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長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想罵孩子兩句?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12-20 育兒寶

當孩子平靜的時候,我們覺得他們就是人間最美麗的天使,但是當他們開始吵鬧之後,我們又會覺得他們簡直是惡魔的化身。小孩子的世界是很奇妙的,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行為正確與否,導致他們很容易觸發大人們的脾氣,尤其是那些長期要管教孩子的父母,每天都苦不堪言,忍不住要對孩子發脾氣。

當父母批評辱罵孩子的時候,滿目猙獰的樣子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孩子在情緒上受到的創傷會給他留下陰影,他日後的性格會變得懦弱且自卑,同時也會影響到他的人生軌跡。

家庭教育到底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父母懂得溫柔,孩子便學會包容;父母只會打罵,孩子便學會暴力;父母懂得鼓勵,孩子便學會樂觀;父母只會訓斥,孩子便學會抱怨和自卑。父母決定了孩子的教養好壞,而教養便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什麼是命運,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命運,什麼是起跑線,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線。

有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社會人才,有的家庭卻"培養"出了危害社會的違法犯罪分子,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關鍵因素。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父母在公眾場合對孩子發火的場景,孩子在一旁畏畏縮縮的樣子實在讓人心疼,父母往往不會意識到此時的自己有多麼的可怕,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憤怒當中。

為什麼家長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容易對孩子大吼大叫?

如果家長不會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很容易隔三差五就對孩子發脾氣,如果再嚴重一點,很可能會動手打罵孩子。但是,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孩子貪玩、不小心打翻了東西、哭鬧等等換來的可能是家長的一聲怒吼,在父母的眼中他們會認為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偏偏要惹人生氣,孩子的一個不合他們心意的行為就是不乖,家長們往往忽略了愛玩和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很少有孩子生來就很沉默的,太過安靜的孩子反而不好。

父母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脾氣那是自己的錯,理性的父母會選擇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等過了那股衝動勁,再來好好教育孩子。告訴他這件事情的對與錯,才不會讓自己暴躁的情緒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而且有些事情可能不是孩子的錯,而與家長自身的原因有關,累了、生病了、心情不好等等原因都很容易使我們將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劈頭蓋臉的對孩子一頓訓斥。

在孩子面前,憤怒時候的我們應該怎麼做?

1、先讓自己冷靜一分鐘

當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時間的我們容易被怒氣衝昏了頭腦。只要能夠忍住脾氣起來的那一分鐘,往往事情都能比較和平的解決。如果你心平氣和,嚴厲的跟孩子解釋說明,或許孩子更能接受。如果你脾氣一發不可收拾,孩子只會哭鬧得更兇猛,讓事情變得更加嚴重。

2、了解事情的緣由

能夠在孩子哭泣的時候,傾聽他的哭訴,了解他哭的原因,真正懂自己孩子的父母才是好父母。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是孩子的錯,如果孩子被人搶了玩具而大哭,家長二話不說就大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不懂得跟別人分享嗎?"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委屈,大人之間的東西都要說"借"了,更何況是孩子們心愛的玩具。所以說,不要動不動就向孩子發脾氣,知道事情的緣由之後才有理由去教育孩子。

3、不要在公眾場合對孩子吼叫

在公眾場合的時候,家長們要明白,發火只會讓孩子難堪,讓你丟臉。因為沒有人會說你罵得對、做得對,一般人都看不慣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如果你能用自己正確的方式,和平地安撫了孩子的情緒,並讓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才是真本事。

