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會受到父母的管教,有些時候,我們感受父母很溫和的愛,就像在炎熱的夏天感受到一陣陣涼爽的風一樣;有些時候,父母對我們是嚴格的,在他們的大吼大叫中,我們仿佛意識到成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什麼父母會大吼大叫?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羅娜雷納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在家庭裡,父母的大吼大叫仿佛是「代代相傳」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或者時刻,而這些在我們長大之後,組建了家庭,當你的孩子不如意的時候,你或許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和情緒,衝著他們重複著「大吼大叫」。
從父母而言,大吼大叫無非是孩子惹自己生氣和憤怒,然後在情緒的渲染下,控制不住內心的怒火,轉而通過語言暴力和陳述,向孩子進行「情感攻擊」;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被迫接受到父母的大吼大叫,從而變得畏懼和害怕,不得不像「木偶」一樣,被父母所牽制。
之前,鄰居家發生一件特別奇怪的育兒故事。父母因為作息時間問題,而展開激烈的爭吵,沒想到5歲的小女孩成了家庭的出氣筒,兩口子看到孩子哭泣,氣不打一處來,竟然合夥衝著孩子大吼大叫,整個樓道都能聽見他們吵架的聲音。
然後,當我們敲門進去的時候,發現家裡亂糟糟的,孩子躲在牆角小聲哭泣,兩個大人絲毫沒有鬆懈的意思,只覺得自己宣洩很爽快,卻完全沒有顧忌孩子的感受,導致孩子渾身顫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的時候,感覺也是毫無安全感可言,總是習慣一個人獨處。
看完這個女孩的經歷,我不禁在想,大吼大叫的方式教育孩子真的有用嗎?答案是,沒有一點用處,反而讓孩子成長受到了傷害,這樣的方式下,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呢?
1,內心造成傷害
當父母對孩子進行大吼大叫的時候,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巨大的傷害,從心理學上來看,語言暴力本身就是一種「致命」的武器,被傷害的人,很難走出陰影,更何況是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慢慢長大之後,他們和父母的關係也會出現問題。
因為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對孩子的語言傷害是持久性的,而且孩子很容易受到這些負面情緒的幹擾,從而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以為父母不愛自己了,自己得不到家庭的溫暖,所以會變得冷漠無情。
2,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個人享受生活所具備的特質,缺乏安全感,會讓我們無法享受到生活的美好。當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連從父母和家庭的環境中,都覺得不安全了,那麼他們自己對於安全感這個概念就變得模糊了,以至於做任何事情,都畏手畏腳。
孩子的安全感,需要我們從小開始培養,而家庭和父母是最好的幫手,家庭的溫馨,父母的引導,才能全方位幫助孩子塑造安全感。
3,影響社交
父母的對孩子的大吼大叫,孩子感受到壓力和內心的恐懼,進而不想和周圍人交流溝通,生怕別人也欺負自己,久而久之變得不合群,也不願面對集體生活,總是習慣一個人做事和生活。
所以,父母應該避免衝著孩子大吼大叫,因為當你的行為舉止和負面信息,被孩子吸收之後,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