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衝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受到的傷害有多嚴重,超出你想像,現在停

2020-10-30 用戶109542902566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大聲吼叫對孩子造成精神傷害

從心理學上來講,吼叫本身就是語言暴力的一種,會對人造成精神傷害。

父母的吼叫聲其實是一種殘酷的破碎與毀滅,孩子在聽到父母的大聲吼叫時,會出現極度緊張和恐懼的反映,在這種情形之下,孩子的大腦思維就會下意識地出現停滯的現象,產生「現實脫離感」,來逃避令人恐懼的現實環境。

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有的可能會懷疑父母對他的愛,不再信任父母;有的可能已經習以為常,內心雖然不服,卻有些麻木,懶得反駁;還有的可能會出現情感障礙,擔心同父母說什麼都是錯的,從此變得沉默寡言。

孩子到了十一二歲的時候,很可能出現不喜歡自己的父母,甚至仇視父母的態度,心理學家稱之為「仇親期」。

所以,就會出現令許多父母困惑不解的現象,為什麼孩子在12歲之前很聽話,但是到了12歲左右的時候,突然變得極端叛逆,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長期大聲吼叫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在2009年--2018年間,哈佛教授泰徹團隊對曾經經常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年輕成年人的大腦進行了分析,得出3點重大發現:

他們的韋尼克區和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減少;

他們的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增加了14%;

他們的海馬體和胼胝體體積出現縮減。

韋尼克區:負責對語言進行加工;前額葉:負責記憶、判斷、思考、分析和操作。

這兩個區域的連接越少,人的語言理解能力就越差。

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毛細血管組成。

左側顳上回灰質與語言智商有關,這個區域越大,說明語言智商越低。

海馬體:是記憶形成的關鍵腦區;胼胝體:是連接左右腦的神經纖維束,起著連接左右半球的作用。

海馬體和胼胝體體積的縮減會導致左右腦開發不完全。

父母長期大聲吼叫孩子,不僅會傷害親子關係,破壞家庭環境的和諧,也會影響到孩子在性格、語言、記憶力、智商等方面的正常發展,降低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增加孩子出現抑鬱、焦慮等精神問題的概率。

那些習慣吼叫孩子的父母,可能從來都不曾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覺察,就算是我們從事育兒親子事業的媽媽,也做不到在任何時候都帶著覺察。

我的一位朋友(她是一名親子導師)曾說:我們也在常常反省自己,有的時候,自己已經很注意了,但是會發現,潛意識會讓我們做的越來越隱蔽。而那些總是引起我們情緒起伏的事件,通常藏著我們的隱痛。

吼叫孩子的行為,可能就來自於原生家庭,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這樣對待我們的,所以,這種行為植入了我們的潛意識,當我們對待自己孩子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同一種輪迴。

對於沒有多少育兒知識的父母來說,他們很少會去反省,他們從骨子裡認定,我的父母就是這樣教育我的,我以同樣的方式運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沒有什麼不妥,甚至他們都不會去這樣思考,而完全是憑藉本能。

而且這種方式也確實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他們不會去想長期效果,更不會為遙遠的未來擔憂。

想要改變一種行為,首先要播種一種思想

父母必須從思想上真正意識到大聲吼叫的危害,認識到吼叫不是唯一一種與孩子交流、讓孩子順從的方法。我們完全可以不再吼叫,讓孩子獲得情緒的平靜,以及更好的行為,也讓我們能夠感覺良好,進而擁有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這是第一步,也是根本。想像一下,有一天,你將會收穫生命的回饋與獎賞:

「我的媽媽是最好的媽媽。」「我受我的媽媽影響很深。」「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媽媽對我的教導和影響。」從此刻起邁出第一步吧,只有行動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向孩子誠懇地表達歉意

「對不起,是媽媽錯了!」

放下大人的權威與架子,蹲下身來,溫柔地告訴孩子,你對他大吼大叫是錯誤的,你決心以後不再這樣對待他,請求孩子的原諒。

告訴孩子,如果以後再出現類似的情形,希望孩子能夠提醒,你一定會及時改正。

進行深度反思與覺察

「孩子沒有問題,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

花一些時間進行反思,進行深度覺察,你會發現,你之所以衝孩子大吼大叫,許多時候,是因為你的情緒出了問題,你的工作不順心,你的生活壓力大,你很累,你的身體不適……

是你把你的情緒發洩到了無辜的孩子身上。

你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理解自己的辛苦與不易,你可以向家人、朋友傾訴,也可以做一些取悅自己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有滿滿的愛,然後,再把愛給到孩子。

換一種認知方式

我們經常認為,如果不是某人做出(或者沒有做出)某種事來,我們就可能有這種情緒。即便如此,我們每個人還是要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責。我們的孩子似乎經常惹我們生氣,尤其是在我們最忙的時候,因此,這都是孩子惹的禍。然而,我們的情緒由一張複雜的網格所引發,包括信念、預期、基因、經驗和習慣。比起其他人對我們做了些什麼,讓我們的情緒受到更大影響的是,我們自己是怎樣一個人。——艾麗卡·雷斯切爾《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當孩子的行為讓你忍不住想要大吼大叫的時候,試著停下來兩秒鐘想一想:我為什麼會這樣?我的想法符合事情的真相嗎?還只是我的理解,而不是事情本身?