一對父母如果經常在孩子面前發火,那麼他們的孩子相對那些平靜、祥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在人際關係裡會顯得較卑微,做事也更缺乏自信。父母的脾氣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你糟糕的脾氣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看完就明白了「你已經高中了,一定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不然將來進了社會就會吃苦了。」 「一定要早睡早起,熬夜對身體不好,將來老了都是病。」 「我們說這些話有道理的,都是為了你好,等你長大你就明白了。」
  • 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怎麼辦?很簡單,這樣做
    很多人說自己平時心境平和,可是一陪孩子學習,心裡的火氣真是壓不住,感覺隨時都要爆發,平時樂觀積極的父母,為什麼一陪孩子學習火氣就這麼大?為什麼平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真的是孩子讓我們生氣嗎?所以,當陪孩子學習,火氣已經堵在胸口時,我們一定要去覺察自己內心的情緒,我們真的只是因為孩子學習磨蹭而憤怒嗎?不是,在憤怒下面還有著一層很重要的情緒—挫敗感:我覺得我做不到,我管不好孩子,我沒有辦法讓他高效率學習。面對這種挫敗感時,我們會努力想辦法去控制教導他,責罵他,恨不得手把手教孩子去寫,可是,都沒有用,孩子不會因為我們的著急發火有所改變,這種失控感就會讓我們覺得挫敗,更想發火。
  • 想讀懂孩子的情緒,請家長先從自己的情緒脫離出來
    ------《讀懂孩子的小情緒》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好的家長,從各方面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家長發現很難。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的家長在孩子身上投放了很多預期目標,卻沒有得到實際效果。「為什麼呢?」
  • 情緒心理丨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只想好的,不想要不好的,也許你會說這是人之常情。沒錯這是人之常情,如果我們是買個某件商品,我想要完整的包裝,想要質量有保障,這無可厚非。但感受到情緒的並不是我們外在的物品,而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內在的某個部分感受到了痛苦。於是我們就想當然的以為,把這部分壓制住控制住或者讓我們感受不到,也許就可以不用痛苦了,聽上去不太合理對吧?
  • 總忍不住衝孩子發火,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動作幫你搞定
    總忍不住衝孩子發火,家長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個動作幫你搞定對於大部分孩子的童年來說,都是各種皮各種惹媽媽生氣的主,有些媽媽也的確忍不住每天在家河東獅吼,特別是常年在家帶娃的,已經達到了接近崩潰的狀態,完全無法控制,上演著各種吼功,但是平時還是控制好情緒比較好,不要動不動就罵孩子,有些小方式在每次開罵先想想再說。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兩句就哭」?原因在家長身上,早點改
    生活中這樣「說兩句就哭」的孩子不在少數。具體表現為,孩子聽不得批評他的話,否則他就感覺被傷害,心情變差,莫名的情緒崩潰大哭。所以,家長心裡也比較著急,擔心孩子無法面對否定,將來無法處理逆境和挫折。不過,孩子「說兩句就哭」,也不是天生的,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的責任。
  • 被訓斥後選擇沉默的孩子,心裡都在想點啥?看完你還吼他嗎?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當爸媽的要操心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的生活,有時往往忍不住要說孩子兩句。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尤其是上學以後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漸漸多了起來。小時候還乖乖聽話的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面對父母的訓斥,許多孩子都選擇了以沉默應對,父母能否明白,孩子此時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 被訓斥後選擇沉默的孩子,心裡都在想點啥?看完你還吼他嗎?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當爸媽的要操心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的生活,有時往往忍不住要說孩子兩句。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尤其是上學以後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漸漸多了起來。小時候還乖乖聽話的他們,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面對父母的訓斥,許多孩子都選擇了以沉默應對,父母能否明白,孩子此時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 孩子不知哪錯了,惹母親生氣離家出走,情緒控制是家長必修課
    男孩告訴民警,今天沒吃湯泡飯,而且自己一句話也沒說,完全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生氣。聽完之後,連民警也沒搞明白生氣的點是什麼,小男孩表情十分崩潰。為什麼情緒不能被控制?不知道那些發過脾氣的家長,事後有沒有反思過,有沒有認真地想過,自己為什麼會生氣,真的是因為孩子?還是根源是自己的問題。
  • 孩子情緒脆弱,誇不得、罵不得?家長需警惕「蛋殼效應」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情緒脆弱,一誇就沒心沒肺地笑,一批評眼淚就控制不住,真的非常讓人擔心。除了為他們感到難過外,我們還需要看到背後的原因,為什麼這些孩子會選擇輕生,難道僅僅這是因為嬌生慣養?抗挫折能力差?很多父母說孩子「打不得罵不得,隨隨便便就離家出走鬧自殺」,其實就是因為孩子的「蛋殼心理」。
  • 「你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家長想用情緒控制,壞處卻比好處大
