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跟我學點高級情緒管理課

2020-09-07 JD媽媽

每個人總有發脾氣的時候,壞脾氣確實不討人喜歡,但是他卻時時處處存在,特別是在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發脾氣常常有,但其實面對孩子,家長如果發太大的脾氣負面效果是很明顯的,孩子會因為家長的脾氣而變得更加的消極,有的時候他還會故意與家長對著幹,到那個時候家長真的是光發脾氣是沒有用的,根本找不出解決的策略,只能是干著急,這樣壞脾氣的負面效果就顯而易見了。


人之所以會產生脾氣,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有些事情符合你的認知,而有些事情不符合你的認知,而根據符不符合就會產生不同的喜怒哀樂等等不同的脾氣。就拿家長教育孩子來說,如果他們感覺孩子的表現適應了自己的想法,那麼這些家長就會表示滿意,覺得心裡舒暢開心,但是如果有些孩子逆著家長的想法去行為,這些家長就會不滿,就會大吼大叫的面對孩子。


01、一個人的情緒表現有哪些?


1、消極表現


消極情緒的來源就是孩子的行為,達不到家長的滿意程度,這個時候家長認為不滿而逐漸轉變為生氣,有的時候甚至會失去理智面對這樣的家長,孩子經常會有兩種表現,他們會畏懼家長的生氣,而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事,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家長越是生氣,越是歇斯底裡,他們越要跟家長對著幹,這就是一種逆反心理的表現,當然產生這種心理是不能怪孩子的,任何一個人包括家長在內,對一個人這麼對你發脾氣的時候,你的心裡肯定不好受,有的時候會產生這樣的逆反也是正常的。


我們之所以不願意讓家長產生壞情緒發脾氣,是因為這樣的發脾氣有的時候會慢慢變成一種習慣,讓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的行為不滿足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發脾氣,根本不給孩子一點修正的時間,也不能夠跟孩子好好的商量,這種壞脾氣變成一種壞習慣之後是很難改變的,就像遊戲上癮一樣,他要戒掉網癮是很難的,發脾氣其實也會上癮,這些家長一開始可能看到孩子們的癮越來越大,孩子出一點小錯他們就會大發雷霆,這樣的壞脾氣是一種毒藥,既毒死了孩子,同樣也毒死了家長。


2、積極表現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什麼時候最開心?肯定是孩子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事情的時候他們最開心,在這些家長的眼裡,在他們認知的世界裡,只要孩子乖乖聽他們的話,他們就會開心,但是這種情況往往少之又少,每一個孩子都有調皮的時候,他們也不願意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安排自己的行為,所以家長的積極情緒往往來的很少,即便是來了積極情緒,也只是呆了一會兒過一會兒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比如說孩子考試成績特別的好,家長因為這件事可能只能開心一天,因為第2天孩子又會發生一些逆著家長的行為,這個時候消極情緒,很快就把這種積極情緒掩蓋掉了。

02、學會做情緒管理的主人

1、情緒管理目標


大部分的家長都知道,跟孩子發脾氣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有的時候事情發生了,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發脾氣,或者是等他發了脾氣之後,他們才回想起來剛才不應該這樣做,這就是因為家長根本沒有對於情緒有進行任何的管理,而是隨意的釋放消極的情緒。

我之前就是一個脾氣特別差的人,但是我認識到了我的這種壞脾氣就想要把它徹底改掉,因為我覺得如果一直被壞情緒支配自己的人生,那麼我的人生應當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就試著要改變自己的壞脾氣,我每天早上起來的第1件事情就是坐在床上默默的在心裡告訴自己,今天絕對不能夠隨意的發火,我要學會支配情緒,當我情緒激動的時候,一定要條件反射地冷靜下來,這樣的心理暗示一開始可能作用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如果你長期堅持下來了,慢慢的就會有意識的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到了單位也是一樣,我會把要管理好情緒,這樣的貼紙貼在我的電腦桌面和手機桌面上,每天看手機的時候,首先就看到手機桌面的這句話,這樣我在潛意識裡進行自我暗示,自己是一個能夠進行情緒管理的人,這樣多次的習慣性的暗示就會讓你的壞情緒慢慢的消失。


