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膽小、內向,可試試這4種方法補救

2020-12-20 寶媽之友璐璐

情緒作為人類情感的基礎,它的作用可以說是非常大,但是我們能真正控制情緒的人卻少之又少,絕大多數人一遇到一些生氣或者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情緒失控,從而說出一些不經思考的話語,而這些話語落到孩子身上,那麼將會對他們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有多少個孩子在默默地當著父母面前出氣筒,但到孩子只有被罵才會聽話嗎?其實,很多的時候,你的焦慮或者容易發洩往往比孩子的問題更可怕,帶著不良的情緒教育是最無用的教育,反而會導致孩子產生內向膽小、自卑的性格,這樣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一、 帶有情緒的教育也是一種傷害

1、 語言暴力

佛洛伊德:人的精神疾病與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時期造成的。美國一個幼兒心理專家曾做過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結論表明:父母如果經常用語言辱罵孩子,那麼會對孩子的心理和性格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像有些孩子缺乏安全感,愛哭、膽小怕事等等都和童年時父母的語言暴力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脾氣。

2、對孩子容易產生恐懼感

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對於造成了孩子變得膽小,還會在孩子的心裡埋下恐懼感,慢慢地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和父母越來越不親,親子關係越來越冷淡,甚至連交友的勇氣都沒有,只能孤零零的一個人。

3、對孩子容易缺乏夢想

夢想是人類最大的驅動力之一,每個孩子都懷抱著最純真的夢想才有可能成功的,而兒童期被父母大吼大叫、嚴格地管教孩子,孩子的潛意識裡失去了對夢想的勇氣,一個喪失夢想的孩子註定一生的生活在一個平淡的世界。

二、對於內心受到創傷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補救

1、在孩子批評的同時也要鼓勵一下

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和我們對比,但是我們成為父母之後,自然不能走咱們家長的老路,再教育的孩子的過程中也要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獎罰並施,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進步。

2、學會尊重孩子,並懂得換位思考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父母長時間這樣對孩子大吼大叫,是對他們極其不尊重的表現,如果父母能夠尊重孩子,並且真正懂得換位思考,那麼就能輕鬆培養出一個健康,快樂,有自信的孩子。

3、家長不要命令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

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容易變得特別聽話,一旦孩子陷入這種聽話的狀態,就很難再進行改變,這樣的孩子沒有主見、也沒有自己的想法,將來很難成功,所以我們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要用生硬的語氣去命令,可以說出兩個選擇,讓孩子自己進行選擇,這樣的孩子面對生活往往會更加自信,也更容易成功。

4、聆聽孩子的想法

作為父母,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因為孩子所想的東西和我們所想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若是家長總用自己的想法來控制孩子,早晚會出現問題。只有多聽取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內心,共同探討才是教育的本質。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有出息,但是也不能盲目地對孩子吼叫,拿孩子撒氣,只有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這一點希望家長們能夠牢記。

