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如果作文題考到疫情,這篇例文足以啟發你寫出高分來

2020-12-10 人生底色看語文

從整體的發展趨勢來看,中考作文在有些地區是有議論化傾向到。特別是當前所能見到的關於疫情的中考例文,這樣的特點,更加鮮明。

先前講過幾篇文章,以及網上見到大多數例文,幾乎多是宏大敘事,要不就是抒發時代之情。有時代氣息,有英雄人物,有平凡到他者。

千人一面,多是傳聲筒——就是沒有自己。

本著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原則,給大家支出了招數,如果非要運用通用材料,也是有方法寫好文章的:見本號初中語文,作文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下筆容易寫好難,怎麼辦?

一句話總結,就是材料雖然普通,努力做到中心突出,四平八穩,分數也不會太低。

但是真正適合初中生寫的文章,依然是形象生動的記敘文。

可是記敘文是非常難寫的,許多同學在本號留言,為此做過課程,視頻專欄《領悟佳篇之妙處,寫作才有源頭水》的第9/10/12次課程,皆就疫情的話題,條分縷析從素材收集,到手法運用等事項。

這裡還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再補充說一說。

當然要結合例文,:

標題叫《春天必定會來》,這樣設計標題是一語雙關。

和議論文不同,記敘文的含義要形象生動,當然可以體現在標題上,這個標題就含蓄有力量。

再看一看開頭,許多同學覺得自己沒東西寫,這是不是每個人所經歷的情形?

再看下一段,如此的心情也是每個人都經歷過,比較不一樣的是借景抒情。即使你從前不會,現在你也要學會。

心情不好,原來是和生日有關。

大人可能會覺得事情有主次,孩子們自有孩子們的心思,這一段當然也是有真切的情感,也有對生活觀察和體會。

爸爸去當志願者是亮點。為什麼是亮點,後文分析。

所有的好看的文章,所有的故事都要講求一波三折。因為疫情帶來的平靜如死水的生活,總要被一點什麼事情給打破:

突然媽媽的電話鈴聲響了,接電話後,她便匆匆地裝備起來,準備出門。「媽媽最不出門,今天這麼著急呢?」 我滿心疑問加上被疫情所囚禁在家裡十幾天憋得難受早有出逃去的衝動,就決定趁機溜出去。

平靜的死氣沉沉的生活當中,激起的一點點波瀾。孩子氣的「我」,當然會有一些反應,而且不顧後果,付諸行動:

文章的開頭寫了景物,這一段依然寫景物。而且還直接寫了心情,更寫了自己眼中所看到的小區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樣的變化,相信在我們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許許多多的中學生是見到過的,那麼大家能不能寫到你的文章裡?

真正的作文的功夫,其實是在這樣細處的。

小區的另一個變化,是要憑出入證進出,這也正好給了小作者一個特定的視角。

當他看到媽媽原來是給自己生日定製了蛋糕,他的情感起了變化。這樣一種類似的情感變化,每個人都是曾經經歷過的,但是能不能夠把這樣的經歷,用文字表現出來呢?

人生底色看語文這個號,無論是文章還是視頻,但凡涉及到作文的,都是希望能夠促進大家如此具體的寫作能力的提升。

許多的讀者和家長詢問有沒有最管用的方法,或者有沒有什麼絕招?

真正的管用的東西,就是對生活仔細的體察,對人之常情的理解。以及把這樣的理解行諸文字。

「大大的蛋糕盒子,襯著媽媽顯得更加瘦小。」

這樣的句子絕不僅僅是靠技巧寫出來的,技巧當然是有,最最主要的,是情感。

當然,此句中能看到化用《背影》流淚的痕跡。不過,修稿過程中,我替換成了別的詞,什麼詞?大家自己到上文去找。

為啥要替換?情感要真實,語言要新鮮,用一句比較專業的術語叫做語言的陌生化。

順著情感的脈絡,當然是「後悔」。為啥要後悔呢?各位同學仔細琢磨就會發現,如果是你,你也會後悔的。後悔之後的表現,也是理所當然。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一些瞞著大人的秘密,這是不是人之常情?

這兩段是文章的結尾,之前和大家說過的,爸爸去當志願者是亮點。

在結尾這個地方,大家看倒數第2段的紅色字體,「我」吹滅蠟燭之後所許的願望,是不是把這一種溫暖和愛由己及人?

而父親雖然沒出場,是不是也見證了他的品行?

「我」之所以會有此種的願望,是不是也受到了父親的影響?

內心有愛,才有希望,才能照亮世界,親情可以溫暖一家,而把這種愛投向社會,確實可以早日驅逐陰霾,所以這個結尾,並不是單單的扣題。

現在我們總結一下:

剛才我對這篇文章的分析,完完全全的可以站到寫作技法的角度,但是基本沒有,而是站到了現實的人的情感角度,即使這樣的分析比較粗略,也足以啟發認真讀此文的同學。

假如今年的中考,真的讓大家寫一篇疫情中我所經歷的事情,且要寫成記敘文,各位是不是也能因這篇文章中的情感和事件,而得到一些啟發,真真正正的寫出自己的經歷呢?

