式、榮譽機制的建設。在整個服務過程中,面對有優秀經驗的人才,我們敞開大門,為大家提供更大的舞臺,更好的平臺,更多的回報,更廣的輔助力量,更全面的資源支持和更積極的社會影響力。
此外,社會心理服務落地單位、專家、社會組織針對「社會心理服務與團體人才職業發展」進行主題研討會。與會各方積極發表意見,介紹經驗,在人才培養、職業發展、基金會支持等方面取得一致意見。
據了解,論壇還設立了五個會中實務體驗工作坊,嘉賓可根據興趣自由選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