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藥物可降低尿蛋白,是腎病好幫手,卻少為人知

2020-12-20 騰訊網

在腎內科,激素/免疫抑制劑和中藥是降低尿蛋白的主力藥物,備受醫生青睞;普利/沙坦類藥物也能降低尿蛋白和血壓,成為了一線藥物。

其實,除了這些主力藥物,還有幾種藥物也可以降低尿蛋白,卻少為人知。

1.螺內酯

螺內酯是一種利尿劑,也屬於降壓藥,但說明書上沒寫的是,它還能降低尿蛋白。

螺內酯可以降低各種腎炎和腎病症候群患者的尿蛋白,輕中度蛋白尿在用藥後可能會達到臨床治癒。一般使用螺內酯4周後起效,使用時間越久效果越明顯,可降低尿蛋白60%左右。

2.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是一類降脂藥,既能降血脂,也能降尿蛋白,可能是通過抗氧化、抗炎、抑制炎性細胞因子降低了尿蛋白。

臨床治療中發現,即使是血脂正常的腎病患者(24小時尿蛋白定量1-2g,未引起血脂升高),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後,尿蛋白也比不服用他汀的患者更低。

3.維生素D

維生素D有調節免疫、抗炎、減輕腎臟足細胞受損的作用,已有多項研究表明維生素D可降低尿蛋白10%-20%.

腎科常用的維生素D是骨化三醇,如果肝功能正常也可以服用阿法骨化醇。隨著服用維生素D的時間延長,降尿蛋白效果會更加顯著。

4.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

即SGLT2抑制劑。中英文名都挺拗口,這類藥物的通用名都帶有「列淨」,就叫列淨類藥物吧。

這是一類近幾年非常火熱的降糖新藥,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壓、降低尿蛋白、減輕體重,而且沒有低血糖的副作用。還可以降低血肌酐、保護腎功能,從而使糖尿病腎病進展為尿毒症的風險下降47%.

5.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

即GLP-1受體激動劑,比如艾塞那肽、利西拉來、利拉魯肽、阿必魯肽及杜拉魯肽等,也是一類降糖藥,還未正式進入我國市場。

這類藥物都是蛋白質,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食慾、降低尿蛋白,具有降糖、護腎的雙重作用。而且不經腎臟清除,安全性較高。

