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2021-02-18 孕媽學堂

如果說寶寶們最大的天性是什麼,會有很多答案,比如好奇、探索,但是要每次辛苦回家,看到寶寶什麼行為最生氣,那麼一定是調皮搗蛋。

芽芽媽每次回家,芽芽都異常興奮,異常活潑,一會爬高上低,一會把玩具全都倒出來,一會又不小心把東西弄亂,真的是讓芽芽媽崩潰到極點。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

每天上班疲憊回家,看見家裡的寶寶調皮搗蛋,大部分家長都會很生氣,而吼叫的確會立竿見影,讓寶寶立馬安靜下來,可是長期的吼叫卻會給寶寶帶來創傷。

爸爸媽媽不分青紅皂白地大吼大叫,會阻礙他們大腦的正常發育,甚至影響他們的智商,久而久之,會減弱他們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和記憶力。

美國哈佛大學Michael J.Sandel教授,通過十年的社會調查,持續跟蹤了經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和不經常被父母吼叫的青少年。經過對比,前者大腦發育中,負責語言和思考能力的區域連接較少,負責記憶和理解的區域也開始萎縮,智商也相對低一些。

所以,大吼大叫只能減輕父母的壓力,發洩了自己的焦慮情緒,根本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要麼在吼叫中變得膽小、內向,要麼反而會越來越叛逆,對父母的管教開始熟視無睹。

爸爸媽媽的吼叫,會讓孩子們的性格越來越極端。

膽小的孩子,會更加不自信,太習慣看父母的眼色反而會越來越唯唯諾諾,壓抑自己的天性、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心理扭曲。

而另一類孩子,會越來越像父母的性格,覺得大吼大叫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不開心的時候暴跳如雷,生氣的時候會大吵大鬧,被訓斥的時候會激烈反駁。這些不願意被爸爸媽媽負面情緒壓制的孩子,會缺乏理智,不管對錯,只會激烈反抗,久而久之,斷裂的親子關係也將無法修復。

從心理學上分析,吼叫本身就是語言暴力,會對人造成嚴重的精神傷害。

吼叫是最錯誤的教育方式,也是最不可取的方式,但是如何克制自己的疲憊和怒火,爸爸媽媽們要如何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式?

在媽媽眼裡,愛玩水、玩沙子、扔東西,這些都是調皮搗蛋的行為,可是換個角度想想,寶寶玩水、玩沙子,難道不是探索周圍環境的過程麼?難道不是在感知不同事物帶給自己不同的體驗嗎?難道不是在發揮自己獨特的想像力嗎?如果僅僅是因為洗衣服太麻煩、或者影響了自己刷手機的時間而怒斥孩子,那麼這根本不是教育孩子的方式。

爸爸媽媽如果遇到了忍不住想大吼大叫的時候,最好先離開現場,想一想,是孩子的錯,還是自己將工作、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宣洩給了孩子。除了吼叫,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很好地教育他們。

如果沒有忍耐住,對孩子宣洩了負面情緒,這種錯誤要及時補救。不要因為是長輩,就拒絕溝通,要及時放下父母的架子,嘗試真誠地和孩子道歉,並且讓孩子在自己宣洩情緒的時候監督自己,不要破壞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我知道,媽媽爸爸們一直在努力成為合格的父母,培養優秀的孩子;

我知道,每個家庭都有忙不完的家務,處理不完的人際關係;

我也知道,每天忙忙碌碌,996的工作,回到家已是身心俱疲;

我還知道,寶寶早上不起,晚上不睡,調皮搗蛋是有多麼的煩躁。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各種問題,可是這些都不是我們大吼大叫對待孩子的理由。善待我們的孩子,一如他們愛我們這樣。

【1】阿德勒,王童童,《兒童教育心理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7

【2】Tony Wagner,Ted Dintersmith,《為孩子重塑教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3】肯·羅賓遜,盧·阿羅尼卡,《什麼是最好的教育》,2018

