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制不住經常吼孩子?如果他變得內向膽小,試試3種補救措施

2020-09-24 晴天媽媽聊育兒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讓很多父母接受不了的是,原來孩子的乖巧聽話,之後演變成了叛逆執拗。當孩子每次都在挑戰父母的底線,終有一日父母就會爆發。

對於急性子的寶媽,更容易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有些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大吼大叫出現改變,父母經常這樣做,還容易讓孩子變得內向膽小。

這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如果你曾經傷害過孩子,就不妨用用以下這3種補救方式。

補救方式1:跟孩子說「對不起」

可能很多家長在平時的時候,跟孩子說的比較多的都是「我愛你」、「寶貝、爸爸媽媽愛你」,從來很少說的則是「對不起」。

如果你跟你的孩子經歷了爭吵,每當孩子犯錯之後,都會吼叫他,甚至是用打罵、讓孩子去牆角罰站等方式,多數的家長回過頭來想想,通常都會後悔。這時候再去看孩子,家長就不要不說話了,或者是採用說「我愛你」的方式。

比這些方式更管用的則是一句「對不起」,在家長教孩子的時候,都會跟孩子說做錯事情後,要跟別人說「對不起」。當父母做錯後,就不要覺得面子很重要了。

跟孩子說一聲「對不起」要更管用,這樣也可以警醒自己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了,該跟孩子好好溝通了。

補救方式2:多跟孩子溝通

當家長犯錯之後,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孩子,可能也抹不開顏面跟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如果你屬於這種情況,就要多跟孩子溝通了,在此之後多用有耐心的語言。

分享自己的事情給孩子,引起孩子分享自己每天在學校的事情,父母跟孩子之間溝通交流的時間變多了。日久生情,當初孩子封閉的心也會慢慢對父母再次展開。

這樣的轉變對父母對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但父母也要記住,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了,耐心才是教育的最佳方式。

補救方式3:對待事情恩威並施

當孩子做對一件事情後,父母不要不好意思張口,多誇誇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是有能力的,對他們培養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孩子做錯事情了,也要避開大吼大叫的方式。