中考英語,四種疑問句詳細總結及考點歸納

初中語文,考場作文不僅要有生花的妙筆,更需要尋找好的素材

語文思維,化靜態為動態,景物更生動,主題更鮮明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如果中考涉及疫情,這篇文章足以啟發你寫出高分作文
    從整體的發展趨勢來看,中考的作文在有些地區也有議論化的傾向,特別是從所能見到的關於疫情的中考例文當中,這樣的特點更加鮮明。先前講過幾篇文章,本著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原則,給大家支出了招數,如果非要運用通用材料,也是有方法寫好文章的:見本號一句話總結,就是材料雖然普通,努力做到中心突出,四平八穩,分數也不會太低。
  • 中考語文,無論作文是否直接考疫情,你都應勇敢去奪得作文高分
    中考語文,無論作文是否直接考疫情,都不會妨礙你奪取作文高分今年年初的一場疫情,對我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響。不但高考延期,連中考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那段時間,抗擊疫情成為當務之急。其實,無論是否考到疫情,各位都有把作文寫好的理由。疫情不是為語文而生,語文也不一定非要跟進時事熱點。
  • 初中語文,別看這是道高考作文題,初中的你其實也能搞定!
    作詩有詩眼,文體有題眼,這個「重」字,無疑是題眼。其實,這也是規定了文章的起伏。閱讀長輩的時候,不可能停留在一個層面,而是要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可以是由不理解到理解,也可以是佩服到看不上,再到佩服。能把這些讀的明白,就知道文章必有一波三折。寫文章和閱讀是相反的過程,一篇文學類的作品經常會有一波三折,而我們寫故事,最好也會用一波三折。
  • 中考語文,面對高大上的作文題目千萬不要空對空,用形象思維來寫
    既要保證每一位同學都寫得出文章,又要體現一定的梯度,拉出檔次來。小題大做,大題小做所以,諸位的語文學習,不可以「小富即安」。一些同學覺得自己頗有些水平,因為每次看到題目,都覺得能應付得了,寫出一篇相當分數的文章,並不覺得難。
  • 初中語文,不炫耀辭採,不踩審題坑,高分作文誕生的關鍵兩條
    如何提升作文的水平?類似的問題每天收到不少:有詢問方法是否正確的,有希望能給支招的,有催促更新的,有希望提供材料的……兩年多來,1500+的語文學習指導文章,收穫了大家不少信任,也得到了不少鼓勵問候。因為用到作文裡漂亮,好得高分!這樣一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往往不考慮如何用的好。就好像在我們這個講究顏值的時代,只講究藉助濾鏡,藉助粉底塗抹增加漂亮度,而不肯尋求最根本的解決方案一樣。好多的作文充滿著炫耀,讀起來給人的感覺是如果不把那點所積累的東西用出來,就仿佛對不起自己一般。
  •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高分?分析例文梳理思路,打造清晰結構層次
    數學題刷起來,英語題刷起來,文綜理綜練起來!語文呢?閱讀和作文這兩大塊兒,都不可忽略。閱讀的部分看懂不難,特別是現代文,更容易些,至於文言文古詩詞,一直是痛並快樂著,作文呢,卻是很多時候,你朝思暮想得高分,他卻時常離你很遠。到底該怎麼辦呀?希望以下由課堂實錄整理而成的文章會助你一臂之力。
  • 中考語文,素材新不新在於觀察和體會,作文高手總能化平常為新鮮
    剛剛經歷過的大家都知道,這期間發熱絕不是一件小事情,特別是所去過的醫院,被查出了患者。自然而然的,他的媽媽肯定是被要求隔離,隔離之後平安沒事。就這麼一點事情,你說值得寫不?且看小作者的文筆:那天發熱,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媽媽去了醫院沒什麼問題就回家來。但是幾天之後傳出醫院有新冠病毒感染者。
  • 中考語文,用好熱點素材,讓考場作文更容易得高分
    這啟發大家,如果沒有新鮮素材,沒有吸引人的素材,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只可以寫出好文章,讓作文的分數有保證的。這就好比一位廚師或者麵點師,面對一般的食材,只要肯花些心思,也能做出讓人叫絕的菜餚和花樣繁多的點心的。但是考試,要選拔,就要講求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的。技術高超,更要材料豐富。
  • 初中語文,作文不能只靠背範文,自己觀察書寫生活,提升效果更佳
    確實我們的作文教學,很多時候老師頂多教一些套路,更多的時候,無非是讓學生背上10來篇範文,再三囑託,一定要背的熟一點,上了考場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這樣的招數管不管用呢?十有八九是管用的,由於範文有很大的普遍性,加上一些地方作文的考題限制的又不是很死,只要開頭和結尾照應了,一般也都不會跑題。
  • 中考作文大複習(四):以微變應萬變,四篇範文行天下