以上藥物的主要任務是治療其它病症,說明書上沒寫腎病和尿蛋白,腎病醫生講得也少,往往不被腎友們重視。不過咱們腎友要知道,在降低尿蛋白方面,它們也能幫一把。

相關焦點

  • 腎病患者必知:12種降低尿蛋白的方法
    在慢性腎臟病到達四期之前,尿蛋白的控制不可鬆懈。下面是 12種降蛋白作用比較明顯的方法:1. 糖皮質激素:比如潑尼松、甲強龍、地塞米松等,激素有抗炎、抑制免疫的作用,當出現中重度蛋白尿時,激素經常是首選用藥。但是副作用大,比如滿月臉、水牛背、妊娠紋等外貌改變,以及血糖升高、骨質疏鬆等。2.
  • 多種腎病,降低尿蛋白與降血肌酐可同時進行,但需注意5點!
    一般來說,尿蛋白升高到少量蛋白尿水平並伴有血肌酐超標,多首先考慮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如慢性藥物間質性腎炎進展至慢性腎功能不全或急性藥物性過敏性間質腎炎並發急性腎損傷等;尿蛋白升高到中等量尿蛋白水平並伴有血肌酐超標,多首先考慮腎小球腎炎,如IgA腎病 Hass 4級(即瀰漫增殖性腎小球腎炎);尿蛋白升高到大量蛋白尿水平並伴有血肌酐超標,則應考慮為腎病症候群,如膜性腎病與微小病變,以及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與狼瘡性腎炎等
  • 全面盤點降低腎病尿蛋白的方法,肯定有你需要的!
    但並不是所有腎病患者的尿蛋白都好降。有些腎病的尿蛋白,常規治療就可以完全緩解,而難治性蛋白尿,可能用上特殊治療仍然效果不佳。我們今天盤點一下常表現為大量蛋白尿的5種腎病,看看你是否在其中。一般情況下,這5種腎病的治療難易程度是由易到難。1.微小病變這是一種喜歡找上少年兒童腎病。
  • 這四種藥物都可降低尿蛋白,不管您是哪類腎病,總有一種適合您!
    因此,控制好蛋白尿是腎病治療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那麼我們該如何控制呢?今天小編就從用藥的角度出發,來給腎友們講講有哪些藥物可以幫助降低尿蛋白,一起來看看吧。、抗過敏、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用來減輕或抑制腎病的免疫炎症反應,保護腎小球足細胞濾過屏障,控制尿蛋白漏出。
  • 此藥是治療慢性腎病的「特效藥」,降低尿蛋白的首選
    「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人體免疫系統,阻止過於活躍的免疫系統損傷腎臟,快速而有效地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減緩腎衰竭進展,是最強力的慢性腎臟病治療藥物。 如果擔心激素的副作用,可在醫師指導下嘗試單純免疫抑制劑治療,比如單純環孢素治療,可避免激素的副作用,療效和激素類似。 由於尿蛋白容易控制,肌酐升高也可以恢復,預後一般較好。規範治療的微小病變患者,腎臟病變可恢復正常,也就是說可以完全治癒。
  • 12種降低尿蛋白的方法,療效確切,你肯定用得到!
    這些藥物優勢明顯:適應症廣、降尿蛋白療效肯定,常規劑量可降低尿蛋白15-20%,腎病患者通常需使用2-4倍劑量來提高降蛋白作用,經常可以降低一半以上的尿蛋白,還帶有降血壓的效果,是近三十年來最成功的一類降尿蛋白、護腎藥物。 普利類藥物價格便宜,常作為首選用藥。
  • 降腎病尿蛋白駐馬店哪家醫院看的好
    很多腎病患者都深受蛋白尿的困擾,往往服用了很多藥物來降蛋白也不盡人意。並且,大量尿蛋白,是導致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持續惡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醫生日常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幫助腎病患者降低尿蛋白,減少尿毒症的發生。
  • 腎病尿蛋白怎麼治療
    趕緊上網搜索,查後很多人問到:「網上說這是得了腎病,最終都是尿毒症,我可怎麼辦啊」。很多問題就出現了,尿蛋白怎麼產生的呢?出現尿蛋白就一定是腎臟疾病嗎?尿蛋白需要怎麼治療呢?正常情況下,腎臟過濾時候,大中分子蛋白不能通過這個「濾網」,都返回到血液裡面,只有一些小分子蛋白才能被濾過,但95%的也在腎小管被重吸收回血液。
  • 尿蛋白降不下來怎麼辦?6個方法降低尿蛋白、防範尿毒症
    蛋白尿是多種腎病的主要表現,也是導致尿毒症的高危因素,需要通過多種方法使其緩解。但臨床上經常見到腎病患者經過治療後,尿蛋白仍不理想。怎麼辦?做好以下5點可為治療效果帶來較大幫助。1.少吃鹽腎病患者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在6g以內(6g約一啤酒瓶蓋,伴有水腫的患者應控制在3-4g),但我國居民吃鹽普遍達到了標準量的2-3倍。低鹽飲食可減小腎小球內壓,從而降低尿蛋白20%以上。
  • 11種降尿蛋白藥物,哪種最好?腎內科醫生給出了答案
