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館,見證了青島的波瀾壯闊,是青島人永恆的記憶

2020-12-22 出發吧行者

迎賓館,見證了青島的波瀾壯闊,是青島人永恆的記憶

來青島旅遊的外地遊客都會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挑選一張精美的明信片,作為旅行紀念品寄給朋友。在眾多的明信片中,人們最喜歡的除了海濱風光,可能就是各種帶有德國風情的異國建築。而這其中最具特色的可能非迎賓館沒收了。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迎賓館,感受一下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築。迎賓館位於青島老城區的信號山上,時間於1905年。

作為青島歐陸建築的翹楚,青島迎賓館從來不缺少它的膜拜者和欣賞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建築師藝術家,無不被它的奢華精緻和宏偉氣勢所震懾。青島迎賓館最初是德國佔領青島時期為總督建造的觀點,它的第一個主人就是德國總督奧斯卡馮託爾帕爾。這位德國膠澳總督一心想要一座能體現自己的身份和威望的觀點。這座建築的建築師是拉扎魯維茲,傳說為了選址。

奧斯卡馮託爾帕爾還專門請來中國的風水先生,最終在信號山下選定這座龍興之地。這座據說按照德國柏林皇宮建築圖紙的原樣縮小十倍建造的官邸,其平面設計圖收藏在德國國家檔案館中。很多人說這所建築的窮奢極欲是隱性的,沒有過多的張揚,若沒有內行人的指點,幾乎沒有人會想到那些看似普通的細節,卻是一處處點睛之筆!據說當時的木工製作護牆板、門窗等,只要德國監工在接縫上能插上刮鬍刀刀片,就算不合格,要用斧子砍去重新製作。

至今一個多世紀過去了,整個建築內沒有一處木結構因質量問題出現裂縫和變形,而運自德國克虜伯公司的鋼材,在經歷百年風雨之後仍沒有生鏽,讓許多建築學家感到驚奇。高九米的大廳充滿了古樸濃鬱的西方情調,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吊燈裝飾著銅雕藝術品和油畫的牆壁,棕色的牆圍護板,嵌著綠色玉石的壁爐,還有德國著名鐘錶設計家窮漢斯設計的鐘表。

它每一小時報四次時,每一刻響音樂,整點時敲鐘點,室內的家具大都是有曾經專為皇家貴族生產家具的德國斯圖加特家具廠專門打造。此外,每個房間的天花板、吊燈和壁爐都不一樣,每個窗框都有雨水槽,來這裡參觀一圈,你不得不感嘆,這才是低調的奢華。1957年7月12日至8月11日,毛澤東主席下榻青島迎賓館,成為迎賓館歷史上的輝煌一頁。

毛主席一住就是一個月,他的《1957年夏季形勢》在這座青島第一樓寫成,經過十次討論修改,最終完稿印發。至今青島迎賓館還保留著毛主席下榻期間房間的原貌,為毛主席專門定做的加長床鋪,寫字檯和椅子等幾件家具,樸實無華,卻散發著歷史的氣息,迎賓館見證著青島波瀾壯闊、叱詫風雲的一段永恆記憶,是貨真價實的青島第一樓,也難怪遊客們如此鍾情於它。

