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毛澤東一生只來青島一次 下榻迎賓館遊二浴(圖) |
1957年7月12日至8月11日,毛澤東主席在青島參加中共中央青島會議,接見緬甸國會訪華代表團。期間,他下榻迎賓館,評點範仲淹詩詞,五次乘車遊覽青島市容,並在第二海水浴場五次暢遊。
為回顧毛主席唯一的一次青島之行,本版編輯刊發中共青島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的「毛澤東主席在青島的日子」,以饗讀者。
1957年7月12日,這是載入青島史冊的日子。
中午12時,在青島流亭軍用機場,青島人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迎來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
下午1時許,毛澤東在舒同等陪同下,神採奕奕、滿臉微笑地走進迎賓館。
毛澤東來青後,中央領導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李先念、彭真等陸續集會青島,與毛澤東一起商討經國大計。他們都住在八大關療養區。
布置小涼亭「會場」
7月13日上午,毛澤東在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第二海水浴場。進門左側前排第二座小涼亭,就是當年中共中央青島會議的會址。會場所以選在這裡,原因是中央其他領導都住在八大關療養區附近,開會方便。另外,毛澤東喜歡遊泳,這裡開會後可遊泳,遊泳後可開會。工作人員在徵得毛澤東同意後,暫時將會場定在第二海水浴場岸邊的小涼亭。
為減少外界對會場的幹擾,又不失卻海水浴場藍天、沙灘、碧水渾然一體的獨特景致,警衛人員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把竹帘子掛在亭子四邊,外面看不清裡面,裡面的人卻能透過竹簾縫隙看清外面的景色,就像置身於「天光雲影」的大自然中,別有一番情趣。
毛澤東下榻迎賓館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查看布置會場。他親自指揮工作人員把涼亭內的藤椅、藤幾重新布置了一番,擺成了家庭客廳式。
在這個小涼亭內,曾經聚集了中共中央幾乎全部最高層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雲、李先念、彭真、羅瑞卿等曾幾次在此暢談,決策國家大計。
7月17日上午,周恩來總理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北京市市長彭真在向首都高等學校畢業生作完報告後,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少奇、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飛抵青島。同日,國家副主席朱德也抵青。
下午1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們陸續進入小涼亭,圍坐在毛澤東藤椅邊,召開了在青島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會議。
主持召開中共中央青島會議
中共中央青島會議包含政治局常委會議、政治局會議及部分省、市委第一書記會議,先後共12次。這些會議是針對毛澤東起草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一文進行討論,毛澤東根據會議討論的要點進行修改。這篇文章是進一步部署反右派鬥爭。
毛澤東在青島召開政治局會議和部分省、市委第一書記會議,青島市委領導大多沒有資格參加。但是,毛澤東寫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一文,卻發給青島市委,徵求市委領導同志的意見。
7月30日,部分省委、市委第一書記會議結束。毛澤東在青島起草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一文,經過多次討論和修改,寫完第十稿後定稿。毛澤東批示鄧小平「此是最後定稿,請你提交政治局批准。如有修改,請告知。如無修改,即可發出。」
經鄧小平提交政治局批准,這篇文章在青島即發給全黨,後來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上。文章把階級鬥爭提到了一個新的理論高度,使這次會議對以後的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文章中也包含一些精闢的論述,例如:「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以利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較易於克服困難,較快地建設我國的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黨和國家較為鞏固,較為能夠經受風險。」這是毛澤東自一九五六年以來,在探索從政治上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得出的重要成果。
在第二海水浴場暢遊
7月16日下午4時,毛澤東乘車來到第二海水浴場,第一次在青島暢遊大海。
遊泳前,毛澤東沒有進更衣室,只是在沙灘上放了張床,豎起一把太陽傘。他慢慢脫下衣服,放在床上,然後帶著挑戰的姿態,凝望著海天一色,走進大海。走到水齊腰處,他向身上撩了幾把水,接著便俯身向前遊去。毛澤東仰泳遊得很快,泳技很高超,他時而側泳,時而仰泳,時而一動不動地仰臥在水面上。他在水中遊了近1個小時,累了就仰臥在水面,伸展開四肢,進行太陽浴,好像睡著了似的,根本就不需要救生圈,完全是一副「勝似閒庭信步」的氣派。
毛澤東曾六次在第二海水浴場遊泳,每次都遊1個小時左右。先後陪同遊泳的有朱德、烏蘭夫、舒同,還有江青、李訥、李敏、毛遠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