作為家長除了自己認識自己壓制情緒之外,孩子也可以成為控制自己情緒的管理者,我以前情緒特別糟的時候,動不動就會對孩子發火,有的時候孩子根本沒有做錯了什麼事情,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特別的委屈,我為了在避免這樣的情況,我就告訴孩子,一旦我對他無緣無故的發脾氣的時候,他就要提醒我,我正在發脾氣,告訴我發脾氣不好,對身體有損傷,當孩子這樣說的時候,我瞬間脾氣就下去了,知道應當尊重孩子,不能夠讓這個壞脾氣的惡魔控制我。


2、情緒管理的方法


家長是特別容易把工作時候的壞情緒帶入家裡的,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在進家門之前家長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告訴自己工作已經結束了,回到家又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工作與家庭應當要分開,不能夠讓全家人因為我們的工作上的不開心而影響他們的情緒。

這樣做好心理暗示和心理建設之後,進到家門要向家人展示自己開心的情緒,大聲的告訴他們自己回來了,這樣的展開笑容,既讓家人會對你回饋你笑容安慰你一天的辛勞,同時你的微笑也能夠帶給家人好的心情,這是一種好心情的互相傳遞。


對孩子發脾氣是無能的家長最經常幹的事情,作為一個優秀的家長必須要學會情緒管理,不要讓自己的壞脾氣傷害到孩子。

相關焦點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總是控制不住,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小孩子是非常淘氣的,但由於孩子的身心發育還比較有限,很多事情並不是他故意去搗亂的,而是在不經意間做出的這些舉動,然而父母雖然知道這些舉措並不是孩子有意形成的,但是還是忍不住會大吼大叫,甚至還會對孩子採取一些更加不正當的措施,這些措施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在之後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
  • 家長脾氣暴躁、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很多人在設想自己做父親或母親的時候,總是非常溫柔細緻的,但當他真正成為父親或者母親時,由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煩惱以及孩子的調皮等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可能會變得脾氣非常暴躁,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每次叫孩子做什麼事情,一開始語氣還算溫和,但叫了兩次沒反應後,小麗但火山就感覺要隨時爆發似的,控制不住地總想吼孩子,而孩子這個階段又有點叛逆,不怎麼聽話,吃飯不認真吃,睡覺不好好睡,越忙的時候孩子越搗亂......
  • 總對孩子大吼大叫後自責?父母學會「情緒追蹤」,告別吼叫式育兒
    說起吼叫他人,相信很多父母都對孩子做過這個行為,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是孩子行為屢教不改的時候,那麼,有些父母情緒激動就無可避免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有很多父母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控制不住的對孩子大吼大叫,等到自己情緒平復下來,就會十分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父母本意不是想要傷害孩子,可是控制不住的情緒噴湧而出,就會讓孩子害怕。每次對孩子發脾氣後,就會特別愧疚、自責,可是下次還是無法自控,繼續吼,吼完更加自責,陷入一個死循環。
  • 找到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還孩子以溫柔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學習,我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好,記得有一天早晨不知道為什麼被媽媽訓斥,我擦乾眼淚去上學,第一堂課默寫,明明記得滾瓜爛熟的古文愣是一個字也想不出來,又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番,至今記憶尤深。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吼叫,知道不對,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
    一位書友給我留言:在逛街時經常會遇到一個媽媽剛開始跟孩子好好說話不停,到最後,媽媽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吼孩子,然後孩子被嚇住的場景。很多的寶媽反饋我結婚之前的脾氣特別好,自從有了孩子以後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吼,可是在吼完之後自己還特別內疚。
  • 對孩子大吼大叫,所造成的傷害,足以毀掉他們的人生
    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羅娜雷納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在家庭裡,父母的大吼大叫仿佛是「代代相傳」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或者時刻,而這些在我們長大之後,組建了家庭,當你的孩子不如意的時候,你或許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和情緒,衝著他們重複著「大吼大叫」。
  • 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大吼大叫?
    課前老師點名,點到橙子時,老師的發音有點不太準,橙子沒反應過來是在叫自己。老師又叫了一遍,橙子猶猶豫豫的,答應的聲音很小。老師沒聽見,以為這個學生沒來。我正好做在橙子後面,拍拍他,讓他趕緊舉手告訴老師他來了。直到老師點完名開始上課,橙子的手都沒舉起來。我心裡有些急,有些氣,想:「這孩子怎麼這麼慫?連舉個手大聲說句話都不敢!」
  • 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教你兩招,控制情緒有奇效!
