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大吼大叫?

2020-12-24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1、前幾天,我帶橙子上課外班。

課前老師點名,點到橙子時,老師的發音有點不太準,橙子沒反應過來是在叫自己。老師又叫了一遍,橙子猶猶豫豫的,答應的聲音很小。老師沒聽見,以為這個學生沒來。

我正好做在橙子後面,拍拍他,讓他趕緊舉手告訴老師他來了。

直到老師點完名開始上課,橙子的手都沒舉起來。

我心裡有些急,有些氣,想:「這孩子怎麼這麼慫?連舉個手大聲說句話都不敢!」

越想越生氣,又戳戳橙子:「你趕緊告訴老師。出勤情況要錄入系統的!」話語中已經帶了情緒。

直到老師讓同學們做課前小練習,橙子才舉起手。老師走過來問什麼事。橙子小聲和老師說了。老師說,好的,我知道了。

這孩子,太慫!

看著前排橙子小小的背影,我心裡有些煩躁。氣橙子的膽小,也氣自己沉不住氣,一點小事就急成這樣。

2、為什麼會這樣?

我細細察覺自己的內心,想看清楚這急這氣是從哪裡來。

不用太費勁,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

幼兒園的中午,大家都在午睡。小女孩想尿尿,又不敢大聲喊老師,就使勁憋著。

膽怯緊緊地掐住了小女孩的喉嚨,直到尿了褲子,她就是喊不出一句:「老師,我要尿尿。」

那個小女孩就是我。

後來,小女孩上了學,變成小女生。

她很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最怕的事就是被老師點名,每一次站起來當眾發言,都緊張得如臨大敵,臉紅心跳。

再後來,小女生變成了大女生,走出校門開始工作。

表面上,當眾說話已經不是問題,很多場合也能侃侃而談,但只有她知道,那份膽怯還壓在心底,只不過學會了掩飾,不輕易讓別人發現而已。

這麼多年,她一直不喜歡那個膽怯到尿了褲子的小女孩,一想起那件事就有種羞愧感。

或者說,她一直接受不了性格中膽怯、內向的那一面——它不好,我不應該這樣。

三十多年後,當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也不敢舉手大聲說話時,就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心底那份對自己的氣和急,還有羞愧感一下子湧了上來,所以才表現得不那麼淡定。

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幾年前,我可能會很無辜、很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擔心孩子太膽怯,所以才著急發火啊。還不是為了孩子好。」

當我學習了心理學,明白了客體關係理論,明白了什麼是「投射」,我才察覺出:

我對孩子的急和氣,是因為我把不喜歡的自己投射到了孩子身上,類似的情景觸發了曾經的感受,就如壓抑已久的巖漿找到了裂縫,噴湧而出。

在那一刻,我沒有如實地看到孩子,而是我「以為」的孩子。

表面上是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我的問題。

表面上是對孩子發火,其實是對自己的不接納。

3、孩子做得不妥,我們可以引導、教育,甚至批評、懲罰,但我們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大吼大叫?

明明知道只是一點小事,明明知道發火對孩子心理不好,就是控制不住,就是想把情緒發洩出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你沒把自己整明白。

因為你自己的內心就是糾結的、衝突的、壓抑的。

你把自己被壓抑、不認可的那一面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越壓抑,越否認,越投射,情緒越強烈。

你嫌孩子膽怯害羞,是因為你接受不了自己的膽怯。

你因為孩子磨蹭大發雷霆,是因為你的焦慮不允許自己磨蹭,什麼都要爭先。

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我冷。孩子不冷,是你覺得冷。

爺爺奶奶總想讓孩子多吃飯,吃成個小胖子才高興,是因為他們自己餓怕了,有深深的匱乏感。

4、再講一個我的故事。

從小到大,媽媽忙裡忙外做家務的時候,我就變得小心翼翼。

如果她在忙,我閒著,媽媽的臉色就會越來越不好看,就會開始嘮叨,家裡的氣氛會莫名變得很壓抑,媽媽的情緒一觸即發。

為了避免媽媽的嘮叨和發火,每當媽媽忙的時候,我要麼去搭把手,要麼也找點事情做——反正不能閒著。

後來,結了婚,我發現,自己也變成了媽媽那樣。

我在忙家務,老公要是閒著,我心裡就來氣,憋了一肚子火總想找個機會發洩出來,為此兩個人鬧過不少摩擦。

當然,他做家務時,我也會找點事做,因為會隱隱地擔心被嘮叨,給臉色看。

結果,我漸漸發現,老公幹活我閒著的時候,他的反應卻和我不一樣——即使我什麼也不幹,老公也沒什麼情緒,臉色照常,居然可以一邊做飯一邊唱歌,很享受的樣子。

我暗暗吃驚:原來也可以這樣?