相關焦點

  • 太平山,青島最早的村落之一,是青島人的根
    太平山,青島最早的村落之一,是青島人的根太平山原稱會山,海拔150餘米,是青島市區第一高峰,德佔時期稱其伊爾梯斯山,建有炮臺,日佔後被改稱為了旭山,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定名為太平山。在它還被稱為會山以前,那時候的村落稱為會前村,是青島最早的村落之一,是青島人的根,後來德國人在此發現了優質的泉水,建立起了中外聞名的汽水廠,遠銷歐美,成為了上世紀初青島名啤飲料的象徵。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暗含泉水交匯的意思,至今匯泉體育場、匯泉廣場仍然存在,太平山以前為什麼會叫會山呢?
  • 多彩臺東丨百年商圈,見證青島人的市井情懷
    在許多青島人眼中,臺東是一塊寶地,這裡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每次來逛都能發現驚喜。臺東有多到數不清的老巷子,有數不清的吃喝玩樂的好去處,兜裡揣上幾塊錢,在臺東消磨一天的時間,是許多青島小嫚兒青島小哥難忘的記憶。臺東代表著青島人的市井情懷,那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環境,見證了一代青島人的童年和青春。
  • 毛澤東一生只來青島一次 下榻迎賓館遊二浴(圖)
    毛澤東一生只來青島一次 下榻迎賓館遊二浴(圖)   1957年7月12日至8月11日,毛澤東主席在青島參加中共中央青島會議期間,他下榻迎賓館,評點範仲淹詩詞,五次乘車遊覽青島市容,並在第二海水浴場五次暢遊。  為回顧毛主席唯一的一次青島之行,本版編輯刊發中共青島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的「毛澤東主席在青島的日子」,以饗讀者。  1957年7月12日,這是載入青島史冊的日子。  中午12時,在青島流亭軍用機場,青島人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迎來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
  • 聆聽紅色故事,了解歷史建築——探秘青島德國總督府舊址博物館舊址
    原標題:聆聽紅色故事,了解歷史建築——探秘德國總督府舊址博物館近日,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紅色展覽宣講小組,攜「青島近代歷史沿革與紅色故事」專題展覽,走進青島寧安路小學,在一中午的時間裡,隊員們跟隨講解員阿姨走進迎賓館,了解歷史建築,傾聽紅色歷史。
  • 裡院、水龍池子、大茅房……四方路的地標記憶
    半島記者  王悅編者按:街裡,是老青島人最為嚮往的地方,也是他們送給市中心的雅號。而街裡的概念,除了中山路,還包括四方路一帶。用青島地名、以及青島周邊的山東縣市命名的道路,聚集著當年最為繁華的商鋪,也給不少老青島留下了深刻記憶。
  • 青島這次真的火了,一首歌刷屏朋友圈!
    一首青島人自己的歌「這是我可愛的家,名字叫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永恆的符號……」歌曲《青島》是青島音樂人姜世奎作詞作曲,由青島籍著名演員於毅演唱,並由拍攝了央視熱播劇《陽光下的法庭》的青島本土導演李巨濤創意執導,本土影視團隊東唐的小夥伴們傾力攝製打造。
  • 2016青島老字號企業展閉幕 免費試吃人氣旺
      老字號企業是民族工商業中的傑出代表,有著悠久的歷史背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蘊,見證了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承載著青島幾代人的珍貴記憶。10月16日,為期三天的2016青島老字號企業展在市北區CBD萬達廣場順利閉幕,參展的20多家老字號企業,不僅帶來了青島人記憶中的老味道,還推出了不少新品,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
  • 中山路過街天橋…老青島人這樣說(視頻)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蔣甜  劉曉  青島報導  一二一,上街裡,買書包,買鉛筆,這首童謠對老青島人來說在熟悉不過了……青島人口中的「街裡」泛指中山路,而中山路過街天橋更是承載不少青島人的回憶。
  • 沉澱百年繁華蝶變迎新生 臺東承載幾代青島人的青春和回憶