相關焦點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導讀: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大部分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脾氣往往都會越來越暴躁,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小孩子都會比較淘氣,家長們認為「打」才會聽話,孩子沒有經過磨練,沒有接受過懲罰, 就不知道聽話。新聞也時常報導,父母在大庭廣眾之下就責罵孩子,甚至是毆打孩子,而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做出更極端的行為。這也是在告誡我們,在告誡整個社會,在教育的過程當中不要走極端。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
    導讀: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或許來得及
    照顧孩子導致王女士長期睡眠紊亂,精神衰弱,久而久之,王女士變得暴躁、易怒,每次孩子犯錯,她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經常是大吼大叫。她收拾家沒一會,孩子就把家翻亂了,於是她就衝孩子吼;孩子在外面玩的髒兮兮的,她也衝孩子吼;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她也衝孩子吼……她總是說這孩子太讓人操心了,為什麼不能讓人省心些呢!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4種補救方法
    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導致張女士長期睡眠不良,精神衰弱。時間一長,張女士變得性格暴躁,容易發怒。每次孩子做錯事,她總是沒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比如她剛剛收拾房間,沒一會兒孩子就把東西翻亂了,所以她會朝孩子吼。比如孩子在外面玩得一身髒兮兮的,她也會衝孩子吼。比如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打架了,她也吼……她總是說孩子太讓人操心,為什麼不能省點心呢?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寶媽們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慨?在還沒有孩子之前,經常看到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大吼大叫,就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媽媽。再比如,寶寶明明已經很困了就是哄不睡,自己就盼望孩子睡了趕緊休息會,這個時候你常常會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當你每次都很累的時候,再遇上孩子做錯了一點小事,你立馬就能火冒三丈,河東獅吼。什麼科學育兒,專家說的,育兒書上寫的都拋之腦後了。
  • 爸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3種補救方法
    對小孩大吼大叫會造成這4種傷害:1、性格變得懦弱對於家長的咆哮或動手教育,孩子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排斥感,於是就會想盡辦法逃避。2、產生自卑心理在孩子的世界中,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他很單純,當父母對他大吼大叫時,他首先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做了錯事,他可能會認為父母看到自己就會生氣,這樣會讓他們的內心變得更有負罪感。
  • 李玫瑾: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用這3種補救方法
    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教育並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很多問題光靠吼是解決不了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甚至會深刻地影響孩子的這4點:1、影響孩子智力父母吼叫只會令孩子產生恐懼緊張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思維變的遲緩,大腦一片空白,邏輯和理智基本上為零,無論是孩子的組織能力、演講演說能力,還是團隊合作能力都會因為這個原因遜色於他人。
  • 對孩子大吼大叫讓孩子變得內向,膽小,補救方法再詳解(有乾貨)
    這位媽媽的問題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膽小,有什麼補救的辦法沒有?我的回覆:相信對孩子大吼大叫,發現讓孩子變得內向膽小,是很多媽媽都遇到和困惑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說說有什麼補救的辦法。媽媽無計可施之下,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提高音量,黑起臉來,惡狠狠的對孩子吼叫。這樣的方式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這個效果卻不是我們想要的。哪種效果呢?一種效果是孩子變得內向膽小,碰到什麼事情都可憐巴巴的看著你,等你的命令;另一種效果則是耳邊風,孩子完全不理會你的吼叫,這種時候就是我們對抗升級,下一步有可能就是體罰和打孩子了。
  • 對孩子吼叫導致他性格變內向、自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是一對可愛的龍鳳胎,可最近上幼兒園發現,原來比較活潑好動的兩個孩子,漸漸變得沉默寡言,膽小。小劉漸漸從自身找原因,莫非是自己長期大吼大叫,兩個孩子性格出現了問題 ,難道是自己的教育方式走了彎路。小劉不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沒有耐心。慢慢細細回想,兩個孩子經常把家裡弄得一團糟,自己就會衝孩子大吼,自己老是說為什麼不能讓人省心些,經常抱怨孩子。這時女士小劉不禁潸然淚下。
  • 父母控制不住經常吼孩子?如果他變得內向膽小,試試3種補救措施
    有些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大吼大叫出現改變,父母經常這樣做,還容易讓孩子變得內向膽小。如果你曾經傷害過孩子,就不妨用用以下這3種補救方式。補救方式1:跟孩子說「對不起」可能很多家長在平時的時候,跟孩子說的比較多的都是「我愛你」、「寶貝、爸爸媽媽愛你」,從來很少說的則是「對不起」。
  • 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有什麼危害影響能不能補救
    近年來,學校和社會一直在倡導「不要對孩子進行武力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太頑皮,總是會使父母發狂,又不能出手打,於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大吼大叫,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一些父母說,因為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膽小和內向,該怎麼辦?其實這是因為其他人的吼叫,使孩子產生了恐懼,表現出來就是畏手畏腳,害怕犯錯誤。
  • 內向的孩子是因為被父母大吼大叫導致的,父母可以這樣做,來補救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個性特徵,有的人從小活潑好動而有的人則從小就比較內向,其實每一個人的個性特徵的形成都有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內因主要指的是家庭教育。通常內向的孩子都有可能是因為從小就被父母大吼大叫導致的,父母可以通過這樣做來進行補救。
  • 寶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又膽小,怎麼辦?
    有的時候,事情一多就不由得情緒失控,對兒子樂樂大吼大叫。可是,事後又往往後悔不已。10歲的男孩難免會調皮些,但是樂樂有的時候也挺心疼媽媽的。每次媽媽吼他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其實挺對不起媽媽的。想到媽媽一個人又要上班,又要兼顧自己,自己又幫不上什麼忙。樂樂覺自己真沒用!時間長了,樂樂也就漸漸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本生活壓力就很大的父母,面對大寶的作業和小寶的淘氣不懂事,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
  • 父母經常吼孩子?如果孩子變得內向膽小,試試3種補救措施
    尤其對於很多急性子的父母,雖然明知道吼孩子傷自己也傷孩子,但是還是忍不住把這件事情當成家常便飯。但是越是這樣,孩子的性格就越容易出現改變,很多孩子因為父母對自己的責罵過度,形成了內向膽小的性格。而身為父母的我們也總是在事後後悔自責,卻又不知如何改變。
  • 孩子內向膽小,其實是因為父母的吼罵,家長可以採取一些補救措施
    在生活中,特別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總是會用吼罵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孩子變得膽小內向,就是因為家長平時不注意的吼罵。站在媽媽的角度來說,對孩子大吼大叫不是自己的本意,甚至可以說,是「被逼的」,因為孩子「不聽話、任性、總是叫不聽」。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所以,大吼大叫只能減輕父母的壓力,發洩了自己的焦慮情緒,根本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要麼在吼叫中變得膽小、內向,要麼反而會越來越叛逆,對父母的管教開始熟視無睹。爸爸媽媽的吼叫,會讓孩子們的性格越來越極端。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美國哈佛大學Michael J.Sandel教授,通過十年的社會調查,持續跟蹤了經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和不經常被父母吼叫的青少年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 美國哈佛大學Michael J.Sandel教授,通過十年的社會調查,持續跟蹤了經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和不經常被父母吼叫的青少年。經過對比,前者大腦發育中,負責語言和思考能力的區域連接較少,負責記憶和理解的區域也開始萎縮,智商也相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