為什麼同樣是做家務,我同樣閒待著,媽媽和老公卻是不同的反應呢?

開始自我成長後,我漸漸想明白了。

媽媽是家裡的老大,下面有幾個弟妹,姥爺常年不在家,她就要幫姥姥撐起這個家。自己多出一分力,姥姥就少辛苦一點,所以養成了為家庭辛苦操勞的習慣。

雖然有時也想偷懶、輕鬆一些,但她不允許自己懶,別人忙、自己閒著就是罪惡。

想懶惰的欲望雖然被壓抑下去,但始終存在。多年後,當她為自己的小家忙忙碌碌,看到女兒「遊手好閒」時,她就把當年那個想偷懶的自己投射到女兒身上。

她對那個想偷懶的自己有多壓抑和否定,對女兒就有多強烈的情緒——憤怒、抱怨和委屈。

相比之下,老公沒有這樣的經歷,他做家務是因為他想做,不想做的時候就先放一放。他允許自己有時會懶惰,允許偶爾的遊手好閒。

所以,當我閒著時,他也覺得這是正常的,沒有太多強烈的情緒。

5、這件事讓我很有感觸。

不僅是教育孩子,很多時候,你看別人不順眼,是因為你把自己的某一部分投射到了對方身上。

這一部分,可能是你不喜歡的,可能是你想要而不可得的,也可能是你認為不好、不應該的。

你把這些不喜歡、不可得、不應該深深地壓抑到內心深處,以為否定掉它們,它們就消失了。

其實不然,壓抑得越深越久,它們就越在潛意識層面紮根越深。

更重要的是,它們會無時不刻影響著你的生活。

你會把它們投射到外界的人和事中。

那些人和事就像一把把鉤子,鉤出這些被壓抑的情緒。

壓抑得越多,鉤子越多。

所以你會為一點小事勃然大怒,你會憤憤不平,你會看不慣很多人和事。

一個諮詢師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她曾經很反感一個人,覺得他特別八面玲瓏,會看眉眼高低。但她發現,其他人好像並沒有這種感覺,和他相處得挺好。

難道別人看不出來他是怎樣的人嗎?她一直很奇怪。

後來她才明白,之所以看那人不順眼,是因為這個人鉤出了她內心的不自信。

內心深處,她也想「會來事兒」,把人際關係處理得圓融和諧,但自己性格偏內向,怎麼也做不到理想中的樣子。

她恨自己的「做不到」,就會把恨意投射到那些能做到的人身上,莫名地對那些人生出反感,還以為是「氣場不和」。

其實,所有的「氣場不和」「一見鍾情」都有投射在裡面。

6、回到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並不是說孩子不該被教育,而是在發脾氣的時候,問問自己:

為什麼在這件事上會發這麼大火?

它帶出了怎樣的情緒?

是否在無意中把不喜歡的自己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當你察覺到了自己的投射,自己被壓抑的情緒,就會從情緒中跳脫出來,意識到有多少是自己的問題,有多少是孩子的問題。

看到這些,會幫助你就事論事地教育孩子,而不是毫無覺察地帶著情緒大吼大叫。

是的,就事論事,而不是「推己及人」。

沒有人是完美的,萬事萬物,包括人性,就像太極圖裡的陰陽魚,有陰有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這是自然之道。

每個人身上,都有好有壞,有善有惡,這就是人。

成長,就是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

育兒先育己。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自我成長的過程。

看到自己被壓抑的一面,承認它,接納它,讓自我變得圓滿融洽,這就是成長。

自我成長了,就會看到孩子本身,而不是你頭腦中的孩子。

內心圓融了,目光也會變得平和,不再輕易被激起情緒的巨浪。

所以,下一次再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時,記得默念張德芬的一句話:

「親愛的,外面沒別人,只有你自己。」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父母總控制不住的想對孩子發火?
    你是一個愛對孩子發火的父母嗎?不管你是不是,我想說:我是。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經常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大腦會受損傷。我的天那!我的孩子不知道被我損傷到什麼程度了!不管這種結論對於否,其實我也知道大吼大叫等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我相信絕大多數父母和我一樣,明明知道不該對孩子發火、吼叫,但就是控制不住。
  • 為什麼我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
    尤其是我一著急趕課,學生在那嘻嘻哈哈,不認真聽講,我就忍不住對他們大吼。但是,課後我就後悔,吼了他們,我一天心情都不好,而且對他們也只是暫時收斂。所以我經常提醒自己,要控制,要控制。可是每次一看到學生上課說話,嘻嘻哈哈,我就來不及思考,張口就是獅子吼。 今天,我給六一班上課,想著明天是教師節,他們班又是下午的課,想著趕一趕課,明天就不著急了。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總是控制不住,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小孩子是非常淘氣的,但由於孩子的身心發育還比較有限,很多事情並不是他故意去搗亂的,而是在不經意間做出的這些舉動,然而父母雖然知道這些舉措並不是孩子有意形成的,但是還是忍不住會大吼大叫,甚至還會對孩子採取一些更加不正當的措施,這些措施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在之後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
  • 你憑什麼對孩子發火?對孩子發火前,你不妨先這樣做
    很多寶媽都對小編說過,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對孩子發火,吼完孩子之後又覺得對不起他,感覺很後悔。是不是你也這樣?別著急,一招避免你對孩子發火。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折射出的是自己的焦慮。一招讓你避免對孩子發火。當你想對孩子發火時,你不妨先等一等,深呼吸一下,搞清楚孩子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麼。有一位寶媽曾經跟我說過,有一次我看到兒子把水灑的滿地都是,我就在那大吼,我剛擦完的地,你就灑上水了,你能不能消停點,他兒子很委屈的對她說道,媽媽我只是想給你打盆洗腳水而已。
  • 總是控制不住吼孩子?真正的原因可能在這裡
    氣橙子的膽小,也氣自己沉不住氣,一點小事就急成這樣。 2 為什麼會這樣?我細細察覺自己的內心,想看清楚這急這氣是從哪裡來。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幾年前,我可能會很無辜、很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擔心孩子太膽怯,所以才著急發火啊。還不是為了孩子好。」當我學習了心理學,明白了客體關係理論,明白了什麼是「投射」,我才察覺出:我對孩子的急和氣,是因為我把不喜歡的自己投射到了孩子身上,類似的情景觸發了曾經的感受,就如壓抑已久的巖漿找到了裂縫,噴湧而出。
  • 你愛孩子卻為什麼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3個錦囊破解「父母吼」
    孩子更多時候都是不聽話的,家長在無奈之下,只能大吼大叫去震懾孩子,逼著孩子停止搗蛋行為,可是孩子的叛逆行為,似乎因此變得更加嚴重,對於父母的指令簡直當成耳邊風。相信很多家庭都在面對同樣的教育情況,可是家長又知不知道,對於孩子是不可以大吼大叫的,吼叫教育只會讓教育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會讓孩子更加聽話服從自己。對孩子」吼叫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從哪幾個方面來看?
  • 為什麼我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錯誤關注是罪魁禍首
    下班回到家,發現孩子們在玩,餐桌上的碗還沒有收,沙發上堆滿了各種玩具,看到這一幕,心情特別煩躁,我直接衝過去吼了一聲:「你們倆怎麼回事,看把家裡弄地亂七八糟,就不知道我很累嗎?回到家還要伺候你們,真是氣死我了,這個家只有我在收拾,你們就不能動動手嗎?孩子們看我發火了,都默默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東西,然後小心翼翼的回了自己的房間,直到我喊吃飯才出來。
  • 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對孩子發火,家長如何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