    一、河南中考作文類型分析綜觀河南省2009——2019年的中招作文,命題都是採用二選一的形式,命題形式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等。其主題以寫人敘事為主,圍繞「我」來抒寫身邊的人或者事,涉及「真情感動類」、「責任成長類」、「青春夢想類」、「讀書感動類」等類型。可以說,中考語文作文命題,萬變不離其宗。
  • 走進16區一模、四八校自招作文,手把手教你贏高分!
    今年,上海中考更是出了「一篇中考作文疑被判0分」的大無語事件:經中青網記者了解,原來這位同學的作文改寫自教育考試院編纂的「雷同」例文,導致滿分150分的語文只考了81分!在「模仿」、「仿寫」的寫作訓練模式下,好學生不自知卻栽了個大跟頭,一家人都不敢置信,無法接受中考落榜的暴擊!
  • 中考不及格!借鑑高分作文被判「雷同」,「套路作文」惹的禍?
    今年的上海中考,考生綺文(化名)因作文被判「雷同」,語文成績只得了81分(滿分150,作文佔60分)。家長自稱,這篇作文「改寫」自2018、2019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作文評析》兩篇高分真題例文,但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經多次比對後認為,這是一篇「雷同作文」。
  • 中考「套路作文」成風癥結何在
    來源:中青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今年的上海中考中,考生綺文(化名)因作文被判「雷同」,語文成績只得了81分(滿分150,作文佔60分)。家長自稱,這篇作文「改寫」自2018、2019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作文評析》兩篇高分真題例文,但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經多次比對後認為,這是一篇「雷同作文」。
  • 初中語文,提升寫作需要的思維能力,從注意語言連貫性開始
    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能夠把作文寫好,足以證明語文能力是很強的,閱讀等題目一般都是沒問題的。學好語文需要把握語文學科的思維,先前的好多文章以及專欄當中,都提到過要提升語文思維。這裡面不會做概念的探討,關鍵是要告訴大家從什麼地方做起。
  • 中考語文想考110分,小學階段語文閱讀和寫作,該積累到什麼程度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越是到高年級,語文越難考高分,小學階段的100分,99分,建議同學們能考就多考幾次,那是你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高光時刻。語文難得高分,原因在於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在綜合文學素養中,我們對語文的考察最全面。於是不少同學覺得語文看似很簡單,可不管自己怎麼複習,就是難考出高分來。這時候語文老師往往會說,那是因為你沒有積累,在小學階段積累了的同學,基礎打得牢,就能考高分。積累成為了語文學習最重要的一個學習方式,但卻最難做,怎麼才是積累?我該積累哪些知識點?要積累到一個什麼程度,才能讓我升入中學後語文考110分的高分呢?
  • 中考作文,作文提升離不開閱讀,如何備考以「閱讀」為話題的考題
    而且,從中考作文的實際情況來看,閱讀還真是必須的,特別是高質量的閱讀,不但是提升中考作文的基礎,更有些時候會成為中考作文命題的直接素材。就在這幾天的私信留言中,便有幾個同學,希望能講一講「閱讀」如何寫作文。閱讀是實實在在發生的。比如說我們的語文課堂,無論是一首古詩,一篇文言文,還是一篇現代文,學習的過程都離不開閱讀。
  • 閱讀直接轉化作文素材,夯實閱讀的根基,讓中考作文高分更有把握
    但是,二者具體如何相互促進,特別是那些題目設計直接指向閱讀的中考作文真題,在審題立意方面有什麼共性,得系統講一講。如何快速寫出高分作文?本文將給出一些指導。解小題不忘大背景學好語文不僅僅用來考試,但考試指揮棒的功卻不能不重視。
  • 中考語文,文體選擇揚長避短,出奇制勝,2020作文衝刺高分有途徑
    本篇文章,將從文體角度,給大家開幾粒定心丸,定風丹,以幫助有擔心的同學克服寫不好中考作文的恐慌。中考作文有章可循,不可怕,更不必束手無策糊裡糊塗對付。寫好中考作文,是有方法有途徑的。下面,就從中考作文文體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很多同學總有一種想法,認為真正中考的時候,作文會和平時不一樣。
  • 上海中考一篇作文被評定為「雷同卷」,原因竟是改寫自雷同例文
    「雷同」,導致滿分150分的語文只考了81分! 7月18日中考成績下發後,上海考生綺文(化名)和她父母驚訝地發現,她的語文只考了81分(滿分150),而在一模、二模中,她的語文成績分別是130、134分。
  • 雲南省中考語文作文題——肩膀 老師評價:非常好!
    央廣網昆明7月25日(記者陳鴻燕):今天是2020年雲南省中考第一天。上午11點,語文考試結束鐘聲敲響;11點20左右,考生陸續走出考場。記者隨機採訪,學生普遍感覺語文考題相對簡單,發揮不錯,尤其作文不算難;多位資深初中語文老師表示,這次省考作文題出得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