如此,就會以一種有覺察地、建設性的方式看待事情。

文章開頭提到的文文,媽媽潛意識裡認為是孩子不聽話,故意在下雨天出去玩兒,不但會弄髒衣服,還有可能會被淋感冒。所以,就會很生氣,對孩子大吼大叫。

然而,如果媽媽換一種方式思考,文文之所以想出去是出於對世界的探索,只是想要獲得知識,或者滿足自己短淺的欲望和需求,媽媽就會是變得寬容多了。

重新構築你的家風

你是如何對待家裡的客人的?仔細想想,然後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的孩子,禮貌、客氣、溫和,然後,重複,再重複,日復一日……

天長日久你的行為就構築了你的家風,這種無形的教化會讓孩子也變得更加禮貌謙遜,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正在慢慢長成你所希望的樣子。

世界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可是卻有許多父母正在以無知地愛的名義傷害孩子,希望本文能夠被更多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的父母看到,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理性而溫柔地陪伴一個生命的成長。

我是小蘋果巴巴,關注孩子健康成長,做負責有愛家長;

關注小蘋果巴巴,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我把經驗告訴你!

相關焦點

  • 你衝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受到的傷害有多嚴重,超出你想像
    放下大人的權威與架子,蹲下身來,溫柔地告訴孩子,你對他大吼大叫是錯誤的,你決心以後不再這樣對待他,請求孩子的原諒。告訴孩子,如果以後再出現類似的情形,希望孩子能夠提醒,你一定會及時改正。花一些時間進行反思,進行深度覺察,你會發現,你之所以衝孩子大吼大叫,許多時候,是因為你的情緒出了問題,你的工作不順心,你的生活壓力大,你很累,你的身體不適……是你把你的情緒發洩到了無辜的孩子身上。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性格上造成的傷害,遠比父母想像的更嚴重
    一、衝孩子大吼大叫,後果真的很嚴重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過,父母難免會有力不從心和焦慮的階段,這時憤怒上頭往往會消滅理智,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嚴重時還會動手教訓。她說:「你這死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再敢上課講話看老子還管不管你,直接給你丟到街上去!老子每天累死累活的賺錢供你上學,你要是不想學就給我趁早出來打工,省得浪費我的錢。」話語間粗俗狠戾,把老師都嚇了一跳,指責她這樣會傷害到孩子。可小穎根本就沒把老師的話放心上,她說:「孩子都是這樣的,你不罵他他就嘚瑟,我們家長都習慣了!
  • 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會怎樣?傷害遠超你想像,父母是時候長心了
    導讀: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會怎樣?傷害遠超你想像,父母是時候長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會怎樣?傷害遠超你想像,父母是時候長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我跟我媽就是這樣的例子,離家時間長了之後回家,兩人就如膠似蜜,你儂我儂。可是膩歪兩天之後,就開始相見生厭,一有不和,我媽就對我輕則訓斥,重則大吼大叫。我都這麼大了,她還是如此,她有一句經典的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子裡:我生了你,還不能夠罵你嗎?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會火冒三丈,現在回家的欲望也越來越低了。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其實是沒有解決兩件事
    有研究表明,90%的家庭都曾經都對孩子大吼大叫過,這說明無論我們有多麼高的知識水平,多麼好的工作,和收入,在孩子面前我們都不止一次犯過錯,失去理智。育兒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留下一些傷痕,有時不是我們刻意要去傷害孩子,是因為壞情緒戰勝了理智,在衝動的情況下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又特別後悔自責,然後又加倍的對孩子好,來補償對孩子的傷害。更要命的是,這種暴力行為,周而復始的不斷循環。憤怒---吼叫---自責---討好。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每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會受到父母的管教,有些時候,我們感受父母很溫和的愛,就像在炎熱的夏天感受到一陣陣涼爽的風一樣;有些時候,父母對我們是嚴格的,在他們的大吼大叫中,我們仿佛意識到成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什麼父母會大吼大叫?
  • 大吼大叫是把利器,對娃造成的三大傷害,比你想得可怕,別不上心
    ,父母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自己難以忍受心中的怒火,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事情雖然得到了解決,但讓嬌嬌不知道的是,大吼大叫是一把利器,它對孩子的傷害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可怕。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五歲的孩子最是好動,愛探索的時候,跳跳這個孩子經常在家裡折騰,一會翻翻書架一會開開玩具箱,媽媽收拾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他弄亂的節奏。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的自尊,還有這個
