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是非常淘氣的,但由於孩子的身心發育還比較有限,很多事情並不是他故意去搗亂的,而是在不經意間做出的這些舉動,然而父母雖然知道這些舉措並不是孩子有意形成的,但是還是忍不住會大吼大叫,甚至還會對孩子採取一些更加不正當的措施,這些措施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在之後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
甜甜的媽媽曾經和我說,她也知道這些大吼大叫的方式對孩子是非常不利的,但有時候看見孩子的一些行為就是忍不住火冒三丈,已經告訴自己要壓抑情緒了,但是情緒就是壓抑不住,一不小心就把怒氣發在了孩子的身上,看見孩子大哭的樣子,才覺得自己是有多麼的混蛋。
古人常言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很多年輕人雖然已經接受了新的思想,但是他們在骨子裡還是對孩子管理還是比較嚴厲的,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父母可以發現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總是會有一些缺陷,而這些缺陷可能將會原因伴隨他們一輩子,終生都不能夠從中走出來。
1、變得自卑懦弱
耶魯大學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就是,他們大學的每一個人無論學習成績好壞或者家庭背景是否強大,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是有一種強大的自信氣場,即使走在路上也馬上就能夠一眼看出他們與別人的區別,這就是自信給人帶來的好處。
而經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他們就會變得自卑懦弱,總是想通過這種自卑懦弱的表現讓父母消氣,結果不僅不會讓父母消氣,反而會讓自身變得更加的失敗。
2、與父母之間變成了陌生關係
雖然同在一個屋簷下,但父母可以發現,如果自己平時對孩子經常大吼大叫,孩子往往是敢怒不敢言的狀態,他們慢慢的就會遠離父母。
心裡邊有什麼想說的話,也只會憋在心裡,或者寫在日記本上,從來都不會想通過父母這個渠道來進行消解,所以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會變來越來越疏離,看見別的孩子與父母在一起遛彎,但是自家的孩子卻情願一個人待在屋子裡,都不願意與父母交流一句。
3、孩子變得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常言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暗示孩子的一言一行,當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不懂得控制時,孩子也往往不會學到怎麼樣去控制情緒,因此他們在與外人進行交流時,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去把握自己的情緒,情商低的孩子在社會中是很容易吃虧的,而且在學校也很難獲得知心的朋友,很容易變成一個孤獨的人。
如果想要去管理好自身的情緒,給孩子帶來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父母必須要有一個管理情緒的目標,每天進步一小步,一年之後就是一大步,看見自身情緒的改變,不僅會讓身體變得更加舒適,也會讓孩子與自身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小,是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1、早晨醒來,先靜想幾分鐘
早晨起來是一個非常值得反思與規劃全天事情的好機會,在這幾分鐘的時間內,父母可以試想一下今天需要做哪些事情,並暗示自己一定要做情緒的管理者,不能夠被情緒自身去控制。
如果每天早上醒來都能夠去想像一下自身應該去做什麼,並且暗示自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這一天的情緒是很有可能被自身控制的。
2、在最警醒的地方貼上標識
儘管每天都要說自己要做情緒的管理者,但是工作過於碌時或自己的情緒將失控時,是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警醒的地方貼上標識,時刻的告誡自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標識的地方可以是經常工作的辦公室或者是手機殼或者是手機的壁紙的,只要是平時人們經常要看到的地方就可以了。
3、讓家人做自己的監督者
武志紅心理學家曾經表明過人們總是會把自身最差的情緒發洩在最親愛的人身上,所以很多人都是喜歡把自身的情況最差的情緒發洩在家人的身上,在這個時候,如果想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那麼,家人就是一個很好的監督者,大家可以讓家人做自己的監督者,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不穩定時,讓家人記得提醒一下,慢慢的,自身就知道怎麼樣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些時候壞情緒長時間憋在心裡是很容易憋出心理疾病的,所以當情緒不佳時一定要表現出來,但不一定要通過大吼大叫的方法,有很多的方式都是可以把情緒給表達出來的。
1、一起去外面遊玩
無論是去親近大自然,還是去一些遊樂場所去玩一玩,回來之後的心情都是非常不一樣的,在緩解了自己內心的壓力之後,心情自然會開朗許多,所以,如果自己的心情不佳,可以和家人一起去外面玩一玩,或者自己去一個公園裡邊坐一坐想一想,這都是釋放壓力最好的方式。
2、和家人經常傾訴
小孩子搗亂的時候真的是讓很多的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有的時候不知覺間脾氣就上來了,如果發現自己無能為力去照看孩子的全部生活起,父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讓另一半試著去分擔或者讓自己父母試著去分擔一半,當自身的壓力變小時,心情也自然會緩解許多。
照顧孩子是一個責任重大的事情,孩子的未來也就是家庭的未來,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更加健康,與自己的關係變得更加親近的,但由於自己的情緒管理方式不當,教育方式存在一些誤差,往往會事與願違,希望父母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