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近日,遼寧出臺《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一發布便引起了關注,那麼從業嬰幼教育數十年的一線人員是如何看待這一新《意見》的?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解說】長期以來,中國的學前教育都是以三到六歲的幼兒為主。但是隨著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家長需要將兩歲左右的孩子託付到正規的幼兒園當中,在採訪中,瀋陽市和平區的大地幼兒園園長就表示,早期幼兒託管班的出現主要還是家長的需求佔主導,而遼寧出臺的《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正與這一需求相吻合。
【同期】大地幸福裡幼兒園園長 韓詠梅:有的家庭,父母可能就是為了工作和生活吧,他需要孩子早點入幼兒園,同時也有的家長從另一方面考慮到,我的孩子自我服務能力非常的強,我的孩子也特別的聰明,可以很早的適應到幼兒園的生活中,也是通過多方面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吧,我們才開設了這種託班,也是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
【解說】作為瀋陽市和平區教育局主管的藍天幼兒園,也較早的開設了早期幼兒託管班。該幼兒園園長向記者表示,通過長期觀察,早期幼兒託管班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益處。尤其是早期幼兒託管班可以讓孩子更早的接觸集體生活,並對家長進行科學教育,避免「熊孩子」的產生。
【同期】藍天幼兒園航空城分園園長 宋丹宏:(孩子)剛來的時候我們在對孩子進行社會交往這方面是一個比較注重的一個問題,因為孩子在家獨慣了,家長也都是盡最大的努力要滿足(孩子)。你想要什麼,我就能滿足你的要求,但是到幼兒園就不行了,需要等待需要分享,然後孩子可能在這過程當中就有一個磨合。我們也會定期的對家長開展家長課堂,讓家長怎麼去在家庭,跟幼兒園同步的去發展促進孩子的體能也好,動作也好,語言表達,社會交往這方面的,給予一個科學的指導。
【解說】除了從業人員的認可外,家長對於早期幼兒託管班也有自己的看法。
【同期】幼兒家長 楊曉旭:就是一個是為家裡比較省事,因為孩子上學了我們就是工作也能得到一些緩解。這些都可以,白天有老師帶著,然後晚上我們再去接,包括他學習啊跟自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有學習,還有跟朋友一起溝通啦。因為老大我就覺得挺好的,然後老二的話我也要等他兩周歲時候,差不多就要給他送過去(幼兒園)。
【解說】對於早期幼兒託管班,遼寧省在發布《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的解讀中,表明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一是大力發展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積極挖掘現有資源或建設相應規模的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二是鼓勵幼兒園開設託班,招收2到3歲的幼兒;三是探索建立「託育聯合體」機制,充分發揮現有幼兒園資源優勢,與新建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結對共建「託育聯合體」。
(記者 禹瑞齋 瀋陽報導)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