跟孩子一起把做錯的事,從頭到尾都分析一遍,找到真正的原因,指引孩子正確的道路,做好恩威並施也是很好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導讀: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經常吼孩子?如果孩子變得內向膽小,試試3種補救措施
    雖然每一位父母都知道吼孩子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帶孩子這種事也越來越不容易。尤其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甚至不斷挑戰父母極限的時候,父母總有一天就會爆發。但是越是這樣,孩子的性格就越容易出現改變,很多孩子因為父母對自己的責罵過度,形成了內向膽小的性格。而身為父母的我們也總是在事後後悔自責,卻又不知如何改變。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
    導讀: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嘗試3這三種補救方法寶媽們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慨?在還沒有孩子之前,經常看到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大吼大叫,就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媽媽。但是話是這麼說,等到真正孩子出生之後,你就會控制不住對孩子吼叫!
  • 爸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3種補救方法
    家長通常會有這樣的感想:在自己還沒帶孩子之前,看到別人教訓孩子總是大喊大叫,便暗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母親。但是,等到自己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會控制不住地咆哮。2、產生自卑心理在孩子的世界中,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他很單純,當父母對他大吼大叫時,他首先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做了錯事,他可能會認為父母看到自己就會生氣,這樣會讓他們的內心變得更有負罪感。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或許來得及
    王女士結婚不久就生了孩子,之後更是一力承擔起了照顧孩子和家庭的責任,老公長期在外忙著掙錢,很少能照顧家庭,更別說幫王女士幹家務和照顧孩子了。照顧孩子導致王女士長期睡眠紊亂,精神衰弱,久而久之,王女士變得暴躁、易怒,每次孩子犯錯,她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經常是大吼大叫。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膽小、內向,可試試這4種方法補救
    有多少個孩子在默默地當著父母面前出氣筒,但到孩子只有被罵才會聽話嗎?其實,很多的時候,你的焦慮或者容易發洩往往比孩子的問題更可怕,帶著不良的情緒教育是最無用的教育,反而會導致孩子產生內向膽小、自卑的性格,這樣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大部分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脾氣往往都會越來越暴躁,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小孩子都會比較淘氣,家長們認為「打」才會聽話,孩子沒有經過磨練,沒有接受過懲罰, 就不知道聽話。教育並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很多問題光靠吼是解決不了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導致出現內向、膽小等心理問題。
  • 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試試4種補救方法
    張女士結婚不久就生了孩子之後,一個人負擔起了照顧孩子跟家庭的責任。老公長期在外忙著掙錢,很少能幫忙照顧家庭,更不要說能幫忙帶孩子了。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導致張女士長期睡眠不良,精神衰弱。時間一長,張女士變得性格暴躁,容易發怒。每次孩子做錯事,她總是沒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比如她剛剛收拾房間,沒一會兒孩子就把東西翻亂了,所以她會朝孩子吼。
  • 李玫瑾: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可用這3種補救方法
    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教育並不是一門簡單的科學,很多問題光靠吼是解決不了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導致他變得內向、膽小,甚至會深刻地影響孩子的這4點:1、影響孩子智力父母吼叫只會令孩子產生恐懼緊張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思維變的遲緩,大腦一片空白,邏輯和理智基本上為零,無論是孩子的組織能力、演講演說能力,還是團隊合作能力都會因為這個原因遜色於他人。
  • 孩子內向膽小,其實是因為父母的吼罵,家長可以採取一些補救措施
    在生活中,特別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總是會用吼罵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孩子變得膽小內向,就是因為家長平時不注意的吼罵。站在媽媽的角度來說,對孩子大吼大叫不是自己的本意,甚至可以說,是「被逼的」,因為孩子「不聽話、任性、總是叫不聽」。
  • 對孩子大吼大叫讓孩子變得內向,膽小,補救方法再詳解(有乾貨)
    ,膽小,有什麼補救的辦法沒有?我的回覆:相信對孩子大吼大叫,發現讓孩子變得內向膽小,是很多媽媽都遇到和困惑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說說有什麼補救的辦法。一種效果是孩子變得內向膽小,碰到什麼事情都可憐巴巴的看著你,等你的命令;另一種效果則是耳邊風,孩子完全不理會你的吼叫,這種時候就是我們對抗升級,下一步有可能就是體罰和打孩子了。實際上,兩者是同一個方向,程度輕的是內向膽小,程度重的是直接把你屏蔽,當你是空氣。走到這一路,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 內向的孩子是因為被父母大吼大叫導致的,父母可以這樣做,來補救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個性特徵,有的人從小活潑好動而有的人則從小就比較內向,其實每一個人的個性特徵的形成都有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內因主要指的是家庭教育。通常內向的孩子都有可能是因為從小就被父母大吼大叫導致的,父母可以通過這樣做來進行補救。
  • 馨香智慧:常被父母吼罵,孩子內向膽小?蔣長英導師教你補救
    馨香智慧:常被父母吼罵,孩子內向膽小?所以,家長應學會接納孩子的性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性格內向似乎是負面的標籤,一些本來就性格內向的孩子,在長期遭受到父母的批評之後,會更加容易懷疑自己、討厭學習,更有甚者,出現自閉、抑鬱的情緒。不要讓一個個標籤把孩子帶上絕路。
  • 寶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又膽小,怎麼辦?
    有的時候,事情一多就不由得情緒失控,對兒子樂樂大吼大叫。可是,事後又往往後悔不已。10歲的男孩難免會調皮些,但是樂樂有的時候也挺心疼媽媽的。每次媽媽吼他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其實挺對不起媽媽的。想到媽媽一個人又要上班,又要兼顧自己,自己又幫不上什麼忙。樂樂覺自己真沒用!時間長了,樂樂也就漸漸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
  • 對孩子吼叫導致他性格變內向、自卑、膽小,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我們更多應給予其肯定和鼓勵,應該從大局去考慮問題,培養孩子寬闊的胸襟和抱負。我們無法改變我們所處的地域和外部環境,我們自身就是給孩子最大的鼓勵。案例女士小劉是一位上市公司的白領,婚後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寶寶。是一對可愛的龍鳳胎,可最近上幼兒園發現,原來比較活潑好動的兩個孩子,漸漸變得沉默寡言,膽小。
  • 經常對孩子「吼叫」,孩子更自卑,父母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最近,劉女士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發現,原本活潑好動的兩個孩子突然好像變得非常聽話一樣,性格也內向了很多,也不再搗亂了,剛開始,劉女士還以為兩個孩子是突然間懂事了,為此也感到非常欣慰,但是時間久了,劉女士卻發現孩子不僅內向,而且膽子很小,經常沉默寡言,而且還有一些自卑。
  • 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有什麼危害影響能不能補救
    近年來,學校和社會一直在倡導「不要對孩子進行武力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太頑皮,總是會使父母發狂,又不能出手打,於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大吼大叫,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一些父母說,因為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膽小和內向,該怎麼辦?其實這是因為其他人的吼叫,使孩子產生了恐懼,表現出來就是畏手畏腳,害怕犯錯誤。
  • 孩子膽小,內向怎麼辦?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定性身邊總有這樣一群寶媽,會自動將孩子的內向歸結為膽小。
  •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面對像圓圓這樣的孩子,性子急的家長會很著急,他們擔心因為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將來難以融入社會。讓家長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讓孩子變得自信比登山還難?先別著急,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不自信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