    我家孩子7歲了,該上學前班了,但是對新環境牴觸心理特別強,現在連學也不去上。在家待著也不和我們說話,我們打也打了,訓也訓了,還是不行,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爸爸氣的,差點把他關小黑屋讓他反省。」我沒有直接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問她:「你有沒有問過孩子為什麼不想去上學?」她一愣:「還真沒有問過。」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看過德國的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主要講的是一隻可愛的小企鵝孩子和企鵝媽媽之間的一些非凡經歷。「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企鵝媽媽的一句「對不起」,孩子就原諒了我們。但我們可曾想過,有些傷害即便是修補好了,卻依然有傷痕存在。故事中,當小企鵝被媽媽的大吼大叫嚇得魂飛魄散,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時,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自己的心聲和需要,卻又擔心沒有人聽。久而久之,小企鵝只能以「不說話」來迴避傷害。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養育孩子的確很辛苦,尤其是當父母忙碌了一天精疲力盡的時候,孩子還在眼前調皮搗蛋,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衝孩子大吼一通,效果立竿見影。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長期用吼叫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會給孩子的身心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大吼大叫」使親子關係更僵化
    有的家長經常對犯了錯的孩子大吼大叫,脾氣倔的孩子當時就會和家長頂嘴,以示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不滿,而性格內向的孩子當時不敢說什麼,但心裡卻想,「媽媽(爸爸)真討厭!&34;的一聲響。聞聲而來的爸爸媽媽衝進廚房,看到女兒雲朵呆呆地愣在原地,緊張地看著地上的碎碗片。
  • 雖然吼能讓孩子安靜,但給孩子的傷害超乎想像
    我們常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們真是操碎了心;孩子已經開學了,家裡又要雞飛狗跳、大吼大叫起來。但是如果你知道孩子被吼後心裡在想什麼,那你在下次爆發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因為雖然一句吼能讓孩子馬上安靜下來,但是給孩子所帶來的傷害,簡直超乎想像。
  • 長期吼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
    經常吼孩子怎麼辦?很多父母說,自從當了媽媽後,自己就成了一個火藥桶,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甚至大吼大叫。這讓許多家長常常感到很無奈,那麼,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其實,對於家長來說,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是一兩句話。但對孩子而言,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恐懼和焦慮,也在心理上留下一些陰影。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你身邊「咆哮媽媽」也挺多的?
    漫畫:郝延鵬曾風靡一時的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描述了一隻小企鵝面對媽媽發火時被嚇得魂飛魄散,最後,即使媽媽找到了小企鵝,小企鵝受傷的心靈也早已無法彌補。平日裡媽媽們歇斯底裡的批評和大叫,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顯然非常嚴重,那是什麼造就了 「咆哮媽媽」?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 你身邊「咆哮媽媽」也挺多的?
    漫畫:郝延鵬  曾風靡一時的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描述了一隻小企鵝面對媽媽發火時被嚇得魂飛魄散,最後,即使媽媽找到了小企鵝,平日裡媽媽們歇斯底裡的批評和大叫,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顯然非常嚴重,那是什麼造就了 「咆哮媽媽」?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人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64.2%的受訪者反映自己身邊普遍存在「咆哮媽媽」。如何讓媽媽不再咆哮,60.6%的受訪者建議爸爸主動分擔育兒工作和家務活兒。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教育方式不建議採取
    可是父母在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前,有沒有想過你的吼叫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事實上不管是打罵式教育還是好叫教育,很多時候只是父母情緒上的宣洩,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卻是非常有限的。很多的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希望孩子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但是每當和孩子在溝通出現障礙的時候,大多數父母的情緒會被影響,甚至會擔心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會往壞的方向發展,所以就會對孩子大吼和大吼大叫,呵斥指責。我最近工作比較多,下了班以後需要把工作帶回家做。可是兒子一天沒見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一次兩次我就忍了,假裝聽不到就行了。可是連著好幾次,兒子在耳邊說起來沒完沒了。
  • 孩子犯錯別再大吼大叫,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很管用
    現在很多家長還秉承著老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才,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父母對孩子破口大罵,甚至是對孩子拳打腳踢,甚至前段時間有新聞報導因為孩子不愛寫作業,不能對孩子大打出手以至於孩子被送進醫院。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你可知道?
    關注成長樹若是你問一個媽媽,孩子在什麼時候最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