QQ:347764118/19507750/443317765 

微信:schoolmum008/caicaitong

相關焦點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美國哈佛大學Michael J.Sandel教授,通過十年的社會調查,持續跟蹤了經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和不經常被父母吼叫的青少年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 美國哈佛大學Michael J.Sandel教授,通過十年的社會調查,持續跟蹤了經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和不經常被父母吼叫的青少年。經過對比,前者大腦發育中,負責語言和思考能力的區域連接較少,負責記憶和理解的區域也開始萎縮,智商也相對低一些。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你可知道?
    關注成長樹若是你問一個媽媽,孩子在什麼時候最省心?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教育方式不建議採取
    孩子只要稍微的一淘氣或者是不聽話,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人們都知道對孩子打罵,大吼大叫是不對的,可是面對孩子的淘氣不聽話,有些家長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多的家長也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為直接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防止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可是父母在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前,有沒有想過你的吼叫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 大吼大叫」使親子關係更僵化
    有的家長經常對犯了錯的孩子大吼大叫,脾氣倔的孩子當時就會和家長頂嘴,以示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不滿,而性格內向的孩子當時不敢說什麼,但心裡卻想,「媽媽(爸爸)真討厭!&34;的一聲響。聞聲而來的爸爸媽媽衝進廚房,看到女兒雲朵呆呆地愣在原地,緊張地看著地上的碎碗片。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或許來得及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不信咱先來個調查:不管是因為什麼,相信半數以上的家長一定是,前一秒吼完下一秒後悔。因為我們比誰都清楚,吼罵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後果。如果父母都用極端方式和孩子溝通,自卑、冷酷、暴躁這三種特質就會集中表現在孩子身上。所以,我們有必要搞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除了吼罵孩子,家長真正該做的是什麼。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總是控制不住,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小孩子是非常淘氣的,但由於孩子的身心發育還比較有限,很多事情並不是他故意去搗亂的,而是在不經意間做出的這些舉動,然而父母雖然知道這些舉措並不是孩子有意形成的,但是還是忍不住會大吼大叫,甚至還會對孩子採取一些更加不正當的措施,這些措施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在之後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
  • 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用嗎?#小模範 #育兒經驗
    開學之後,在朋友圈中經常可以看到家長們對孩子的各種花式吐槽,比如孩子寫作業有多慢、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等。放眼望去,你會發現,似乎一到開學,家長們就開啟了對孩子的吐槽模式。在小編看來,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可是膩歪兩天之後,就開始相見生厭,一有不和,我媽就對我輕則訓斥,重則大吼大叫。我都這麼大了,她還是如此,她有一句經典的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子裡:我生了你,還不能夠罵你嗎?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會火冒三丈,現在回家的欲望也越來越低了。作為一個從小被吼到大的孩子,我受到了深深地傷害,內心也充滿了疑惑,難道我媽媽真的不愛我嗎?我也不想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在我養育下一代的身上。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本生活壓力就很大的父母,面對大寶的作業和小寶的淘氣不懂事,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導讀: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脾氣暴躁、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很多人在設想自己做父親或母親的時候,總是非常溫柔細緻的,但當他真正成為父親或者母親時,由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煩惱以及孩子的調皮等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可能會變得脾氣非常暴躁,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樊登:情感引導式教育,遠遠比家長大吼大叫罰站,對孩子更有效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明明自己並不想發對孩子發脾氣,也知道經常對孩子發脾氣並不好,但是卻在某些時刻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到底該怎麼辦呢?
  • 讀了那麼多的育兒書籍,還是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原因在這裡
    早上在幼兒園的微信群裡看到一位媽媽發的照片,照片上是一隻腫脹的手指,那位媽媽自己配了說明,剛剛吼孩子拍桌子,將自己的手指都拍腫了。後面留言的無數,有勸那位媽媽不要生氣的,有抱怨現在的孩子真難帶的,一時間微信群裡熱鬧無比,最後那位媽媽苦惱的說,「看了那麼多的育兒書,還是改不了吼孩子。」真是又自責又苦惱。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羅娜雷納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在家庭裡,父母的大吼大叫仿佛是「代代相傳」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或者時刻,而這些在我們長大之後,組建了家庭,當你的孩子不如意的時候,你或許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和情緒,衝著他們重複著「大吼大叫」。
  • 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有什麼危害影響能不能補救
    近年來,學校和社會一直在倡導「不要對孩子進行武力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太頑皮,總是會使父母發狂,又不能出手打,於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大吼大叫,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一些父母說,因為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膽小和內向,該怎麼辦?其實這是因為其他人的吼叫,使孩子產生了恐懼,表現出來就是畏手畏腳,害怕犯錯誤。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
    導讀: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4種補救方法
    每次孩子做錯事,她總是沒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比如她剛剛收拾房間,沒一會兒孩子就把東西翻亂了,所以她會朝孩子吼。比如孩子在外面玩得一身髒兮兮的,她也會衝孩子吼。比如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打架了,她也吼……她總是說孩子太讓人操心,為什麼不能省點心呢?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五歲的孩子最是好動,愛探索的時候,跳跳這個孩子經常在家裡折騰,一會翻翻書架一會開開玩具箱,媽媽收拾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他弄亂的節奏。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
  • 育兒錦囊:誰都不想對孩子大吼大叫,神奇的「種子」方法能幫你
    我們對孩子大喊大叫的原因有很多。從不斷地要求他們穿好衣服,到在廚房的牆上發現塗鴉的蠟筆,在父母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觸發因素需要提高嗓門。的確,大喊大叫可以緩解壓力,但之後情況就不同了。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既失去了對形勢的控制,也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大部分家長在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會後悔,會覺得自己離理想中成為的平靜、鎮定的父母還有十萬八千裡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