    「你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家長想用情緒控制,壞處卻比好處大!當朋友後面說起這件事時,表示十分的無奈,也想尋求其他寶媽們的幫助,覺得說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這些情緒。哄和威脅,都起不到一定的作用。有一個寶媽就說,其實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跟孩子說「再這樣我就生氣了」等的諸如此類的話,對於孩子來說是起不到什麼影響的,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情緒積壓,也有可能會引發孩子的爆發。
  • 跳河媽媽惹爭議,輔導作業的家長,如何控制自己情緒?
    是關於一個媽媽半夜三更去跳河的新聞,直到得救了還在和孩子置氣。那到底是為什麼這個媽媽被自家孩子氣的去跳河?原來是因為輔導作業引起的,這個媽媽也不太理智了,就算再生氣,也不至於去尋死。有孩子的,要輔導作業的家長,表示理解這個媽媽,但是確實行為過激了。我們是成年人,成年人要懂得控制自己,做出如此過激的行為,孩子肯定也嚇壞了。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五)你為什麼輔導孩子作業控制不住情緒
    都會使我們會控制不住地向孩子發脾氣。其實發脾氣這件事和家長潛意識有關。1、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總覺得孩子會做題,會學習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背離了這個現象,出現不會做題或者馬虎等問題,家長會立刻用自己的認知去衡量自己的孩子。
  • 把這兩句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會跟你越來越不親,以後很難補救
    導讀:把這兩句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會跟你越來越不親,以後很難補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把這兩句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會跟你越來越不親,以後很難補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個觀點在現在中國很多家長中存在著。教育專家告訴我們,一個正常健康的孩子,他是會有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相結合的。可以說,有了正面情緒,也會有負面情緒。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沒有負面情緒的,一個孩子如果只有正面情緒,沒有負面情緒,那麼,家長反而要擔心了。為什麼呢?因為你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了,孩子只能接受正面的,而不能接受自己負面的情緒了。
  • 我不想罵孩子,卻總是控制不住!這四點,教你做個情緒平穩的家長
    孩子聽不懂大人的話、不按常理出牌常常讓她感到怒從心起,忍不住加大音量朝著他們吼,雖然她也常常在吼完之後就為自己的失控感到懊惱,反思著下一次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但是情緒哪有那麼好控制?第二,放棄控制,和孩子商量著來有的家長在家裡就是「一言九鼎」的,說出去的話孩子絕對沒有反駁的機會,只能依言行事,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們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好」。
  • 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那你當時肯定也想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卻做不到,其實我也和你一樣發了脾氣之後又特別後悔所以我就很好奇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呢?,這就是底層的爬行腦發揮作用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即使知道現在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但仍然不會行動,因為情緒腦比理智腦更加底層,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原因當你感覺到安全和愉悅的情緒時,理智腦就會更好的發揮作用,所以現在對孩子的教育都很強調這兩點所以,我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因為情緒腦比理智腦優先級更高
  • 我也不想吼孩子,卻難以控制!做好這3點,成為情緒穩定的父母
    男孩更是委屈:「我想吃肯德基!」這句話幾乎是火上澆油,寶媽當場情緒失控,一把抽走了孩子手裡的菜單,大聲罵到:「怎麼你就聽不懂人話呢?我說的不是人話嗎?沒有肯德基你聽不明白嗎?」,是很多家長也能隱約想到的,只是情緒一上來很難控制自己。
  • 如何阻止孩子發脾氣?控制情緒家長可以這樣教
    孩子的臉三月的天,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是他們天真可愛的特點,但同時也是令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發脾氣儘管不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但儘早學會控制脾氣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性格雖然是天生,但情緒的表現方式卻是孩子通過後天模仿習得的,如果家長動不動就摔摔打打,破口大罵,那麼耳濡目染之後的孩子同樣也會經常以不好的方式去發洩自己的情緒。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家長學會控制情緒,為情緒及時按下「暫停鍵」
    遇到孩子調皮的時候父母直接大聲吼罵孩子,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是很難去彌補的。經常打罵孩子的危害1.孩子性格變得怯懦,自卑經常打罵孩子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比較敏感,自卑。其實這就是因為孩子害怕受到父母的打罵。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誠實善良的,但是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說假話了。家長通常會嚴厲的抵制這種行為而打罵孩子,但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愛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