    可以說,以臺東步行街為中心輻射的整個臺東商圈,幾乎涵蓋了青島人生活的全部內容,衣食住行、娛樂休閒,臺東仿佛是青島人的 「寶藏樂園」。而這一特點,哪怕是回溯到百年之前也依然成立。當我們翻開青島的歷史,閱覽臺東的回憶錄,會發現作為青島商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臺東承載了幾代青島人的青春與回憶。
  • 時尚青島 | 青島美得不像話,像畫!
    可不再是你記憶中那個幾近荒蕪的小島>老建築見證著青島的歷史——迎賓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青島迎賓館位於龍山路
  • 青島這次又火了!MV《青島》刷爆朋友圈,創作者有話說
    「這是我可愛的家,名字叫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永恆的符號……」歌曲《青島》是由青島音樂人姜世奎作詞作曲,青島籍著名演員於毅演唱並由拍攝了央視熱播劇《陽光下的法庭》的青島導演李巨濤創意執導本土影視團隊東唐的小夥伴們傾力攝製。
  • 青島中山路劈柴院,逐漸老去的青島記憶
    劈柴院的歷史——百年滄桑,歷史見證劈柴院位於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商業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圍合的街坊。劈柴院誕生於青島開埠之初,建於1902年,因為這裡曾經有為大窯溝窯爐燒制磚瓦供應劈柴的市場,故被稱為劈柴院。
  • 這些老街才是「老青島」韻味的守護者
    昔日的街區、遺址、居民樓,是城市最珍貴的記憶。承載與存留、追溯與見證,人類發展的脈絡就留存在這些城市記憶中。黃島路就是無數青島人心裡的那個老地方,這條老街承載了他們的成長、成年、中年、直到老去,這裡熟悉的味道、這裡的一寸一土都是無法抹去的記憶。
  • 青島這家開業不久的魯菜館,菜量少卻排隊2小時,都是青島老味道
    波螺油子是青島的一條很老的馬路,很多青島人對它有特殊的感情,如今它雖然不在了,但青島人對它有深深的留戀。這家開業不久的魯菜館就用這條老馬路的名字命名,很容易勾起青島人的共鳴,不用做過多的宣傳,就被青島人記住。
  • 翡翠湖迎賓館打造合肥首家戶外婚禮 預定2014婚宴有優惠
    幸福從這裡開始,翡翠湖迎賓館致力於打造合肥首家時尚戶外婚禮,酒店可舉辦草坪婚禮、水上棧橋婚禮、浪漫沙灘婚禮,千畝水面環繞著宴會大廳,通透明亮、尊貴典雅,是您攜手今生摯愛,定格永恆愛情的絕佳之選。
  • 四方路的商圈與記憶:老字號、街邊攤、裡院
         街裡,是老青島人最為嚮往的地方,也是他們送給市中心的雅號。而街裡的概念,除了中山路,還包括四方路一帶。用用青島地名、以及青島周邊的山東縣市命名的道路,聚集著當年最為繁華的商鋪,也給不少老青島留下了深刻記憶。
  • 青島臺東: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
    如今,許多青島人記憶中常逛的老地方已經漸漸消失,但作為「城市商業名片」的臺東商圈卻始終活力十足、人氣旺沸,它是城市繁榮商貿的最好載體,也是青島人市井情懷的一種寄託。在臺東商圈「前世今生」的演變中,展現著商貿格局的重塑和商圈發展的路徑。邁向新百年,這裡將圍繞「百年青島商業本源,國際都會時尚地標」的發展定位,打造臺東國家級步行街,建設臺東老城復興國家級產業園區,譜寫出更加精彩的商貿故事。
  • 這就是青島人的夜生活
    嶄新的燈火閃著餘波 隨著你的呼吸移動 電視塔、回瀾閣、小魚山 多想帶著你們入夢 夢很美 你也很美 我的青島老城
  • 一個食品廠,一片鈣奶餅乾,蘊藏了多少青島人的童年
    一個食品廠,一片鈣奶餅乾,蘊藏了多少青島人的童年說起鈣奶餅乾,青島的孩子一定都會覺得親切。在青島火車站以西的青島老市區,你隨便問個老青島,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雲南路127號的青島食品廠!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會熱情地告訴你那條著名的小巷怎麼走怎麼走,話語當中往往還帶著一種自豪,想要找到那座有傳奇色彩的老廠房,你需要走過一條狹長的僅能行駛一輛汽車的小胡同,在那個胡同的盡頭雲南路127號,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大院裡面就是今天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而院子的外面依舊包圍著那些斑駁的,見證了歷史的老房子,走進這片擁有近60年歷史的老廠區,裡弄工廠的影子躍然於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