    「什麼藥能降尿蛋白?」 這是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被腎病患者問到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離不開臨床上常用的十多種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的藥物。
  • 腎病對於「頑固性」尿蛋白,怎麼辦好
    不同病理類型尿蛋白的程度也有差異,比如高血壓腎病尿蛋白並不很高,多為1g以下,腎炎症候群類腎病蛋白尿多為1-3.5g之間,腎病症候群類腎病多數存在大量蛋白尿超過3.5g,如膜性腎病、微小病變腎病等。多數腎病在於用藥後,對激素比較敏感尿蛋白大多能降下來,但也有少數腎病尿蛋白下降比較慢,需要更長時間治療。
  • 北京腎病醫院,尿蛋白3個加號有多嚴重?降低尿蛋白?
    尿蛋白是因腎臟有大量炎症因子,引起腎臟過度的炎症反應,導致腎臟固有細胞的壞死和毛細血管壁的受損,使得蛋白在潰亂的血管中漏出。 尿蛋白3+到底嚴不嚴重?不一定。這只能說明檢測的當時,蛋白質漏出較多。
  • 尿蛋白高的腎病患者,在用藥上需把握5個關鍵點!
    因此,當檢查發現患者仍有明顯尿蛋白時,即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00mg的少量蛋白尿,或超過1000mg的中等量蛋白尿,甚至超過3500mg的大量蛋白尿,都屬於尿蛋白高,化驗尿常規可顯示為PRO +、2+或3+,也有化驗室顯示為尿PRO 4+。腎病患者首次檢查尿蛋白高,並不代表腎病就很嚴重,也不能說明預後就一定不好。
  • 腎病患者注意2件事,也能顯著降低尿蛋白!
    吾日三省吾身:是發現太晚,還是病理太重,還是藥物不夠好?這是臨床上一些尿蛋白腎病患者的真實寫照。大量蛋白尿對腎功能非常不友好,會影響到腎病的進程,且預後一般較差,尿毒症風險更高。那麼接著回到上面的問題,影響尿蛋白穩定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以上三個因素,其實還有重要的兩點,反而常常被忽視掉,一是飲食的管控,二是自身體質的管理。
  • 尿蛋白下降後就高枕無憂了?還要堅持做好5件事,腎病患者需謹記
    所有的腎病患者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升高,表現為少量尿蛋白尿和大量尿蛋白。尿蛋白是腎病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24小時尿蛋白定量來評判病情分級。一般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降尿蛋白,長期用藥才能維持蛋白尿穩定且不易復發。不過尿蛋白降低後並不代表著萬事大吉,還需堅持做好以下5件事情。
  • IgA腎病尿蛋白3+去大同哪裡看比較好?
    核心提示:尿蛋白,是引起腎病患者得尿毒症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對於IgA腎病,國際指南要求將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降低至1g以下,對腎功能影響相對較小。而我們國家的研究數據表明,IgA腎友將平均尿蛋白降低至0.5g以下,長期預後會更好,腎衰竭的風險更低。
  • 3種護腎藥,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最受腎科醫生歡迎
    可以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的藥物少說也有十幾種,但很多都有明顯缺陷,或是適應範圍太小,或是藥效不足。其中有三種藥物作用明確、可用於幾乎全部腎病病種,最受腎科醫生歡迎。
  • 河南淇縣同濟腎病醫院講解導致尿蛋白升高的原因
    核心提示:尿蛋白量多,腎臟病的預後就不好,一定要重視蛋白尿!將蛋白尿控制到正常,尿毒症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哪些因素會影響蛋白尿的高低?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尿蛋白量多,腎臟病的預後就不好,一定要重視蛋白尿!
  • 腎病患者尿蛋白難降,通常有5大原因,找到後或可解決難題!
    如若尿蛋白高到腎病症候群水平(即24小時尿蛋白定量≥3.5g)時,還會同時伴有血漿白蛋白下降與血脂升高,並引發血液高凝狀態致血栓與栓塞併發症,甚至可危及生命。如若慢性腎臟病患者尿蛋白流失太多,再加上長期低蛋白飲食,則更容易引起血漿蛋白低下與營養不良,從而導致病情進展加快及預後不良。如上這些因尿蛋白升高引起的不利後果,都要求腎病患者儘可能快的控制尿蛋白。
  • 此2類藥物,不僅可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還可治療腎病
    降低血糖雖然可以很好地避免高血糖引起的急性併發症與微血管事件,但無法減少大血管事件的發生,比如腎衰竭、心梗、腦梗等。所以,降糖不是硬道理。這就對降壓藥與降糖藥提出了要求:最好在降壓、降糖的同時,還能降低尿蛋白、防止尿毒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