    培養孩子是一個很需要耐心的事情,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們就會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有時候甚至會對孩子大吼大叫。許多家長在事後又非常後悔,怕一時的衝動給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但在情緒上頭的時候,控制不了自己。今天小編就教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一個溫柔的父母。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教育方式不建議採取
    孩子只要稍微的一淘氣或者是不聽話,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人們都知道對孩子打罵,大吼大叫是不對的,可是面對孩子的淘氣不聽話,有些家長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多的家長也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為直接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防止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可是父母在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前,有沒有想過你的吼叫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本生活壓力就很大的父母,面對大寶的作業和小寶的淘氣不懂事,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大吼大叫完就後悔?用這3招控制情緒很有效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孩子如果不懂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對著孩子吼叫。有許多家長都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可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但是有時候情緒上來了又很難控制。今天小編就告訴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對溫柔的父母。
  • 我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內疚 控制不住家長提問雲朵老師,我總是因為一些事情對孩子發脾氣,把孩子大吼一頓,事後又覺得非常內疚後悔,但是也總是控制不住,我該怎麼調整自己控制自己發脾氣呢?如果你已經動了氣,強行控制自己,壓抑怒火,必然讓你很不舒服,不舒服的事情,做起來總是比較難,也不是最好的辦法,長期壓抑負面情緒的結果必然是更大的爆發。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
    導讀: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你可知道?
    關注成長樹若是你問一個媽媽,孩子在什麼時候最省心?
  • 還是控制不住吼孩子?蔡康永:先關照好自己情緒,再關照孩子
    ,怎麼辦?可以看出這個媽媽為自己控制不住情緒很焦慮,可能每次吼了孩子之後也很後悔。其實,做真實的父母不必要求自己從不吼孩子。在真實的親子關係裡面,衝突矛盾或者父母偶爾的情緒失控其實是可以的。只要親子關係不是太惡劣,這種真實性比父母「我永遠都有耐心」這樣不現實的想法對孩子可能更好。
  • 爸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3種補救方法
    家長通常會有這樣的感想:在自己還沒帶孩子之前,看到別人教訓孩子總是大喊大叫,便暗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母親。但是,等到自己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會控制不住地咆哮。例如,寶寶明明已經很困了,但卻不想睡覺,自己卻盼望早一點睡覺,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休息,孩子難以入睡,會讓我們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當一天工作結束回到家很是疲憊不堪,遇上孩子做錯事的小事情,我們馬上就會大發雷霆。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寶媽們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慨?在還沒有孩子之前,經常看到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大吼大叫,就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媽媽。但是話是這麼說,等到真正孩子出生之後,你就會控制不住對孩子吼叫!
  • 做到以下五點,幫你告別對孩子大吼大叫
    當我們詢問家長時,家長會說,「我一點也不喜歡大吼大叫,但我們只有大聲吼叫,孩子才聽話!」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對孩子吼叫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大叫大喊,是什麼原因讓你對孩子失去耐心,是什麼原因讓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些是問題的根源,你必須要掌握清楚。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其實是沒有解決兩件事
    有研究表明,90%的家庭都曾經都對孩子大吼大叫過,這說明無論我們有多麼高的知識水平,多麼好的工作,和收入,在孩子面前我們都不止一次犯過錯,失去理智。育兒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留下一些傷痕,有時不是我們刻意要去傷害孩子,是因為壞情緒戰勝了理智,在衝動的情況下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又特別後悔自責,然後又加倍的對孩子好,來補償對孩子的傷害。更要命的是,這種暴力行為,周而復始的不斷循環。憤怒---吼叫---自責---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