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慨?在還沒有孩子之前,經常看到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大吼大叫,就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媽媽。但是話是這麼說,等到真正孩子出生之後,你就會控制不住對孩子吼叫!
你費盡心思做了一頓好看的輔食端上桌,發現孩子不是無動於衷就是吃了兩口開始玩起來,這個時候你的火肯定會立刻冒出來了!再比如,寶寶明明已經很困了就是哄不睡,自己就盼望孩子睡了趕緊休息會,這個時候你常常會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當你每次都很累的時候,再遇上孩子做錯了一點小事,你立馬就能火冒三丈,河東獅吼。什麼科學育兒,專家說的,育兒書上寫的都拋之腦後了。
也許對你來說,吼叫只是一瞬間的事,發洩出來你也就好多了。但是作為弱小無助的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可以說是伴隨著孩子的一生都揮之不去。
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好,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兒子是小小男子漢,女兒是自己的小棉襖,教育並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很多問題光靠吼是解決不了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
父母吼叫只會令孩子產生恐懼緊張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思維變得遲緩,大腦一片空白,邏輯和理智基本上為零,無論是孩子的組織能力、演講演說能力,還是團隊合作能力都會因為這個原因遜色於他人。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當父母對他吼叫時,他首先會不自覺地認為肯定是自己犯錯了才惹得父母生氣,然後他們會自責內疚。
如此便使孩子更多地否定自己、降低了對自己的認同,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總是不能讓父母滿意,不斷責怪自己,自我評價也會越來越低。
面對吼罵,孩子內心會產生排斥感,因此會想盡辦法去迴避,那麼,他在處理事情時亦會更加謹小慎微,甚至變得優柔寡斷,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懦弱,在日後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畏懼、抗拒心理,缺乏應有的擔當以及強烈的責任感。
情緒是具有極強的感染性的,父母常吼孩子,孩子也會慢慢變得沒有耐心、漸漸地越來越易怒、衝動、缺乏耐心。
事實上,大多數習慣衝孩子吼叫的家長,小時候也是這樣被自己父母對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真的非常巨大,因此,吼叫不僅沒帶來任何的好處,最後會適得其反,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再小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父母長期對孩子大吼大叫,是一種對孩子人格不尊重的表現,如果父母能學會尊重孩子,那就能養出一個健康、自信、快樂的人。
我們小時候最討厭父母說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當我們成為父母時,也要避免將同樣的傷害施加給我們的孩子。
懂教育的父母都會做到恩威並施,孩子做錯時批評,孩子有進步時積極鼓勵,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又讓孩子明白做事的尺度與是非,這樣才能成長為積極上進、樂觀開朗的人。
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中,一步步變得自卑、懦弱。想要讓孩子重拾自信,那就嘗試讓他自主決定一些事情。
當他做事拖沓猶豫時,父母可以改往日命令的口吻變為選擇,讓孩子嘗試自己做決定,時間一長,他就會實現自我肯定,重拾自信。
管理情緒是門學問,這也是現在年輕的父母最應該學習的,我們還沒到那個「千帆看盡,心如止水」的年紀,不知道怎麼排解在工作、生活中積攢的壞情緒,但是孩子卻等不及,等我們學會控制情緒了,孩子的性格缺陷已經養成了!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英國作家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可見,閱讀書籍對人類的重要性。
孩子的一些壞毛病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而孩子會長成什麼樣,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壞習慣都與父母的培養教育脫離不了關係,因此,儘早給孩子立規矩,以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
在教育孩子講規矩時,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在孩子對文字的理解不是那麼敏感的時候,圖畫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孩子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從中學到知識,慢慢改正自己的行為。
而繪本中故事主人公的做法也會讓孩子進行模仿和學習。
而繪本就是讓孩子接受知識最快最有效的好助手。近幾年,繪本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認可接受。
通過對繪本的學習,孩子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擔心、羨慕、生氣、沮喪、無助等負性情緒。也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伊伊小時候看了很多繪本,這套《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就很不錯,一套共有8冊。家長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養成好習慣》、《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並且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