    最近一位家長的留言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這位家長說:自己也想做一位溫柔的媽媽,可是在看到孩子做錯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一些情緒會控制不住的爆發,之後就是兇孩子,吼孩子。事後自己也會反思,可是再次遇到問題的時候仍然會重蹈覆轍。這類問題對於家長們來說,真的很常見。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吼叫,知道不對,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
    一位書友給我留言:在逛街時經常會遇到一個媽媽剛開始跟孩子好好說話不停,到最後,媽媽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吼孩子,然後孩子被嚇住的場景。很多的寶媽反饋我結婚之前的脾氣特別好,自從有了孩子以後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吼,可是在吼完之後自己還特別內疚。
  • 父母控制不住脾氣對孩子發火,爽了自己,但卻讓孩子蒙上陰影
    但很多家長沒意識到,其實罵孩子吼孩子也算是一種暴力。語言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不比肢體暴力的少,教育孩子家長不能只顧自己舒坦了。,但要控制住不發脾氣真的太難了。相信小鄂的狀態也是很多家長的真實寫照,想罵人的時候是真控制不住,但罵完了孩子就又後悔了
  • 為什麼總是對孩子發火,這是真相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電視才肯吃◆ 一讓練樂器就不情不願,東張西望◆ 寫作業不專心,教了好幾遍都學不會在孩子小時候,惹家長發火通常是孩子哭鬧
  • 我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文/雲朵老師關鍵詞:發脾氣 吼孩子內疚 控制不住家長提問雲朵老師,我總是因為一些事情對孩子發脾氣,把孩子大吼一頓,事後又覺得非常內疚後悔,但是也總是控制不住,我該怎麼調整自己控制自己發脾氣呢?如果你已經動了氣,強行控制自己,壓抑怒火,必然讓你很不舒服,不舒服的事情,做起來總是比較難,也不是最好的辦法,長期壓抑負面情緒的結果必然是更大的爆發。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你可知道?
    關注成長樹若是你問一個媽媽,孩子在什麼時候最省心?
  • 我真的不想吼孩子,可我控制不住我寄幾」
    文簡簡周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曾經對孩子大吼大叫,區別只在於,有些人會為自己情緒失控吼了孩子而感到悔恨愧疚,而有些人不會。  在一次微信群的育兒討論中,有位媽媽說,根本不可能做到「零吼叫」,當孩子不受控制地在公共場合亂跑、吃飯寫作業磨磨蹭蹭、假裝沒有聽見你說話時,你分分鐘都想爆發。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每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會受到父母的管教,有些時候,我們感受父母很溫和的愛,就像在炎熱的夏天感受到一陣陣涼爽的風一樣;有些時候,父母對我們是嚴格的,在他們的大吼大叫中,我們仿佛意識到成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什麼父母會大吼大叫?
  • 面對孩子控制不住脾氣,為什麼?
    面對孩子控制不住脾氣,為什麼?分析原因⬇️1.不明白為什麼吼孩子?(很多家長不知道原因)只憑感覺說教孩子,感覺孩子這麼做不對,於是潛意識裡的衝動,就湧出來了2.不知道吼孩子之後的結果?如:帶孩子累,做家務累,老公不疼我……等等)而沒有靜下心來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 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跟我學點高級情緒管理課
    每個人總有發脾氣的時候,壞脾氣確實不討人喜歡,但是他卻時時處處存在,特別是在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發脾氣常常有,但其實面對孩子,家長如果發太大的脾氣負面效果是很明顯的,孩子會因為家長的脾氣而變得更加的消極,有的時候他還會故意與家長對著幹,到那個時候家長真的是光發脾氣是沒有用的,根本找不出解決的策略,只能是干著急,這樣壞脾氣的負面效果就顯而易見了。
  • 為什麼孩子犯錯後,父母會控制不住自己大吼大叫?
    也知道這樣的行為對孩子很不好,但總感覺就像有股力量推著一樣,完全不受控制。性格方面很容易變得自卑、膽小怕事、內向、不自信、陷入自我否定狀態、沒安全感等等……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會覺得父母除了吼叫並不能拿自己怎樣,慢慢的膽子就會大起來,開始頂嘴父母、跟父母對著幹,到處惹是生非等等,一系列叛逆的問題就隨之而來。
  • 如何避免對孩子大吼大叫?
    如何避免對孩子大吼大叫,溫柔而堅定是第一條。周末從早到晚,基本沒有停下來過,圍繞著孩子,各種忙碌和充實,甚至感覺比平時的工作日還要緊張。但是對我而言,由於平時工作日本身比較忙,所以只有周末才有時間照顧。如何高效地陪伴孩子,想必也是很多家長重點關注的。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又過去幾分鐘,「怎麼叫你半天了還沒動靜,非得逼我發火是嗎?快點過來吃飯!!!」每次叫孩子做什麼事情,一開始語氣還算溫和,但叫了兩次沒反應後,小麗但火山就感覺要隨時爆發似的,控制不住地總想吼孩子,而孩子這個階段又有點叛逆,不怎麼聽話,吃飯不認真吃,睡覺不好好睡,越忙的時候孩子越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