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平靜的時候,我們覺得他們就是人間最美麗的天使,但是當他們開始吵鬧之後,我們又會覺得他們簡直是惡魔的化身。小孩子的世界是很奇妙的,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行為正確與否,導致他們很容易觸發大人們的脾氣,尤其是那些長期要管教孩子的父母,每天都苦不堪言,忍不住要對孩子發脾氣。
當父母批評辱罵孩子的時候,滿目猙獰的樣子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孩子在情緒上受到的創傷會給他留下陰影,他日後的性格會變得懦弱且自卑,同時也會影響到他的人生軌跡。
家庭教育到底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父母懂得溫柔,孩子便學會包容;父母只會打罵,孩子便學會暴力;父母懂得鼓勵,孩子便學會樂觀;父母只會訓斥,孩子便學會抱怨和自卑。父母決定了孩子的教養好壞,而教養便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什麼是命運,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命運,什麼是起跑線,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線。
有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社會人才,有的家庭卻"培養"出了危害社會的違法犯罪分子,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關鍵因素。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父母在公眾場合對孩子發火的場景,孩子在一旁畏畏縮縮的樣子實在讓人心疼,父母往往不會意識到此時的自己有多麼的可怕,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憤怒當中。
為什麼家長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容易對孩子大吼大叫?
如果家長不會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很容易隔三差五就對孩子發脾氣,如果再嚴重一點,很可能會動手打罵孩子。但是,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孩子貪玩、不小心打翻了東西、哭鬧等等換來的可能是家長的一聲怒吼,在父母的眼中他們會認為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偏偏要惹人生氣,孩子的一個不合他們心意的行為就是不乖,家長們往往忽略了愛玩和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很少有孩子生來就很沉默的,太過安靜的孩子反而不好。
父母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脾氣那是自己的錯,理性的父母會選擇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等過了那股衝動勁,再來好好教育孩子。告訴他這件事情的對與錯,才不會讓自己暴躁的情緒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而且有些事情可能不是孩子的錯,而與家長自身的原因有關,累了、生病了、心情不好等等原因都很容易使我們將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劈頭蓋臉的對孩子一頓訓斥。
在孩子面前,憤怒時候的我們應該怎麼做?
1、先讓自己冷靜一分鐘
當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時間的我們容易被怒氣衝昏了頭腦。只要能夠忍住脾氣起來的那一分鐘,往往事情都能比較和平的解決。如果你心平氣和,嚴厲的跟孩子解釋說明,或許孩子更能接受。如果你脾氣一發不可收拾,孩子只會哭鬧得更兇猛,讓事情變得更加嚴重。
2、了解事情的緣由
能夠在孩子哭泣的時候,傾聽他的哭訴,了解他哭的原因,真正懂自己孩子的父母才是好父母。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是孩子的錯,如果孩子被人搶了玩具而大哭,家長二話不說就大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不懂得跟別人分享嗎?"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委屈,大人之間的東西都要說"借"了,更何況是孩子們心愛的玩具。所以說,不要動不動就向孩子發脾氣,知道事情的緣由之後才有理由去教育孩子。
3、不要在公眾場合對孩子吼叫
在公眾場合的時候,家長們要明白,發火只會讓孩子難堪,讓你丟臉。因為沒有人會說你罵得對、做得對,一般人都看不慣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如果你能用自己正確的方式,和平地安撫了孩子的情緒,並讓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才是真本事。
一對父母如果經常在孩子面前發火,那麼他們的孩子相對那些平靜、祥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在人際關係裡會顯得較卑微,做事也更缺乏自信。父母的脾氣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你糟糕的脾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